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在肿瘤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兴 王英 +2 位作者 张清 张晗奕 王琴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4-203,共10页
中性粒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中关键的细胞之一,参与了机体损伤、感染、炎症等多种病理与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与病理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广泛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与侵袭,并且不同表型的中性粒细胞在肿瘤中分别... 中性粒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中关键的细胞之一,参与了机体损伤、感染、炎症等多种病理与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与病理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广泛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与侵袭,并且不同表型的中性粒细胞在肿瘤中分别表现出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抑制肿瘤的功能,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机制中的重要性,逐渐成为肿瘤治疗潜在的药理靶点与药物递送载体选择,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从中性粒细胞的来源、发育、分化、表型等方面出发,系统地从血管新生、胞外诱捕网、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对肿瘤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的作用等角度,综述了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迁移、侵袭、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及机制,叙述了中性粒细胞在药物靶点发现与药物载体设计方面的应用和中性粒细胞与肿瘤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免疫抑制 肿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线粒体为靶点治疗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兴 李雪梅 李晓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4-193,共10页
因线粒体功能损伤引起的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引起肝细胞内磷酸腺苷缺乏、活性氧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DNA损伤,促发肝细胞凋亡与炎症产生,严重影响到肝细胞生物合成和解毒功能。因此,以线粒体为靶点的治疗策略已经逐渐成为... 因线粒体功能损伤引起的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引起肝细胞内磷酸腺苷缺乏、活性氧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DNA损伤,促发肝细胞凋亡与炎症产生,严重影响到肝细胞生物合成和解毒功能。因此,以线粒体为靶点的治疗策略已经逐渐成为急性肝损伤、肝炎等一系列肝脏疾病防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从线粒体损伤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并根据治疗药物维度的不同,从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亚细胞器及细胞治疗等不同维度,系统地综述了目前以线粒体为靶点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类策略的优缺点及未来临床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线粒体 线粒体功能障碍 亚细胞器及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米提取物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忠 汤善文 +1 位作者 吴玉 王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5-199,共5页
以槐米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绿色合成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粒子(ZnO NP),通过UV-Vis、FT-IR、DLS、XRD、SEM和EDS表征产物的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绿色合成法制得的ZnO NP呈不规则颗粒状,粒径约为235nm;采用打孔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MIC... 以槐米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绿色合成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粒子(ZnO NP),通过UV-Vis、FT-IR、DLS、XRD、SEM和EDS表征产物的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绿色合成法制得的ZnO NP呈不规则颗粒状,粒径约为235nm;采用打孔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MIC)评价绿色合成ZnO NP及化学合成ZnO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活性。抑菌结果表明,ZnO NP对E.coli和S.aureus均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对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250g/L,对S.aureus的MIC为0.125g/L,而化学合成ZnO对E.coli和S.aureus的MIC均为0.25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提取物 氧化锌纳米粒子 绿色合成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