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学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永清 唐举玉 +39 位作者 刘元波 周征兵 蒋灿华 张兴 张世民 芮永军 杨晓东 巨积辉 孙向东 丁小珩 周小兵 魏在荣 杜青晏 臧梦青 俞芳 刘族安 杨曦 魏鹏 宋达疆 李赞 战杰 聂开瑜 郭峰 吴攀峰 王欣 崔怀瑞 谢松林 刘俊 刘亦杨 李士民 范新宇 何晓清 王腾 聂广辰 赵刚 刘军 石小田 张春 唐茂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9,共11页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LTF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牵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多名从事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拟定《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旨在进一步推广其临床应用并展示我国学者在ALTF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上调β-catenin、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表达促进表皮干细胞增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金伟 曹高标 +10 位作者 程贺云 杜伟伟 张广亮 金光哲 张苹 王兆东 刘喆 巨积辉 乐颖影 傅奕 侯瑞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0-600,共11页
本研究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DSC-Exos)对人表皮干细胞(EpS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首先使用Ⅰ型胶原酶分离人脂肪组织ADSCs,中性蛋白酶Ⅱ和胰酶分离人皮肤组织EpSCs;采用ExoQuick-TC试剂分离ADSCs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然后... 本研究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DSC-Exos)对人表皮干细胞(EpS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首先使用Ⅰ型胶原酶分离人脂肪组织ADSCs,中性蛋白酶Ⅱ和胰酶分离人皮肤组织EpSCs;采用ExoQuick-TC试剂分离ADSCs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然后通过MTT法、细胞免疫荧光检测Ki67,BrdU掺入实验检测ADSC-Exos对Ep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DSC-Exos对EpSCs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标志分子及表皮干细胞标志分子的表达,以观察ADSC-Exos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的结构及EpSCs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ADSC-Exos能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促进EpSCs增殖,增加S期细胞数,减少G1期细胞数;ADSC-Exos也能促进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的EpSCs增殖.机制研究发现:ADSC-Exos对EpSCs的促增殖作用能部分被β-catenin抑制剂XAV-939或c-Myc抑制剂10058-F4所抑制.ADSC-Exos能促进EpSCs表达β-catenin、c-Myc及cyclin E1、A2、D1,XAV-939能抑制ADSC-Exos诱导的β-catenin、c-Myc以及cyclinE1、A2、D1表达,10058-F4能抑制ADSC-Exos诱导的c-Myc和cyclin D1、A2、E1表达.综上,ADSC-Exos能显著促进EpSCs增殖,其作用部分是由上调β-catenin、c-Myc和cyclinE1、A2、D1表达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股骨头内血管铸型标本制备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耿凯龙 邓伟 +9 位作者 张向南 汪丁松 王宏宇 刘澒洞 李雷 鞠文 周正虎 唐林峰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0-492,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迄今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明确股骨头内动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股骨头的血管研究,仅见通过MicroCT灌注扫描[1]、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迄今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明确股骨头内动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股骨头的血管研究,仅见通过MicroCT灌注扫描[1]、超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SA)、增强MRI[3]等间接手段显示股骨头内动脉,尚无直接的股骨头内动静脉三维立体构筑显示报道。本研究通过显微灌注环氧树脂联合碱腐蚀酸脱钙法制作猪股骨头内动静脉共显示铸型标本,以期为股骨头内血管研究及ANFH等髋部疾病病因、治疗方式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骨内血管 铸型标本 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钢丝加压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军 巨积辉 +3 位作者 赵强 王本元 程贺云 鞠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1,136,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钢丝加压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用4只成人尸体手标本,示、中、环、小指共16指,测量并研究伸肌腱止点处肌腱的宽度、伸肌腱止点距甲基质距离、末节指骨全长、甲基质长度。选取12指(示、中、环、小... 目的探讨单纯钢丝加压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用4只成人尸体手标本,示、中、环、小指共16指,测量并研究伸肌腱止点处肌腱的宽度、伸肌腱止点距甲基质距离、末节指骨全长、甲基质长度。选取12指(示、中、环、小指各3指)成人手指标本进行模拟手术,人为设计骨性锤状指模型。钢丝从肌腱与骨块连接处横穿并折弯,找到末节指骨的钢丝穿出点。沿穿出点及远、近端侧方用克氏针横向钻孔3个,钢丝穿出后与另一头拧紧,埋于皮下。观察不同穿出点的钢丝在骨块上方交叉加压点的位置变化。结果末节指骨穿出点移动方向与钢丝交叉点的移动方向一致,穿出点向两端移动后撕脱骨块均不稳定。当穿出点为末节指骨的近端1/3时,钢丝交叉于骨块正上方,撕脱骨块无松动。结论钢丝的最适合穿出点为骨块交叉点的延长线与末节指骨的交点。单纯钢丝加压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锤状指 腱损伤 手术治疗 伸肌腱止点 解剖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