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的底层实践——基于关系产权视角
1
作者 徐金 王勇 李广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19,共6页
产权是影响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关键变量。文章尝试从关系产权视角,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基于“获取资源、进入联盟、稳定环境”3个维度,结合苏州市3个典型案例,剖析不同关系产权路径在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 产权是影响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关键变量。文章尝试从关系产权视角,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基于“获取资源、进入联盟、稳定环境”3个维度,结合苏州市3个典型案例,剖析不同关系产权路径在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作用机理,为我国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产权 传统村落 历史建筑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生活”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实践与调适——以苏州为例
2
作者 王勇 夏健 +2 位作者 周敏 秦天 李广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7,122,共9页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试揭示保护制度调适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由于保护制度的初始设计存在“权力和责任不对等”“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等问题,保护制度实践引发了多重生活困境,从而导致村民的不满。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对制度的选择性执行,造成保护制度执行力弱化。基于保护制度实践的反馈,制度制定者基于“责任上移,权利下移”,将日常生活的合理诉求纳入保护制度建设及其修订中,既推动制度与生活的趋同,又提升了保护制度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制度 制度调适 制度和生活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居民满意度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勇 崔景 倪烨昭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6,共8页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承载着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其空间品质是环境质量与精神感知关系的相互映射。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感知3个维度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承载着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其空间品质是环境质量与精神感知关系的相互映射。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感知3个维度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变量路径效应与满意度的关系特征、居民满意度特征,最后分析3个维度满意度差异性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品质 居民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老城更新的绅士化发展进程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江夏 王雨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8,共9页
苏州的老城更新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绅士化现象。绅士化在老城更新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人文发展方面起着促进亦或抑制的作用。保护与发展的价值观碰撞使老城更新的绅士化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特征并面临着新的时代诉... 苏州的老城更新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绅士化现象。绅士化在老城更新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人文发展方面起着促进亦或抑制的作用。保护与发展的价值观碰撞使老城更新的绅士化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特征并面临着新的时代诉求,即调整资源要素以应对人口结构失衡、构建良性促进机制来梳理多种绅士化动力因素、重构空间结构和形态以满足功能的置换。本文梳理苏州老城更新的绅士化进程特征,提出苏州老城的绅士化发展新模式、重塑绅士化的空间结构、重构绅士化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绅士化 老城更新 进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碳中和潜力评价与实现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垚 朱美琳 +2 位作者 王勇 李萌 孟晓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7,共7页
文章基于“统计数据+大数据”的多源数据,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构建城市群碳中和潜力评价体系,测度长三角城市群碳中和潜力指数,分析碳中和潜力空间格局与聚类特征,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碳中和潜力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与城市经... 文章基于“统计数据+大数据”的多源数据,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构建城市群碳中和潜力评价体系,测度长三角城市群碳中和潜力指数,分析碳中和潜力空间格局与聚类特征,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碳中和潜力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呈现明显的空间一致性,并且存在明显的省域空间差异;空间聚类表现为城镇化主导、产业主导、生态主导、交通主导4种类型,呈现出典型的地域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构建“碳排权—发展权”区域协调机制、实施“以碳定人”的城市规模管控及开展“因城治碳”的国土空间规划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潜力评价 人居环境 多源数据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明收缩理论视角下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雨村 王影影 屠黄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4,共6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收缩发展成为必然。文章通过对苏南乡村空间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状况进行解析,论证了精明收缩理论适用于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的合理性,并从生活空间、工业空间和农业空间3个方面探讨了苏南地区收缩发展进程中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收缩发展成为必然。文章通过对苏南乡村空间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状况进行解析,论证了精明收缩理论适用于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的合理性,并从生活空间、工业空间和农业空间3个方面探讨了苏南地区收缩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精明收缩的视角提出规划发展策略及解决措施,以期为苏南乡村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明收缩 乡村空间 乡村规划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以来乡村工业分散发展机理研究——基于后乡土嵌入性的视角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广斌 李雅妮 +1 位作者 周敏 王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
2000年以来,在市场和政府双重脱嵌作用下,为什么乡村工业没有走向集聚发展?立足于后乡土社会,基于经济活动嵌入性理论,从经济、社会和治理3个维度,结合案例,尝试阐释乡村工业分散发展的微观机理。研究认为,新时期乡村工业分散发展与后... 2000年以来,在市场和政府双重脱嵌作用下,为什么乡村工业没有走向集聚发展?立足于后乡土社会,基于经济活动嵌入性理论,从经济、社会和治理3个维度,结合案例,尝试阐释乡村工业分散发展的微观机理。研究认为,新时期乡村工业分散发展与后乡土社会具有共生性和同构性的特征,围绕农村土地开发及其增值收益,企业、村集体和村民之间建构了一张复杂的“利益之网”,而填充在其中的“关系之网”使得三者合作更加牢固。乡村规划应重视乡村工业发展根植的乡村社会场景,采用更为精细化的策略,推动乡村工业用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工业 分散机理 后乡土 嵌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角下苏南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雨村 屠黄桔 岳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51,共8页
结合苏南乡村产业空间发展现状,将乡村产业空间分成"1+2"型产业空间、"1+3"型产业空间、"1+2+3"型产业空间三类,剖析各类乡村产业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差异化的优化策略;"1... 结合苏南乡村产业空间发展现状,将乡村产业空间分成"1+2"型产业空间、"1+3"型产业空间、"1+2+3"型产业空间三类,剖析各类乡村产业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差异化的优化策略;"1+2"型联"3"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升产业空间增量;"1+3"型融"2"发挥联动综合效应,扩充就业空间容量;"1+2+3"型互动创新传承文化产业,丰富空间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乡村产业空间 优化策略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