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时伟锋 周士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1-863,共3页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随机试验证明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同样有效,并且能提高保乳率。本文旨在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化疗应用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随机试验证明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同样有效,并且能提高保乳率。本文旨在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化疗应用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2000mg/m2,分2次口服,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3~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80.7%,其中3例(5.8%)为病理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脱发和手足综合征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后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洪伟 曾晓华 +1 位作者 刘长安 邓建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26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新辅助化疗对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年2月—2007年6月对53例可手术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CEF方案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采用RT-PCR和免...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新辅助化疗对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年2月—2007年6月对53例可手术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CEF方案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h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前癌组织中hTERT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73.6%,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791),而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36)。新辅助化疗后hTERT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28.3%,22.6%)均显著低于新辅助化疗前。hTERT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率显著低于hTERTmRNA及蛋白阴性表达者(P值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hTERT基因明显下调;hTERT阴性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更明显,可作为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端粒酶逆转录酶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维甲酸受体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卫理 周士福 +1 位作者 费伯健 金留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琢、茁和酌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方法检测维甲酸受体琢、茁和酌(RAR琢、茁和酌)在49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AR琢、茁和酌的mRNA表达分别为41/4...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琢、茁和酌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方法检测维甲酸受体琢、茁和酌(RAR琢、茁和酌)在49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AR琢、茁和酌的mRNA表达分别为41/49(84%),23/49(47%)和43/49(87.76%)。乳癌组织中RAR茁丢失明显高于RAR琢和RAR酌(P<0.001)。RAR茁的丢失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有关。结论:RAR茁的丢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有关并影响维甲酸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维甲酸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包钳与管状吻合器联合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116例
4
作者 许示心 陈进 费伯建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评价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联合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作用.方法 分析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作直肠癌保肛手术116例的经验报告.结果 本组116例应用荷包钳与管状吻合器作直肠癌保肛手术,发生吻合口漏8例(6... 目的 评价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联合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作用.方法 分析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作直肠癌保肛手术116例的经验报告.结果 本组116例应用荷包钳与管状吻合器作直肠癌保肛手术,发生吻合口漏8例(6.90%),吻合口狭窄6例(5.17%),吻合口出血1例(0.86%),无手术死亡.结论 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联合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荷包钳 管状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8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桂萍 郭子健 +1 位作者 张福正 李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70-3974,共5页
目的:探讨miR-378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378模拟物(miR-378 mimics)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及hepG2.2.15,采用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构建过表达IGF1R的质... 目的:探讨miR-378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378模拟物(miR-378 mimics)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及hepG2.2.15,采用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构建过表达IGF1R的质粒载体,与miR-378mimics共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及hepG2.2.15,观察miR-378是否通过IGF1R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进行调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378 mimics组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共转染IGF1R及miR-378 mimics后,与转染miR-378 mimics相比,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P<0.01),表明过表达IGF1R消除了miR-378诱导的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结论:MiR-378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其作用是通过抑制其下游靶基因IGF1R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miR-378 IGF1R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