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莱芜市野生蔬菜资源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宁 亓翠英 +1 位作者 王峰祥 孙晋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77-80,共4页
在全面野外考察、采集植物标本的基础上,对莱芜野菜的种类组成、生活型、食用部位、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鉴定出有药食两用价值的野菜资源共计108种,并对该地区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莱芜 野生蔬菜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干果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萍 李贤伟 +1 位作者 孙兆祥 黄荣 《落叶果树》 2016年第2期23-24,共2页
介绍了莱芜市干果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莱芜 干果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薄地山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兆祥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7期273-275,共3页
莱芜市山楂园多建在山丘薄地、水源奇缺的地方,通过近三年对山楂树进行穴贮肥水、地膜覆盖和树盘覆草、深翻扩穴、改良土壤、增肥养根技术的推广,加上科学的整形修剪和激素控冠技术,树势明显增强,亩产量增加455 kg。
关键词 山楂 低产园 改造 增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核桃产量的时序性分析及预测
4
作者 吕政涛 《经济林研究》 1996年第S2期237-239,共3页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粮油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树种抗旱、耐瘠薄,多分布于北部山区,由于生长期长,结果晚,产量低,栽培量一直发展缓慢,管理粗放。我市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760.9mm,为暖温带半干旱半...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粮油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树种抗旱、耐瘠薄,多分布于北部山区,由于生长期长,结果晚,产量低,栽培量一直发展缓慢,管理粗放。我市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760.9mm,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山区水分奇缺且无灌溉条件,林木结实量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产量低而不稳,本文将利用莱芜市46年的历史资料,从气候与结实量之间的密切关系出发,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莱芜市核桃产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未来的产量趋势作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市 回归方程 核桃生产 时序性 周期性变化 趋势产量 产量预测 谐波方程 结实量 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桃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5
作者 赵萍 张霞 +2 位作者 张玉贞 乔树文 王孝波 《落叶果树》 2005年第3期38-38,共1页
目前全市有桃树7000hm2,其中结果树4667hm2,年产量5.9万t.钢城区5333hm2主要分布在黄庄镇、里辛镇和艾山办事处;莱城区1667hm2,分布在羊里镇、和庄镇和张家洼办事处等.
关键词 生产现状 莱芜市 主栽品种 1999年 潍坊甜油桃 街道办事处 中华寿桃 早红宝石 汶源蟠桃 早露蟠桃 仲秋蟠桃 栽培面积 曙光油桃 结果树 年产量 分布 莱城区 五月火 早红珠 桃品种 保护地 蜜桃 桃树 春蕾 艳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造林面积的统计分析
6
作者 吕政涛 《山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S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造林面积 莱芜市 人工造林 正态分布曲线 高斯曲线 标准正态分布 单位正态分布 算术平均数 峰度 偏度 组距 非正态分布 适合性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山区绿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孙增富 周霞 +3 位作者 魏光平 李新华 李贤伟 许庆忠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山区绿化 生态环境 林业生态建设 改善 经验 组成部分 莱芜市 问题与对策 可持续发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析
8
作者 范芳娟 韩新英 +1 位作者 孔令刚 蔺辉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97-99,96,共4页
"均山"、"均利"和"均股"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山东省莱芜市"均利"、"均股"的实施方法、模式和成效进行研究,发现通过承包、租赁和林地流转实现大户承包、规模经营,... "均山"、"均利"和"均股"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山东省莱芜市"均利"、"均股"的实施方法、模式和成效进行研究,发现通过承包、租赁和林地流转实现大户承包、规模经营,符合北方干旱瘠薄山区的改革现实,是当地农民长期自愿的选择,对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林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均利 均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红香椿栽培技术与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学贵 张玉贞 +3 位作者 孙增富 赵萍 张正印 何香芬 《经济林研究》 1999年第4期25-27,共3页
通过试验观测,莱芜红香椿在秋末冬初,挖1m ×0.8m 宽深的栽植沟栽植,密度1m ×1.5m 或1m ×(1+ 2)m 的株行距,栽时每株树施TC0.1kg,栽后埋土防寒,N、P、K、Ca 和有机肥配合使用,并... 通过试验观测,莱芜红香椿在秋末冬初,挖1m ×0.8m 宽深的栽植沟栽植,密度1m ×1.5m 或1m ×(1+ 2)m 的株行距,栽时每株树施TC0.1kg,栽后埋土防寒,N、P、K、Ca 和有机肥配合使用,并适当进行叶面追肥,各侧枝30cm 摘心,并应用抽技宝点取芽体,在嫩芽长到10cm ~20cm 左右采收,可显著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在山区与黄花菜或金银花等矮杆作物进行立体种植,其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香椿 栽培技术 栽培模式 香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慧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期47-47,共1页
在林业育种发展中,生物技术能够创新传统的育种方式,利用细胞工程或是基因工程来提高林木培育的质量。文章主要针对林木育种现状,及生物技术在林业育种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林业育种 现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林业技术改良老品种板栗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4期28-28,共1页
目前,老品种板栗种植技术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的改良种植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主要针对现代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增加板栗产量,提高收入水平。
关键词 现代林业技术 板栗 种植技术 生长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海棠种质资源调查与选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仁德 李传磊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50-51,54,共3页
对莱芜海棠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筛选了优良单株10株,并对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同时测定了嫁接繁育的1代苗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莱芜海棠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分属于楸子和西府海棠两个种的不同类型,优良单株2号和优良单... 对莱芜海棠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筛选了优良单株10株,并对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同时测定了嫁接繁育的1代苗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莱芜海棠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分属于楸子和西府海棠两个种的不同类型,优良单株2号和优良单株9号具有性状特异性,对其子代进行遗传分析,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均达到了高等遗传水平,且性状稳定,适宜作为新品种进行选育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优良单株 类型 莱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现代林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茂雪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如何解决好农村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大幅度增加林农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现代林业发展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相关部门领... 如何解决好农村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大幅度增加林农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现代林业发展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相关部门领导对现代林业的认识,合理配置林业组织结构;加大对林业产业投入,大力提倡科技兴林等措施,来发展现代林业,促进农村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林业 新农村建设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红香椿栽培技术
14
作者 孙增富 张玉贞 赵萍 《中国果菜》 2001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莱芜红香椿 栽培技术 栽植时间 栽植密度 施肥 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理想林业经营周期的探讨
15
作者 黄业升 王俊生 +4 位作者 张国锋 刘中刚 李正武 李涛 李新华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2期62-63,共2页
根据山东实际,以发挥生态、社会、经济三者综合效益最高为目标,得出我省林业静态理想经营周期为24.56a,动态理想经营周期为36.11a。由于动态理想经营周期充分考虑了林业发展的可行性与现实性,因此更为可行。
关键词 山东 林业 经营周期 经济林 内部收益率 森林覆盖率 生态 社会 经济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育苗栽培技术
16
作者 王伟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2期120-,83,共2页
对种子播种前土壤消毒、种子催芽、育苗播种等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对育苗方式的选择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指导育苗栽培常规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林业育苗 栽培 技术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选择及与挥发物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平彦 亓玲美 +2 位作者 孙绪艮 孙垒光 曲若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95,共5页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可能是对苹果绵蚜有较强引诱作用的重要物质;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不是引诱苹果绵蚜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苹果枝条 Y形嗅觉仪 挥发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谭秀梅 姜岳忠 孔令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9-1389,共11页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均导致杨树人工林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非更替连作导致的林地土壤衰退现象更为严重。杨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在非更替连作中下降最为显著,土壤有机质的根际效应显著大于更替连作,而土壤速效N、P、K的根际效应在更替连作中显著增大。非更替连作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大幅度的上升;更替连作也导致土壤酶活性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下降(上升)幅度远小于非更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总体呈现非更替连作变化幅度强于品种更替连作的趋势。两种连作模式下土壤中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大致呈现一致趋势,连作将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下降,其中土壤细菌比例有所降低,真菌比例上升,土壤呈现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特点,非更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明显大于更替连作。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差异可能由不同杨树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模式 杨树人工林 根际效应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基质理化性质变化对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华平 杨桂娟 +1 位作者 王正超 蔺耀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5-40,共6页
通过2年来对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观测以及基质分析,了解不同基质的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苗木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但每年各基质对苗木生长作用的排序有一定的变化。以农林废弃物为主... 通过2年来对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观测以及基质分析,了解不同基质的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苗木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但每年各基质对苗木生长作用的排序有一定的变化。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轻型基质的理化性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大多数基质的营养成分(全氮、全磷和全钾)基本是同比下降,与此有关的EC值和ECE值也呈同比下降趋势,基质的pH和密度则同比上升。经过主成分分析,基质中全氮、pH、CEC值、全磷和密度是影响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榆 容器苗 轻型基质 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振宇 亓玲美 +1 位作者 王志勇 王玉刚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共3页
对梨树腐烂病病原菌 (Valsa mali var.pyr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 :病原菌生长温度为 5~ 4 0℃ ,最适为 2 5~ 30℃ ;该菌生长需要营养 ,在没有营养的水琼脂上不能生长 ,在 PDA、PM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在 p H值 1.5~ ... 对梨树腐烂病病原菌 (Valsa mali var.pyr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 :病原菌生长温度为 5~ 4 0℃ ,最适为 2 5~ 30℃ ;该菌生长需要营养 ,在没有营养的水琼脂上不能生长 ,在 PDA、PM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在 p H值 1.5~ 6 .0的条件下均能生长 ,最适 p H值为 4 .0 ,在中性和偏碱的条件下不能生长。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氮源 ,其中对蛋白胨的利用最好 ,对有机氮的利用比无机氮好 ;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 ,其中对蔗糖、葡萄糖、淀粉、麦芽糖的利用都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腐烂病 病原菌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