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重组表达恶性疟原虫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俊 金子修 +4 位作者 坪井敬文 鸟居本美 诸葛洪祥 夏超明 高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6-819,823,共5页
目的探索无细胞麦芽体外蛋白合成系统重组表达恶性疟原虫蛋白可行性,并检测用重组蛋白制备的免疫血清对原虫蛋白的特异性反应。方法将目的蛋白PfRON2的部分片断克隆连接到重组表达载体后,用无细胞麦芽体外蛋白合成系统进行重组表达并纯... 目的探索无细胞麦芽体外蛋白合成系统重组表达恶性疟原虫蛋白可行性,并检测用重组蛋白制备的免疫血清对原虫蛋白的特异性反应。方法将目的蛋白PfRON2的部分片断克隆连接到重组表达载体后,用无细胞麦芽体外蛋白合成系统进行重组表达并纯化,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并用免疫斑点实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抗体实验(IFA)检测该血清对恶性疟蛋白的特异性反应。结果成功克隆的重组质粒能在无细胞麦芽体外蛋白合成系统中生成大小相符的GST融合蛋白,并能较好地纯化。免疫斑点实验中,用该重组蛋白制备的免疫血清能检测到重组蛋白和恶性疟目标蛋白,免疫荧光抗体实验显示该免疫血清能成功地标记恶性疟目标蛋白所在部位。结论无细胞麦芽体外蛋白合成系统可应用于恶性疟原虫蛋白的重组表达,获得的免疫血清能特异性识别疟原虫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蛋白合成 恶性疟原虫 重组表达 免疫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中国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大家系中AR-Arg^(840)Cys突变的生物学效应
2
作者 王明华 叶璐夷 +3 位作者 蒋东 吴士良 赵志民 王久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6,共7页
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在中国有一个患者大家系.遗传分析表明,雄性激素受体(AR)的Arg840Cys突变是引起本家系疾病的原因.家系中的患者个体呈现高度变异的表型特征.选择具有显著代表性的3个患者个体,成功建立了这些个体的生殖器皮肤成纤... 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在中国有一个患者大家系.遗传分析表明,雄性激素受体(AR)的Arg840Cys突变是引起本家系疾病的原因.家系中的患者个体呈现高度变异的表型特征.选择具有显著代表性的3个患者个体,成功建立了这些个体的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系(GSF),并研究了各细胞系的生长动力曲线和生长周期的分布,发现这些指标和个体病症的严重程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通过比较野生型与突变性AR的空间结构变化以及转激活能力的变化,结合个体表型的差异性,推测由于个体的基因背景差异,相关AR辅调控因子的表达也会存在着差异,可能最终导致该家系患者显著的表型变化.目前,已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观察到个体间差异表达的蛋白,并在其中寻找AR的辅调控因子,以期进一步阐明AR-Arg840Cys突变一因多效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 辅调控因子 转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骨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亚辉 朱广友 +5 位作者 乔可 卞士中 范利华 程亦斌 应充亮 沈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5-369,共5页
骨龄评估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计数法、图谱法及计分法等,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不断提出其他新的方法。利用骨骼X线片影像学特征推断骨龄是当前法医学工作者进行骨龄评估的主要手段。但是,将此骨龄推断结论作为"证据"直接提供给... 骨龄评估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计数法、图谱法及计分法等,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不断提出其他新的方法。利用骨骼X线片影像学特征推断骨龄是当前法医学工作者进行骨龄评估的主要手段。但是,将此骨龄推断结论作为"证据"直接提供给司法审判机关,因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尚值得商榷。因此,为了提高骨龄鉴定结论的精确度,还需进行更多方法学的研究。经参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现就X线片骨龄评估方法的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片 骨龄评估方法 计分法 法医学骨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α受体在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2 位作者 蒋星红 沈新娥 张玉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 探讨中枢α1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 ,α2 AR)在脑室注射 (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 目的 探讨中枢α1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 ,α2 AR)在脑室注射 (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 ,求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观察icvHA以及预先在蓝斑 (LC)或孤束核 (NTS)微量注射α1或α2 AR拮抗剂对CSR的影响。结果 icvHA (6 0 μmol·L-1,5 μl)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上移 (P <0 0 5 ) ,ISP和增益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P <0 0 5 ) ,反射参数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 (P <0 0 5 ) ;预先向LC注射选择性的α1 AR拮抗剂酚苄明 (PBZ ,3μmol·L-1,5 0 0nl)或α2 AR拮抗剂育亨宾 (YOH ,2 5 μmol·L-1,5 0 0nl) ,均能明显加强HA的上述效应 ,PBZ的这种加强作用不如YOH的显著 (P <0 0 5 ) ;预先向NTS注射相同剂量、容积的PBZ或YOH ,对HA效应的影响与LC注射后的相类似 ,但NTS注射YOH后icvHA所致的阈压变化进一步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脑室给HA使CSR产生快速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LC与NTS处的α1、α2 AR作用可减弱icvHA对CSR的重调定 ;LC、尤为NTS处的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组胺 脑室注射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 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 孤束核 蓝斑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舞蹈病的分子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秦正红 顾振纶 林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亨廷顿舞蹈病 (Huntington’sdisease ,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一个编码亨廷顿蛋白 (Huntingtin ,Htt)的基因突变引起的。Htt氨基端有一段重复的谷氨酰胺序列 ,它的长度在正常人少于 35个 ,而在HD... 亨廷顿舞蹈病 (Huntington’sdisease ,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一个编码亨廷顿蛋白 (Huntingtin ,Htt)的基因突变引起的。Htt氨基端有一段重复的谷氨酰胺序列 ,它的长度在正常人少于 35个 ,而在HD患者则超过 37个。突变后Htt的致病机制是当今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舞蹈病 亨廷顿蛋白 自噬体 CASPASE-3 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组构中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和松果腺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先举 俞光第 印其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是昼夜节律最主要的起搏器 ,控制着机体的生理和行为的节律。它具有自身内在的节律性 ,同时也受光照周期信号和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的调节。松果腺分泌褪黑素 (MEL)受SCN的调控 ,MEL通过作用于SCN上高亲和... 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是昼夜节律最主要的起搏器 ,控制着机体的生理和行为的节律。它具有自身内在的节律性 ,同时也受光照周期信号和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的调节。松果腺分泌褪黑素 (MEL)受SCN的调控 ,MEL通过作用于SCN上高亲和性MEL受体 ,启动第二、第三信使系统 ,调整SCN的昼夜节律活动。这种调整具有时间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松果腺 褪黑素 昼夜节律 哺乳动物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小静脉闭塞病致死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卞士中 孙志红 +2 位作者 张志湘 何绪文 庄启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法医鉴定 肝小静脉闭塞病致死 尸检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汉族人群D15S659和D9S92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艳 高玉振 +2 位作者 张志湘 卞士中 项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汉族人群 D15S659 D9S925 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亲子鉴定 法医学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醇干燥微波超快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响英 吴淑燕 +1 位作者 李苏安 毛棣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扫描电镜样品 微波辐射 制备方法 脱水干燥 叔丁醇 样品制备 辐射应用 表面结构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非贴壁骨髓基质前体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君飞 茅彩萍 +1 位作者 王旻晨 董宁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8-582,共5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非贴壁骨髓前体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作用。方法 分离骨髓前体细胞体外培养 ,用碱性磷酸酶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克隆数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 )检测PCNA、Ⅰ型胶原、钙及骨钙素。研究bFG...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非贴壁骨髓前体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作用。方法 分离骨髓前体细胞体外培养 ,用碱性磷酸酶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克隆数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 )检测PCNA、Ⅰ型胶原、钙及骨钙素。研究bFGF对非贴壁前体细胞的促增殖及分化作用。结果 骨髓细胞中许多基质前体细胞以非贴壁前体细胞 (NASP)形式存在 ,bFGF不仅能促进其增殖 ,而且能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bFGF主要作用于非贴壁生长的基质前体细胞 :能增加骨细胞的数量 ,促进骨样组织形成 ,为临床用bFGF治疗骨折、骨不连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前体细胞 非贴壁前体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新型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β3GalT7的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嘉梁 黄超群 +5 位作者 吴士良 孙其昌 雷伟 金美芳 姜智 沈宏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从人肺cDNA文库中克隆到人类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β3GalT7(AY277592,EC2.4.1.-),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该基因定位在人类染色体19q13.2. 它包含一个1 19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编码的蛋白质包括一个信号肽和一个半乳糖... 从人肺cDNA文库中克隆到人类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β3GalT7(AY277592,EC2.4.1.-),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该基因定位在人类染色体19q13.2. 它包含一个1 19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 编码的蛋白质包括一个信号肽和一个半乳糖基转移酶结构域,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3.3 ku和8.37. 从原核表达中获得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和预测相符. RNA印迹杂交显示β3GalT7在肺、喉和回肠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舌、乳房、子宫、睾丸等组织中表达较低. 此外半定量RT-PCR显示β3GalT7在人类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转录水平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GalT7 克隆 RNA印迹 肿瘤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汉族人群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水秀 高玉振 +4 位作者 卞士中 王祖峰 张志湘 步鸣 张建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0-201,204,共3页
目的研究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结果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汉族群体分别检出11个和9个等位基因,... 目的研究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结果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汉族群体分别检出11个和9个等位基因,其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45和0.807,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50和0.750,个体识别能力(DP)分别为0.958和0.917,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554和0.643。结论D2S1399和D5S2500两个基因座是高度多态性STR基因座,在法医学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S1399 D5S2500 遗传多态性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4基因的克隆及其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金志 缪竞诚 +1 位作者 盛伟华 杨吉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分离小鼠ING4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NG4,观察ING4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小鼠肝组织中扩增得到ING4cDNA。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NG4并用双酶切、PCR... 目的:分离小鼠ING4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NG4,观察ING4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小鼠肝组织中扩增得到ING4cDNA。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NG4并用双酶切、PCR、基因测序进行鉴定,然后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HeLa细胞,用RT-PCR检测ING4基因的表达情况,应用荧光显微镜(Hoechst33258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T-PCR产物为约750bp的条带,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NG4经双酶切、PCR鉴定均出现750bp大小的条带,基因测序正确,Hoechst33258染色发现pcDNA3.0-ING4转染HeLa细胞的凋亡率(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pcDNA3.0转染HeLa细胞的凋亡率(8.91%,P<0.01)。共聚焦显微镜也观察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检测显示S期细胞所占百分数pcD-NA3.0-ING4转染组高于pcDNA3.0转染组。结论:分离得到了小鼠ING4基因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NG4,初步研究发现该基因转染HeLa细胞后可促使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ING4 细胞转染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司法精神病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亚辉 乔可 朱广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占首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案动机、作案方式及作案后果均具有特殊性,因此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司法案件的作案特征以及患者的责... 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占首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案动机、作案方式及作案后果均具有特殊性,因此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司法案件的作案特征以及患者的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司法精神病鉴定 责任能力 受审能力 服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仇灏 金美芳 +4 位作者 周迎会 孙其昌 刘可人 沈宏杰 吴士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8,共6页
反义封闭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的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有影响.在对几株肿瘤细胞的pp-GalNAc-T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后,以高表达pp... 反义封闭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的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有影响.在对几株肿瘤细胞的pp-GalNAc-T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后,以高表达pp-GalNAc-T2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两段不同长度pp-GalNAc-T2基因片段,构建反义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G418筛选,建立一系列旨在封闭胃癌细胞SGC7901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克隆.通过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RNA表达后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以及TGF-β1、MMP2表达水平的变化.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后,胃癌细胞SGC7901 pp-GalNAc-T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分裂增殖减慢,表明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增殖有影响.结果还显示,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使TGF-β1、MMP2基因在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增加,提示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能对胃癌细胞SGC7901浸润转移产生影响.以上结果表明,pp-GalNAc-T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并可能与肿瘤的增殖及浸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SGC790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压力反射的Simulink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希平 王国卿 邹容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 运用Matlab公司的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 ,建立颈动脉窦压力反射的仿真模型。方法 将颈动脉窦压力反射分为传入通路、传出通路和效应器三个部分来进行数学建模 ,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 仿真实验和动物实验所得到的压力反... 目的 运用Matlab公司的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 ,建立颈动脉窦压力反射的仿真模型。方法 将颈动脉窦压力反射分为传入通路、传出通路和效应器三个部分来进行数学建模 ,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 仿真实验和动物实验所得到的压力反射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模型分析的结论和实际一致。结论 仿真模型构造清晰 ,具有可扩充性 ,可以作为动物实验的预研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SIMULINK 颈动脉窦反射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松果体钟基因Clock的昼夜节律性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卿 杜玉珍 童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探讨 12h光照、12h黑暗交替 (LD)光制下松果体钟基因Clock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在LD光制下饲养SD大鼠 4周后 ,在一昼夜内每隔 4h采集松果体组织 ,提取总RNA ,进行竞争性定量RT PCR ,测定不同昼夜时点(CT)样品中ClockmRNA的相对表达... 探讨 12h光照、12h黑暗交替 (LD)光制下松果体钟基因Clock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在LD光制下饲养SD大鼠 4周后 ,在一昼夜内每隔 4h采集松果体组织 ,提取总RNA ,进行竞争性定量RT PCR ,测定不同昼夜时点(CT)样品中Clock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余弦函数获取节律参数 ,并经振幅检验分析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结果是松果体Clock基因mRNA表达呈现昼夜节律性振荡变化 (P <0 .0 5 ) ,峰值和谷值分别位于CT18和CT6 ,峰值相位- 2 6 8.76± 2 7.6 3,振幅 0 .4 2± 0 .14 ,中值 0 .99± 0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CK基因 昼夜节律 松果体 生物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BALB/c小鼠血清IgG水平动态及其被动转移保护力研究
18
作者 周霞 诸葛洪祥 +3 位作者 龚唯 骆伟 陈明中 张惠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3-484,共2页
关键词 BALB/C小鼠 日本血吸虫尾蚴 紫外线减毒 免疫动物 保护力 血清IGG 被动转移 水平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α_1、α_2受体作用减弱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反射的抑制
19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2 位作者 蒋星红 邹容 张玉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α1 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α2AR)在脑室注射(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 目的 探讨外周α1 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α2AR)在脑室注射(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icvHA以及预先在外周静脉注射(iv)α1 或α2 AR拮抗剂对CSR的影响。结果 icvHA( 60μmol·L-1, 5μl)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上移(P<0 05),ISP和增益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P<0 05 ),反射参数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 (P<0 05),而阈压与饱和压增大(P<0 05);预先外周iv选择性的α1 AR拮抗剂酚苄明 (PBZ, 2 5μmol·L-1, 0 15μl·g-1 )或α2 AR拮抗剂育亨宾(YOH, 5μmol·L-1, 0 15μl·g-1 ),均能明显加强HA的上述效应,YOH的这种加强作用不如PBZ的显著 (P<0 05 );单独外周iv相同剂量的PBZ或YOH对CSR无影响 (P>0 05 )。结论 脑室给HA使CS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外周α1、α2 AR作用可减弱icvHA对CSR的重调定;外周α1 AR在调制这种抑制性重调定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组胺 脑室注射 外周α1-肾 上腺素受体 外周α2-肾上腺素受体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pGalNAc-T2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蓖麻蛋白样结构域的结构预测
20
作者 金美芳 丁向明 +4 位作者 仇灏 吴士良 周嘉梁 郭向红 潘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6-481,共6页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是催化O糖基化的起始酶,在O聚糖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该家族酶的结构与功能,采用PCR技术从pDONR201T2得到ppGalNAcT2全长编码序列,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是催化O糖基化的起始酶,在O聚糖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该家族酶的结构与功能,采用PCR技术从pDONR201T2得到ppGalNAcT2全长编码序列,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获得相应表达产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并进行了Western印迹检测和初步的酶活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还在结构研究上利用网络结构模拟SWISSMODEL服务器对ppGalNAcT2的蓖麻蛋白样结构域进行结构模拟.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T2,获得有效表达和纯化,并初步鉴定了其活性,同时预测了其可能的三维结构和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 融合表达 谷胱甘肽S-转移酶亲和柱 蛋白印迹 蓖麻蛋白样结构域 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