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78
篇文章
<
1
2
…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保鲁
江影
+1 位作者
蒋孝锋
赵未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6,共9页
为促进脑电分析在服装工效、设计审美、消费决策等领域的个体心理状态、认知形成机制与评价研究,文章对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脑电信号采集处理、成分特征提取、特征信息判定等内容进行了梳理...
为促进脑电分析在服装工效、设计审美、消费决策等领域的个体心理状态、认知形成机制与评价研究,文章对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脑电信号采集处理、成分特征提取、特征信息判定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类介绍了EEG和ERP技术路径下的脑电成分特征与关键指标。其次,探讨了脑电分析在服装舒适性评价、服装审美感知评价、服装消费决策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脑电信号判定指标、实验范式和研究成果。最后,针对目前脑电分析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从标准化范式研究、贴近真实应用环境研究、场景细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服装
认知评价
感性工学
ERP
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应用环境下异质结纺织品抗菌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余梦雅
郑敏
+1 位作者
刘海涓
孔炯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3,共9页
为探究异质结纺织品在不同应用环境下抗菌性能的变化,以大肠杆菌为代表菌,采用振荡法考查温度、pH值、光照强度和波长对其抑菌率的影响,并对其生物安全性、光催化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异质结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具...
为探究异质结纺织品在不同应用环境下抗菌性能的变化,以大肠杆菌为代表菌,采用振荡法考查温度、pH值、光照强度和波长对其抑菌率的影响,并对其生物安全性、光催化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异质结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使其抑菌率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H值在3.0~8.0范围内均呈现较好的抗菌性能,当pH值为7.5时抑菌率最高,且酸性环境优于碱性环境;光照强度显著影响其抗菌性能,黑暗条件下的抑菌率较光照强度50 mW/cm^(2)时降低了36%;随波长增加,抗菌性能降低。异质结纺织品对HaCaT细胞无明显毒性,且振荡过程中金属元素析出量均小于其实际金属元素测定值。与未处理涤纶织物相比,异质结纺织品的光催化性能显著提高;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形态扭曲、表面严重凹陷,PI染色荧光点数显著增加;经50次水洗后,抑菌率仍达AAA级别,具有优异的抗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纺织品
应用环境
抗菌性能
生物安全性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工程视角的防护服产品框架及开发模型
3
作者
李秋艳
潘姝雯
戴宏钦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5-61,共7页
针对防护服领域通用开发模型欠缺、防护服开发难度大的问题,基于人类工效学,从工程的视角提出“基础-支撑-应用”3个层次的防护服产品框架,并根据防护服产品框架,基于瀑布开发模型,提出包含“问题的定义-需求的分析-解决的方案及具体实...
针对防护服领域通用开发模型欠缺、防护服开发难度大的问题,基于人类工效学,从工程的视角提出“基础-支撑-应用”3个层次的防护服产品框架,并根据防护服产品框架,基于瀑布开发模型,提出包含“问题的定义-需求的分析-解决的方案及具体实施-现场测试与定型”4个阶段的通用防护服产品开发模型,设计实践开发液密型防化服。经验证该模型能够高效完成迭代设计,设计结果能够有效平衡防护性和舒适性,且普适性较高,对多种防护服的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工程视角
产品框架
开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甜甜
冯宁静
+2 位作者
李青
朱忠义
薛哲彬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为了解决废旧服装因数量急剧增加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探究了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废旧服装的处理方式;然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以及个人行为意...
为了解决废旧服装因数量急剧增加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探究了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废旧服装的处理方式;然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以及个人行为意向3个维度构建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而后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针对上述3个维度与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个人行为意向这3个维度可对回收行为起正向的影响作用。据此,分别从这3个维度推动废旧服装回收行为、提升回收效率给出具体建议,旨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废旧服装的高值化利用,助力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服装
回收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行文化的服装符码与形象系统建构
5
作者
郭锐
洪岩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聚焦“意象服装”与“书写服装”概念,系统探讨服装符码在流行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及其社会文化实践。研究指出,服装作为弱编码的多媒介文本,其符码建构依托动态的社会文化规约,通过“真实服装—意象...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聚焦“意象服装”与“书写服装”概念,系统探讨服装符码在流行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及其社会文化实践。研究指出,服装作为弱编码的多媒介文本,其符码建构依托动态的社会文化规约,通过“真实服装—意象服装—书写服装”的符号转换,形成兼具技术性与象征性的意义系统。“意象服装”通过视觉修辞塑造时尚幻想,而“书写服装”借助术语与描述强化符号价值,二者共同构建了时装的修辞体系与消费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服装书写服装
服装符码
形象系统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
被引量:
12
6
作者
安妮
张瑞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的本真,凸显非遗的价值,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及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根据各项非遗与服装产业链的关系,指出在原料生产中要遵循非遗的原初工艺,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非遗特色,在制造加工中以非遗的工艺为标准,在营销贸易环节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辅链环节重视非遗的传播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业链
西南地区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议题
被引量:
14
7
作者
陈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本文结合服装产业的现状分别针对服装材料、设计加工、着装系统、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学科发展的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先进科学技术在未来服装学科领域的特...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本文结合服装产业的现状分别针对服装材料、设计加工、着装系统、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学科发展的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先进科学技术在未来服装学科领域的特点和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科融合、绿色理念、服务型时尚体系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学科发展趋势。文章从服装材料、现代服装设计方法、人-服装-环境系统、智能服装与服装智能制造技术、新型商业模式构建、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六项关键性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工程技术
服装市场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品生命周期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7
8
作者
洪岩
袁琳
+1 位作者
李梦雪
张雅雯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共22页
传统服装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如劳动力成本增加、设计创新不足和供应链管理不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服装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高度依赖。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工操作,...
传统服装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如劳动力成本增加、设计创新不足和供应链管理不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服装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高度依赖。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工操作,已在服装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提升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效率及控制制造成本方面。然而,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尚未得到系统梳理。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一种集成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流程的管理方案,旨在帮助企业跟踪和管理其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从应用场景和算法两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参考价值,以推动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其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服装行业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深度学习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织服装裁剪工程生产能力的预估方法
9
作者
王海燕
刘国联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4,共3页
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出影响针织服装裁剪作业总时间的相关要素为铺料时间、断料时间、划样时间、裁剪时间、操作准备时间、打号验片时间和分扎时间,进而找出影响各因素的相关子要素,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裁剪作业总时间与铺料时间、分扎时间...
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出影响针织服装裁剪作业总时间的相关要素为铺料时间、断料时间、划样时间、裁剪时间、操作准备时间、打号验片时间和分扎时间,进而找出影响各因素的相关子要素,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裁剪作业总时间与铺料时间、分扎时间、划样时间、打号时间、裁剪时间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各个要素加工时间的计算公式,以及裁剪作业总时间的计算模型。进一步推导出裁剪作业总加工时间与铺料层数、套排件数、打号件数之间的关系公式。该公式可用于预估针织服装裁剪的生产能力,为现代服装企业裁剪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裁剪工程的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服装
裁剪
生产能力
预估方法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0
作者
洪岩
龙廷梅
+1 位作者
刘小青
王博雅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95,共12页
将人工智能、3D等技术应用于服装,有助于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但目前设计师依旧无法获取用户的隐性需求。在此背景下,情感计算成为推动服装智能研发的重要力量。通过介绍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场景和相关技术,分析其未来研究前景...
将人工智能、3D等技术应用于服装,有助于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但目前设计师依旧无法获取用户的隐性需求。在此背景下,情感计算成为推动服装智能研发的重要力量。通过介绍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场景和相关技术,分析其未来研究前景。研究认为,尽管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已经展现出潜力,但相关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带来更优质丰富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智能研发
情感计算
用户需求
个性化设计
智能服装推荐系统
情境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纺织电极在心电监测服装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郑鹏
陈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4,共7页
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导电优良和接触舒适的材料不断被研发、应用于纺织电极制备;心电监测过程中,纺织电极承担着将生物体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电位转换成信号采集系统中的电子电位的纽带作用,较好地实现生理数据的测量、传递等...
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导电优良和接触舒适的材料不断被研发、应用于纺织电极制备;心电监测过程中,纺织电极承担着将生物体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电位转换成信号采集系统中的电子电位的纽带作用,较好地实现生理数据的测量、传递等功能;可穿戴技术集成智能纺织品等心电监测元件有效实现健康状况的长期监测,减少对医院的依赖,降低治疗成本。同时,针对性的疾病监测与预防等项目的研究已逐渐实现对相应疾病提供应急机制与治疗意见,为临床诊断和术后康复工作提供重要的实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电极
可穿戴
心电监测
针对性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
被引量:
4
12
作者
冯胜楠
戴晓群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服装交换是服装协作消费的一类,其作为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索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模型,明确服装交换中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内...
服装交换是服装协作消费的一类,其作为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索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模型,明确服装交换中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内涵,同时设计调查问卷,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部分享乐价值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对参与服装交换意图有阻碍作用;消费者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在性别和闲置衣物处理方式变量上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交换
行为意图
感知价值
感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装在线定制中价值共创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3
作者
张颖
吴燕飞
李浩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服装消费的观念变革和需求升级加大了定制服装市场的竞争;在个性化服装定制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体验经济的崛起促使服装定制企业强调用户在产品设计或服务中的参与体验,从而使得服装在线定制的模式向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的方向转变。基...
服装消费的观念变革和需求升级加大了定制服装市场的竞争;在个性化服装定制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体验经济的崛起促使服装定制企业强调用户在产品设计或服务中的参与体验,从而使得服装在线定制的模式向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的方向转变。基于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服装定制和价值共创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在线服装定制中用户价值共创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综述和研究归纳的方法,梳理了服装定制的形式演进及在线定制的主要特征,归纳了通过“参与设计”和“资源共享”两种方式进行价值共创的思路,探讨了用户、企业、平台之间的价值共创机理,提出了促进服装在线定制用户价值共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在线定制
价值共创
体验经济
用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燚若男
闫佳宁
+2 位作者
范美馨
周广杰
戴宏钦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3,共11页
辐射降温作为一种无源输入的降温技术,可实现零能耗、零污染的自发降温,为应对环境变化和调控人体热舒提供了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聚焦于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与性能评价,介绍了基于人体热交换模型及Kirchhoff热辐射定律的高透...
辐射降温作为一种无源输入的降温技术,可实现零能耗、零污染的自发降温,为应对环境变化和调控人体热舒提供了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聚焦于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与性能评价,介绍了基于人体热交换模型及Kirchhoff热辐射定律的高透射和高发射降温机制;综述了以膜态复合材料以及纤维态织物为代表的辐射降温材料的材料选择与制备工艺;讨论了光谱分析、织物热测量对比和服装真人试验3种性能评价方式。综述发现,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大有可为,未来在提高材料的降温效率、改善服用性能、简化制备工艺、优化服装整体评价方法等方面持续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与评价体系,以及拓宽材料的实用功能如吸湿、抗菌等,将助力推动实现辐射降温服用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服装
红外辐射
辐射降温
人体工学
高发射
高透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其调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5
作者
程子琪
方嘉燕
+1 位作者
周娟
卢业虎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7-513,共7页
为了评价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人体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选择马甲和外套两种款式的电加热服,通过暖体假人实验评价-10~5℃环境温度下不同服装款式、发热片面积、放置方式对人体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外套...
为了评价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人体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选择马甲和外套两种款式的电加热服,通过暖体假人实验评价-10~5℃环境温度下不同服装款式、发热片面积、放置方式对人体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外套的低温加热效果较好;环境温度较低时,马甲的高温加热效果较好;加热面积对外套影响不大,但对较修身的马甲影响显著,加热面积越大,上身整体皮肤温度越高,可能会造成马甲加热部位的局部热不适;服装前胸位置的调温性能明显优于前腹位置。因此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穿着环境温度、服装款式、加热片面积、放置位置等因素,且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度也是设计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服
暖体假人
皮肤温度
服装种类
加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瑶
周帅
+1 位作者
李蒙
王建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7,共10页
针对骨缺损病例日益增长的临床现象,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移植物已成为骨科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有机高聚物,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骨基...
针对骨缺损病例日益增长的临床现象,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移植物已成为骨科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有机高聚物,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骨基质的主要无机成分。本文描述了骨组织的组成与结构以及丝素与骨组织细胞的相容性,介绍了HAP在骨组织中的功能,以及丝素为模板沉积生长HAP的方法与矿化活性,阐述了SF/HAP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诱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SF/HAP复合材料的制备难点进行总结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羟基磷灰石
骨再生
仿生矿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氮阻燃剂原位沉积对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改性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洁
郭鑫源
+2 位作者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国强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7,共8页
针对棉织物极易燃烧,引燃后火焰迅速蔓延的问题,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双氰胺和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原位沉积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对改性棉织物的结构特征、燃烧行为、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和阻...
针对棉织物极易燃烧,引燃后火焰迅速蔓延的问题,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双氰胺和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原位沉积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对改性棉织物的结构特征、燃烧行为、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和阻燃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能,其损毁长度降至7.5 cm,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9.7%,经50次洗涤后改性棉织物仍能自熄,损毁长度为11.0 cm,极限氧指数为26.4%;改性棉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仅为41.6 kW/m^(2),下降了86.9%;在燃烧过程中,缩聚产物中的含磷阻燃基团早期裂解促进了棉织物的脱水和炭化,并形成了石墨化程度很高的炭层,有效地隔绝了氧气和热量;同时磷基自由基的猝灭效应也有利于阻燃性能的提高,因此阻燃剂在固相和气相均起到阻燃功能;此外,原位沉积改性对棉织物的强力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阻燃性能
耐久性
磷/氮阻燃剂
阻燃织物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构参数对尼龙四面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琪
王祥荣
+2 位作者
钱琴芳
胡一飞
张维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探究尼龙四面弹织物结构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用酸性黄GL、酸性黑172两种结构不同的染料对三种不同纤度和面密度的织物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度及织物面密度的增加,织物的结晶度增大,限制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渗透,导致两种染料...
为探究尼龙四面弹织物结构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用酸性黄GL、酸性黑172两种结构不同的染料对三种不同纤度和面密度的织物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度及织物面密度的增加,织物的结晶度增大,限制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渗透,导致两种染料的上染率下降,移染率上升,且织物颜色加深,饱和度降低;三种织物均表现出优异的透染性能;纤度较小的织物结晶度低、比表面积大,为染料提供了丰富的吸附位点,使得其耐水、耐皂洗色牢度达到4~5级,相较于纤度和面密度较大的织物,前者展现出更优异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度
织物面密度
染色效果
色牢度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9
作者
童方正
刘思颖
+2 位作者
钱妍
张骏
张克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高分子微针凭借其灵活可调的分子网络结构,在透皮给药、皮肤修复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倒模法制备微针相比,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在精细设计和快速制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文中介绍了高分子微...
高分子微针凭借其灵活可调的分子网络结构,在透皮给药、皮肤修复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倒模法制备微针相比,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在精细设计和快速制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文中介绍了高分子微针的基本分类、制备方法以及适用于光固化3D打印的高分子微针材料。此外,针对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精度和刺入强度不足等问题,从打印墨水、成型参数、微针模型设计和后处理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目前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的应用趋势,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3D打印
高分子微针
精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装款式模块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
50
20
作者
周海媚
徐燕妮
+1 位作者
张旭靖
陈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对服装模块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将服装模块划分为固定模块和可选模块2类,根据服装设计和工艺知识总结出模块划分需满足的条件,然后对2大模块进行了细分,得到多个服装模块,各模块的具体款式由其控制属性决定;分析了服装部件模块的变形规律...
对服装模块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将服装模块划分为固定模块和可选模块2类,根据服装设计和工艺知识总结出模块划分需满足的条件,然后对2大模块进行了细分,得到多个服装模块,各模块的具体款式由其控制属性决定;分析了服装部件模块的变形规律,并对部件变形进行了归类;引入了二元决策变量的概念以确定在服装设计时各模块被配置的情况;建立了服装模块连接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模块连接处的连接关系以及模块连接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将服装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女西装的设计中,验证了服装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为智能化服装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模块化设计
模块变形
模块连接
女西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保鲁
江影
蒋孝锋
赵未璞
机构
北京
服装
学院
服装
艺术与
工程
学院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6,共9页
基金
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11000024T000003073871)。
文摘
为促进脑电分析在服装工效、设计审美、消费决策等领域的个体心理状态、认知形成机制与评价研究,文章对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脑电信号采集处理、成分特征提取、特征信息判定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类介绍了EEG和ERP技术路径下的脑电成分特征与关键指标。其次,探讨了脑电分析在服装舒适性评价、服装审美感知评价、服装消费决策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脑电信号判定指标、实验范式和研究成果。最后,针对目前脑电分析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从标准化范式研究、贴近真实应用环境研究、场景细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脑电
服装
认知评价
感性工学
ERP
EEG
Keywords
electroencephalogram
apparel
cognition&evaluation
Kansei engineering
ERP
EEG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应用环境下异质结纺织品抗菌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余梦雅
郑敏
刘海涓
孔炯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3,共9页
基金
纺织行业天然染料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YX202327)
多功能集成协同创新基金项目(P110903419)。
文摘
为探究异质结纺织品在不同应用环境下抗菌性能的变化,以大肠杆菌为代表菌,采用振荡法考查温度、pH值、光照强度和波长对其抑菌率的影响,并对其生物安全性、光催化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异质结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使其抑菌率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H值在3.0~8.0范围内均呈现较好的抗菌性能,当pH值为7.5时抑菌率最高,且酸性环境优于碱性环境;光照强度显著影响其抗菌性能,黑暗条件下的抑菌率较光照强度50 mW/cm^(2)时降低了36%;随波长增加,抗菌性能降低。异质结纺织品对HaCaT细胞无明显毒性,且振荡过程中金属元素析出量均小于其实际金属元素测定值。与未处理涤纶织物相比,异质结纺织品的光催化性能显著提高;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形态扭曲、表面严重凹陷,PI染色荧光点数显著增加;经50次水洗后,抑菌率仍达AAA级别,具有优异的抗菌稳定性。
关键词
异质结纺织品
应用环境
抗菌性能
生物安全性
光催化性能
Keywords
heterojunction textile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antibacterial property
biosecurity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S1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工程视角的防护服产品框架及开发模型
3
作者
李秋艳
潘姝雯
戴宏钦
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现代丝绸国家
工程
实验室
出处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5-61,共7页
文摘
针对防护服领域通用开发模型欠缺、防护服开发难度大的问题,基于人类工效学,从工程的视角提出“基础-支撑-应用”3个层次的防护服产品框架,并根据防护服产品框架,基于瀑布开发模型,提出包含“问题的定义-需求的分析-解决的方案及具体实施-现场测试与定型”4个阶段的通用防护服产品开发模型,设计实践开发液密型防化服。经验证该模型能够高效完成迭代设计,设计结果能够有效平衡防护性和舒适性,且普适性较高,对多种防护服的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防护服
工程视角
产品框架
开发模型
Keywords
protective clothing
engineering view
product framework
development model
分类号
TS9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甜甜
冯宁静
李青
朱忠义
薛哲彬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2YJC760111)
江苏省丝绸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20KJS2057)。
文摘
为了解决废旧服装因数量急剧增加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探究了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废旧服装的处理方式;然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以及个人行为意向3个维度构建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而后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针对上述3个维度与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个人行为意向这3个维度可对回收行为起正向的影响作用。据此,分别从这3个维度推动废旧服装回收行为、提升回收效率给出具体建议,旨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废旧服装的高值化利用,助力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废旧服装
回收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used and waste clothing
recycling behavior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TS9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行文化的服装符码与形象系统建构
5
作者
郭锐
洪岩
机构
河南
工程
学院
服装
学院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基金
2022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基于‘戏箱’考证的河南豫剧服饰谱系研究”(2022XWH167)。
文摘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聚焦“意象服装”与“书写服装”概念,系统探讨服装符码在流行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及其社会文化实践。研究指出,服装作为弱编码的多媒介文本,其符码建构依托动态的社会文化规约,通过“真实服装—意象服装—书写服装”的符号转换,形成兼具技术性与象征性的意义系统。“意象服装”通过视觉修辞塑造时尚幻想,而“书写服装”借助术语与描述强化符号价值,二者共同构建了时装的修辞体系与消费神话。
关键词
意象服装书写服装
服装符码
形象系统
话语建构
Keywords
imagery clothing
script clothing
clothing codes
image system
discours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
被引量:
12
6
作者
安妮
张瑞萍
机构
西南
大学
纺织
服装
学院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西安外事
学院
文
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15C0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14A011)
文摘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的本真,凸显非遗的价值,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及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根据各项非遗与服装产业链的关系,指出在原料生产中要遵循非遗的原初工艺,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非遗特色,在制造加工中以非遗的工艺为标准,在营销贸易环节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辅链环节重视非遗的传播和管理。
关键词
服装产业链
西南地区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Keywords
apparel industrial chain
southwest areas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分类号
TS94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议题
被引量:
14
7
作者
陈雁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文摘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本文结合服装产业的现状分别针对服装材料、设计加工、着装系统、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学科发展的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先进科学技术在未来服装学科领域的特点和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科融合、绿色理念、服务型时尚体系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学科发展趋势。文章从服装材料、现代服装设计方法、人-服装-环境系统、智能服装与服装智能制造技术、新型商业模式构建、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六项关键性议题。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工程技术
服装市场
学科发展
Keywords
apparel design
apparel engineering
apparel market
discipline development
分类号
TS941.09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品生命周期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7
8
作者
洪岩
袁琳
李梦雪
张雅雯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香港理工
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06129)
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项目(2021-298)。
文摘
传统服装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如劳动力成本增加、设计创新不足和供应链管理不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服装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高度依赖。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工操作,已在服装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提升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效率及控制制造成本方面。然而,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尚未得到系统梳理。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一种集成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流程的管理方案,旨在帮助企业跟踪和管理其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从应用场景和算法两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参考价值,以推动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其竞争力。
关键词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服装行业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深度学习
市场营销
Keyword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clothing indust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upply chain
deep learning
marketing
分类号
TS94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织服装裁剪工程生产能力的预估方法
9
作者
王海燕
刘国联
机构
苏州
经贸职业技术
学院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4,共3页
文摘
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出影响针织服装裁剪作业总时间的相关要素为铺料时间、断料时间、划样时间、裁剪时间、操作准备时间、打号验片时间和分扎时间,进而找出影响各因素的相关子要素,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裁剪作业总时间与铺料时间、分扎时间、划样时间、打号时间、裁剪时间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各个要素加工时间的计算公式,以及裁剪作业总时间的计算模型。进一步推导出裁剪作业总加工时间与铺料层数、套排件数、打号件数之间的关系公式。该公式可用于预估针织服装裁剪的生产能力,为现代服装企业裁剪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裁剪工程的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针织服装
裁剪
生产能力
预估方法
计算公式
Keywords
Knitted Apparel
Cutting
Production Capacity
Prediction Method
Calculation Formula
分类号
TS941.63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0
作者
洪岩
龙廷梅
刘小青
王博雅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香港理工
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9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906129)。
文摘
将人工智能、3D等技术应用于服装,有助于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但目前设计师依旧无法获取用户的隐性需求。在此背景下,情感计算成为推动服装智能研发的重要力量。通过介绍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场景和相关技术,分析其未来研究前景。研究认为,尽管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已经展现出潜力,但相关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带来更优质丰富的体验。
关键词
服装智能研发
情感计算
用户需求
个性化设计
智能服装推荐系统
情境互动
Keyword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othing intelligence
emotional computing
user needs
personalized design
intelligent clothing recommendation system
situational interaction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纺织电极在心电监测服装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郑鹏
陈雁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4,共7页
文摘
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导电优良和接触舒适的材料不断被研发、应用于纺织电极制备;心电监测过程中,纺织电极承担着将生物体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电位转换成信号采集系统中的电子电位的纽带作用,较好地实现生理数据的测量、传递等功能;可穿戴技术集成智能纺织品等心电监测元件有效实现健康状况的长期监测,减少对医院的依赖,降低治疗成本。同时,针对性的疾病监测与预防等项目的研究已逐渐实现对相应疾病提供应急机制与治疗意见,为临床诊断和术后康复工作提供重要的实用信息。
关键词
纺织电极
可穿戴
心电监测
针对性
临床诊断
Keywords
textile electrode
wearable
ECG monitoring
targeted
clinical diagnosis
分类号
TS941.17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
被引量:
4
12
作者
冯胜楠
戴晓群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文摘
服装交换是服装协作消费的一类,其作为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索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模型,明确服装交换中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内涵,同时设计调查问卷,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部分享乐价值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对参与服装交换意图有阻碍作用;消费者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在性别和闲置衣物处理方式变量上显著不同。
关键词
服装交换
行为意图
感知价值
感知风险
Keywords
clothing swap
intention
perceived value
perceived risk
分类号
F713.5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装在线定制中价值共创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3
作者
张颖
吴燕飞
李浩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
大学
国际时装技术
学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基金
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2XM2011)。
文摘
服装消费的观念变革和需求升级加大了定制服装市场的竞争;在个性化服装定制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体验经济的崛起促使服装定制企业强调用户在产品设计或服务中的参与体验,从而使得服装在线定制的模式向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的方向转变。基于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服装定制和价值共创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在线服装定制中用户价值共创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综述和研究归纳的方法,梳理了服装定制的形式演进及在线定制的主要特征,归纳了通过“参与设计”和“资源共享”两种方式进行价值共创的思路,探讨了用户、企业、平台之间的价值共创机理,提出了促进服装在线定制用户价值共创的建议。
关键词
服装在线定制
价值共创
体验经济
用户价值
Keywords
online clothing customization
value co-creation
experience economy
user value
分类号
TS941.17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燚若男
闫佳宁
范美馨
周广杰
戴宏钦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现代丝绸国家
工程
实验室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3,共11页
基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计划项目(2022034)。
文摘
辐射降温作为一种无源输入的降温技术,可实现零能耗、零污染的自发降温,为应对环境变化和调控人体热舒提供了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聚焦于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与性能评价,介绍了基于人体热交换模型及Kirchhoff热辐射定律的高透射和高发射降温机制;综述了以膜态复合材料以及纤维态织物为代表的辐射降温材料的材料选择与制备工艺;讨论了光谱分析、织物热测量对比和服装真人试验3种性能评价方式。综述发现,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大有可为,未来在提高材料的降温效率、改善服用性能、简化制备工艺、优化服装整体评价方法等方面持续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与评价体系,以及拓宽材料的实用功能如吸湿、抗菌等,将助力推动实现辐射降温服用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功能性服装
红外辐射
辐射降温
人体工学
高发射
高透射
Keywords
functional clothing
infrared radiation
radiation cooling
ergonomics
high emission high transmission
分类号
TS1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其调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5
作者
程子琪
方嘉燕
周娟
卢业虎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苏州
市唯逸
纺织
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
纺织
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出处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7-513,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重大项目(21KJA540004)。
文摘
为了评价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人体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选择马甲和外套两种款式的电加热服,通过暖体假人实验评价-10~5℃环境温度下不同服装款式、发热片面积、放置方式对人体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外套的低温加热效果较好;环境温度较低时,马甲的高温加热效果较好;加热面积对外套影响不大,但对较修身的马甲影响显著,加热面积越大,上身整体皮肤温度越高,可能会造成马甲加热部位的局部热不适;服装前胸位置的调温性能明显优于前腹位置。因此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穿着环境温度、服装款式、加热片面积、放置位置等因素,且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度也是设计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电加热服
暖体假人
皮肤温度
服装种类
加热方式
Keywords
electrically heated garment
thermal manikin
skin temperature
clothing category
heating method
分类号
TM925.63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S941.736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瑶
周帅
李蒙
王建南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射阳县农业干部学校
苏州大学
纺织
行业医疗健康用蚕丝制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3141)。
文摘
针对骨缺损病例日益增长的临床现象,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移植物已成为骨科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有机高聚物,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骨基质的主要无机成分。本文描述了骨组织的组成与结构以及丝素与骨组织细胞的相容性,介绍了HAP在骨组织中的功能,以及丝素为模板沉积生长HAP的方法与矿化活性,阐述了SF/HAP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诱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SF/HAP复合材料的制备难点进行总结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丝素
羟基磷灰石
骨再生
仿生矿化
组织工程
Keywords
Silk fibroin
Hydroxyapatite
Bone regeneration
Biomimetic mineralization
Tissue engineering
分类号
S886.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氮阻燃剂原位沉积对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改性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洁
郭鑫源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国强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纺织
行业
纺织
材料阻燃整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基金
苏州市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SYC202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408247)。
文摘
针对棉织物极易燃烧,引燃后火焰迅速蔓延的问题,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双氰胺和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原位沉积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对改性棉织物的结构特征、燃烧行为、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和阻燃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能,其损毁长度降至7.5 cm,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9.7%,经50次洗涤后改性棉织物仍能自熄,损毁长度为11.0 cm,极限氧指数为26.4%;改性棉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仅为41.6 kW/m^(2),下降了86.9%;在燃烧过程中,缩聚产物中的含磷阻燃基团早期裂解促进了棉织物的脱水和炭化,并形成了石墨化程度很高的炭层,有效地隔绝了氧气和热量;同时磷基自由基的猝灭效应也有利于阻燃性能的提高,因此阻燃剂在固相和气相均起到阻燃功能;此外,原位沉积改性对棉织物的强力性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
棉织物
阻燃性能
耐久性
磷/氮阻燃剂
阻燃织物
功能纺织品
Keywords
cotton fabric
flame retardancy
washing durability
nitrogen/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
flame reardamts fabric
functional textile
分类号
TS1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参数对尼龙四面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琪
王祥荣
钱琴芳
胡一飞
张维
机构
河北科技
大学
纺织
服装
学院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金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课题资助项目(202305)。
文摘
为探究尼龙四面弹织物结构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用酸性黄GL、酸性黑172两种结构不同的染料对三种不同纤度和面密度的织物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度及织物面密度的增加,织物的结晶度增大,限制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渗透,导致两种染料的上染率下降,移染率上升,且织物颜色加深,饱和度降低;三种织物均表现出优异的透染性能;纤度较小的织物结晶度低、比表面积大,为染料提供了丰富的吸附位点,使得其耐水、耐皂洗色牢度达到4~5级,相较于纤度和面密度较大的织物,前者展现出更优异的染色效果。
关键词
纤度
织物面密度
染色效果
色牢度
比表面积
Keywords
fineness
fabric weight
dyeing properties
color fastness
specific surface area
分类号
TS193.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9
作者
童方正
刘思颖
钱妍
张骏
张克勤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现代丝绸国家
工程
实验室
苏州大学
纺织
行业丝绸功能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3134,5230304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面上项目(23KJB430031)
+2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211317)
江苏省丝绸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JS216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文摘
高分子微针凭借其灵活可调的分子网络结构,在透皮给药、皮肤修复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倒模法制备微针相比,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在精细设计和快速制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文中介绍了高分子微针的基本分类、制备方法以及适用于光固化3D打印的高分子微针材料。此外,针对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精度和刺入强度不足等问题,从打印墨水、成型参数、微针模型设计和后处理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目前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的应用趋势,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固化3D打印
高分子微针
精度
强度
Keywords
vat polymerization 3D printing
polymer microneedle
accuracy
strength
分类号
TP391.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装款式模块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
50
20
作者
周海媚
徐燕妮
张旭靖
陈雁
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资助项目(BY2012115)
文摘
对服装模块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将服装模块划分为固定模块和可选模块2类,根据服装设计和工艺知识总结出模块划分需满足的条件,然后对2大模块进行了细分,得到多个服装模块,各模块的具体款式由其控制属性决定;分析了服装部件模块的变形规律,并对部件变形进行了归类;引入了二元决策变量的概念以确定在服装设计时各模块被配置的情况;建立了服装模块连接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模块连接处的连接关系以及模块连接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将服装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女西装的设计中,验证了服装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为智能化服装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模块化设计
模块变形
模块连接
女西装
Keywords
garment design
modular design
module deformation
module connection
female suit
分类号
TS941.26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保鲁
江影
蒋孝锋
赵未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应用环境下异质结纺织品抗菌性能的研究
余梦雅
郑敏
刘海涓
孔炯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工程视角的防护服产品框架及开发模型
李秋艳
潘姝雯
戴宏钦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
王甜甜
冯宁静
李青
朱忠义
薛哲彬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流行文化的服装符码与形象系统建构
郭锐
洪岩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
安妮
张瑞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议题
陈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产品生命周期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进展
洪岩
袁琳
李梦雪
张雅雯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针织服装裁剪工程生产能力的预估方法
王海燕
刘国联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
洪岩
龙廷梅
刘小青
王博雅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纺织电极在心电监测服装中的应用与研究
郑鹏
陈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
冯胜楠
戴晓群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服装在线定制中价值共创行为研究进展
张颖
吴燕飞
李浩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燚若男
闫佳宁
范美馨
周广杰
戴宏钦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其调温性能的影响
程子琪
方嘉燕
周娟
卢业虎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丝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张瑶
周帅
李蒙
王建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磷/氮阻燃剂原位沉积对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改性
张洁
郭鑫源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国强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结构参数对尼龙四面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张琪
王祥荣
钱琴芳
胡一飞
张维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的研究进展
童方正
刘思颖
钱妍
张骏
张克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服装款式模块化设计方法
周海媚
徐燕妮
张旭靖
陈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