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保鲁 江影 +1 位作者 蒋孝锋 赵未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6,共9页
为促进脑电分析在服装工效、设计审美、消费决策等领域的个体心理状态、认知形成机制与评价研究,文章对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脑电信号采集处理、成分特征提取、特征信息判定等内容进行了梳理... 为促进脑电分析在服装工效、设计审美、消费决策等领域的个体心理状态、认知形成机制与评价研究,文章对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脑电信号采集处理、成分特征提取、特征信息判定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类介绍了EEG和ERP技术路径下的脑电成分特征与关键指标。其次,探讨了脑电分析在服装舒适性评价、服装审美感知评价、服装消费决策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脑电信号判定指标、实验范式和研究成果。最后,针对目前脑电分析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从标准化范式研究、贴近真实应用环境研究、场景细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服装 认知评价 感性工学 ERP 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王甜甜 冯宁静 +2 位作者 李青 朱忠义 薛哲彬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为了解决废旧服装因数量急剧增加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探究了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废旧服装的处理方式;然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以及个人行为意... 为了解决废旧服装因数量急剧增加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探究了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废旧服装的处理方式;然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以及个人行为意向3个维度构建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而后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针对上述3个维度与居民参与废旧服装回收行为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社区、回收机构、个人行为意向这3个维度可对回收行为起正向的影响作用。据此,分别从这3个维度推动废旧服装回收行为、提升回收效率给出具体建议,旨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废旧服装的高值化利用,助力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服装 回收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文化的服装符码与形象系统建构
3
作者 郭锐 洪岩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聚焦“意象服装”与“书写服装”概念,系统探讨服装符码在流行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及其社会文化实践。研究指出,服装作为弱编码的多媒介文本,其符码建构依托动态的社会文化规约,通过“真实服装—意象...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聚焦“意象服装”与“书写服装”概念,系统探讨服装符码在流行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及其社会文化实践。研究指出,服装作为弱编码的多媒介文本,其符码建构依托动态的社会文化规约,通过“真实服装—意象服装—书写服装”的符号转换,形成兼具技术性与象征性的意义系统。“意象服装”通过视觉修辞塑造时尚幻想,而“书写服装”借助术语与描述强化符号价值,二者共同构建了时装的修辞体系与消费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服装书写服装 服装符码 形象系统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 被引量:12
4
作者 安妮 张瑞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的本真,凸显非遗的价值,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及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根据各项非遗与服装产业链的关系,指出在原料生产中要遵循非遗的原初工艺,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非遗特色,在制造加工中以非遗的工艺为标准,在营销贸易环节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辅链环节重视非遗的传播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业链 西南地区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议题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本文结合服装产业的现状分别针对服装材料、设计加工、着装系统、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学科发展的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先进科学技术在未来服装学科领域的特...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本文结合服装产业的现状分别针对服装材料、设计加工、着装系统、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学科发展的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先进科学技术在未来服装学科领域的特点和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科融合、绿色理念、服务型时尚体系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学科发展趋势。文章从服装材料、现代服装设计方法、人-服装-环境系统、智能服装与服装智能制造技术、新型商业模式构建、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六项关键性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工程技术 服装市场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生命周期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洪岩 袁琳 +1 位作者 李梦雪 张雅雯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共22页
传统服装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如劳动力成本增加、设计创新不足和供应链管理不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服装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高度依赖。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工操作,... 传统服装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如劳动力成本增加、设计创新不足和供应链管理不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服装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高度依赖。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工操作,已在服装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提升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效率及控制制造成本方面。然而,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尚未得到系统梳理。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一种集成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流程的管理方案,旨在帮助企业跟踪和管理其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从应用场景和算法两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参考价值,以推动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其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服装行业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深度学习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服装裁剪工程生产能力的预估方法
7
作者 王海燕 刘国联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4,共3页
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出影响针织服装裁剪作业总时间的相关要素为铺料时间、断料时间、划样时间、裁剪时间、操作准备时间、打号验片时间和分扎时间,进而找出影响各因素的相关子要素,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裁剪作业总时间与铺料时间、分扎时间... 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出影响针织服装裁剪作业总时间的相关要素为铺料时间、断料时间、划样时间、裁剪时间、操作准备时间、打号验片时间和分扎时间,进而找出影响各因素的相关子要素,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裁剪作业总时间与铺料时间、分扎时间、划样时间、打号时间、裁剪时间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各个要素加工时间的计算公式,以及裁剪作业总时间的计算模型。进一步推导出裁剪作业总加工时间与铺料层数、套排件数、打号件数之间的关系公式。该公式可用于预估针织服装裁剪的生产能力,为现代服装企业裁剪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裁剪工程的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服装 裁剪 生产能力 预估方法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电极在心电监测服装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鹏 陈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4,共7页
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导电优良和接触舒适的材料不断被研发、应用于纺织电极制备;心电监测过程中,纺织电极承担着将生物体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电位转换成信号采集系统中的电子电位的纽带作用,较好地实现生理数据的测量、传递等... 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导电优良和接触舒适的材料不断被研发、应用于纺织电极制备;心电监测过程中,纺织电极承担着将生物体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电位转换成信号采集系统中的电子电位的纽带作用,较好地实现生理数据的测量、传递等功能;可穿戴技术集成智能纺织品等心电监测元件有效实现健康状况的长期监测,减少对医院的依赖,降低治疗成本。同时,针对性的疾病监测与预防等项目的研究已逐渐实现对相应疾病提供应急机制与治疗意见,为临床诊断和术后康复工作提供重要的实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电极 可穿戴 心电监测 针对性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
9
作者 洪岩 龙廷梅 +1 位作者 刘小青 王博雅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95,共12页
将人工智能、3D等技术应用于服装,有助于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但目前设计师依旧无法获取用户的隐性需求。在此背景下,情感计算成为推动服装智能研发的重要力量。通过介绍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场景和相关技术,分析其未来研究前景... 将人工智能、3D等技术应用于服装,有助于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但目前设计师依旧无法获取用户的隐性需求。在此背景下,情感计算成为推动服装智能研发的重要力量。通过介绍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的应用场景和相关技术,分析其未来研究前景。研究认为,尽管情感计算在服装智能研发中已经展现出潜力,但相关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带来更优质丰富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智能研发 情感计算 用户需求 个性化设计 智能服装推荐系统 情境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胜楠 戴晓群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服装交换是服装协作消费的一类,其作为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索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模型,明确服装交换中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内... 服装交换是服装协作消费的一类,其作为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索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模型,明确服装交换中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内涵,同时设计调查问卷,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部分享乐价值对消费者参与服装交换意图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对参与服装交换意图有阻碍作用;消费者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在性别和闲置衣物处理方式变量上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交换 行为意图 感知价值 感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在线定制中价值共创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颖 吴燕飞 李浩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服装消费的观念变革和需求升级加大了定制服装市场的竞争;在个性化服装定制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体验经济的崛起促使服装定制企业强调用户在产品设计或服务中的参与体验,从而使得服装在线定制的模式向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的方向转变。基... 服装消费的观念变革和需求升级加大了定制服装市场的竞争;在个性化服装定制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体验经济的崛起促使服装定制企业强调用户在产品设计或服务中的参与体验,从而使得服装在线定制的模式向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的方向转变。基于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服装定制和价值共创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在线服装定制中用户价值共创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综述和研究归纳的方法,梳理了服装定制的形式演进及在线定制的主要特征,归纳了通过“参与设计”和“资源共享”两种方式进行价值共创的思路,探讨了用户、企业、平台之间的价值共创机理,提出了促进服装在线定制用户价值共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在线定制 价值共创 体验经济 用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燚若男 闫佳宁 +2 位作者 范美馨 周广杰 戴宏钦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3,共11页
辐射降温作为一种无源输入的降温技术,可实现零能耗、零污染的自发降温,为应对环境变化和调控人体热舒提供了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聚焦于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与性能评价,介绍了基于人体热交换模型及Kirchhoff热辐射定律的高透... 辐射降温作为一种无源输入的降温技术,可实现零能耗、零污染的自发降温,为应对环境变化和调控人体热舒提供了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聚焦于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与性能评价,介绍了基于人体热交换模型及Kirchhoff热辐射定律的高透射和高发射降温机制;综述了以膜态复合材料以及纤维态织物为代表的辐射降温材料的材料选择与制备工艺;讨论了光谱分析、织物热测量对比和服装真人试验3种性能评价方式。综述发现,辐射降温技术在服装领域大有可为,未来在提高材料的降温效率、改善服用性能、简化制备工艺、优化服装整体评价方法等方面持续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与评价体系,以及拓宽材料的实用功能如吸湿、抗菌等,将助力推动实现辐射降温服用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服装 红外辐射 辐射降温 人体工学 高发射 高透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瑶 周帅 +1 位作者 李蒙 王建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7,共10页
针对骨缺损病例日益增长的临床现象,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移植物已成为骨科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有机高聚物,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骨基... 针对骨缺损病例日益增长的临床现象,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移植物已成为骨科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有机高聚物,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骨基质的主要无机成分。本文描述了骨组织的组成与结构以及丝素与骨组织细胞的相容性,介绍了HAP在骨组织中的功能,以及丝素为模板沉积生长HAP的方法与矿化活性,阐述了SF/HAP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诱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SF/HAP复合材料的制备难点进行总结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羟基磷灰石 骨再生 仿生矿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其调温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程子琪 方嘉燕 +1 位作者 周娟 卢业虎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7-513,共7页
为了评价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人体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选择马甲和外套两种款式的电加热服,通过暖体假人实验评价-10~5℃环境温度下不同服装款式、发热片面积、放置方式对人体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外套... 为了评价电加热服装加热方式对人体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选择马甲和外套两种款式的电加热服,通过暖体假人实验评价-10~5℃环境温度下不同服装款式、发热片面积、放置方式对人体各部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外套的低温加热效果较好;环境温度较低时,马甲的高温加热效果较好;加热面积对外套影响不大,但对较修身的马甲影响显著,加热面积越大,上身整体皮肤温度越高,可能会造成马甲加热部位的局部热不适;服装前胸位置的调温性能明显优于前腹位置。因此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穿着环境温度、服装款式、加热片面积、放置位置等因素,且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度也是设计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服 暖体假人 皮肤温度 服装种类 加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尼龙四面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琪 王祥荣 +2 位作者 钱琴芳 胡一飞 张维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探究尼龙四面弹织物结构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用酸性黄GL、酸性黑172两种结构不同的染料对三种不同纤度和面密度的织物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度及织物面密度的增加,织物的结晶度增大,限制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渗透,导致两种染料... 为探究尼龙四面弹织物结构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用酸性黄GL、酸性黑172两种结构不同的染料对三种不同纤度和面密度的织物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度及织物面密度的增加,织物的结晶度增大,限制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渗透,导致两种染料的上染率下降,移染率上升,且织物颜色加深,饱和度降低;三种织物均表现出优异的透染性能;纤度较小的织物结晶度低、比表面积大,为染料提供了丰富的吸附位点,使得其耐水、耐皂洗色牢度达到4~5级,相较于纤度和面密度较大的织物,前者展现出更优异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度 织物面密度 染色效果 色牢度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童方正 刘思颖 +2 位作者 钱妍 张骏 张克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高分子微针凭借其灵活可调的分子网络结构,在透皮给药、皮肤修复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倒模法制备微针相比,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在精细设计和快速制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文中介绍了高分子微... 高分子微针凭借其灵活可调的分子网络结构,在透皮给药、皮肤修复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倒模法制备微针相比,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在精细设计和快速制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文中介绍了高分子微针的基本分类、制备方法以及适用于光固化3D打印的高分子微针材料。此外,针对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精度和刺入强度不足等问题,从打印墨水、成型参数、微针模型设计和后处理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目前光固化3D打印高分子微针的应用趋势,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3D打印 高分子微针 精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款式模块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50
17
作者 周海媚 徐燕妮 +1 位作者 张旭靖 陈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对服装模块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将服装模块划分为固定模块和可选模块2类,根据服装设计和工艺知识总结出模块划分需满足的条件,然后对2大模块进行了细分,得到多个服装模块,各模块的具体款式由其控制属性决定;分析了服装部件模块的变形规律... 对服装模块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将服装模块划分为固定模块和可选模块2类,根据服装设计和工艺知识总结出模块划分需满足的条件,然后对2大模块进行了细分,得到多个服装模块,各模块的具体款式由其控制属性决定;分析了服装部件模块的变形规律,并对部件变形进行了归类;引入了二元决策变量的概念以确定在服装设计时各模块被配置的情况;建立了服装模块连接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模块连接处的连接关系以及模块连接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将服装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女西装的设计中,验证了服装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为智能化服装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模块化设计 模块变形 模块连接 女西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层层自组装法整理多巴胺改性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威 关晋平 +1 位作者 陈国强 匡小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100,共7页
为了赋予涤/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以pH值为5、质量分数为1%壳聚糖溶液和pH值为2、质量分数为1.5%植酸钠溶液,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对经多巴胺改性后的涤/棉(65/35)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中正负离子交替沉积1次记为组装1层,第1... 为了赋予涤/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以pH值为5、质量分数为1%壳聚糖溶液和pH值为2、质量分数为1.5%植酸钠溶液,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对经多巴胺改性后的涤/棉(65/35)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中正负离子交替沉积1次记为组装1层,第1层内每次组装15 min,第1层后各次组装时间为5 min,共组装15层。探讨了整理后织物极限氧指数(LOI)、炭长、热重、热释放速率、炭渣形貌等性能。结果表明:多巴胺改性可以提高涤/棉混纺织物的反应性,有利于阻燃整理;整理后织物阻燃性能显著提高,LOI值从未整理时的18.8%提高到28.7%;热分解温度比未整理织物大幅提前,炭渣含量较未整理提高了5.7%;整理后织物点燃时间延长,平均热释放速率(HRR)和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分别为14.16 k W/m2和51.07 k W/m2,相较未整理涤/棉织物下降了84.62%和78.47%,织物燃烧危险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混纺织物 阻燃性能 多巴胺 改性 静电层层自组装法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缝制流水线仿真与评价指标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燕妮 周海媚 +1 位作者 王立川 陈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151,共6页
为准确描述服装缝制流水线生产效率,通过数学公式和仿真模型得到流水线的评价指标,采用指数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在梳理平衡度和生产效率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体现服装缝制流水线生产特点的仿真建... 为准确描述服装缝制流水线生产效率,通过数学公式和仿真模型得到流水线的评价指标,采用指数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在梳理平衡度和生产效率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体现服装缝制流水线生产特点的仿真建模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T恤衫生产线进行了仿真实践,并探究了各项平衡度指标之间以及这些指标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了各项平衡度指标在生产效率评价方面的准确性、适用性和互替性,提出了可用于评价流水线编制方案的平衡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缝制 评价指标 仿真 生产效率 缝制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染料及其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慕莹 翟红霞 +4 位作者 邢铁玲 盛家镛 陈国强 田驰 刘雅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5-170,共6页
为实现环保染色,以近些年国内外对微生物染料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微生物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的性质、不同生成形式,概述了菌体染色和萃取液染色2种常见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以紫色杆菌、弧菌、曲霉菌等几种常... 为实现环保染色,以近些年国内外对微生物染料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微生物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的性质、不同生成形式,概述了菌体染色和萃取液染色2种常见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以紫色杆菌、弧菌、曲霉菌等几种常见的已应用于染整领域或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菌种为例,从菌种的性质、培养过程、发酵条件、染色方法及最佳工艺、染色后织物的主要性能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微生物染料生物相容性好,发酵工艺成熟且产量高,能够较好地上染织物,部分主要牢度达到服用性能要求,且少数染料还能赋予织物抗菌等性能;然而,作为一种天然染料,微生物染料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色谱不全、日晒牢度有待提高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细菌 微生物染料 天然染料 染色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