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无检疫性有害生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安生 《种子科技》 2011年第1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和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制种企业急剧增加,品种也越来越多,危险性病虫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加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 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和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制种企业急剧增加,品种也越来越多,危险性病虫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加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田间检验,对检疫性病虫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现总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疫性有害生物 制种基地 杂交水稻 危险性病虫 种子市场 经营主体 实践经验 田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花生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炎霞 郑国栋 +2 位作者 龚屾 黄金堂 戴炜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为进一步探索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分别以不施肥、当地习惯施肥、推荐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80%、60%、50%、40%常规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花生生长、产量、肥料贡献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为进一步探索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分别以不施肥、当地习惯施肥、推荐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80%、60%、50%、40%常规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花生生长、产量、肥料贡献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0%~80%常规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在主要农艺性状、荚果性状上与当地习惯施肥和常规施肥无显著差异;在产量、肥料贡献率及经济效益上,50%常规肥+50%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表现最好,肥料贡献率10.60%,与当地习惯施肥、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1.43%、1.96%,分别增收3.56%、0.60%;60%常规肥+40%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表现次之,肥料贡献率10.31%,与当地习惯施肥、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1.10%、1.63%,分别增收3.28%、0.35%。综上,本试验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基础上化肥减施量以40%~5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化肥减量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运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吓忠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枇杷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病虫害,每种病虫害发生规律有所不同。为了探索针对枇杷种植的绿色防控技术,对枇杷常见病虫害类型和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技术,希望对来年果实的丰收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枇杷种植 病虫害 绿色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冬瓜灰霉病药剂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吓忠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45-47,共3页
冬瓜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通过腐霉利、百菌清、武夷菌素等3种药剂对冬瓜灰霉病的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瓜灰霉病发病初期,喷施50%腐霉利2000倍液的防效最好,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兼具保护和... 冬瓜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通过腐霉利、百菌清、武夷菌素等3种药剂对冬瓜灰霉病的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瓜灰霉病发病初期,喷施50%腐霉利2000倍液的防效最好,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第一次施药后7d防效76.31%,第二次施药后7d防效81.23%;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的持效性较好,其药效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第一次施药后7d防效67.29%,第二次施药后7d防治效果为73.54%,此外,武夷菌素水剂还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在冬瓜灰霉病发病初期,生产上建议喷施50%腐霉利20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连喷两次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灰霉病 药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福如 杨秀娟 +4 位作者 张联顺 卢同 林国飞 杨家育 黄新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经多年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一套以新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技术体系 :即采用小象虫性诱测报技术 ;应用诱捕器诱杀技术 ;诱捕虫源人工感染白僵菌释放传病技术 ;Bb - 1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和应用低毒的混配杀虫剂化学防治技术。通... 经多年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一套以新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技术体系 :即采用小象虫性诱测报技术 ;应用诱捕器诱杀技术 ;诱捕虫源人工感染白僵菌释放传病技术 ;Bb - 1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和应用低毒的混配杀虫剂化学防治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小象虫 综合防治 技术体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害虫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福如 陈元洪 +4 位作者 杨秀娟 黄玉清 郑琼华 占志雄 林国飞 《华东昆虫学报》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枇杷发生常见害虫约 35种。叶部主要害虫有枇杷瘤蛾、苹掌舟蛾 ,在 6~ 8月份发生为害叶片 ;果实主要害虫有燕灰蝶、长卷蛾 ,在 3~ 5月份发生为害果实。研究应用 90 %万灵 WP和10 %吡虫灵 WP防治低龄瘤蛾幼虫 ,...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枇杷发生常见害虫约 35种。叶部主要害虫有枇杷瘤蛾、苹掌舟蛾 ,在 6~ 8月份发生为害叶片 ;果实主要害虫有燕灰蝶、长卷蛾 ,在 3~ 5月份发生为害果实。研究应用 90 %万灵 WP和10 %吡虫灵 WP防治低龄瘤蛾幼虫 ,效果分别为 92 .6 1%和 90 .34% ;采用喷 5 %齐螨素结合套袋 (牛皮纸 )保果能有效控制果蛀虫的为害 ,防效为 96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害虫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品种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福如 杨秀娟 +4 位作者 张联顺 卢同 林国飞 杨家育 黄新华 《华东昆虫学报》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通过田间和网室测定结果 ,抗小象虫较好的甘薯品种有抗虫 1号、台农 2 6、Tis2 5 34、Ricin和鸡蛋黄 ;抗小象虫较弱的品种有新种花、惠红早、“32 9”、广薯 15等。甘薯品种的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抗、感品种与粗纤... 通过田间和网室测定结果 ,抗小象虫较好的甘薯品种有抗虫 1号、台农 2 6、Tis2 5 34、Ricin和鸡蛋黄 ;抗小象虫较弱的品种有新种花、惠红早、“32 9”、广薯 15等。甘薯品种的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抗、感品种与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无明显相关 ,与粗淀粉有显著负相关 ,R1=- 0 .9935 ,而与粗蛋白和 18种氨基酸总量有显著正相关 ,R2 =0 .974 1,R3=0 .96 2 1。表现粗淀粉含量高的品种 ,其虫害指数较低 ,抗虫性强 ;而粗蛋白含量和 18种氨基酸总量高的品种 ,其虫害指数较高 ,抗虫性则表现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营养成份 抗小象虫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5
8
作者 姚珍贵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59-60,共2页
在莆田市涵江区设立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总结了示范区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针对蔬菜小菜蛾、斜纹夜蛾为主体进行生态调控、物理诱避、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用药等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 涵江区 蔬菜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锐劲特防治甘薯小象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先国 林国飞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甘薯小象虫 5%锐劲特 药剂防治 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 薯块 甘薯地 莆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虫腈、噻嗪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防效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珍贵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4期36-38,共3页
通过用乙虫腈、噻嗪酮等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防效比较试验,认为25%噻嗪酮WP1000倍液防治稻飞虱持效性较长,药后3 d防效为56.13%,药后7 d防效为69.91%,药后14 d防效为91.61%,药后21 d防效为84.29%,是目前防治稻飞虱(主要为褐飞虱)的... 通过用乙虫腈、噻嗪酮等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防效比较试验,认为25%噻嗪酮WP1000倍液防治稻飞虱持效性较长,药后3 d防效为56.13%,药后7 d防效为69.91%,药后14 d防效为91.61%,药后21 d防效为84.29%,是目前防治稻飞虱(主要为褐飞虱)的理想药剂,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药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安生 《种子科技》 2012年第2期35-36,共2页
甘薯小象虫又称甘薯蛀心虫和甘薯象甲,是我国南方各省(区)甘薯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甘薯害虫,也是国际和国内检疫性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涵江区各甘薯产区发生面积大,为害重,干旱年份黏质土壤发生尤重。
关键词 甘薯小象虫 综合防治技术 检疫性害虫 甘薯害虫 发生面积 土壤发生 干旱年份 蛀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小象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新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模华 林国飞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7期66-67,共2页
针对甘薯小象虫严重发生的现状,根据甘薯小象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开展性诱剂和以菌治虫等科学试验,探索综合防治新技术,经多年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甘薯小象虫 发生为害特点 防治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柯蓓 蒋丽娟 +1 位作者 林家汉 曾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45-47,共3页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3414试验 肥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多·硫悬浮剂防治花生叶斑病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国飞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50%多·硫悬浮剂 防治 花生叶斑病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多食性斑潜蝇的区别与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家汉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65-66,共2页
番茄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是3种危险的多食性害虫,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植物。该文分析3种斑潜蝇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寄主等方面的区别,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番茄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区别 综合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棉果乐防治荔枝蝽的药效鉴比试验
16
作者 林锌 曾丽萍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棉果乐 防治 荔枝蝽 药效鉴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