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顿明明 王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6-83,共8页
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40年5版名城保护规划的划定和增补,目前历史城区范围内公布了7处历史文化街区。本文基于文献和调研,以名城保护规划修编过程为主线,梳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并对保护经验进... 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40年5版名城保护规划的划定和增补,目前历史城区范围内公布了7处历史文化街区。本文基于文献和调研,以名城保护规划修编过程为主线,梳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并对保护经验进行总结思考。本文认为保护历程分为萌芽、拓展和深耕3个阶段,经历了从“古城街坊”保护到“名城街区”保护的演化过程,通过双层次保护体系的建构,以“动态整合、规划引领、活态为本、平衡利益”为原则,使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体验“姑苏繁华图”历史意境的文化场所,同时也是承载当代苏式日常生活的城市街区,其保护经验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历程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生活”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实践与调适——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勇 夏健 +2 位作者 周敏 秦天 李广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7,122,共9页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试揭示保护制度调适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由于保护制度的初始设计存在“权力和责任不对等”“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等问题,保护制度实践引发了多重生活困境,从而导致村民的不满。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对制度的选择性执行,造成保护制度执行力弱化。基于保护制度实践的反馈,制度制定者基于“责任上移,权利下移”,将日常生活的合理诉求纳入保护制度建设及其修订中,既推动制度与生活的趋同,又提升了保护制度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制度 制度调适 制度和生活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特色的苏州工业遗产保护框架与再利用模式 被引量:22
3
作者 夏健 王勇 杨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工业遗产不仅是人们了解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谱系",更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底色"。研究在分析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与工业遗产的关联性入手,通过构建分片、分级、分层和分类的工业... 工业遗产不仅是人们了解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谱系",更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底色"。研究在分析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与工业遗产的关联性入手,通过构建分片、分级、分层和分类的工业遗产保护框架,灵活运用修缮或改造手段,结合恢复、延续和置换功能等不同方式提出5种典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并以此提出了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框架 再利用模式 城市特色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有机更新中的“更新单元”实践研究——以苏州古城平江片区重点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健 王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7-57,共11页
古城更新普遍面临着现行规划失效、房屋产权复杂、肌理形态多样和更新实施困难的现实。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基于古城肌理形态的“更新管理单元”和基于古城产权的“更新实施单元”构成的二级“更新单元”体系,将复杂的古城地块分解为相对... 古城更新普遍面临着现行规划失效、房屋产权复杂、肌理形态多样和更新实施困难的现实。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基于古城肌理形态的“更新管理单元”和基于古城产权的“更新实施单元”构成的二级“更新单元”体系,将复杂的古城地块分解为相对独立可操作的小单元并研究制定管理图则,以最大程度确保古城肌理形态的文化内涵、物质特性、产权利益等得到精细而合理的对待,以简单明晰且具有较强灵活操作性的路径推进古城有机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有机更新 更新单元 平江片区重点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语境下的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健 王勇 黄磊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3期65-69,共5页
基于旧城工业遗产地段整体保护的目标,论文分析了发展驱动下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意义,探讨了保护语境下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求,并详细讨论了保护语境下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开发应采取联动确定开发范围、... 基于旧城工业遗产地段整体保护的目标,论文分析了发展驱动下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意义,探讨了保护语境下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求,并详细讨论了保护语境下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开发应采取联动确定开发范围、优化重组功能布局、有机重构形态组合和同步协调竖向规划等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语境 旧城工业遗产地段 地下空间开发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模式探索——以苏州“文旅模式”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永利 殷铭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6-103,共8页
近10年苏州古城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利用工程一期试点项目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文旅模式”值得总结推广。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征性空间等“三元性”特征,以及“空间的历史”层面,为文旅模式的内涵分析提供了理论工具。... 近10年苏州古城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利用工程一期试点项目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文旅模式”值得总结推广。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征性空间等“三元性”特征,以及“空间的历史”层面,为文旅模式的内涵分析提供了理论工具。通过对试点古建老宅在立项阶段、实施阶段的“空间三元性”分别展开解读,结合“文旅集团运作模式”“文旅业态经营模式”“空间的历史”等构成要素,总结出“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文旅模式体系”,并针对整体意识、集体意识、市场意识、活态意识等模式优势特征,以及社会资本较难复制、类型探索不够多元等局限进行了总结,揭示了“文旅模式”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模式 空间生产 三元性 空间的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保护的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夏健 王勇 《华中建筑》 2016年第4期11-14,共4页
该文基于旧城工业遗产地段特点,分析了整体保护的目的和内容,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具有提高地段经济价值、使用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明显优势,是旧城工业遗产实现地段整体保护的有效途径。据此探讨了基于整体保护的地下空间全局全过程的一体化... 该文基于旧城工业遗产地段特点,分析了整体保护的目的和内容,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具有提高地段经济价值、使用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明显优势,是旧城工业遗产实现地段整体保护的有效途径。据此探讨了基于整体保护的地下空间全局全过程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即通过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空间、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地段整体保护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开发 整体保护 地下空间 旧城工业遗产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一团和气》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震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7期30-30,共1页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在时代环境变迁的条件下,从清代苏州套色版画鼎盛时期的姑苏版演变而来。该文以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一团和气》为例,对不同版本的《一团和气》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艺术风格的演变,以期加深对这一经典的民间艺...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在时代环境变迁的条件下,从清代苏州套色版画鼎盛时期的姑苏版演变而来。该文以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一团和气》为例,对不同版本的《一团和气》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艺术风格的演变,以期加深对这一经典的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坞 木刻年画 一团和气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传承与延续的苏州古城街坊城市设计——以47、48、53号街坊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红权 罗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9-46,共8页
在总结苏州古城保护40年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传承与延续结合城市设计的内涵,分析了在当前古城街坊层面整体性意象缺乏准确传导、空间场所内涵延续不足的普遍性问题。以古城47、48、53号3个街坊为例,从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两个方面,提... 在总结苏州古城保护40年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传承与延续结合城市设计的内涵,分析了在当前古城街坊层面整体性意象缺乏准确传导、空间场所内涵延续不足的普遍性问题。以古城47、48、53号3个街坊为例,从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两个方面,提炼出其地域文化核心价值,并分别从文化主题确定、子城空间映现、管控引导细化、历史建筑保护、管控单元细分等维度,探索古城空间格局、城市轴线、肌理风貌等整体性要素在街坊层面的落实,实现古城文化传承与延续的空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苏州古城 街坊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类型框架的工业遗产属性评价研究——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阳 夏健 《华中建筑》 2023年第6期84-88,共5页
从目前工业遗产评估管理流程角度,研究当下学术主流基于价值类型学的遗产评估方法,分析流程和方法上的欠缺以及深化的可能,进一步将工业遗产价值落实到具体物质属性,构建基于价值类型框架的工业遗产属性评价模型。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 从目前工业遗产评估管理流程角度,研究当下学术主流基于价值类型学的遗产评估方法,分析流程和方法上的欠缺以及深化的可能,进一步将工业遗产价值落实到具体物质属性,构建基于价值类型框架的工业遗产属性评价模型。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例,从区域、组团、单体、构件四种尺度提炼工业遗产物质属性,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估遗产属性重要性并根据专家打分结果排序,分级提出建议策略。研究在工业遗产属性评价方面有所补充,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遗产保护管理流程,为工业遗产保护管理者和开发者提供了更具体而详尽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遗产价值类型学 遗产属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共6页
动态演化的"政府—市场"关系及受其改变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构造城乡规划的基本因素。研究从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及其动态演化分析入手,针对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配置和公共物品配置存在的不足及缺陷,立足于当前深化改革的... 动态演化的"政府—市场"关系及受其改变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构造城乡规划的基本因素。研究从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及其动态演化分析入手,针对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配置和公共物品配置存在的不足及缺陷,立足于当前深化改革的语境,提出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资源配置的优化途径,以期对我国城乡规划与市场的协调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资源配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地和谐”的西南山地工业园规划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健 徐澄栋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5-38,57,共5页
针对西南山地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现状,在分析生态保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后,提出必须坚持"人地和谐"的理念以保障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讨论了基于和谐目标和调控主题的西南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原则和程序,提... 针对西南山地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现状,在分析生态保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后,提出必须坚持"人地和谐"的理念以保障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讨论了基于和谐目标和调控主题的西南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原则和程序,提出了工业园规划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公共设施和分期建设规划中都必须贯彻"人地和谐"的理念,并详细探讨了以因地制宜、弹性生长为核心的相关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和谐 西南山地 工业园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式语言视角下的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空间布局解构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昊泽 王勇 程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4-79,共6页
文章以江南水乡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与宁波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两地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解构,得出了相应的语汇和语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两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共性与个性特征,进而从... 文章以江南水乡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与宁波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两地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解构,得出了相应的语汇和语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两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共性与个性特征,进而从中挖掘二者的地域文化差异。结论表明:两地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共性,即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的共识性特征。同时,两地的传统村落也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中多样的地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传统村落 空间布局 图式语言 苏州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