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RT启动子突变阳性的复发乳腺分泌性癌1例
1
作者 邓旭 雷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SCB)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约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0.02%,ETV6-NTRK3融合基因是其特征性基因改变。尽管多数情况下具有三阴表型,SCB通常预后良好,罕见复发、转移,但相关的分子基因... 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SCB)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约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0.02%,ETV6-NTRK3融合基因是其特征性基因改变。尽管多数情况下具有三阴表型,SCB通常预后良好,罕见复发、转移,但相关的分子基因组学改变仍未明确。本文报道了1例TERT启动子突变的复发SCB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基因组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从而加深对SCB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泌性癌 ETV6-NTRK3 转移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小骏 韦俐 +5 位作者 郑晓 徐斌 王琦 刘颖婷 张大川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hemokine-like factor-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containing family member 6,CMTM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购自芯超公司的136例乳腺癌组织芯片...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hemokine-like factor-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containing family member 6,CMTM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购自芯超公司的136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其中包括42例配对的癌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MTM6的表达水平。用配对χ~2检验比较CMTM6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用χ~2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MTM6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及Log rank分析CMTM6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CMTM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MTM6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型和HER2阳性相关(P<0.05)。CMTM6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较CMTM6低表达组显著缩短(P<0.05)。乳腺癌病理分型(HR=10.374,95%CI:3.529~30.497,P<0.01)、TNM分期(HR=4.599,95%CI:1.784~11.856,P<0.01)、三阴性乳腺癌(HR=3.370,95%CI:1.055~10.761,P<0.05)和CMTM6高表达(HR=0.195,95%CI:0.073~0.518,P<0.01)均可作为评判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MTM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YD88、CD79B基因特征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灿 张大川 +5 位作者 王辉 雷婷 史勇强 谢雯莹 贾晨昊 李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MYD88、CD79B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0月~2020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89例经病理学诊断的DLBCL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二代测序技...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MYD88、CD79B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0月~2020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89例经病理学诊断的DLBCL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基因变异情况,并分析MYD88、CD79B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9例DLBCL中MYD88基因突变、CD79B基因突变和MYD88/CD79B基因双突变的频率分别为20.2%、21.3%、6.7%。MYD88基因在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型、BCL-2阳性、c-MYC/BCL-2双阳性和Ki-67增殖指数高的病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P<0.05)。CD79B基因在non-GCB型及Ki-67增殖指数高的病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P<0.05)。MYD88/CD79B基因双突变在c-MYC/BCL-2双阳性及Ki-67增殖指数高的病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P<0.05)。MYD88基因突变和MYD88/CD79B基因双突变病例在中期疗效评估时其完全缓解率均低于非突变病例(P<0.05)。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YD88基因突变和MYD88/CD79B基因双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低于非突变组(P<0.05)。结论MYD88基因突变DLBCL更常见于non-GCB型,具有较高的Ki-67增殖指数、BCL-2阳性和c-MYC/BCL-2共阳性的特点;CD79B基因突变DLBCL更常见于non-GCB型,Ki-67增殖指数较高;MYD88/CD79B基因双突变DLBCL具有较高的Ki-67增殖指数和c-MYC/BCL-2共阳性的特点。MYD88基因突变、MYD88/CD79B基因双突变影响DLBCL患者化疗效果及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MYD88 CD79B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穿刺活检联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枫 李青 +2 位作者 陈曦 贺洋 彭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71-2476,共6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通量测序18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7—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接收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97例,送检标本同时行液基细胞学及高通量测序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通量测序18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7—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接收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97例,送检标本同时行液基细胞学及高通量测序18基因检测,其中33例获得术后病理结果。细胞学诊断依据第3版甲状腺细胞病理Bethesda报告分类标准。组织学诊断依据第5版WHO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结果 97例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中标本不满意8例(8.25%),良性病变44例(45.36%),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病变9例(9.28%),可疑滤泡性肿瘤或嗜酸细胞肿瘤4例(4.12%),可疑乳头状癌10例(10.31%),乳头状癌22例(22.68%)。共有52例(53.61%)检出突变,共检出点突变及基因融合突变10个,其中BRAF突变检出率最高,达63.46%(33/52),BRAF突变在性别、年龄及细胞学诊断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学检查联合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诊断的准确性为97.0%,高于单纯细胞学检查(81.8%),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通量测序多基因检测可以促进对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也可为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截面微流道中粒子惯性聚焦分离特性
5
作者 顾乔 刘尧 +1 位作者 贺洋 张鑫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13,共10页
为实现不同尺寸微粒的高效分离,提出一种三角形截面微流道的惯性微流控芯片,研究了微粒在流道中的聚焦与分离特性。首先,设计一种直角三角形截面结构的螺旋流道,采用精密微铣削工艺加工了流道的铝材模具,利用倒模与等离子清洗键合工艺... 为实现不同尺寸微粒的高效分离,提出一种三角形截面微流道的惯性微流控芯片,研究了微粒在流道中的聚焦与分离特性。首先,设计一种直角三角形截面结构的螺旋流道,采用精密微铣削工艺加工了流道的铝材模具,利用倒模与等离子清洗键合工艺制备微流控芯片。接着,配制三种尺寸(6μm,10μm和15μm)的荧光微粒悬浮液,利用高速摄像机和荧光显微镜拍摄粒子在流道中的运动轨迹,观测不同悬浮液流量时微粒的聚焦效果。最后,对微粒聚焦轨迹图像进行堆叠分析,研究微粒的惯性聚焦与分离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悬浮液流量的增大,6μm粒子逐渐聚焦并向流道外壁面迁移,而10μm和15μm聚焦粒子束则向流道中心迁移。当悬浮液流量为1.5 mL/min时,6μm和15μm混合粒子实现了100%精确分离。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形截面螺旋流道可产生强偏置二次流,使不同尺寸微粒实现高效、精确分离,为细胞精准操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惯性操控 三角形流道 粒子聚焦与分离 偏置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京刚 王鹏 +6 位作者 邢伟 陈杰 吴俊宏 李东 吴安民 张大川 俞胜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20~75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p11.2肾癌患者的影像表现,15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PET检查。12例因体检偶然发现,4例因血尿发现,3例因腰痛发现。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内部特征,强化或摄取,侵犯或转移、TNM (Tumor NodeMetastasis)分期等。结果所有肿瘤均为单发,13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最大长径在1.7~11.7 cm。类圆形15例,不规则形4例;68%出现假包膜,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可见囊变(31.6%)、出血(52.6%)、钙化(15.8%),中度至明显强化6例(35%),轻度强化11例(65%),乳头状结节强化13例(76%),2例PET-CT均为低摄取。肾周淋巴结转移3例,肾静脉癌栓2例,远处转移2例。结论成人Xp11.2/TFE3 RCC女性稍多见,常见假包膜,信号或密度不均匀,出血常见,强化低或低摄取,常表现为乳头状强化特点,术前影像为Xp11.2/TFE3 RCC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X线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和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陆俊 孙静 +3 位作者 张磊 谈炎 张光波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9例(均经病... 目的:探讨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9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的表达以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B7-H1阳性表达率为53.06%(26/4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Her2/neu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2)乳腺癌组织中B7-H3阳性表达率为59.18%(29/49),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3)乳腺癌组织中B7-H1和B7-H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316,P<0.05)。结论: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和B7-H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该两分子的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1 B7-H3 CD3+T细胞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鉴别乳头状和嫌色细胞肾癌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永成 俞胜男 +3 位作者 陈杰 孙军 邢士军 陈铜兵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21-925,共5页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上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TSS)鉴别乳头状肾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 RCC)和嫌色细胞肾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上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TSS)鉴别乳头状肾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 RCC)和嫌色细胞肾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1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病例(其中p RCC12例,CRCC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SWI上的ITSS根据形态分为出血和微血管。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比较SWI上p RCC和CRCC的ITSS主要结构、瘤内血管和出血灶数目及ITSS与肿瘤面积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ITSS4种评价指标鉴别p RCC和CRCC的诊断效能。结果 21例RCC中18例肿瘤内可见ITSS。p RCC的ITSS主要结构的评分显著高于CRCC(P<0.05)。p RCC的ITSS与肿瘤面积比值显著高于CRCC(P<0.05)。p RCC的瘤内出血灶数目显著多于CRCC(P<0.05)。p RCC(100%)瘤内出血的出现率显著高于CRCC(66.67%)。瘤内出血灶数目鉴别p RCC和CRCC的阳性预测值(100%)和特异性(100%)最高,ITSS与肿瘤面积比值鉴别p RCC和CRCC的阴性预测值(87.50%)和敏感性(88.89%)最高。结论通过分析比较ITSS的主要结构、瘤内出血灶和血管数目及ITSS与肿瘤面积比值,SWI可作为评价p RCC和CRCC之间结构差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肾肿瘤 肾细胞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内三级淋巴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大川 何雯婷 +3 位作者 彭蕾 贺洋 蒋敬庭 李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检测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在胃癌组织内的形成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6~2008年存档的163例胃癌标本。经常规HE染色判读TLS组织学评分,分析其与胃癌... 目的检测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在胃癌组织内的形成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6~2008年存档的163例胃癌标本。经常规HE染色判读TLS组织学评分,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随机选取63例为验证组进行MECA-79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与TLS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MECA-79与TLS评分具有相关性(P=0. 002)及一致性(P=0. 024)。TLS的形成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TLS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8. 54个月,预后良好(P=0. 02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TLS是独立性预后因素(P=0. 031)。结论 TLS组织学评分准确可行。胃癌组织内TLS形成是提示患者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反映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内抗肿瘤免疫功能良好,具有成为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MECA-7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xon技术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军 邢伟 +3 位作者 陈杰 范敏 陈铜兵 张丽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Dixon技术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癌(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6例乏脂肪RAML与36例RCC的Dixon图像,测量同相位(IP)、反相位(OP)、纯脂肪(FO)及纯水(WO)图像上肿瘤信号强度,计算肿瘤信号强度指数(TS... 目的探讨Dixon技术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癌(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6例乏脂肪RAML与36例RCC的Dixon图像,测量同相位(IP)、反相位(OP)、纯脂肪(FO)及纯水(WO)图像上肿瘤信号强度,计算肿瘤信号强度指数(TSII)、肿瘤脂肪分数(TFF),分别对两种肿瘤的TSII、TFF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以肿瘤OP较IP图信号下降及相应FO较WO图信号增高为依据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69%、87.50%、80.56%。乏脂肪RAML与RCC之间的TSII、T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8、11.179,P<0.05);利用TSII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54%、93.75%、83.33%;利用TFF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23%、93.75%、94.44%。结论 Dixon技术,特别是其定量分析,对鉴别乏脂肪RAML与RCC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脂肪瘤 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Dixon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比星诱导乳腺癌细胞PARP-1活性上调依赖于Kif4A蛋白低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辉 鲁常青 +2 位作者 田波 李青 陈铜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4-812,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作为乳腺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由其引发的耐药现象备受关注,而耐药的出现与DNA损伤修复异常增强密切相关。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kinesin family member 4A,Kif4A)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 背景与目的:化疗作为乳腺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由其引发的耐药现象备受关注,而耐药的出现与DNA损伤修复异常增强密切相关。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kinesin family member 4A,Kif4A)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1]是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分子。本研究探讨Kif4A在多柔比星诱导乳腺癌细胞PARP-1活性上调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多柔比星处理后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Kif4A蛋白表达及PARP-1活性的变化;并检测高表达Kif4A蛋白后,乳腺癌细胞PARP-1蛋白表达及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多柔比星联合PARP-1抑制剂3-氨基苯酰胺(3-Aminobenzamide,3-ABA)干预后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多柔比星能上调PARP-1活性并诱导乳腺癌细胞Kif4A蛋白低表达,两者都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高表达Kif4A后,PARP-1活性被明显抑制,细胞凋亡数增加,而多柔比星能部分逆转由Kif4A高表达而引起的PARP-1活性抑制。多柔比星和3-ABA都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联合使用能增加细胞凋亡,与单独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显示,多柔比星、PARP-1抑制剂3-ABA及高表达的Kif4A诱导的MDA-MB-231细胞凋亡数高于MCF-7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柔比星诱导乳腺癌细胞PARP-1活性上调依赖于细胞Kif4A蛋白低表达,Kif4A有望成为逆转多柔比星耐药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多柔比星 MCF-7细胞 MDA-MB-231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基因在人耐多柔比星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胡萍萍 陈同钰 +2 位作者 田波 罗光华 魏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7-27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神经酰胺的糖基化水平增高与多药耐药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耐多柔比星(阿霉素)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神经酰胺的糖基化水平增高与多药耐药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耐多柔比星(阿霉素)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检测多柔比星对MCF-7/ADR和MCF-7的抑制率和IC50,用浓度为5、10、20μmol/L的GCS抑制剂D,L-threo-1-phenyl-2-decanoyl-amino-3-morpholino-1-propanol(PDMP)预处理MCF-7/ADR24、48h后检测抑制率和IC50;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MCF-7、MCF-7/ADR以及PDMP预处理后MCF-7/ADR中GCS mRNA的表达。结果:MCF-7/ADR对MCF-7的耐药倍数为22.69倍,PDMP作用后多柔比星对MCF-7/ADR的抑制率升高,IC50从(19.0±0.5)μg/ml下降到(5.6±0.6)μg/ml。MCF-7/ADR中GCS mRNA的表达高于MCF-7(P<0.01),PDMP使MCF-7/ADR中GCS mRNA的表达水平GCSN(48±17)下降到(21±4)。结论:GCS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过程,并在MCF-7/ADR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 乳腺癌细胞株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相关组织学特征与PD-L1表达EGFR基因突变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谢雯莹 贺洋 +4 位作者 傅晓 王辉 吴灿 张大川 李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肺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气道播散、胸膜侵犯等预后相关因素与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factor ligand-1,PD-L1)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肺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气道播散、胸膜侵犯等预后相关因素与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factor ligand-1,PD-L1)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突变类型的差异分析,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确诊肺腺癌患者23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肺癌组织内PD-L1表达,同时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对EGFR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结果:233例肺腺癌中PD-L1表达阳性38.2%(89/233),在男性、年龄≥65岁、低分化、肿瘤最大直径≥2 cm以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气道播散和脉管、胸膜侵犯患者中阳性率较高(P<0.05);EGFR突变阳性率70.8%(165/233),与患者性别显著相关(P<0.05);PD-L1表达和EGFR突变交叉阳性/交叉阴性与肿瘤的侵袭能力显著相关(P<0.05);PD-L1表达与贴壁结构、微乳头结构及实体型结构显著相关(均P<0.05),而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乳头结构、实体型结构相关(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L1比例与贴壁结构呈负相关(r=−0.252,P<0.001),与微乳头结构和实体型结构呈正相关(r=0.271,r=0.473,均P<0.001),与腺泡结构及乳头结构无相关性。PD-L1表达与EGFR中Exon19 Del突变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研究发现无EGFR Exon19 Del突变的患者其PDL1表达较高。结论:肺腺癌患者PD-L1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结构的比例构成、分化程度、气道播散及脉管、胸膜侵犯等预后较差因素显著相关,且PD-L1表达与EGFR Exon19 Del突变显著相关,无Exon19 Del突变患者将有可能成为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从而为临床诊疗评判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亚型 PD-L1 表达 EGFR 基因 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起源肿瘤的恶性进展与Topo-Ⅱα表达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夏为民 龚德生 陈同钰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Ⅱα,Topo-Ⅱα)在星形细胞起源肿瘤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并探讨Topo-Ⅱα对判断此类肿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49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起源肿瘤标本Topo-Ⅱα蛋白...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Ⅱα,Topo-Ⅱα)在星形细胞起源肿瘤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并探讨Topo-Ⅱα对判断此类肿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49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起源肿瘤标本Topo-Ⅱα蛋白表达进行分析,以评价阳性细胞百分数与星形细胞起源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提高,细胞异型性明显增加、核染色增强、对比明显;而且Topo-Ⅱα标记指数亦随之升高,低级别(Ⅰ、Ⅱ级)与高级别(Ⅲ、Ⅳ级)肿瘤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Ⅲ、Ⅳ级肿瘤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opo-Ⅱα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星形细胞起源肿瘤的增殖潜能和恶性程度,对判断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拓扑异构酶 预后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丁凯 凌为其 +1 位作者 谈春业 陈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我科2010年8月~2019年10月97例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切开组和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等待时...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我科2010年8月~2019年10月97例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切开组和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切口皮肤坏死和切口周围皮肤麻木)发生率、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Maryland评分。结果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术前等待时间(1.3±0.4)d,明显短于传统切开组(8.0±0.7)d(t=57.067,P=0.000);术中出血量(17.8±3.1)ml,明显少于传统切开组(55.8±4.9)ml(t=46.143,P=0.000);术后皮肤坏死、皮肤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切开组[0 vs.37.0%(20/54),P=0.000;2.3%(1/43)vs.50.0%(27/54),χ^(2)=26.497,P=0.000];AOFAS评分(93.6±2.5)分,明显高于传统切开组(81.7±3.1)分(t=-20.407,P=0.000);Maryland评分(93.0±2.4)分,明显高于传统切开组(81.3±3.1)分(t=-21.112,P=0.000)。2组患者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和Bohler角手术后均明显恢复(均P=0.000),传统切开组术后1年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和Bohler角与术后即刻比较有明显丢失(均P=0.000),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术后1年与术后即刻比较丢失不明显(均P=1.000)。结论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比较,可以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镜 距下关节 经皮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的细胞分类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雯莹 张大川 +2 位作者 王辉 贾晨昊 李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目前肺癌免疫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新兴的癌症治疗药物。然而,免疫治疗疗效的个体差异、治疗后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提示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可能比预期更加复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因素均会影响... 目前肺癌免疫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新兴的癌症治疗药物。然而,免疫治疗疗效的个体差异、治疗后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提示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可能比预期更加复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因素均会影响免疫治疗疗效,该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及免疫微环境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卵巢癌晚期复发广泛皮肤转移1例
17
作者 薛春燕 徐云 +6 位作者 蒋国华 谢军 闫战涛 周来来 王慧 罗丹 高红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9-64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66岁,因卵巢癌术后14年,肠系膜转移术后6年,皮肤结节2+月,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999年因子宫肌瘤行次全子宫切除。14年前因剧烈下腹痛外院急诊行左附件切除,术后... 1病例报告患者,66岁,因卵巢癌术后14年,肠系膜转移术后6年,皮肤结节2+月,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999年因子宫肌瘤行次全子宫切除。14年前因剧烈下腹痛外院急诊行左附件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左卵巢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无神经内分泌表达,倾向未分化癌。遂补充手术,行“右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肠粘连分解术”,术后病理结果:(大网膜)纤维脂肪组织中灶性异物肉芽肿增生,多量泡沫样组织细胞和少量慢性粒细胞浸润,(右附件)卵巢未见异常病变,输卵管充血样改变,(阑尾)慢性炎伴纤维化。术后诊断:卵巢癌Ⅰ期。予以4次化疗(第1天多西他赛100 mg,第1~4天顺铂30 mg,静脉滴注)。术后未规范化随访。6年前(2014年8月)自行扪及腹部包块,来我院CT检查:卵巢癌术后改变:右侧心膈角,盆腹腔多发软组织影伴异常强化,最大6.5 cm×4.1 cm×7.5 cm,考虑转移。糖类抗原125(CA125)192.8 U/ml,人附睾蛋白4(HE4)170 pmol/L,卵巢恶性病变风险计算法(ROMA)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附件 粒细胞浸润 皮肤结节 未分化癌 附件切除 皮肤转移 腹部包块 泡沫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中组织驻留T细胞与三级淋巴结构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贾晨昊 何雯婷 +1 位作者 谢雯莹 张大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是一种存在于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肿瘤免疫中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是在炎症、感染或...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是一种存在于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肿瘤免疫中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是在炎症、感染或肿瘤组织中发现的异位淋巴样结构,作为抗肿瘤的重要位点,对患者生存预后、免疫治疗等有积极作用。鉴于TRM与TLS的抗肿瘤作用不可忽略,该文分别对TRM的类型和TLS的组成以及两者在肿瘤免疫中的关联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组织驻留T细胞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免疫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