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3+),Pr^(3+)共掺AlN薄膜的结构与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河辰 罗璇 +6 位作者 王晓丹 徐达 束正栋 曾雄辉 高晓冬 郑树楠 毛红敏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7,共9页
通过离子注入法,将Tb^(3+),Pr^(3+)共掺入了AlN薄膜。利用Raman光谱、高分辨薄膜X射线衍射和阴极荧光光谱等进行了结构和发光性质的表征。系统分析了Pr^(3+)的剂量变化对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Tb^(3+)剂量保持一定的... 通过离子注入法,将Tb^(3+),Pr^(3+)共掺入了AlN薄膜。利用Raman光谱、高分辨薄膜X射线衍射和阴极荧光光谱等进行了结构和发光性质的表征。系统分析了Pr^(3+)的剂量变化对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Tb^(3+)剂量保持一定的情况下,Pr^(3+)的注入会导致晶格内部压应力增大,随着Pr^(3+)注入剂量的增大,晶体内部部分点缺陷发生复合,压应力得到部分释放。阴极荧光光谱显示,随着Pr^(3+)剂量的增加,Tb^(3+)发射强度与Pr^(3+)发射强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Tb^(3+)至Pr^(3+)的共振能量传递:^(5)D_(4)[Tb^(3+)]+^(3)H_(5)[Pr^(3+)]→^(7)F_(5)[Tb^(3+)]+^(3)P_(1)[Pr^(3+)]。随着Pr^(3+)剂量的增加,色度坐标从(0.2682,0.3050)变化到(0.2937,0.3207),发光颜色由蓝绿色向黄绿色转变,色温由7336 K增至10260 K。证明通过改变Tb离子与Pr离子注入剂量比可有效实现发光颜色和色温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宽禁带半导体 阴极荧光 离子注入掺杂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周期光栅法的液晶相控阵指向精度研究
2
作者 曹宗新 钱奕龙 +10 位作者 刘禹彤 李坤 李子凡 龚君豪 胡五生 张大伟 洪瑞金 毛红敏 陆焕钧 樊丽娜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1,共13页
液晶光学相控阵被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以及激光武器,进行激光光束的扫描控制。为了实现液晶相控阵的最优设计和激光光束高精度控制,本文重点研究了工作波长、像素数、像素尺寸及有效灰度数对光束指向精度的影响规律。首先,根... 液晶光学相控阵被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以及激光武器,进行激光光束的扫描控制。为了实现液晶相控阵的最优设计和激光光束高精度控制,本文重点研究了工作波长、像素数、像素尺寸及有效灰度数对光束指向精度的影响规律。首先,根据液晶相位调制原理,仿真分析了周期光栅法和变周期光栅法的有效扫描角度和衍射效率;然后,基于驱动电压灰度等分相位调制量,仿真分析了指向误差随工作波长、像素数、像素尺寸以及有效灰度数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多变量普适公式;接着,仿真分析了驱动电压灰度非等分相位调制量时的指向精度,并和等分相位调制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实验验证了有效灰度数、像素数和指向误差的关系,初步证实了经验公式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液晶相控阵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控阵列 变周期光栅法 指向误差 离散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双光路测量法检测角锥棱镜直角误差
3
作者 韩满林 韩森 +4 位作者 吴泉英 张凌华 沈宇航 杨颖 郭敬铭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传统的角锥棱镜二面角直角误差测量是基于斐索干涉系统使用单光程法对角锥进行直接测量,存在多次逆反射导致的系统像差以及调节参考镜倾斜引入的误差。采用一种改进型的双光程测法,可以匹配参考光和测试光的不规则性,进而消除系统像差... 传统的角锥棱镜二面角直角误差测量是基于斐索干涉系统使用单光程法对角锥进行直接测量,存在多次逆反射导致的系统像差以及调节参考镜倾斜引入的误差。采用一种改进型的双光程测法,可以匹配参考光和测试光的不规则性,进而消除系统像差的影响,且无需调整参考镜。实验使用斐索干涉仪,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改进型方法对同一角锥样品进行测量。单光程测量法得到二面角直角误差分别为0.9785μrad,1.5368μrad以及-0.3558μrad;双光程测量法得到二面角直角误差分别为0.6383μrad,1.2609μrad以及-0.3113μrad。实验结果验证了双光程测量法比单光程测量法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锥棱镜 二面角直角误差 单光程测量 双光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下拉法Er∶CNGG晶体的生长及光谱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子航 王晓丹 +3 位作者 刘坚 刘鹏 徐晓东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5-941,共7页
采用微下拉法生长出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0.3%、2.0%、3.0%和5.0%的Er∶CNGG晶体。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Er∶CNGG晶体属于立方晶系。测试了Er∶CNGG晶体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5.0%Er∶CNGG晶体在968 nm处的吸收系数... 采用微下拉法生长出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0.3%、2.0%、3.0%和5.0%的Er∶CNGG晶体。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Er∶CNGG晶体属于立方晶系。测试了Er∶CNGG晶体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5.0%Er∶CNGG晶体在968 nm处的吸收系数为1.70 cm^(-1),半峰全宽(FWHM)为17.5 nm,可有效匹配商用激光二极管泵浦源。5.0%Er∶CNGG晶体最强发射峰位于2709 nm,对应的FWHM为17.3 nm。计算得到0.3%、2.0%、3.0%和5.0%的Er∶CNGG晶体^(4)I_(13/2)能级寿命分别为5.97、6.30、6.46和5.73 ms。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Er∶CNGG晶体是一种有潜力的2.7μm波段激光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NGG 微下拉法 晶体生长 光谱性能 2.7μm 激光增益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面绝对检测的子孔径加权拼接算法
5
作者 徐浩宇 韩森 +3 位作者 吴泉英 张力伟 沈宇航 杨颖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6-834,共9页
子孔径拼接干涉法要求相邻子孔径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区域,通过去除相邻子孔径重叠区域中对应点的相位偏差,拼接得到完整的面形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权融合拼接算法,通过计算重叠区域内各组测量结果的权重,改善了均化法在重叠区取值时产... 子孔径拼接干涉法要求相邻子孔径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区域,通过去除相邻子孔径重叠区域中对应点的相位偏差,拼接得到完整的面形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权融合拼接算法,通过计算重叠区域内各组测量结果的权重,改善了均化法在重叠区取值时产生的拼接痕迹,实现更平滑的拼接效果。同时,结合柱面两位置绝对测量法,消除了参考镜面形的影响,简化了柱面三位置干涉测量法中旋转被测镜的步骤,减少了子孔径调整过程中失调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共聚焦位置和焦线位置获取了子孔径的测量数据,并在拼接后通过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得出柱面全口径的绝对面形。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柱面测量对参考镜口径和焦距的依赖,还确保了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测量 离散加权融合 柱面两位置绝对测量法 拼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压驱动的穆勒矩阵高速测量方法
6
作者 巩忠轩 李子凡 +6 位作者 龚君豪 韩琪锐 于壁君 毛红敏 樊丽娜 陆焕钧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2-1142,共11页
为实现穆勒矩阵的高速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过压驱动的穆勒矩阵高速测量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液晶的穆勒矩阵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待测物穆勒矩阵的测量可行性。其次,给出了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过压驱动方法,并利用过压驱动技术缩短了... 为实现穆勒矩阵的高速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过压驱动的穆勒矩阵高速测量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液晶的穆勒矩阵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待测物穆勒矩阵的测量可行性。其次,给出了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过压驱动方法,并利用过压驱动技术缩短了偏振态的切换时间。最后,实验测量了空气、偏振片及1/4波片的穆勒矩阵。实验结果表明:6个偏振态的生成频率从71Hz提升到417Hz,穆勒矩阵的测量频率从10Hz提升到60Hz,提升约6倍;同时,穆勒矩阵测量均方误差(MSE)优于0.0004,消光比优于750∶1,椭偏度低于1.06%。上述结果表明:过压驱动方法能够实现穆勒矩阵的高速测量,从而为动态偏振分析、光学元件在线质检、生物医学成像等实时检测领域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勒矩阵 过压驱动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 偏振态切换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黄轲 李子凡 +4 位作者 施文恺 毛红敏 陆焕钧 樊丽娜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9,共11页
为实现光学传递函数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本文提出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测量波面,给出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然后,设计传函测量光路,并给出焦深、像差和焦距的测量方法。同时,设计了物镜... 为实现光学传递函数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本文提出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测量波面,给出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然后,设计传函测量光路,并给出焦深、像差和焦距的测量方法。同时,设计了物镜像差的标定光路,并给出标定方法。最后,搭建实验光路,实现了单透镜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像差、焦距、焦深及色差的测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了0~1°视场透镜的MTF测量;透镜的像散、慧差及球差分别为0.114λ、0.128λ和0.02λ;0°视场下透镜的色差在红、绿、蓝三个波长下分别为0.047λ、0.055λ、0.048λ,1°视场下增长到0.117λ、0.176λ和0.154λ;焦深为0.454 mm,误差2%,焦距为74.6 mm,误差0.8%。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够实现透镜的传函测量,为光学系统传函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提供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曼探测器 光学传递函数 像差 焦距测量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致液晶制备拉曼光谱增强基底的新冠病毒检测
8
作者 叶佳伟 唐一博 +5 位作者 李科良 宋从喜 徐浩然 毛红敏 陆焕钧 曹召良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597,共10页
基于溶致液晶制备银纳米花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基底,实现了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定量检测。首先设计新冠病毒的拉曼光谱检测方案,并利用溶致液晶软模板和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SERS基底... 基于溶致液晶制备银纳米花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基底,实现了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定量检测。首先设计新冠病毒的拉曼光谱检测方案,并利用溶致液晶软模板和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SERS基底。然后,研究了SERS基底的光谱一致性和不同基底的检测差异,为新冠病毒的定量检测提供技术保障。接着,分析了SERS基底对S蛋白的检测灵敏度,其检出限为2×10^(-6)mg/mL。最后,研究新冠病毒的定量检测方法,得到S蛋白浓度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得出检测模型的测量误差为4×10^(-7)mg/mL。本文基于溶致液晶制备SERS基底的技术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高灵敏的定量测量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蛋白的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液晶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拉曼光谱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 高灵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阶环境下基于桥压测温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
9
作者 潘岚青 程新利 +1 位作者 王冰 谢南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了克服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温度分布不均匀环境中温度补偿效果差、压力测量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使用惠斯登电桥的桥臂电压测量力敏结构的实际温度,提高传感器温度补偿效果和测量精度。实验采用对比法,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型号的压力... 为了克服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温度分布不均匀环境中温度补偿效果差、压力测量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使用惠斯登电桥的桥臂电压测量力敏结构的实际温度,提高传感器温度补偿效果和测量精度。实验采用对比法,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型号的压力传感器、处理硬件电路、温度补偿算法及补偿温度点,但分别使用Pt1000与桥压测温2种方式进行传感器温度系数补偿。实验发现:高低温实验箱稳态温度环境下,2种方式压力测量精度接近;但在温度变化及温阶环境下,采用Pt1000测温补偿方式的传感器精度出现较大波动,而采用桥压测温补偿方式的传感器精度基本不受影响。实验证明:在复杂温度变化环境下,使用桥压测温补偿方式可以有效保障压力传感器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压测温 温度补偿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温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的十字线检测法
10
作者 王彤 熊晗 +1 位作者 王华鑫 来右丽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3-810,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十字线衍射进行涡旋光束OAM检测的方法,其远场分布中与OAM相关的主亮斑包含了入射光束的大部分能量(50%~84%),且不存在干扰检测的次亮斑。相比之下,传统小孔衍射法中的主亮斑能量比例极低,尤其是7阶拓扑荷以上的远场主...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十字线衍射进行涡旋光束OAM检测的方法,其远场分布中与OAM相关的主亮斑包含了入射光束的大部分能量(50%~84%),且不存在干扰检测的次亮斑。相比之下,传统小孔衍射法中的主亮斑能量比例极低,尤其是7阶拓扑荷以上的远场主亮斑中只包含不到1%的入射光束能量,且拓扑荷级数越高,次亮斑的干扰性越强。因此,十字线测量法对弱涡旋光束的检测尤为适用,这对于远程的自由空间光通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 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 拓扑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法测量
11
作者 王华鑫 王彤 熊晗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3,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检测技术。通过两束拓扑荷不同的涡旋光得到周期性的差值法强度分布图,读取其中一个周期的光斑个数,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相比干涉法和衍射法等需要接收完整涡旋...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检测技术。通过两束拓扑荷不同的涡旋光得到周期性的差值法强度分布图,读取其中一个周期的光斑个数,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相比干涉法和衍射法等需要接收完整涡旋光的传统检测方法,拓扑荷差值法只需接收小部分涡旋光即可进行测量,这在高阶、大尺寸涡旋光测量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涡旋光的远距离自由空间光通信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 轨道角动量 拓扑荷差值 自由空间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湍流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红敏 丁致雅 +5 位作者 杨燕燕 江苏奇 彭建涛 曹楠 胡立发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遥感卫星在国防和民用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大气湍流严重影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了遥感卫星对地探测时,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湍流强度对空间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首先,基于球面波传输模型和Kolmogoro... 遥感卫星在国防和民用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大气湍流严重影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了遥感卫星对地探测时,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湍流强度对空间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首先,基于球面波传输模型和Kolmogorov湍流理论,针对空对地探测湍流波前进行仿真。然后,分析畸变波前随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相干长度的变化规律,并推导出普适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空间相机成像分辨率随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相干长度变化的计算公式。最后,研究了大气湍流对空间相机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并以MTF=0.15为基准,仿真分析了MTF相对误差随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相干长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设计、分析和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 大气湍流 空对地观测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动力-统计方法的中国夏季降水集成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子寒 托雅 +3 位作者 杨杰 吴银忠 龚志强 封国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2-996,共15页
中国夏季降水预报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中国夏季降水预报在当前气象研究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7种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报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加权集成预报... 中国夏季降水预报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中国夏季降水预报在当前气象研究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7种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报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加权集成预报方法.通过比较动态加权集成预报方法与模式系统误差订正、单个动力-统计方法和等权重集成预报的空间距平相关系数(ACC)和预报评分(PS)值,发现动态加权集成预报较系统误差订正、单个动力-统计方法和等权重集成均有更好的预报效果.主要表现为:(1)动态加权集成预报方法2011—2020年夏季降水预报的ACC均值为0.05~0.10,较系统误差订正(-0.08)提高了0.13~0.18,较等权重集成提高了0.02~0.04,且优于绝大多数单个动力-统计预报方法的结果.(2)动态加权集成预报PS均值达到69.3~70.7,明显优于等权重集成预报的67.8~68.5和多数单方案动力-统计预报结果.(3)2021年独立样本检验中,动态加权集成预报中国夏季降水ACC值最高为0.21,明显优于等权重集成预报的最高值0.14,且PS评分值均高于70分.因此,动态加权集成预报可以在单个动力-统计方案预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国夏季降水预报的准确率,改进预报技巧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误差订正 动力-统计预测 集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大口径激光光束扫描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禹彤 曹宗新 +7 位作者 李子凡 龚君豪 毛红敏 张大伟 赵元安 洪瑞金 樊丽娜 曹召良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7,共11页
非机械式激光光束扫描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集成等优势,在激光雷达、激光武器和激光通信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其通光口径决定着设备的工作距离、扫描精度和目标摧毁能力。基于液晶偏振光栅设计了一种全电控制的大口径激光光... 非机械式激光光束扫描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集成等优势,在激光雷达、激光武器和激光通信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其通光口径决定着设备的工作距离、扫描精度和目标摧毁能力。基于液晶偏振光栅设计了一种全电控制的大口径激光光束扫描系统。采用液晶偏振光栅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协同工作方式,实现光束的大角度连续扫描;设计了光束扫描系统,并重点分析了级联液晶偏振光栅组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具体控制方法。最后,进行了激光光束的初步扫描实验,实现了70 mm口径光束在−16.575°~16.575°的偏转。该研究结果为激光光束的非机械式扫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在大口径激光扫描系统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液晶偏振光栅 非机械式扫描 大口径 级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CNN的轻量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豪 夏振平 +2 位作者 程成 林李兴 张博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299,共8页
针对现有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在大量内存消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CNN的轻量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使超分辨率重建网络更适合应用于移动平台等嵌入式终端。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Transformer-CNN的... 针对现有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在大量内存消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CNN的轻量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使超分辨率重建网络更适合应用于移动平台等嵌入式终端。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Transformer-CNN的混合模块,从而增强网络捕获局部−全局深度特征的能力;其次,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倒置残差块来特别关注高频区域的特征,以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和减少推理时间;最后,在探索激活函数的最佳选择后,采用GELU(Gaussian Error Linear Unit)激活函数来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可以在图像超分辨率性能和网络复杂度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而且在基准数据集Urban100上4倍超分辨率的推理速度达到91 frame/s,比优秀网络SwinIR(Image Restoration using Swin transformer)快11倍,表明所提网络能够高效地重建图像的纹理和细节,并减少大量的推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轻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Tb^(3+)共掺氮化铝薄膜结构与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璇 孟河辰 +5 位作者 王晓丹 陈子航 曾雄辉 高晓冬 郑树楠 毛红敏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3-741,共9页
通过离子注入方法,首次将Dy^(3+)和Tb^(3+)共掺入氮化铝(AlN)薄膜,并研究了其晶体结构、阴极荧光和能量传递机制。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在Tb^(3+)剂量一定的情况下,Dy^(3+)的注入会导致晶格内部压应力增大,随着Dy^(... 通过离子注入方法,首次将Dy^(3+)和Tb^(3+)共掺入氮化铝(AlN)薄膜,并研究了其晶体结构、阴极荧光和能量传递机制。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在Tb^(3+)剂量一定的情况下,Dy^(3+)的注入会导致晶格内部压应力增大,随着Dy^(3+)的持续注入,一部分点缺陷发生复合,内部部分压应力会得到释放。阴极荧光光谱(CL)显示,高剂量Tb^(3+)注入下,随着Dy^(3+)剂量的增加,Tb^(3+)的发射强度与Dy^(3+)的发射强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可能存在Tb^(3+)的5D4→7F6至Dy^(3+)的6H15/2→4F9/2的共振能量传递。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Tb^(3+)和Dy^(3+)注入剂量下,样品的发光颜色在黄绿色与橙黄色之间转变,色温在4042~5119K范围变化。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通过改变Tb^(3+)与Dy^(3+)共注入的剂量比可以有效调控材料的发光色坐标与色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镝离子 铽离子 氮化铝 发光特性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掩模光刻的液晶波前校正器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莹 陈梅蕊 +5 位作者 刘禹彤 曹宗新 毛红敏 李小平 孙会娟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液晶波前校正器通常基于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制备而成,因此其研制成本高、定制难度大。本文基于掩模光刻法制备液晶波前校正器,以实现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专用化、低成本研制。基于掩模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了91像素的无源液晶驱动电极,并封装... 液晶波前校正器通常基于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制备而成,因此其研制成本高、定制难度大。本文基于掩模光刻法制备液晶波前校正器,以实现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专用化、低成本研制。基于掩模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了91像素的无源液晶驱动电极,并封装成液晶光学校正单元。设计并制备了驱动连接电路板,实现了液晶光学驱动单元和驱动电路板的匹配对接。对液晶波前校正器响应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相位调制量为5.5个波长,响应时间为224 ms。利用Zygo干涉仪进行球面波的产生和静态倾斜像差的校正。结果显示,其可以产生正负离焦波前,且对水平倾斜像差校正后,Zernike多项式中第一项的值从1.18降至0.16,校正幅度达86%,实现了像差的有效校正。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研制提供新思路,进而拓宽其应用领域和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掩模光刻 波前 响应特性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冬季降水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晨伟 杨子寒 +3 位作者 白慧敏 吴银忠 龚志强 封国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70-3685,共16页
我国冬季降水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受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冬季降水的预测仍具有挑战性,进一步提升冬季降水的预测技巧是当下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旨在通过机器学... 我国冬季降水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受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冬季降水的预测仍具有挑战性,进一步提升冬季降水的预测技巧是当下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旨在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提高中国冬季降水的预测准确率.基于NCEP_CFS,ECMWF_SYSTEM,BCC_CSM等五个模式数据以及站点数据,建立针对冬季降水的SVM集成预测模型,并与单个模式和等权集合平均模型(AVE)加以对比.SVM模型因其强泛化和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冬季降水预测中表现良好.研究表明:(1)SVM模型较单个模式及AVE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与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SVM模型的PS评分和PCS评分显著高于单个成员模式的结果,最大分别提高了8.0(12.6%)和3.9(7.4%),较AVE模型则最大分别提高了5.4(8.2%)和2.1(3.8%),预报技巧的提高在观测资料相对缺乏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尤为明显.(2)从均方根误差和时间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上来看,SVM模型对其成员模式在西藏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及华南地区误差较大的情况改善明显,误差最大降低了259(90.9%),预报技巧最大提高了1.13.(3)独立样本检验中,SVM模型的PS评分和PCS评分显著高于单个模式和AVE模型,最大提高了10.79(20.3%)和11.39(27.3%).因此,SVM模型的构建,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冬季降水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支持向量机 等权集合平均模型 集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丰富卷积特征算法的液滴边缘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 曹召良 王军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6-895,共10页
液滴图像边缘的高精度提取是测量水接触角较为关键的一环,针对常规边缘提取方法噪声鲁棒性差、边缘提取不完整、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丰富卷积特征(RCF)的液滴边缘检测模型。首先,在深度特征提取阶段引入特征融合模块,使用... 液滴图像边缘的高精度提取是测量水接触角较为关键的一环,针对常规边缘提取方法噪声鲁棒性差、边缘提取不完整、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丰富卷积特征(RCF)的液滴边缘检测模型。首先,在深度特征提取阶段引入特征融合模块,使用多个特征让模型更加鲁棒,减少过拟合的风险;其次,设计多感受野模块代替RCF后边的contact层,通过多个感受野来提取更多的语义信息,使边缘细节更加丰富;然后,在模型每一层之前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图像中重要特征的关注程度;最后,设计并引入MaxBlurPool下采样技术,减少计算量和参数量,提高平移不变性。在自制液滴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固定轮廓阈值(ODS)提高到0.816、单图像最佳阈值(OIS)提高到0.829、检测准确率高达90.17%,相较原模型提高了1.85个百分点,能够准确检测液滴边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边缘检测 水接触角 特征融合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Kalman椭圆拟合的移相干涉测量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海宇 郭振翔 +3 位作者 钱进 曹召良 孙文卿 吴泉英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8-1237,共10页
基于李萨如图的椭圆拟合(Lissajous ellipse fitting,LEF)算法,可以从移相干涉图中恢复物体表面三维形貌信息。由于孤立点、噪声和短弧拟合等因素影响,常用椭圆拟合算法精度受限,稳定性不高,因此提出了一种混合Kalman椭圆拟合算法。从... 基于李萨如图的椭圆拟合(Lissajous ellipse fitting,LEF)算法,可以从移相干涉图中恢复物体表面三维形貌信息。由于孤立点、噪声和短弧拟合等因素影响,常用椭圆拟合算法精度受限,稳定性不高,因此提出了一种混合Kalman椭圆拟合算法。从固定或随机移相干涉图中计算得到两组符合李萨如图形简谐运动方程参数,将其作为混合Kalman椭圆拟合初始值,通过迭代得到椭圆参数的置信区间,从而确定最佳系数,求解出包裹相位。将三步、四步LEF的结果与移相公式法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椭圆拟合算法的优劣。当移相量为随机值时,三步LEF误差RMS值为0.0524 rad,比公式法减小了20.36%。当移相量为90°时,三步LEF误差RMS值为0.0458 rad,比公式法减小了30.39%,四步LEF误差则与公式法相近。仿真与实验表明,该算法稳定性更好、性能优于其他拟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相位提取 随机步长 李萨如图形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