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引导宫颈癌三维腔内放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龚唯 徐晓婷 +5 位作者 李莉 张汝婷 倪婕 徐玥靓 秦颂兵 周菊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06-9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1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三维腔内放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剂量分布和临床结果,观察影像引导宫颈癌三维后装放疗患者的...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1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三维腔内放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剂量分布和临床结果,观察影像引导宫颈癌三维后装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放疗的31例初治宫颈癌患者,FIGO期为IIa-Ⅳ期。每例患者接受4~6次CT引导下的三维后装放疗,单次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clinicaltargetvolume,HR—CTV)给予400-600cGy处方剂量,31例患者共计153次施源器置入,采用192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实施腔内放疗。分析内外照射的HR-CTVD90、膀胱D2cc、乙状结肠D2cc、直肠DO.icc和直肠D2cc,采用EQD2进行剂量计算。按照RTOG/EORTC放射反应评分标准和RECIST1.1评价标准分析放射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均无3级及以上急性或慢性放射反应。2例患者发生后期直肠出血(2级),经止血和灌肠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放疗后1-3个月完全缓解率(completeremission,CR)为93.55%(29/31),1年局部控制率(10calcontrolrate,LCR)为93.55%(29/31),1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90.32%(28/31)。结论:cT引导的三维腔内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定位精确,靶区剂量充足,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可见、可控、可信,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耐受性,避免了重度放射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影像引导 三维后装放疗 近期疗效 放射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及骨髓限量照射计划设计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顾科 胡群超 +2 位作者 翟小明 王建平 张军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2-436,453,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盆腔不同调强放疗(IMRT)计划方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及实施照射时间(MU值),对LACC的最佳IMRT计划方式进行探讨。此外,通过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与不限量IMRT计划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骨髓及... 目的通过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盆腔不同调强放疗(IMRT)计划方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及实施照射时间(MU值),对LACC的最佳IMRT计划方式进行探讨。此外,通过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与不限量IMRT计划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骨髓及其他OAR剂量分布的优劣。方法给予10例LACC患者在放疗前进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OAR。宫颈原发肿瘤为大体靶区(GTV),与子宫及宫旁组织、部分阴道、髂总及髂内外、闭孔、骶前淋巴引流区构成临床靶区(CTV)。CTV均匀外放10mm形成计划靶区(PTV)。脊髓、小肠、结肠、直肠、肛管、膀胱、股骨头以及盆骨骨髓等为需要进行限量的OAR。给予6MV X线照射PTV 45Gy/25次。同一患者IMRT设计3种不同的计划,分别为5野调强(IMRT_(5f))、7野调强(IMRT_(7f))和9野调强(IMRT_(9f))。应用剂量体积直方(DVH)图,对3种IMRT计划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设计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或不限量的IMRT计划,明确IMRT在降低骨髓受照射量中的价值。结果 3种IMRT计划GTV及PTV的剂量最大值(Dmax)、最小值(Dmin)以及靶区均匀指数(HI)无明显差异。IMRT_(7f)与IMRT_(9f)的膀胱、小肠和直肠的V40明显低于IMRT_(5f),IMRT_(7f)与IMRT_(9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T_(7f)与IMRT_(9f)的适形指数(CI)相比较无明显差别,均明显优于IMRT_(5f)。IMRT_(7f)的MU值显著小于IMRT_(9f),IMRT_(7f)为最佳治疗计划方式。将在此计划基础上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的IMRT计划(BMS-IMRT)与IMRT_(7f)进行比较。两者在GTV及PTV的Dmax、Dmin、靶区HI以及对膀胱、小肠、直肠受照射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BMS-IMRT的CI显著优于IMRT_(7f)。BMS-IMRT明显减少骨髓的V40、V30、V20及V10,分别比IMRT_(7f)减少了16%、10%、16%和16%。结论 LACC的盆腔IMRT计划方式中,IMRT_(7f)方式具有最佳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对OAR的保护,所需照射时间适中,值得推荐应用。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的7野IMRT计划能获得更好的靶区CI,明显减少骨髓受照射量,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骨髓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调强放疗 骨髓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肿瘤图像引导放疗计划靶区外放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久宏 张军宁 +1 位作者 王建平 郭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07-2808,共2页
目的:利用锥型束CT(CBCT)研究盆腔肿瘤的摆位误差,并探讨计划靶区边界(MPTV)。方法:对13例盆腔肿瘤患者,每次照射前行锥形束CT扫描(CBCT),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在线... 目的:利用锥型束CT(CBCT)研究盆腔肿瘤的摆位误差,并探讨计划靶区边界(MPTV)。方法:对13例盆腔肿瘤患者,每次照射前行锥形束CT扫描(CBCT),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在线校正误差后治疗。治疗后再次行CBCT扫描,分析治疗前后的误差数据并计算MPTV。结果:校正前摆位误差在x、y、z轴分别为(0.4±1.3)、(-0.2±3.4)、(-1.7±1.7)mm,MPTV分别为5.4、12.1、7.0 mm;校正后误差分别为(0.1±0.7)、(-0.1±1.4)、(-0.3±1.0)mm,MPTV分别为2.2、3.1、2.7 mm。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建议x、y、z轴MPTV分别为8、15、10 mm,使用CBCT引导可使MPTV缩小至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锥型束CT 图像引导放疗计划靶区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研究食管癌自适应放疗对危及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承骏 殷海涛 +2 位作者 秦颂兵 任洪荣 丁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食管癌患者治疗第1周的摆位误差,探讨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CBCT(KV-CBCT)对2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第1周每天进行一次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食管癌患者治疗第1周的摆位误差,探讨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CBCT(KV-CBCT)对2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第1周每天进行一次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计算摆位误差,结合个体化的摆位误差在计划CT上重新计算每位患者的CTV-PTV外放边界得到PTV2,并重新制作放疗计划,得到Plan2,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来比较Plan2与初始放疗计划Plan1中肺V20、V30、心脏和脊髓的受照剂量。结果 :通过个体化外放边界得到的PTV2体积比原PTV(PTV1)小,Plan2中危及器官所受剂量均<Plan1:肺V20(24.0%vs.26.8%)、肺V30(14.1%vs.15.9%)、心脏平均剂量Dmean(17.3 Gy vs.19.7 Gy)、脊髓最大剂量Dmax(40 Gy vs.44 Gy)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对食管癌患者治疗首周进行扫描获取个体化的摆位误差并修改初始计划,可有效减少PTV体积,并进一步降低靶区周围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千伏级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自适应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体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季娟 杨益群 +4 位作者 钱科燕 田利 王芬 王丽华 李惠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实践体验,反思临床应用过程,探讨指南临床应用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类似的临床试点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对12名肿瘤科及放疗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类属分...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在《癌因性疲乏护理指南》临床试点应用中的实践体验,反思临床应用过程,探讨指南临床应用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类似的临床试点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对12名肿瘤科及放疗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取主题。结果应用初期,护士对开展指南临床试点应用的态度各异;应用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填表的负担、患者的理解力较弱和依从性差;应用过程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力的介入、患者重视癌因性疲乏的管理等;应用过程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护士人力资源相对短缺、流动性大,医生与护士沟通不足;整个应用过程中护士最主要的收获是更专业与更自信。结论在护理指南临床应用过程中,应重视护士在整个应用过程中的体验,分析其阻碍和促进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升护士的认同感,以提高临床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护理人员 指南 临床应用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196b-5p和miR-199a-3p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张福全 曹津铭 吴雪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2-709,725,共9页
目的探究血清miR-196b-5p和miR-199a-3p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5例作为... 目的探究血清miR-196b-5p和miR-199a-3p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5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基线资料及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qRT-PCR定量分析血清miR-196b-5p和miR-199a-3p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miR-196b-5p、miR-199a-3p表达水平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浓度的相关性。根据miR-196b-5p和miR-199a-3p表达水平的均值将NSCLC患者分为高、低表达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与病理特征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yfra21-1、miR-196b-5p、miR-199a-3p以及后两者联合对NSCLC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SCLC患者血清miR-196b-5p表达水平升高,miR-199a-3p表达水平降低;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血清中miR-196b-5p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199a-3p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NSCLC患者血清中miR-196b-5p水平与Cyfra21-1水平显著正相关,miR-199a-3p水平与Cyfra21-1水平显著负相关(均P<0.01)。miR-196b-5p、miR-199a-3p表达差异与NSCLC患者病理分期、肿瘤大小、Cyfra21-1水平及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均P<0.05)。血清miR-196b-5p水平诊断NSCLC的AUC为0.882(灵敏度为75.25%,特异度为95.38%),血清miR-199a-3p水平诊断NSCLC的AUC为0.857(灵敏度为68.32%,特异度为88.21%);传统生物标志物Cyfra21-1诊断NSCLC的AUC为0.818(灵敏度为63.86%,特异度为87.18%);血清miR-196b-5p和miR-199a-3p联合检测对早期(Ⅰ/Ⅱ期)NSCLC患者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血清Cyfra21-1(P<0.01)、miR-196b-5p(P<0.01)、miR-199a-3p(P<0.01)单独检测。结论NSCLC患者血清miR-196b-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199a-3p表达水平降低,二者联合检测对NSCLC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R-196b-5p miR-199a-3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沿学术问题专家交流共识 被引量:12
7
作者 艾星浩 +11 位作者 蔡勇 褚倩 韩琤波 卢铀 秦颂兵 邬麟 谢丛华 袁智勇 钟文昭 朱晓霞 张玉蛟 朱正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2-540,共9页
肺癌是目前导致全球和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瘤种。多年来,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一直主导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领域。临床实践中引入免疫疗法使肺癌的治疗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发生了根... 肺癌是目前导致全球和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瘤种。多年来,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一直主导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领域。临床实践中引入免疫疗法使肺癌的治疗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最新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表明,放疗可以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放疗作为免疫治疗的联合疗法,导致研究其潜在协同作用的临床试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会议邀请专家交流前沿及争议学术问题:①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NSCLC最新进展;②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是否显著增加毒性;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的混合反应及局部治疗的干预价值;④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脑转移瘤的机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 放疗 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毒性 混合反应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WI指导胶质瘤放疗靶区勾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倪春霞 汪洋 +3 位作者 于同刚 周菊英 盛晓芳 孟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WHO III级)和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IV级)预后差别大,但放疗靶区的设定未进一步细分,本研究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肿瘤及周围区域进行研究,探讨两者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方法:对我院... 目的: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WHO III级)和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IV级)预后差别大,但放疗靶区的设定未进一步细分,本研究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肿瘤及周围区域进行研究,探讨两者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入组,放疗前行DWI检查,测量肿瘤区、近瘤周区、中瘤周区、远瘤周区及瘤周区外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共76例患者入组,其中24例AA,52例GBM。AA的ADC值在近瘤周区最大;GBM的ADC值在中瘤周区最大。在肿瘤区、中瘤周区和远瘤周区,AA和GBM的ADC值(包括最小值和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在瘤周区外,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DWI及ADC值有助于指导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伍亚辉 许超 +1 位作者 朱世祺 朱锦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2-454,458,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临床预测效能,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接受放化疗老年胃癌患者共317例,根据是否出现骨髓抑制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临床预测效能,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接受放化疗老年胃癌患者共317例,根据是否出现骨髓抑制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老年胃癌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接受放化疗老年胃癌患者共317例,出现骨髓抑制150例,发生率为47.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照射剂量、是否合并肝硬化及接受同步放化疗均可能与老年胃癌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水平、总照射剂量、合并肝硬化及接受同步放化疗是老年胃癌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构建的诺谟图模型显示C-index指数为0.910(95%CI=0.862~0.973),提示该模型能够个体化地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的风险,为老年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结论 老年胃癌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可能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水平、总照射剂量、是否合并肝硬化及接受同步放化疗有关。构建的诺谟图模型表现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表明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个性化和快速风险评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癌 放化疗 骨髓抑制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与血清LDH、P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莉 李超 +3 位作者 徐晓婷 秦颂兵 周菊英 崔凤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前白蛋白(PA)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70例NSCLC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及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序贯化疗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前白蛋白(PA)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70例NSCLC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及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序贯化疗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缓解、无效和复发或远处转移时的LDH及PA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LDH、PA水平与NSCLC各时期之间的关系。结果①70例患者均完成同步放化疗。总有效率78.6%,1年生存率为70%,3年生存率为32.8%;②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血清LDH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PA值明显降低(P<0.01);③与放疗前比较,在放疗有效的患者中可见LDH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水平上升,PA值无明显差异,放疗无效的患者LDH及PA水平变化不大;④在随访期内,出现远处转移及复发的61例患者血清LDH水平均升高,占91%,PA降低,两者水平与放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②血清LDH及PA水平可作为判断NSCLC病情的辅助指标,在不同时期追踪检测血清LDH及PA值对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化疗 乳酸脱氢酶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两种同步放化疗方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1
作者 翟小明 王建平 +1 位作者 张军宁 顾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比较成人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MZ)治疗与同步替尼泊甙(VM-26)联合司莫司汀(Me-CCNU)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96例18周岁以上恶性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肉眼全切或部分切除肿瘤,Karnofskv评分60分以上,随机分为两... 目的比较成人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MZ)治疗与同步替尼泊甙(VM-26)联合司莫司汀(Me-CCNU)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96例18周岁以上恶性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肉眼全切或部分切除肿瘤,Karnofskv评分60分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TMZ-RT组)和对照组(VM-RT组),每组各48例。(1)TMZ-RT组:放疗同步TMZ治疗组;(2)VM-RT组:放疗同步VM方案化疗组。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即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和1、2、3年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期内均未出现Ⅲ度以上毒性反应,TMZ-RT组的Ⅰ~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VM-RT组为低(P<0.05)。TMZ-RT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VM-RT组(JP<0.05)。TMZ-RT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54.2%、31.3%,优于VM-RT组的16个月及62.5%、33.3%、16.7%(P<0.05)。结论成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同步TMZ化疗疗效较好,毒副作用亦较轻,TMZ口服应用方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放疗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双目相机标定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峰峰 张欣 +2 位作者 陈龙 孙立宁 詹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23-1431,共9页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在双目相机标定过程中存在的迭代时间长、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完成双目相机标定。使用融合多格算法的Trajkovic算子进行角点检测,利用点对点空间映射和网格运动统计相结合的...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在双目相机标定过程中存在的迭代时间长、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完成双目相机标定。使用融合多格算法的Trajkovic算子进行角点检测,利用点对点空间映射和网格运动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同名角点匹配,在此基础上,提取同名角点的像素值并计算其实际的三维坐标值。对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概率及选择算子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将像素值和三维坐标值分别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进而完成双目相机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前后的平均标定预测精度分别为0.66 mm和0.08 mm,其平均标定预测精度提高了88%。优化前后的标定测试迭代次数分别为736和169,优化后迭代速度提高了3.4倍。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在双目相机标定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满足了双目相机标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标定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角点检测 同名角点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照射对人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明媛 朱一蓓 +5 位作者 周菊英 戴俊 黄勇 夏瑜 强亦忠 张学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和MTT技术,研究χ射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0.1~0.5Gy)χ射线照射后使DCs的HLA-DR、CD86和CD40分子表达上调,CD80分子...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和MTT技术,研究χ射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0.1~0.5Gy)χ射线照射后使DCs的HLA-DR、CD86和CD40分子表达上调,CD80分子表达下调;与其他剂量组相比,O.2Gy照射DCs可调节T细胞CD4/CD8比值,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还可提高特异性CTL细胞的杀伤能力。说明0.2Gyχ射线体外照射可一定程度提高受辐射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体外处理治疗性DCs较为合理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树突状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化疗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ⅢA 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小明 顾科 +2 位作者 俞家华 王建平 张军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99-3101,共3页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ⅢA期N2NSCLC患者80例.40例行胸腔镜手术为研究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术后均予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后...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ⅢA期N2NSCLC患者80例.40例行胸腔镜手术为研究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术后均予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后7~14d给予6MV—X线适形放疗50Gy/25次/35d。比较2组的1、2年生存率、完成总疗程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疗程时间明显缩短(χ2=9.45,P=0.002),术后化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χ2=41.32,P=0.00),治疗后KPS评分明显升高(χ2=15.12,P=0.002)。2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ⅢA期N2NSCLC患者胸腔镜术后化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疗效,且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以缩短术后辅助化疗开始的时间及总的疗程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胸腔镜 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三典 高耀明 张军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4-345,348,共3页
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67例晚期食管癌伴狭窄患者分别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和支架联合放射治疗,比较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组(A组)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射治疗组(B组)患者的生存率和... 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67例晚期食管癌伴狭窄患者分别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和支架联合放射治疗,比较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组(A组)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射治疗组(B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3、6、9、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6.05%、67.53%、39.77%、14.71%;B组分别为87.49%、72.58%、53.14﹪、30.0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1562)。并发症总体发生率B组高于A组。A组再狭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伴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射治疗未能明显提高生存率,但降低了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钦合金支架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表达对脑胶质瘤的放射敏感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晓婷 周菊英 +4 位作者 俞志英 周乐源 秦颂兵 王利利 李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38-842,共5页
背景与目的:COX-2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OX-2抑制剂对一些胶质瘤细胞有增强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COX-2蛋白表达和COX-1/COX-2双重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背景与目的:COX-2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OX-2抑制剂对一些胶质瘤细胞有增强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COX-2蛋白表达和COX-1/COX-2双重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CE)对细胞COX-2mRNA表达、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ACE提高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选用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细胞COX-2表达,成克隆分析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对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HG-44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均有COX-2蛋白表达。RT-PCR检测对乙酰氨基酚作用后细胞中COX-2mRNA表达降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放疗作用于SHG-44细胞与单纯照射组相比,显示了放射增敏作用,增敏比为1.23(D0值水平)或1.43(Dq值水平)。细胞周期检测发现,不同时间各组细胞都出现了不同的周期分布,照射后12h单纯照射组和放射加药组G2/M期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24h后单纯照射组迅速下降到与对照组相等的水平,而放射加药组仍维持较高比例(P<0.01),同时对放射抗拒的S期细胞比例最低。结论: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的胞膜和胞质均有COX-2蛋白表达,对乙酰氨基酚能增加该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增敏 细胞周期 对乙酰氨基酚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升 张军宁 甘广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目前临床治疗中利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癌(NSCLC)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化疗联合IMRT治疗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6... 目的目前临床治疗中利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癌(NSCLC)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化疗联合IMRT治疗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60例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IMRT组(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调强放射治疗)和对照组(仅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每组8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IMRT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75%vs 47.50%,P<0.05)。IMRT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70.00%、52.50%、36.2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36.25%、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明显大于对照组[8.9 vs 6.3个月,14.2 vs 11.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NSCLC者采用化疗联合IMRT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联合治疗 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影响记忆商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俞志英 陈文许昌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2 位作者 周菊英 张军宁 沈海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2,45,共3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对记忆力的影响,探索记忆力检测作为放射性脑损伤早期发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6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进行记忆商测定,20例同时做脑部CT和/或MRI检查。结果:全组61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记忆商很差和...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对记忆力的影响,探索记忆力检测作为放射性脑损伤早期发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6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进行记忆商测定,20例同时做脑部CT和/或MRI检查。结果:全组61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记忆商很差和差者占18.0%(11/61),中下者29.5%(18/61),中等39.3%(24/61),中上8.2%(5/61),优秀3.3%(2/61),很优秀仅1.6%(1/61)。记忆商的等级与受照射剂量有密切的关系,记忆商差和很差者11例中9例照射剂量在70Gy以上。鼻咽部放射治疗后因复发行再程放射治疗8例中有6例(75.0%)记忆商<89分(属于中下至很差等级)。记忆商的等级与脑萎缩或脑软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20例中记忆商89分以下者12例在脑CT或MRI显示均有明显脑萎缩改变,且8例发生脑软化(均为颞底部)。记忆商的等级与放射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差异。结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记忆商下降与放射性脑损伤成正比,初步提示记忆力的动态测评可作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的一个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治疗 记忆商 脑损伤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血清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符天晓 周菊英 焦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和相关血清标志物。方法雌性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只),18 Gy放疗组(12只),25 Gy放疗组(12只)。每周测小鼠体重,分别于照射后第0、8、16周,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组织... 目的探讨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和相关血清标志物。方法雌性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只),18 Gy放疗组(12只),25 Gy放疗组(12只)。每周测小鼠体重,分别于照射后第0、8、16周,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组织改变并进行评分;采集下腔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放疗组小鼠的体重开始呈下降趋势后缓慢上升。放疗组小鼠的心肌组织存在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早期以急性炎症为主,后期以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加重,病变时间提前。c Tn I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和剂量大小、病理学表现均呈相关性。结论成功建立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c Tn I可作为评价心脏损伤动物模型的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时野外组织器官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菊英 姜德智 +1 位作者 许昌韶 涂彧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9-293,共5页
本文借助非均匀组织等效拟人体模型 ,模拟鼻咽癌放射治疗 ,研究了 60 Coγ射线和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 MV X射线对野外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表明 ,离照射野越近组织器官受照剂量越高 ,如眼晶体、垂体、甲状腺等 ,但睾丸的受照剂... 本文借助非均匀组织等效拟人体模型 ,模拟鼻咽癌放射治疗 ,研究了 60 Coγ射线和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 MV X射线对野外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表明 ,离照射野越近组织器官受照剂量越高 ,如眼晶体、垂体、甲状腺等 ,但睾丸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腹部 ;60 Coγ射线照射时野外组织器官的剂量明显高于 6 MV X射线 ;60 Coγ射线照射时 ,在耳前野野外挡铅可使眼晶体、视网膜受照剂量下降 2 0 % ,睾丸表面挡铅可使睾丸受照剂量下降约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野处组织器官 受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