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蓬莱葡萄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衍晓 臧克民 +1 位作者 王开英 哈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934-5936,共3页
[目的]掌握葡萄生育期蓬莱的气象条件和规律。[方法]对蓬莱葡萄全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热量等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蓬莱4月中、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1.5、13.9、19.1和20.6℃,6月初到9月中旬白天... [目的]掌握葡萄生育期蓬莱的气象条件和规律。[方法]对蓬莱葡萄全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热量等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蓬莱4月中、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1.5、13.9、19.1和20.6℃,6月初到9月中旬白天大部分时间的温度在25℃以上,8月上旬至10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为17.4—25.4℃。蓬莱冬季的平均气温为-0.4℃。蓬莱的年平均降水量为618.6nm。4月中旬到10月上旬的降水量为51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83.3%;4月中旬至6上旬的降水量为89.4mm,占整个葡萄生长期降水量的17.3%;6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降水量为300.9m,占整个葡萄生长期降水量的58.4%。蓬莱葡萄生长期的日照时数为1598.6h。[结论]整体上,蓬莱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莱 葡萄 全生育期 气象条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莱海市出现的气象水文条件分析
2
作者 臧克民 孙衍晓 +2 位作者 哈艳丽 王开英 高永臻 《海洋预报》 2009年第2期84-88,共5页
本文对1980~2007年间18次蓬莱海市出现的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蓬莱海市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100天之内,绝大多数出现在下午;春夏季节海市主要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36~48小时之内的晴好天气,冬季海市出... 本文对1980~2007年间18次蓬莱海市出现的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蓬莱海市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100天之内,绝大多数出现在下午;春夏季节海市主要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36~48小时之内的晴好天气,冬季海市出现于山东半岛北部特有的冷流降雪的间隙;海市出现时的主要气象条件:日温差4.0~10.1℃;能见度主要在20~30km之间;风速在2~6.7m/s之间;春夏季节均以偏东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蓬莱海市主要出现在望、朔日前后五日内,半数以上出现在望、朔日前后的三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莱海市 气象水文条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阳市夏玉米种植气候条件变化及适宜性分析
3
作者 耿雪寒 张宇 +2 位作者 冯德锋 武小晨 张海润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116-120,共5页
利用1981—2020年莱阳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莱阳市夏玉米各生育期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幅度以及趋势,对莱阳市夏玉米种植气候条件适宜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事建议以及防范措施。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夏玉米各生育期... 利用1981—2020年莱阳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莱阳市夏玉米各生育期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幅度以及趋势,对莱阳市夏玉米种植气候条件适宜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事建议以及防范措施。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夏玉米各生育期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播种期和成熟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苗期和拔节吐丝期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各生育期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莱阳市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均能满足夏玉米播种期、苗期、拔节吐丝期、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气候变化 适宜性 农事建议 山东莱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雪霞 孙俊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1期155-156,共2页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气候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威胁,这就需要相关气象研究人员对现有的气象服务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让气象服务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气候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威胁,这就需要相关气象研究人员对现有的气象服务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让气象服务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主要就气象作用服务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作用 农业生产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故障判断与处理技巧 被引量:4
5
作者 臧克民 王开英 哈艳丽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概述了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一般故障及各要素传感器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技巧。判断依据细化、量化,操作简便,对快速、准确判断与处理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的故障,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CAWS600型自动站 故障判断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在服务“三农”中的问题与思考
6
作者 郭雪霞 孙俊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第9期47-47,共1页
分析了农业生产形势,阐述了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气象在服务三农中实践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气象价值和作用,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各类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干扰,促进我国农业的... 分析了农业生产形势,阐述了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气象在服务三农中实践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气象价值和作用,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各类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干扰,促进我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服务“三农” 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常见故障及维修维护
7
作者 郭雪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6期61-61,共1页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直接影响到气象数据和预测准确性,关系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通常情况下,地面气象观测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维护不到位或多或少会出现各种故障,不注意维修的话,会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为此,定期维修保养仪器,对...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直接影响到气象数据和预测准确性,关系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通常情况下,地面气象观测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维护不到位或多或少会出现各种故障,不注意维修的话,会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为此,定期维修保养仪器,对提升仪器播报准确性很关键。由此而展开论述,介绍常用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常见故障。同时,有针对性地将几种常见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维修维护措施要点阐述,技术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仪器 维修维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阳市气象因子及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对玉米产量影响
8
作者 耿雪寒 张宇 +2 位作者 冯德锋 武小晨 张海润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92-95,共4页
应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统计玉米产量数据,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分离出的气象产量,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温度、降水、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和玉米产量做相关性分析,以分析玉米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统计了1981—2020年玉米种... 应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统计玉米产量数据,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分离出的气象产量,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温度、降水、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和玉米产量做相关性分析,以分析玉米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统计了1981—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生育期内主要气象灾害,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玉米生育期内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探究农业气象灾害对莱阳市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来玉米产量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且气象因素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莱阳市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气温过高、降水量不足不利于玉米增产;莱阳市日照条件基本满足夏玉米生长需求。近40年来,干旱这类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洪涝和台风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产量 农业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变化幅度大 北方冬麦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2009年1月
9
作者 张金艳 臧克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关键词 气温变化 月降水量 北方冬麦区 幅度 高变化 旱情 平均气温 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一次区域性连续暴雨过程分析
10
作者 臧克民 李方臻 哈艳丽 《海洋预报》 2010年第5期60-63,共4页
本文对2007年8月10~12日山东半岛连续3日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环流形势分析表明:热带系统的水汽条件、西风带弱冷空气的抬升条件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共同作用形成了这次明显的暴雨天气;能量场和物理量场分... 本文对2007年8月10~12日山东半岛连续3日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环流形势分析表明:热带系统的水汽条件、西风带弱冷空气的抬升条件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共同作用形成了这次明显的暴雨天气;能量场和物理量场分析得出:强降水发生前,山东半岛都存在36℃以上的K指数高能舌和大于60℃的θse高能舌区,对强降水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雷达分析表明:第一阶段的强降水是强风暴引起的,其中尺度系统是飑线和中尺度雨带,当中尺度系统发生合并时,都能使降水强度得到提升;在弱对流降水阶段,当东海低压和低层切变线发生叠加时,能使降水强度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连续暴雨 环流形势 能量场 物理量场 雷达产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北部090717特大暴雨分析
11
作者 臧克民 迟淑芹 哈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981-982,986,共3页
对2009年7月17日夜间山东半岛北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环流形势分析表明: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冷空气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是造成此次半岛北部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暴雨区与588线和切变线位置密切相关;17日夜间副高长时间稳... 对2009年7月17日夜间山东半岛北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环流形势分析表明: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冷空气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是造成此次半岛北部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暴雨区与588线和切变线位置密切相关;17日夜间副高长时间稳定少动是造成此次强降水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不稳定的大气层结、K≥36℃对夏季大尺度系统背景下局地强对流的预报具有指示意义。雷达资料分析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混合性降水,从渤海不断有平行的条状强降水回波带生成发展东移,回波带中有对流单体不断加强,强降水回波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特大暴雨的产生;对于局地强降水,数值预报产品预报的降水量远远小于实况,实际工作中要综合分析,不可偏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北部 090717特大暴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