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01年第3期15-17,共3页
Journal of Aquaculture
同被引文献58
1 战文斌,俞开康.海参和海胆的疾病[J] .海洋湖沼通报,1993(1):95-102. 被引量:10
2 林志强.鲍鱼养殖技术之二 南方筏式网箱混养鲍鱼与刺参技术[J] .中国水产,2005(2):54-55. 被引量:1
3 王志松,张明,李洪臣,高绪生.我国工厂化养鲍技术现状与展望[J] .水产科学,2005,24(3):42-43. 被引量:8
4 李金锋,陈淑玲.虾池造礁养参试验[J] .齐鲁渔业,2005,22(8):26-27. 被引量:3
5 张维忠,蓝大伟.如何修建混凝土海参池[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B12):68-70. 被引量:1
6 雷霁霖.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架构与前景展望[J] .海洋水产研究,2006,27(2):1-9. 被引量:34
7 金刚,俞振华,徐朝辉.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渔业致富指南,2007(11):14-17. 被引量:5
8 廖玉麟.中国动物志棘皮动物门海参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15-117.
9 隋锡林,高绪生.海参海胆增养殖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14
10 Pitt R.,Duy N.Q..2003.Sandfish breeding and rearing in Vietnam.Proceeding of Workshop on Advances in Sea Cucumber Aquaculture and Management,FAO,October 14-18,2003,Dalian,China.
引证文献5
1 王兴强,曹梅,阎斌伦.刺参养殖技术[J] .河北渔业,2006(5):21-23.
2 王丽梅,王笑月.海参与海胆混养的对比试验[J] .齐鲁渔业,2006,23(9):25-26. 被引量:1
3 王丽梅,王笑月.海参与海胆混养的对比试验[J] .齐鲁渔业,2007,24(3):6-7. 被引量:3
4 沈辉,陈静,李华,刘亚军,何晓明.国内外海参养殖技术研究概况[J] .河北渔业,2007(6):3-5. 被引量:10
5 王进可,严正凛.鲍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J] .水产科学,2012,31(12):749-753.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30
1 王吉桥,张俊涛,姜玉声,张剑诚,张建.礁石堆密度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 .渔业现代化,2008,35(6):40-43. 被引量:6
2 徐文其,沈建,蔡淑君,王超群.刺参机械去脏工艺的试验研究[J] .渔业现代化,2009,36(2):52-54. 被引量:9
3 夏远景,刘志军,李宁,陈淑花,邓记松,刘学武,李志义.超高压处理对海参自溶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 .高压物理学报,2009,23(5):377-383. 被引量:12
4 王颖,仇雪梅,王娟,王秀利.刺参病害现状及其生物技术检测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9,25(11):60-64. 被引量:9
5 高锡伦,陈兆芳,彭言强,吴博,王维涛.刺参工厂化养殖生产性试验[J] .水产养殖,2010,31(12):7-9. 被引量:3
6 梁爽,骆轩,游伟伟,柯才焕.温度骤变对皱纹盘鲍与西氏鲍及其杂交群体的热休克蛋白表达影响[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2(5):697-702. 被引量:5
7 仪淑敏,王雪琦,纪晓林,李学鹏,励建荣,李钰金.刺参自溶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1):49-51. 被引量:1
8 李欢欢,蔡俊鹏.蛭弧菌对九孔鲍生长及养殖体系细菌群落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127-132. 被引量:4
9 李晓光,刘东超,白海锋,鲁媛媛,李晓春,沈红保,李晓春.光棘球海胆与仿刺参混养技术初步探讨[J] .水产养殖,2014,35(9):30-32. 被引量:4
10 陈丽,申欣,向治楚,秦银银,林权享,孟学平.皱纹盘鲍4个群体与九孔鲍16S rRN A基因遗传差异分析[J] .水产科学,2014,33(11):702-707. 被引量:1
1 李胜宽,连岩,李冉群,林虎虔,肖晓卫.刺参潮间带池塘养殖技术[J] .中国水产,2000(3):38-39.
2 高永刚,王立超,李胜宽,王远洋,李 静,连 岩.潮间带围塘养殖刺参技术[J] .齐鲁渔业,2002,19(6):15-15.
3 李秀英.潮间带池塘养鲍鱼技术[J] .中国农村科技,1997(11):38-38.
4 庞景贵.河北省沿海滩涂养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J] .海洋信息,1993(7):25-26. 被引量:1
5 郭新堂,冯敬利,荆世锡,曾金祥.鲍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1998(3):43-50.
6 苑春亭,刘金明,薄学锋,刘志国,郝日光.东营市潮间带泥螺增养殖调查报告[J] .齐鲁渔业,2006,23(3):25-26. 被引量:7
7 胡安宽,薛兴华.潮间带彩虹明樱蛤的养殖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3,33(2):235-236. 被引量:1
8 水产资源[J] .南方水产科学,2002,4(1):12-15.
9 丁理法,王建华,李永富,陈飞,李素莲.大弹涂鱼不同放养密度养殖试验[J] .水产养殖,2008,29(4):26-27.
10 刘正佑,赵广苗,纪文杰,李延新,李吉强.条斑紫菜人工育苗与生态栽培技术[J] .中国水产,2002(4):60-6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