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畅 马海涛 +3 位作者 何靖康 倪斌 徐春 赵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87-49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领域的价值与可行性已被广泛接受。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领域的价值与可行性已被广泛接受。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7例(单操作孔组),用同期经传统"三孔法"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周围型肺癌作为对照("三孔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操作孔组与三孔法组手术时间(151.03±25.97)min vs(156.27±26.49)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3.06±1.36)枚vs(12.61±1.56)枚、术中出血量(188.62±47.03)mL vs(179.60±28.96)m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7)vs(2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1.17±8.69)vs(13.76±7.43)h、术后住院天数(7.18±1.95)天vs(7.92±2.03)天、拔除引流管时间(3.85±1.21)天vs(4.43±1.43)天及总引流量(671.49±178.31)mL vs(736.93±170.39)m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ion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可以达到与传统"三孔法"全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同的效果,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肺叶切除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113例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春 马海涛 +6 位作者 倪斌 何靖康 李畅 丁成 李广斌 王宇轩 赵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427,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已经被广泛接受,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全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为1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观察孔取...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已经被广泛接受,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全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为1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观察孔取腋中线后侧第8肋间,切口约1.5 cm,操作孔取腋前线第4或5肋间,切口长约2 cm-4 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胸腔内手术操作。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5例患者因术中大出血行操作孔撑开;平均手术时间(178.24±31.37)min,平均术中失血(213.56±62.38)mL,术中清扫淋巴结5枚-22枚。3例患者因术后并发症再次行胸腔镜下手术,其中2例为迟发性出血,1例为乳糜胸。全组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肺癌诊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17±2.93)d。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随访2个月-38个月仅5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进一步降低了创伤,可以作为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常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肺叶切除肺癌根治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痛治疗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倪斌 马海涛 +3 位作者 秦涌 何靖康 陈浩 黄海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与镇痛治疗对开胸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总结516例开胸行肺叶切除或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六日的疼痛情况。采用术中肋间神经冷冻、自控硬膜外镇痛、静脉泵镇痛和一般镇痛四种方法,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术后... 目的:探讨疼痛与镇痛治疗对开胸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总结516例开胸行肺叶切除或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六日的疼痛情况。采用术中肋间神经冷冻、自控硬膜外镇痛、静脉泵镇痛和一般镇痛四种方法,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级。将疼痛4级以下的患者定为充分镇痛组,5级以上的患者定为不充分镇痛组,结合二组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充分镇痛组中,术后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和总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73%、4.41%和15.20%;不充分镇痛组中分别为25.32%,12.5%和30.77%,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术中肋间神经冷冻、硬膜外镇痛、静脉泵镇痛、一般镇痛的充分镇痛率分别为75.79%、52.17%、43.08%、11.93%。结论:术后镇痛治疗以充分降低疼痛评分(VAS≤4级)为目的,加强术后充分镇痛治疗是预防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后 疼痛 镇痛 心肺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姚杰 黄海涛 +1 位作者 陈少慕 马海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目前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诊治的1 10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病人中,18例出现术后胸内吻合口瘘营养支持方式对其治疗的影响。结果: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目的:探讨目前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诊治的1 10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病人中,18例出现术后胸内吻合口瘘营养支持方式对其治疗的影响。结果: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程度轻,营养状况显著改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明显降低。结论:肠内营养对于胸内吻合口瘘病人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胸内吻合口瘘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抵抗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余长永 张勇 +6 位作者 邹建军 燕翔 马海涛 倪斌 朱余兵 樊宏伟 贺春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168-1173,共6页
众所周知,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的基石。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但研究发现,大约有11%~44%患者对氯... 众所周知,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的基石。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但研究发现,大约有11%~44%患者对氯吡咯雷表现为低反应甚至无反应,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而导致此种抵抗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氯吡格雷给药剂量不足,个体的基因多态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其主要对策有提高氯吡格雷的给药剂量,联用其它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和采用新型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血小板聚集 二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报告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凯 谢宏亚 +1 位作者 马海涛 倪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 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 cm。...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 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 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 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除,余45例顺利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0例,原发性肺癌35例,转移癌2例。手术时间(164.5±33.7)min,术中出血(125.6±46.4)ml,术后胸管引流(4.2±1.2)d,术后住院(5.6±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18个月,(7.9±1.6)月,未见复发和转移,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部分不能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患者、术前无法明确性质又不能楔形切除的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单操作孔 肺段切除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A1对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何靖康 顾振纶 +3 位作者 秦正红 马海涛 秦涌 谢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A1(PGA1)对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测定内皮细胞NF κB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内...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A1(PGA1)对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测定内皮细胞NF κB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 1的蛋白表达,Northernblot分析测定ICAM 1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刺激后NF κB活性显著增加,ICAM 1的蛋白和ICAM 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再给氧后升高更明显;PGA1处理组NF κB活性较缺氧再给氧组明显下降(P<0 01),ICAM 1的蛋白和ICAM 1mRNA表达明显下降(P<0 01),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前列腺素A1通过NF κB介导,下调内皮细胞ICAM 1的蛋白和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A1(PGA1) 缺氧再给氧 微血管内皮细胞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ET—1和N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郑世营 李虹 +2 位作者 沈振亚 葛锦锋 赵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癌 血清 组织 ET-1 NO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MPO活性及TNF-α、IL-10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贺芳 孙小娅 +1 位作者 向敏 李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观察HGF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含水量、MPO活性及TNF-α、IL-10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脑I/R组;实验Ⅰ、Ⅱ、Ⅲ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5、30、60μg/kg HGF处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5 h... 目的:观察HGF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含水量、MPO活性及TNF-α、IL-10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脑I/R组;实验Ⅰ、Ⅱ、Ⅲ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5、30、60μg/kg HGF处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测定脑含水量、MPO活性,检测TNF-α、IL-10含量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I/R大鼠脑含水量增加,MPO活性升高,TNF-α、IL-10含量及mRNA表达上升。不同质量分数HGF处理均能减少I/R大鼠脑含水量,降低MPO活性,下调TNF-α含量和mRNA水平,上调IL-10含量及mRNA表达。结论: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可能是HGF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脑缺血 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芳 刘晓梅 +2 位作者 何叶成 程翔 李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用HGF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后,进行缺血/再灌注.测定细胞活力、活性氧簇(ROS...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用HGF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后,进行缺血/再灌注.测定细胞活力、活性氧簇(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RT-PCR检测细胞Nrf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和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后,细胞活力降低,ROS水平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降低.Nrf2 mRNA及胞浆、胞核Nrf2蛋白水平均下调.HGF能明显升高细胞活力,降低ROS水平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上调Nrf2 mRNA及胞浆、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论:HGF能减轻体外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HGF调节Nrf2表达及核转位水平、调控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星形胶质细胞 缺血 再灌注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外周血EGFR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群新 赵瑾 +1 位作者 秦华龙 杨炳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通过血浆循环DNA的基因突变检测,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市三甲类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以及其中5... 目的:通过血浆循环DNA的基因突变检测,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市三甲类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以及其中59例相对应的肿瘤组织中提取DNA,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结果:96例肺癌血样中检测出EGFR突变17例,其突变率为17.7%。在这些突变的样本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分别占88.2%(15/17)和11.8%(2/17),其中直接测序法检测出EGFR纯合突变3例[L858R 2例,del E746-A750(1)1例],杂合突变14例。对14例杂合突变样本进一步通过单克隆基因测序法确定其突变类型为del E746-A750(2)9例、del E746-A750(1)3例、del L747-S752 2例。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肺腺癌(包括腺鳞癌)患者,与患者的性别与吸烟史无明显相关性。59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的进一步分析证明,血浆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患者自身肿瘤的突变类型相同,表明血浆DNA检测到的EGFR突变与原发肿瘤检测到的突变相一致。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浆循环DNA与相对应的肿瘤组织DNA的EGFR基因突变类型一致;此外,相对于传统的"金标准"直接测序法而言,单克隆基因测序的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判断基因的突变类型。这种简便且微创地检测血浆循环DNA的方法可应用于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诊断.从而预测靶向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浆 游离DN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p21基因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匡玉庭 郑世营 +2 位作者 李德春 张志德 张海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 p2 1WAF1/CIP1基因 (p2 1基因 )在人胃癌细胞系SGC 790 1中的表达及其联合顺铂化疗对胃癌细胞生长和荷瘤小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腺病毒载体携带p2 1基因感染人胃癌细胞系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p2 1基因对SGC 790 ...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 p2 1WAF1/CIP1基因 (p2 1基因 )在人胃癌细胞系SGC 790 1中的表达及其联合顺铂化疗对胃癌细胞生长和荷瘤小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腺病毒载体携带p2 1基因感染人胃癌细胞系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p2 1基因对SGC 790 1细胞周期的影响 ,并与DDP联合应用 ,观察p2 1基因和 (或 )DDP对SGC 790 1细胞系和荷瘤小鼠的作用。结果 :腺病毒介导的 p2 1基因可在胃癌细胞系SGC 790 1中过度表达 ,使胃癌细胞系S期含量下降 ,抑制其生长 ,并可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 ;p2 1基因联合DDP作用使SGC 790 1细胞G2 /M含量明显下降 ,并可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 ,且联合作用比单一用药作用更明显。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p2 1基因可抑制人胃癌细胞系的生长 ,抑制瘤体的生长 ,结合化疗药物其作用更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介导 P21基因 顺铂 胃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小切口行巨型肺大疱手术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长永 马海涛 +1 位作者 倪斌 张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行巨型肺大疱切除的外科手术方法、预后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胸外科2003年6月~2009年3月50例巨型肺大疱患者经腋下小切口行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48例,治愈率96%。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3...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行巨型肺大疱切除的外科手术方法、预后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胸外科2003年6月~2009年3月50例巨型肺大疱患者经腋下小切口行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48例,治愈率96%。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32%),包括肺部感染10例,其中行气管切开4例,死亡1例;另有5例术侧胸腔内持续漏气(>7d),1例为术后并发细支气管胸膜瘘,带胸管出院。同期行双侧胸腔手术2例,单侧分期手术8例。所有痊愈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缓解表现,术后随访6个月~6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巨型肺大疱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安全可行,疗效可靠,无需特殊或昂贵的微创设备等优点,在大多数医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肺大疱 腋下小切口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物致食管穿孔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颜江 李德闽 王常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2-1073,共2页
目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文中总结异物致食管穿孔的临床特征和微创手术治疗经验,以期对该类患者选择最有益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异物致食管穿孔患者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微创手术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发热、纵隔或... 目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文中总结异物致食管穿孔的临床特征和微创手术治疗经验,以期对该类患者选择最有益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异物致食管穿孔患者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微创手术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发热、纵隔或下颈部皮下气肿,依靠CT诊断,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食管异物,应尽早取出,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适当的病例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创伤和风险,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食管穿孔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修饰联合照射预处理受体在猪-猴心脏移植中对补体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15
作者 瞿冀琛 沈振亚 +7 位作者 姜格宁 丁嘉安 高文 倪斌 张治 何建明 余云生 叶文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在异种大动物猪-猴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猪-新生猴腹腔心脏异位模型,通过异种胸腺修饰加60Coγ照射途径。结果:预处理组移植前补体水平较空白组无明显变化,但随着IgM、IgG水平的上升,排斥时C3、CD46水平显... 目的:探讨补体在异种大动物猪-猴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猪-新生猴腹腔心脏异位模型,通过异种胸腺修饰加60Coγ照射途径。结果:预处理组移植前补体水平较空白组无明显变化,但随着IgM、IgG水平的上升,排斥时C3、CD46水平显著降低。在照射+胸腺注射组中,猕猴特异性抗猪抗体IgM及IgG的上升速度均较照射组和空白组明显延缓,且存活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MLR检测在照射+胸腺注射组接受脾细胞胸腺内注射后第3周,其刺激效应较空白组、照射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补体通过经典途径参与超急性及延迟性异种排异反应的发生,补体本身并不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而需要有抗体的参与。通过异种胸腺注射联合照射预处理在抑制T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尚无法起到抑制异种排异反应中补体激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心脏移植 胸腺修饰 免疫抑制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肺癌模型的建立和螺旋CT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德森 倪才方 +3 位作者 秦涌 李绍钦 陈长广 张同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瘤块穿刺法制作兔VX2肺癌模型,并与开胸瘤块种植法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A组,n=16)及开胸瘤组织块接种(B组,n=8)的方法种植于肺,肿瘤种植后14、21和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瘤块穿刺法制作兔VX2肺癌模型,并与开胸瘤块种植法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A组,n=16)及开胸瘤组织块接种(B组,n=8)的方法种植于肺,肿瘤种植后14、21和28dCT平扫结合病检观察肿瘤大小及CT值。结果两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时间14~21d,A组CT示肺癌大小为(2.0±0.5)cm,CT值为(31±15)HU,手术操作时间为(15±3)min,肿瘤转移率为3/16,实验兔存活时间为(34±4)d。B组CT示肺癌大小为(1.9±0.5)cm,CT值为(29±16)HU,手术操作时间为(45±13)min,肿瘤转移率为6/8,实验兔存活时间为(27±4)d。两组存活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肿瘤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瘤块穿刺法建立兔VX2肺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转移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动物模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93例报告 被引量:23
17
作者 谢宏亚 倪斌 +1 位作者 马海涛 赵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29-530,544,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癌根治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2011年8月一。2013年7月行UVATS治疗93例肺癌,胸腔镜观察孔取腋后线第8或第9肋间,约1.5cm,操作孔取腋前...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癌根治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2011年8月一。2013年7月行UVATS治疗93例肺癌,胸腔镜观察孔取腋后线第8或第9肋间,约1.5cm,操作孔取腋前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第4或第5或第6肋间,切口长3—5cm,术后常规放置1或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92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肺动脉分支大出血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29.6±32.9)min,术中出血量(135.3±110.5)ml,术中淋巴结清扫(12.5±1.3)枚。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2例肺不张,其中1例使用持续负压吸引和呼吸训练器1周后肺复张,1例通过加强咳嗽咳痰和持续负压吸引5d后肺复张;1例持续漏气时间超过7d,未特殊处理,术后第10天停止漏气。86例随访1~24个月,(11.6±1.5)月,无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14个月死于脑血管疾病,其余85例无复发、转移。结论UVTAS能顺利完成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癌 肺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gl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蒙蒙 陆沈栋 +3 位作者 刘欣欣 赵军 张洪涛 凌春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中以及癌与癌旁组织中endoglin(ENG)的表达情况,探讨ENG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5株NSCLC细胞及1株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BE),随机选取22例NSCLC手术切除后癌...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中以及癌与癌旁组织中endoglin(ENG)的表达情况,探讨ENG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5株NSCLC细胞及1株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BE),随机选取22例NSCLC手术切除后癌与癌旁组织样本,分别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中ENG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ENG的表达和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转移性3株肺癌细胞系中ENG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正常细胞株及低转移性2株肺癌细胞中ENG表达缺失。22例肺癌样本中,其中19例癌组织中ENG mRNA和蛋白呈阳性表达(86.36%),且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ENG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类型等均无关,而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1)。结论 ENG在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有可能作为预测NSCLC转移及预后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NDOGLIN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抗裸鼠肺癌移植瘤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广洲 郑世营 +3 位作者 刘国锋 于宏基 朱天忠 葛锦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 s_2O_3)对裸鼠肺癌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 s2O33组分别给予A s2O310、5、2m g/k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 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用法同A s_2O_3组;顺铂组(D ...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 s_2O_3)对裸鼠肺癌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 s2O33组分别给予A s2O310、5、2m g/k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 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用法同A s_2O_3组;顺铂组(D D P)组按1m g/kg体重给药。用药2周后,观察用药前后肿瘤生长情况、裸鼠体重变化,测量肿瘤大小,流式细胞仪检测瘤细胞凋亡,取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瘤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A s_2O_3组肿瘤大小均较N S组明显缩小(P<0.01);大、中剂量的A s_2O_3瘤组织细胞凋亡增多,病理可见以中度坏死为主,小剂量以轻度坏死为主。电镜下大、中剂量A s_2O_3组可见肿瘤细胞凋亡征象。结论:A s_2O_3对裸鼠肺癌移植瘤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A s_2O_3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砷剂 移植瘤模型 小鼠 抗肿瘤 三氧化二砷 药效学研究 肺癌 裸鼠 肿瘤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的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峻峰 陈淑章 胡兴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200-1201,共2页
目的 :分析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应用中的失败原因 ,提出防治办法。方法 :回顾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47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的吻合器使用情况。结果 :使用吻合器失败的有 2 1例 ,发生率为4 41% ,失败的原因有 :( 1)吻... 目的 :分析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应用中的失败原因 ,提出防治办法。方法 :回顾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47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的吻合器使用情况。结果 :使用吻合器失败的有 2 1例 ,发生率为4 41% ,失败的原因有 :( 1)吻合器的型号选择不对 ;( 2 )吻合器装配不当 ;( 3)使用吻合器的方法不对 ;( 4)术者操作吻合器过程不够细心。结论 :正确选择和使用吻合器以及提高吻合技术可以节省时间 ,减少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吻合器 外科手术 失败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