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建造标准工时体系持续改进的方法
1
作者 郭威 任文彬 +3 位作者 侯星 董家琛 王超 刘倩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针对当前船厂工时数据积累难、标准工时体系构建目的和目标性不足的问题,为加强船舶建造精细化管理,提高工时管理水平,分析船舶建造标准工时管理体系的内涵与使用方法,结合日韩船厂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包含生产实绩评价、生产实绩分析、... 针对当前船厂工时数据积累难、标准工时体系构建目的和目标性不足的问题,为加强船舶建造精细化管理,提高工时管理水平,分析船舶建造标准工时管理体系的内涵与使用方法,结合日韩船厂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包含生产实绩评价、生产实绩分析、标准工时体系构建、生成项目工时4个过程的标准工时体系构建持续改进与评价的方法,实现船舶建造标准工时体系的内生循环,并在国内某大型企业集团多类型多批次的船舶建造过程中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建造 标准工时体系 工作分解结构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建造过程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骥 刘玉君 +1 位作者 鲁大鹏 邓燕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对船舶产品生命周期中建造过程这一阶段的绿色度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应用德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并建立了评价模型;根据层次分析法结合遗传算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排序权重;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船舶建造过程的整体绿色度评价.所提出的船舶建造过... 对船舶产品生命周期中建造过程这一阶段的绿色度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应用德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并建立了评价模型;根据层次分析法结合遗传算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排序权重;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船舶建造过程的整体绿色度评价.所提出的船舶建造过程绿色度评价方法,对于规范船舶建造过程、提高船舶行业的绿色度、制定绿色造船相关制度以及绿色造船的全面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建造过程 绿色度评价 绿色造船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物资AGV/UAV无人配送系统及其应用
3
作者 郑菊艳 侯星 +2 位作者 骆晓萌 石琎 张磊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优化船舶建造物资集配的厂内配送物流,提高厂内物资配送的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对船舶建造企业厂内物资配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无人驾驶车(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为优化船舶建造物资集配的厂内配送物流,提高厂内物资配送的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对船舶建造企业厂内物资配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无人驾驶车(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自动驾驶技术的厂内无人驾驶物资配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厂区物资无人配送系统。研究成果可为无人驾驶技术在船舶建造物资集配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物资 无人配送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检查的船舶设备虚拟加换装技术
4
作者 唐旭 徐仁桐 +3 位作者 李志球 刁峰 吕建军 韦乃琨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6期72-78,共7页
采用虚拟干涉检查方式对船舶加换装对象进行三维动态预演,提前发现加换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更换空间不够、被阻挡等干涉情况。由于船舶生产设计整船模型量大、面片多,常用的干涉算法运行效率低。为了提高加换装动态干涉检测效率,并... 采用虚拟干涉检查方式对船舶加换装对象进行三维动态预演,提前发现加换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更换空间不够、被阻挡等干涉情况。由于船舶生产设计整船模型量大、面片多,常用的干涉算法运行效率低。为了提高加换装动态干涉检测效率,并考虑碰撞准确性和严谨性,提出基于轴对齐包围盒-有向包围盒(Axis-Aligned Bounding Box-Oriented Bounding Box,AABB-OBB)的混合层次包围盒算法对虚拟对象进行动态碰撞检测。经验证,该方式能够在复杂虚拟环境中快速进行碰撞检查,并生成碰撞干涉结果供生产设计人员对加换装设备周边船体结构进行优化,及时精准规避可能存在的干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船 设备加换装 碰撞检测 干涉检查 轴对齐包围盒 有向包围盒 层次包围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智能交互式可视化技术在船舶制造车间的应用
5
作者 董家琛 郭威 +1 位作者 侯星 邱华锋 《造船技术》 2023年第3期79-85,共7页
运用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交互式可视化技术对船舶制造车间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从船厂管理软件中获取车间生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建模。针对切割、小组立、中组立和涂装等多个业务场景,创建交互式可视化... 运用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交互式可视化技术对船舶制造车间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从船厂管理软件中获取车间生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建模。针对切割、小组立、中组立和涂装等多个业务场景,创建交互式可视化报表。完成车间综合业务数据分析和生产线交互式分析,生成车间数据可视化平台。应用结果具有可视化程度高、交互友好、内容丰富、制作方便快捷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制造车间 商业智能 交互式可视化技术 生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氧气切割开孔残余应力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韦智元 刘玉君 +1 位作者 周波 黄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380,共8页
氧气切割是船体结构临时开孔工艺中的首选方法,其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后序封孔焊接与结构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氧气切割原理,建立了预热火焰与铁氧反应生热的组合热源模型;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氧气切割开孔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 氧气切割是船体结构临时开孔工艺中的首选方法,其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后序封孔焊接与结构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氧气切割原理,建立了预热火焰与铁氧反应生热的组合热源模型;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氧气切割开孔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切割温度场与残余应力场分布规律.通过氧气切割开孔实验进行结果验证,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表面温度分布,应用压痕应变法测量残余应力,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割缝边缘存在超过材料屈服点的拉应力区,其宽度受切割速度、开孔尺寸与纵向约束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开孔 氧气切割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控制柴油机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和排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隆武强 张强 +3 位作者 田江平 孟相宇 田华 王一聪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有效控制柴油机预混合压燃着火相位,提出了射流控制压燃(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JCCI)方法。将一台186F柴油机改装成JCCI发动机,并进行了燃烧相位控制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CA10和CA50在较大的范围内与点火定时呈... 为有效控制柴油机预混合压燃着火相位,提出了射流控制压燃(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JCCI)方法。将一台186F柴油机改装成JCCI发动机,并进行了燃烧相位控制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CA10和CA50在较大的范围内与点火定时呈线性关系,说明在JCCI发动机中可实现对预混合燃烧相位的直接控制;在试验工况下JCCI发动机的NOx排放比原机降低较多,最大降幅超过90%;碳烟排放在低负荷与原机接近,中高负荷降低了92%;CO和THC排放比原机增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点火室 预混合 射流控制压缩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射流控制柴油基燃料预混合气压缩着火相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隆武强 礼博 +4 位作者 李达 田江平 田华 臧广辉 戴宏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15-1822,共8页
为了实现对柴油机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的主动控制,提出柴油射流控制柴油基燃料压缩着火方案,并在1台改造的单缸自然吸气186FA柴油机上进行可行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50%负荷试验条件下,柴油射流可以有效控制预混合气的着火相位;随... 为了实现对柴油机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的主动控制,提出柴油射流控制柴油基燃料压缩着火方案,并在1台改造的单缸自然吸气186FA柴油机上进行可行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50%负荷试验条件下,柴油射流可以有效控制预混合气的着火相位;随着柴油射流正时的推迟,10%和50%累积放热对应曲轴转角CA10和CA50均呈线性规律变化,氮氧化物排放明显降低,碳烟排放几乎为零;随着预喷正时的推迟,放热率呈现由单峰较慢放热至双峰放热至最后的单峰快速放热的变化规律,且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逐渐降低;在单峰快速放热情况下,压力升高率最大;增加柴油射流量,燃烧过程减缓,且会扩大柴油的扩散燃烧比例,导致碳烟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合 着火相位 双直喷 射流控制压缩着火 柴油基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与三维碰撞检测的冗余机械臂高效路径规划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瑞雪 蒋序帆 +3 位作者 尹旭悦 骆晓萌 韦乃琨 祁超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了解决冗余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和避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三维碰撞检测的高效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改进算法生成无碰撞的平滑路径,对机器人姿态进行求解,并通过碰... 为了解决冗余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和避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三维碰撞检测的高效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改进算法生成无碰撞的平滑路径,对机器人姿态进行求解,并通过碰撞检测验证路径的可行性。改进的RRT算法采用基于概率的控制机制来优化随机点生成策略,结合路径平滑算法减少路径节点,同时引入三维碰撞检测技术以确保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二维和三维复杂场景中均能显著提升路径规划效率,成功率和路径平滑性明显优于传统算法。研究成果可为冗余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路径规划 改进RRT算法 三维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力辅助水火弯板工艺电路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骥 刘玉君 石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2-536,共5页
介绍了电磁力辅助水火弯板工艺的原理.在水火弯板过程中,利用跟踪的电磁线圈在钢板内产生的电磁力来促进钢板变形,不仅能够改善钢板高温加热条件,提高钢板成形效率,而且有利于加工控制和提高成形精度,能够用于船体外板厚板和高强度钢板... 介绍了电磁力辅助水火弯板工艺的原理.在水火弯板过程中,利用跟踪的电磁线圈在钢板内产生的电磁力来促进钢板变形,不仅能够改善钢板高温加热条件,提高钢板成形效率,而且有利于加工控制和提高成形精度,能够用于船体外板厚板和高强度钢板的成形加工.对电磁力辅助水火弯板工艺的电路进行了设计和研究,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和控制电路,仿真分析结果对电路设计目标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弯板 电磁力 曲面成形 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服务器的VR多人在线协同船员培训仿真系统
11
作者 蒋明松 徐仁桐 +3 位作者 李志球 韦乃琨 吕建军 陆实 《造船技术》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基于光子服务器,开发一套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多人在线协同船员培训仿真系统。从系统技术路线和系统框架两个方面论述系统总体方案,以VR功能组件实现技术、VR交互技术和位姿同步技术作为系统关键技术,按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 基于光子服务器,开发一套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多人在线协同船员培训仿真系统。从系统技术路线和系统框架两个方面论述系统总体方案,以VR功能组件实现技术、VR交互技术和位姿同步技术作为系统关键技术,按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操作模块、VR操作模块、流程推演控制模块和数据交互模块进行系统设计。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船员培训质量和缩短船员培训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员培训仿真系统 虚拟现实 多人在线协同 光子服务器 用户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件流向批次的船体分段小组立工位计划工时优化
12
作者 雷明 张辉 +3 位作者 郄金波 谢子明 杨可明 张胜 《造船技术》 2025年第2期85-88,92,共5页
针对传统的船体分段小组立工位计划工时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基于部件流向批次的计划工时优化研究。以船体分段制造任务工作包在约束范围内的提前制造天数为优化变量,以计划周期内的小组立工位日计划工时与日平均工时的方差最小化为优化... 针对传统的船体分段小组立工位计划工时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基于部件流向批次的计划工时优化研究。以船体分段制造任务工作包在约束范围内的提前制造天数为优化变量,以计划周期内的小组立工位日计划工时与日平均工时的方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设计遗传算法,采用造船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遗传算法可辅助编制更加均衡的船体分段小组立工位计划工时,并提高计划工时的编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分段 小组立工位 计划工时 部件流向 部件批次 工作包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超大总段快速测量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玉君 毕坚裔 +4 位作者 张殿桢 汪骥 邓燕萍 纪卓尚 李光民 《造船技术》 2010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船体建造过程中,对超大总段形状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和分析是一项关键技术。根据坐标变换原理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初步匹配,依据最小二乘原理构造了目标函数,应用BFGS拟牛顿算法对初步匹配后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匹配。算例表明,上述方法可有... 在船体建造过程中,对超大总段形状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和分析是一项关键技术。根据坐标变换原理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初步匹配,依据最小二乘原理构造了目标函数,应用BFGS拟牛顿算法对初步匹配后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匹配。算例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地解决测量数据与分段设计数据的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船 超大总段 快速测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组分生物质燃气发动机循环变动试验研究
14
作者 陈雷 宋鹏 +3 位作者 杜宝国 隆武强 曾文 马洪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2-567,共6页
针对生物质燃气发动机运转稳定性差、循环变动大的问题,采用瓶装气体模拟实际生物质燃气的方法,在一台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进行了变组分生物质燃气(CH_4-H_2-CO-CO_2)发动机的循环变动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可燃组分及CO_2含量变化对发动机工... 针对生物质燃气发动机运转稳定性差、循环变动大的问题,采用瓶装气体模拟实际生物质燃气的方法,在一台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进行了变组分生物质燃气(CH_4-H_2-CO-CO_2)发动机的循环变动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可燃组分及CO_2含量变化对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燃料组分变化对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料组分变化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情况有较大差异:在当量比固定且燃料组分中H_2含量较少时,CO_2含量对燃烧稳定性起支配作用,CO_2含量的增加导致循环变动增加,在个别条件下导致部分燃烧的发生;随H_2含量增加,CO_2含量对燃烧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当H_2含量达到50%时CO_2含量对燃烧的影响作用已不明显;H_2含量固定时,CH_4及CO含量的变化对混合燃料的燃烧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气 组分变化 火花点火发动机 循环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漆涂层下PVDF的应变传感及测量方法研究
15
作者 刘刚 黄一 +1 位作者 董维杰 孙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5-618,共4页
针对目前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表面应变传感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将压电薄膜保护在结构的油漆涂层下面,并采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检测薄膜表面感应电荷的结构表面应变测量方法。首先,根据压电... 针对目前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表面应变传感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将压电薄膜保护在结构的油漆涂层下面,并采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检测薄膜表面感应电荷的结构表面应变测量方法。首先,根据压电方程推导了在非接触测量方式下,电压表测量电压和结构表面应变分量间的关系式;然后,从静电电压表探头的测量原理分析了探头和被测表面间的零电场技术,从理论上预测可以对埋藏在油漆涂层下的PVDF压电薄膜进行感应电荷检测;最后在一块平滑钢板试件上粘贴10片压电薄膜,并进行表面油漆喷涂处理,通过试件单向加载实验,对电压-应变关系式中的参数进行标定和测量油漆涂层下的薄膜表面感应电荷。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在应用上具有可行性和明显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压电薄膜 应变传感 油漆涂层 静电电压表 非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NN模型和异常检测的船体分段焊接质量溯源
16
作者 闫永思 贾玉欢 +3 位作者 郭威 侯星 董家琛 任文彬 《造船技术》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实现对船体分段焊接质量的有效管控,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模型和异常检测的船体分段焊接质量溯源方法。从质量影响因素、不合格产品质量溯源方法和不合格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架构等... 为实现对船体分段焊接质量的有效管控,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模型和异常检测的船体分段焊接质量溯源方法。从质量影响因素、不合格产品质量溯源方法和不合格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架构等方面对船体分段焊接不合格产品质量溯源进行设计。从数据预处理、影响因素定位和影响因素排序等方面对船体分段焊接不合格产品质量溯源流程进行设置。经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进行船体分段焊接质量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分段焊接 质量溯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异常检测 影响因素 不合格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内电气设备对舰船感应磁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莹凯 刘瑞杰 +1 位作者 王磊 于大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73-176,共4页
舰船机舱内部装有大量电气设备,由电磁产生的原理可知,电气设备中的线圈会因通电产生特定磁场,从而也会对舰船感应磁场产生影响。针对舰船模型在简化时因磁屏蔽效应存在常常忽略电气设备通电产生的磁场这一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以某... 舰船机舱内部装有大量电气设备,由电磁产生的原理可知,电气设备中的线圈会因通电产生特定磁场,从而也会对舰船感应磁场产生影响。针对舰船模型在简化时因磁屏蔽效应存在常常忽略电气设备通电产生的磁场这一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以某驱逐舰为研究对象,考虑电气设备产生磁场的部位为通电线圈,因此对舰船机舱内部的某电气设备简化为通电线圈。通过分析机舱内部电气设备在舰船磁导率、船体厚度的作用下,得出电气设备对舰船感应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低磁导率、低厚度的舰船在进行感应磁场计算时,舰船内部电气设备在简化建模时需要考虑的必要性。所得规律可以快速地预测机舱内部的电气设备在建模计算时是否需要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电线圈 舰船感应磁场 磁导率 船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中组立结构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规划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天祥 祁超 +2 位作者 王冬梅 刘坚 成宇韬 《造船技术》 2022年第3期85-88,共4页
针对船舶中组立结构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规划的问题,对设计软件导出的工件及焊缝信息进行处理,构建机器人焊接工艺数据库,对焊缝特征进行智能化识别,完成基于特征的焊缝焊接工艺匹配。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规划可有效提升复杂情况下的船舶... 针对船舶中组立结构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规划的问题,对设计软件导出的工件及焊缝信息进行处理,构建机器人焊接工艺数据库,对焊缝特征进行智能化识别,完成基于特征的焊缝焊接工艺匹配。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规划可有效提升复杂情况下的船舶中组立结构焊接程序规划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中组立结构 机器人焊接工艺 参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预测船舶分段车间机器人作业时间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家琛 侯星 +2 位作者 郭威 沈建龙 杨帅 《机电设备》 2023年第6期74-81,共8页
船舶分段T梁焊接工位已实现机器人作业,实际作业时间与离线编程软件预估理论时间相差较大,船舶车间量化派工效益难以体现。基于此,提出一种多类型焊缝线性模型,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各类型焊缝权值,得到模型函数,预估船舶分段T梁焊接工位... 船舶分段T梁焊接工位已实现机器人作业,实际作业时间与离线编程软件预估理论时间相差较大,船舶车间量化派工效益难以体现。基于此,提出一种多类型焊缝线性模型,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各类型焊缝权值,得到模型函数,预估船舶分段T梁焊接工位作业时间,并可推广到小组立、中组立、涂装等满足作业物量与作业时间呈线性或接近线性分布的车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机器人 作业时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平台智能车间制造标准体系
20
作者 张怡敏 侯星 +3 位作者 甄希金 任静 董家琛 郭威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3年第6期6-12,共7页
为实现海洋油气平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入分析海洋石油平台制造特点、智能车间生产基本共性技术和规范要求,研发并设计海洋石油平台智能车间的生产技术标准和体系框架,从船舶制造资源的全要素、系统协同集成、互联互通、多源数据融... 为实现海洋油气平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入分析海洋石油平台制造特点、智能车间生产基本共性技术和规范要求,研发并设计海洋石油平台智能车间的生产技术标准和体系框架,从船舶制造资源的全要素、系统协同集成、互联互通、多源数据融合和制造执行等多方面建立海洋油气平台智能车间制造架构,并从多个关键业务环节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通过海洋油气平台智能车间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完成了在海洋油气平台智能车间制造流程中从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等各层次的纵向集成,以及跨制造区域的生产网络的横向集成,以及在各生产阶段中产品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平台 智能制造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