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间带围塘网箱鲍鱼海参混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胜宽 王立超 +3 位作者 高永刚 王大健 李静 常忠岳 《渔业现代化》 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潮间带 鲍鱼 海参 围塘网箱养殖 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成俚岛近岸海域大叶藻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栋 张沛东 +2 位作者 张秀梅 李文涛 张新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55,共5页
2008年6月,对山东荣成俚岛南起马他角,北至俚岛湾东端“外遮岛”之间2m以浅近岸海域大叶藻的分布、生物量、形态特征、花及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大叶藻呈片状分布,每片面积在1.5~2.0m^2之间,平均分布密度1650株... 2008年6月,对山东荣成俚岛南起马他角,北至俚岛湾东端“外遮岛”之间2m以浅近岸海域大叶藻的分布、生物量、形态特征、花及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大叶藻呈片状分布,每片面积在1.5~2.0m^2之间,平均分布密度1650株/m^2;大叶藻平均生物量为3.754g/株;平均根质量0.4324g/株,根长范围2~14cm,平均根长4.8295cm,根的平均直径为0.1mm;平均茎质量0.4609g/株,平均茎长4.407cm/株,茎的平均直径为2.159mm;平均节数为9.27节/株,平均节长5.144mm;平均叶质量2.294g/株,叶长范围17-70cm,平均叶宽5.28mm,平均叶长45.23cm,平均叶鞘长6.824cm;单性花,雌雄同株,2个雌花之间有2个雄花,每个花序轴上有雄花13-19个,雌花7~11个;底质环境为砾砂。调查结果丰富了大叶藻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也为大叶藻受损生物群落的生态修复技术奠定了先期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藻 分布 生物量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花菜人工栽培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礼娟 赵淑正 +2 位作者 孙送 席振乐 王立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前言 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其胶质和胶量都优越于其他的产胶海藻. 石花菜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红藻,在我国也有分布.其分布中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暖流沿岸.因此,石花菜属暖温性海藻,具有暖温带生态特点.
关键词 石花菜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鲍的养殖技术之四 潮间带围塘网箱鲍、海参混养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胜宽 王立超 +3 位作者 高永刚 王大健 李静 常忠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海参 混养 潮间带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间带围塘网箱鲍参混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胜宽 王立超 +3 位作者 高永刚 王大健 李静 常忠岳 《海洋渔业》 CSCD 2003年第2期89-90,共2页
近年来,鲍鱼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其主要养殖形式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海底底播增殖和潮间带网箱养殖.前三种养殖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本高、风险性大、回捕率低的弊端,因而发展较慢,而潮间带网箱养殖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回捕率高... 近年来,鲍鱼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其主要养殖形式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海底底播增殖和潮间带网箱养殖.前三种养殖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本高、风险性大、回捕率低的弊端,因而发展较慢,而潮间带网箱养殖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回捕率高等优势,发展速度和规模也较快,群众接受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海参 混养 潮间带围塘养殖 网箱养殖 网箱设置 附着基 苗种放养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间带围塘网箱鲍鱼海参混养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胜宽 王立超 +3 位作者 高永刚 王大健 李静 常忠岳 《水产养殖》 CAS 2001年第3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潮间带 鲍鱼 海参 混养 围塘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胜宽 高永刚 +2 位作者 肖晓卫 王远洋 李静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59,共1页
由于至今未找到有效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近年来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其效果较单一对虾养殖要好.在实践中,发现利用... 由于至今未找到有效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近年来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其效果较单一对虾养殖要好.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可使水质得到改良,使贝、鱼生长速度快,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饵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为虾池的多品种养殖创出一条新路.具体技术操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放养 养成管理 泥蚶 河豚 南美白对虾 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之二潮间带围塘养殖刺参技术刺参养殖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永刚 王立超 +3 位作者 李胜宽 王远洋 李静 连岩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0-61,共2页
近年来,我们在潮间带岩礁地带围塘进行刺参养殖试验,通过建造刺参暂养地和养成池,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商品参回捕率,并实行轮捕轮放,周期内取得了亩产260kg,亩获纯利润1万元的好效果,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潮间带围塘的选址 选择... 近年来,我们在潮间带岩礁地带围塘进行刺参养殖试验,通过建造刺参暂养地和养成池,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商品参回捕率,并实行轮捕轮放,周期内取得了亩产260kg,亩获纯利润1万元的好效果,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潮间带围塘的选址 选择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大量河水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 潮间带 围塘养殖 刺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筏式养鲍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胜宽 王立超 +2 位作者 连岩 林虎虔 肖晓卫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鲍鱼养殖 浅海筏式养鲍 海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鲀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10
作者 李胜宽 高永刚 肖晓卫 《渔业现代化》 2001年第5期23-23,39,共2页
关键词 虾池 泥蚶 河TUN 南美白对虾 浊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潮间带池塘养殖技术
11
作者 李胜宽 连岩 +2 位作者 李冉群 林虎虔 肖晓卫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刺参 潮间带 池塘养殖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虾池养殖黑鲷的技术要点
12
作者 常忠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黑鲷 养殖 虾池 养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池养殖黑鲷的技术要点
13
作者 常忠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虾池 养殖 黑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主要能量物质对大菱鲆幼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马爱军 陈四清 +4 位作者 雷霁霖 陈大刚 于东祥 王立超 张少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7-533,共7页
于 1 999年 6— 8月 ,采用正交设计统计方法 ,对主要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对大菱鲆幼鱼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L16 ( 4 3)正交设计了 1 6组大菱鲆幼鱼饲料 ,在各组饲料中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36%— 45 %、8%—... 于 1 999年 6— 8月 ,采用正交设计统计方法 ,对主要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对大菱鲆幼鱼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L16 ( 4 3)正交设计了 1 6组大菱鲆幼鱼饲料 ,在各组饲料中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36%— 45 %、8%— 2 0 %和 0 %— 6% ,共进行了60d的喂养实验 ,并对饲料及鱼体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各主要能量物质对鱼体增重和配合饲料转化率的影响顺序为蛋白质 >糖类 >脂肪 ,且蛋白质的变化对增重率的影响极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Ping幼鱼 能量物质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黄海区鳀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慕康庆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东黄海区 鳀鱼资源 渔业管理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缘青蟹人工育苗试验
16
作者 王立超 原涛 常忠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青蟹 锯缘青蟹 人工育苗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鱼工厂化养殖要点
17
作者 常忠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牙Ping鱼 工厂化养殖 要点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