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顿明明 王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6-83,共8页
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40年5版名城保护规划的划定和增补,目前历史城区范围内公布了7处历史文化街区。本文基于文献和调研,以名城保护规划修编过程为主线,梳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并对保护经验进... 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40年5版名城保护规划的划定和增补,目前历史城区范围内公布了7处历史文化街区。本文基于文献和调研,以名城保护规划修编过程为主线,梳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并对保护经验进行总结思考。本文认为保护历程分为萌芽、拓展和深耕3个阶段,经历了从“古城街坊”保护到“名城街区”保护的演化过程,通过双层次保护体系的建构,以“动态整合、规划引领、活态为本、平衡利益”为原则,使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体验“姑苏繁华图”历史意境的文化场所,同时也是承载当代苏式日常生活的城市街区,其保护经验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历程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生活”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实践与调适——以苏州为例
2
作者 王勇 夏健 +2 位作者 周敏 秦天 李广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7,122,共9页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试揭示保护制度调适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由于保护制度的初始设计存在“权力和责任不对等”“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等问题,保护制度实践引发了多重生活困境,从而导致村民的不满。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对制度的选择性执行,造成保护制度执行力弱化。基于保护制度实践的反馈,制度制定者基于“责任上移,权利下移”,将日常生活的合理诉求纳入保护制度建设及其修订中,既推动制度与生活的趋同,又提升了保护制度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制度 制度调适 制度和生活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有机更新中的“更新单元”实践研究——以苏州古城平江片区重点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健 王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7-57,共11页
古城更新普遍面临着现行规划失效、房屋产权复杂、肌理形态多样和更新实施困难的现实。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基于古城肌理形态的“更新管理单元”和基于古城产权的“更新实施单元”构成的二级“更新单元”体系,将复杂的古城地块分解为相对... 古城更新普遍面临着现行规划失效、房屋产权复杂、肌理形态多样和更新实施困难的现实。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基于古城肌理形态的“更新管理单元”和基于古城产权的“更新实施单元”构成的二级“更新单元”体系,将复杂的古城地块分解为相对独立可操作的小单元并研究制定管理图则,以最大程度确保古城肌理形态的文化内涵、物质特性、产权利益等得到精细而合理的对待,以简单明晰且具有较强灵活操作性的路径推进古城有机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有机更新 更新单元 平江片区重点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传承与延续的苏州古城街坊城市设计——以47、48、53号街坊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红权 罗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9-46,共8页
在总结苏州古城保护40年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传承与延续结合城市设计的内涵,分析了在当前古城街坊层面整体性意象缺乏准确传导、空间场所内涵延续不足的普遍性问题。以古城47、48、53号3个街坊为例,从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两个方面,提... 在总结苏州古城保护40年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传承与延续结合城市设计的内涵,分析了在当前古城街坊层面整体性意象缺乏准确传导、空间场所内涵延续不足的普遍性问题。以古城47、48、53号3个街坊为例,从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两个方面,提炼出其地域文化核心价值,并分别从文化主题确定、子城空间映现、管控引导细化、历史建筑保护、管控单元细分等维度,探索古城空间格局、城市轴线、肌理风貌等整体性要素在街坊层面的落实,实现古城文化传承与延续的空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苏州古城 街坊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类型框架的工业遗产属性评价研究——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阳 夏健 《华中建筑》 2023年第6期84-88,共5页
从目前工业遗产评估管理流程角度,研究当下学术主流基于价值类型学的遗产评估方法,分析流程和方法上的欠缺以及深化的可能,进一步将工业遗产价值落实到具体物质属性,构建基于价值类型框架的工业遗产属性评价模型。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 从目前工业遗产评估管理流程角度,研究当下学术主流基于价值类型学的遗产评估方法,分析流程和方法上的欠缺以及深化的可能,进一步将工业遗产价值落实到具体物质属性,构建基于价值类型框架的工业遗产属性评价模型。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例,从区域、组团、单体、构件四种尺度提炼工业遗产物质属性,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估遗产属性重要性并根据专家打分结果排序,分级提出建议策略。研究在工业遗产属性评价方面有所补充,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遗产保护管理流程,为工业遗产保护管理者和开发者提供了更具体而详尽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遗产价值类型学 遗产属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式语言视角下的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空间布局解构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昊泽 王勇 程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4-79,共6页
文章以江南水乡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与宁波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两地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解构,得出了相应的语汇和语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两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共性与个性特征,进而从... 文章以江南水乡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与宁波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两地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解构,得出了相应的语汇和语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两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共性与个性特征,进而从中挖掘二者的地域文化差异。结论表明:两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共性,即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的共识性特征。同时,两地的传统村落也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中多样的地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传统村落 空间布局 图式语言 苏州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