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焊接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韩志仁 吕彦盈 +1 位作者 刘宝明 李光俊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8期95-98,共4页
针对目前飞机导管在生产制造上存在的不足,为了缩短导管工装设计周期,提高导管工装定位的准确度和导管的制造精度,对飞机焊接导管数字化装配工装、自动焊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焊接工装的数模,通过孔定位方法... 针对目前飞机导管在生产制造上存在的不足,为了缩短导管工装设计周期,提高导管工装定位的准确度和导管的制造精度,对飞机焊接导管数字化装配工装、自动焊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焊接工装的数模,通过孔定位方法实现导管焊接的定位和夹紧,通过坐标系拟合、焊缝跟踪和修正等完成导管间的自动焊接,实现焊接导管的数字化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数字化装配工装 自动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飞机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志仁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大型飞机数字化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并行协同技术、仿真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智能集成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飞机部件便捷传送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脉动线制造技术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保证大飞... 大型飞机数字化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并行协同技术、仿真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智能集成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飞机部件便捷传送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脉动线制造技术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保证大飞机数字化制造的每个环节高效、顺利地进行,从而保证大飞机研制和生产周期短、质量高、成本低。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了关键技术中技术要点和关键问题,对更好地开展大飞机数字化制造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 数字化制造 协同仿真 数字化测量 柔性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数字化检测工艺分工技术研究
3
作者 屈力刚 孙业翔 +2 位作者 叶柏超 苏长青 杨野光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4期16-21,共6页
随着数字化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在数字化集成制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需求日益强烈。针对数字化检测过程中缺少较合理的检测工艺分工规划的现状,结合MBD技术,提出了基于MBD的数字化检测工艺分工的相关... 随着数字化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在数字化集成制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需求日益强烈。针对数字化检测过程中缺少较合理的检测工艺分工规划的现状,结合MBD技术,提出了基于MBD的数字化检测工艺分工的相关概念和关键技术。在考虑检测成本及检测时间为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检测变量构造检测工艺路线函数,实现了最优检测工艺路线的生成与检测工艺分工规划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 检测工艺 工艺分工 检测单元 检测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框类组件数字化制造方法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存 孟飙 梅中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9,共5页
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采用数字化制造方法具有很大优越性,本文论述了将MBD技术应用于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制造中的方法,给出了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协调路线以及MBD环境下的数字标工建立方法及应用方法,对提高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技术水平并显著... 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采用数字化制造方法具有很大优越性,本文论述了将MBD技术应用于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制造中的方法,给出了框类组件的数字化协调路线以及MBD环境下的数字标工建立方法及应用方法,对提高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技术水平并显著缩短制造周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标工 MBD技术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热处理与各向异性研究
5
作者 李长富 钱鑫 +2 位作者 杨光 任宇航 王向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织中原始β晶粒形状与初生α相(α_(p)相)的尺寸形貌受热梯度影响较大,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使沉积态试样室温拉伸性能出现各向异性,在垂直沉积方向(X向)上的抗拉强度相比沉积方向(Z向)上的高7.3%,屈服强度高5%、而伸长率则低32.4%。低温退火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较小,仅塑性的各向异性有所降低;高温退火后α_(p)相长宽比差异程度降低,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随之降低;固溶时效后析出的次生α相(α_(s)相)使合金强化机制发生改变,且α_(s)相无明显的择优析出生长,使得强度提高的同时其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趋于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TB6钛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表面强化TC4钛合金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6
作者 王哲峰 卢吉辰 +1 位作者 韩劲 陈梦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在用电磁脉冲进行TC4钛合金表面强化的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导致线圈破裂,或者电能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和热能等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使得钛合金表面硬度很难快速达到最佳效果。为有效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响应面优化和中心复合法对... 在用电磁脉冲进行TC4钛合金表面强化的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导致线圈破裂,或者电能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和热能等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使得钛合金表面硬度很难快速达到最佳效果。为有效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响应面优化和中心复合法对电磁脉冲强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将施加电压、冲击次数、零件形状作为因素,分别设施加电压为5000、6000、7000 V,冲击次数为5、10、15次,零件形状为轧制平面、车削圆面和铣削平面。通过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电压为5790 V、冲击次数为12次、材料形状为铣削平面电磁脉冲表面强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型 电磁脉冲 表面硬度强化 TC4钛合金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洪明 于皓同 +2 位作者 周松 安金岚 王澜斌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退火处理后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的基材区为α相与β相的双态组织,热影响区为异质结构,修复区为网篮组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退火处理...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退火处理后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的基材区为α相与β相的双态组织,热影响区为异质结构,修复区为网篮组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退火处理后试件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930℃/1 h热处理后的试件获得塑性与强度最优匹配,其抗拉强度为971 MPa,伸长率为8.4%,其韧窝明显变大变深。通过DIC全场应变手段分析发现,经不同退火处理后的试样均断裂在激光修复区,修复区决定整体修复试样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处理 激光沉积修复技术 TA15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SLM成形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
8
作者 梁凯 杨光 +2 位作者 安达 郑广文 莫漓江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6-1294,共9页
近年来,SLM成形的薄壁筒件在工程技术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薄壁筒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聚焦于SLM技术在成形薄壁筒结构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设计法深入剖析轮廓激光功率、轮廓扫描速度、铺粉层... 近年来,SLM成形的薄壁筒件在工程技术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薄壁筒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聚焦于SLM技术在成形薄壁筒结构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设计法深入剖析轮廓激光功率、轮廓扫描速度、铺粉层厚对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及内在机理。同时,构建多物理场模型,针对激光功率对单道熔池熔迹的作用展开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增加,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扫描速度增加,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呈单调递增趋势。经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熔池的波动是使侧表面粗糙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并且熔道边缘粉末黏附现象难以避免。随着铺粉层厚不断增加,侧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并且层厚的增加会加剧台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筒 侧表面粗糙度 工艺参数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工艺全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制造系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孟飙 闫亚军 吴正亮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6,86,共6页
基于模型定义的三维可视化制造技术是现代航空数字化制造中的一种新兴技术,也是未来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三维工艺设计、工艺仿真等系统的集成,完成对设计仿真阶段产生的指令、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并通过与生产制造执... 基于模型定义的三维可视化制造技术是现代航空数字化制造中的一种新兴技术,也是未来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三维工艺设计、工艺仿真等系统的集成,完成对设计仿真阶段产生的指令、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并通过与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集成,将已完成的工艺设计信息传递到生产现场,实现可视化装配,打通了基于模型定义的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及现场可视化装配的技术路线。解决了难以从传统二维图样中获取数字化加工信息的难题,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总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工艺 全信息模型 现场可视化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线仿真技术发展及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春 魏亚飞 张洪瑞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6期57-62,共6页
生产线仿真技术作为实现数字化工厂的关键技术,预先对生产制造过程评估及解决瓶颈问题,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阐述了生产线仿真的主要内容,回顾了生产线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生产线仿真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最... 生产线仿真技术作为实现数字化工厂的关键技术,预先对生产制造过程评估及解决瓶颈问题,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阐述了生产线仿真的主要内容,回顾了生产线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生产线仿真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生产线仿真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中进一步推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线 仿真 数字化工厂 航空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工艺数字样机定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飙 曲学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对航空制造业设计制造与分离的现状来说,工艺设计是设计意图真正传递到制造过程的重要手段。设计部门发放的工程数据中隐含了部分工艺信息,必须与制造厂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在生产之前规划和评价工艺过程。因此,在系统的研究工艺数字样... 对航空制造业设计制造与分离的现状来说,工艺设计是设计意图真正传递到制造过程的重要手段。设计部门发放的工程数据中隐含了部分工艺信息,必须与制造厂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在生产之前规划和评价工艺过程。因此,在系统的研究工艺数字样机的完整概念、内容及其数据组织方式之后,给出其设计域和制造域详细创建过程。最后,针对航空制造论述了基于工艺数字样机的计划编制、下发、执行和检验的生产闭环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数字样机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加工工时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志仁 林晓磊 +1 位作者 尹海军 孟祥韬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了便于实现零件制造过程中加工工时的定额计算与管理,提出了一种以CATIA软件为平台,面向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基于三维数字化模型的零件加工工时计算方法。该方案在CATIA环境下实现,通过提取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构树中的零件加工工艺信息,... 为了便于实现零件制造过程中加工工时的定额计算与管理,提出了一种以CATIA软件为平台,面向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基于三维数字化模型的零件加工工时计算方法。该方案在CATIA环境下实现,通过提取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构树中的零件加工工艺信息,识别并提取三维模型下零件的加工特征,获得相对应的加工工艺数据信息,与已经建立的零件工时给定原则进行匹配计算,从而得到基本作业时间,达到了简化工时计算,快速掌握工时的目的,从而建立一套快速获取零件加工工艺信息和工时计算的软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过程 三维数模 数字化制造 工时定额 CA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预测及控制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杨光 李昕彤 +2 位作者 王雨时 任宇航 王向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23,共10页
针对激光沉积制造(LDM)成形零件表面粗糙度高、成形质量差,以及打印后必须进行机加工等后处理的问题,自主搭建成形平台,使用“小光斑、小层厚、小粉末粒径”的工艺方法打印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薄壁零件,并考虑熔道搭接、层间抬升量及成... 针对激光沉积制造(LDM)成形零件表面粗糙度高、成形质量差,以及打印后必须进行机加工等后处理的问题,自主搭建成形平台,使用“小光斑、小层厚、小粉末粒径”的工艺方法打印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薄壁零件,并考虑熔道搭接、层间抬升量及成形角度的影响,基于增材制造分层切片原理,给出了不同几何特征下典型薄壁零件的理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打印薄壁零件对其进行三维共聚焦观测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测量验证了所提出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沉积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沉积制造(LDM) TI-6AL-4V 薄壁件 表面粗糙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模具模块化、规范化、数字化快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志仁 贾琛 +2 位作者 何万飞 石章虎 孙浩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8期79-82,92,共5页
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规范化敏捷设计技术是飞机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成型模具的特点,分析了模具的结构特征、设计规范以及参数化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复合材料固化成型模具模块化和参数设计的算法,在CATIA... 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规范化敏捷设计技术是飞机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成型模具的特点,分析了模具的结构特征、设计规范以及参数化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复合材料固化成型模具模块化和参数设计的算法,在CATIA环境下开发实现了完整的复合材料固化模具设计的功能,并进行了实例化验证,为复合材料构件模具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模具设计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随机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凌云 周帅 +1 位作者 孟伟琪 朴小东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0,共6页
针对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随机振动问题,建立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随机振动均方根响应表达式.对航空导管进行有限元建模,在此基础上就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进行了模态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前6阶... 针对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随机振动问题,建立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随机振动均方根响应表达式.对航空导管进行有限元建模,在此基础上就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进行了模态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前6阶振动频率、振型以及不同振动水平情况下航空导管应力和变形情况,提取记忆合金接头处等效应力功率谱响应.通过随机振动实验和经典冲击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同时也通过了经典冲击实验的考核,更加说明了工艺质量的可靠性.目前该记忆合金接头航空导管已应用于我国某机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航空导管 记忆合金 有限元分析 功率谱密度 经典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成型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哲峰 宋鹤 丁昱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提高TC4钛合金板材表面硬度,用电磁成型工艺,通过改变冲击电压、冲击次数、驱动片等参数对TC4钛合金板材进行试验。用高精度维式硬度计、有限元模拟、数据拟合软件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成型工艺可一定程度强化TC4钛合... 为提高TC4钛合金板材表面硬度,用电磁成型工艺,通过改变冲击电压、冲击次数、驱动片等参数对TC4钛合金板材进行试验。用高精度维式硬度计、有限元模拟、数据拟合软件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成型工艺可一定程度强化TC4钛合金表面,经强化处理的TC4钛合金板材,硬度最大为377.2HV,比原始硬度提升了约10.94%。此外,不同试验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同。冲击电压过大及冲击次数过多都使试件的硬度低于原始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型 电磁脉冲 表面硬度强化 TC4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导管应力腐蚀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凌云 杨镇 +1 位作者 石绍秋 黄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2-65,共4页
针对无扩口航空导管应力腐蚀问题,通过自主研制的应力腐蚀装置,对1Cr18Ni9Ti无扩口导管模拟服役环境,根据规定安装拧紧力矩,施加外部弯曲应力,导管内部通入航空液压油进行应力腐蚀试验。在试验结束后编号为φ12 Y-2的导管表面产生了宏... 针对无扩口航空导管应力腐蚀问题,通过自主研制的应力腐蚀装置,对1Cr18Ni9Ti无扩口导管模拟服役环境,根据规定安装拧紧力矩,施加外部弯曲应力,导管内部通入航空液压油进行应力腐蚀试验。在试验结束后编号为φ12 Y-2的导管表面产生了宏观腐蚀坑,其它无扩口导管无任何破坏和泄露通过考核。对产生腐蚀坑的无扩口导管打磨抛光后进行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裂纹发生在应力集中区域导管与接头连接的密封位置,裂纹沿晶界进行,穿过多个晶粒,最终导致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无扩口导管 金相组织 应力集中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及双层结构SPF/DB工艺研究
18
作者 刘明刚 王珏 +3 位作者 杨堃 赵天章 张晓巍 张懋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在720~820℃,5×10^(-2)~1×10^(-3) s^(-1)应变率范围内对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在780~800℃,1×10^(-3) s^(-1)应变率下,材料展现出良好超塑性,伸长率超过762%。为验证SP-700钛合金低温超塑成形... 在720~820℃,5×10^(-2)~1×10^(-3) s^(-1)应变率范围内对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在780~800℃,1×10^(-3) s^(-1)应变率下,材料展现出良好超塑性,伸长率超过762%。为验证SP-700钛合金低温超塑成形工程化应用的工艺性,实现高效率研制,选定工艺参数为780~800℃,应变率为5×10^(-3) s^(-1),采用SPF/DB技术进行典型双层结构件试制,采用三维扫描测量技术分析构件成形精度,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分析和氢氧含量测试,并与Ti-6Al-4V合金相应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参数下,SP-700钛合金可成形符合标准的多层结构SPF/DB零件,成形精度<0.5 mm;与Ti-6Al-4V相比,该材料具有良好低温超塑性,可替代Ti-6Al-4V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700钛合金 超塑性能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双层结构 成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复合结构制备工艺与界面微观组织研究
19
作者 赵朔 姜欣彤 +4 位作者 马一鑫 莫漓江 任宇航 杨光 王向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0-67,共8页
本文首先采用激光选区熔融技术(SLM)制得钛合金骨架结构,通过填充铝合金粉末/块体进行熔炼,制得具有不同反应层厚度、不同晶体形态的钛–铝复合结构材料。研究发现,熔炼过程使Ti–6Al–4V强化骨架与Al–Mg–Sr–Zr合金基体界面间发生了... 本文首先采用激光选区熔融技术(SLM)制得钛合金骨架结构,通过填充铝合金粉末/块体进行熔炼,制得具有不同反应层厚度、不同晶体形态的钛–铝复合结构材料。研究发现,熔炼过程使Ti–6Al–4V强化骨架与Al–Mg–Sr–Zr合金基体界面间发生了明显的扩散反应,形成了致密的冶金结合,界面内析出相以TiAl_(3)、TiAl、TiAl_(2)及Ti_(3)Al_(5)为主,随着熔炼温度升高与保温时间延长,界面反应层厚度逐渐增大,经800℃–1 h时保温,反应层厚度达到600μm,表明复合结构界面形成了强结合。分别对强化骨架、铝合金基体及反应界面进行弹性模量测试,发现反应层弹性模量(1.2×10^(11) Pa)高于钛合金强化骨架(1.07×10^(11) Pa)和铝合金基体(7.1×10^(10) Pa)。研究结果为铝合金的空间可调控强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有望克服传统材料的强韧性倒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钛–铝复合结构 真空熔化烧结(VFS) 界面组织调控 微/宏观强韧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TA15/γ-TiAl复合结构工艺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钦兰云 于佳伦 +1 位作者 赵朔 杨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6-90,共5页
采用激光沉积制造技术制备了TA15/γ-TiAl复合材料结构试样,并对其进行了退火处理实验,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组织、抗拉强度和隔热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提高热输入可以制备无裂纹的TA15/γ-TiAl复合结构。显微组织分析发现,复合结构试样... 采用激光沉积制造技术制备了TA15/γ-TiAl复合材料结构试样,并对其进行了退火处理实验,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组织、抗拉强度和隔热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提高热输入可以制备无裂纹的TA15/γ-TiAl复合结构。显微组织分析发现,复合结构试样界面区熔合良好,元素过渡区较窄,γ-TiAl合金内无B2等脆性相析出。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为551 MPa;560℃时,试样的高温抗拉强度为460 MPa;700℃时,试样的高温抗拉强度为338 MPa,其中,室温拉伸与560℃高温拉伸试样断裂在γ-TiAl合金侧,700℃高温拉伸试样断裂在TA15合金侧,表明界面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在560℃隔热性能实验中,厚度为10 mm的试样的冷面温度在任意时长内均低于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沉积制造 Γ-TIAL合金 TA15钛合金 隔热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