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肺磨玻璃结节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莹莹
张永奎
+2 位作者
张善华
张弛
陈志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5-273,共9页
背景与目的自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普及以来,影像学随访为主要管理方法的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检出率明显增加,本研究旨在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GGNs随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索GGNs自然进展...
背景与目的自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普及以来,影像学随访为主要管理方法的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检出率明显增加,本研究旨在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GGNs随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索GGNs自然进展规律,为临床指导患者合理地进行结节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22年11月舟山医院肺结节联合门诊中规律随访的GGNs患者共115例。利用3DSlicer软件半自动分割提取结节的定量影像学特征,评估随访过程中的结节增长情况及临床干预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基线年龄为(56.9±10.1)岁;平均随访时间为(48.8±18.9)个月。CT二维直径为(7.9±2.9)mm,三维最大径为(10.1±3.4)mm。末次CT扫描二维直径为(9.9±4.7)mm,三维最大径为(11.4±5.1)mm。共27例(23.5%)随访期间出现增长,中位体积倍增时间为822 d,中位质量倍增时间为1,007 d。手术切除32例,其中6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16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8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5例结节因二维直径显示进展而行手术干预,病理证实为浸润前病变,但其三维最大径提示无明显变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缘欠光整,具有分叶、毛刺、空泡征均为促进结节增长的因素;增长组与稳定组年龄、基线直径和平均CT值、中位CT值、10%位数CT值、90%位数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平均CT值是影响结节增长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3岁、基线三维最大径≥9.2 mm、平均CT值≥-507.8 HU的GGNs出现增长的可能性更大;三维最大径≥14.4 mm、平均CT值≥-495.7 HU时恶性概率更高。结论GGNs呈惰性生长过程,随访过程中应用三维测量值意义更大,对于持续存在的GGNs年龄≥63岁、基线三维最大径≥9.2 mm、平均CT值≥-507.8 HU出现增长的可能性更大,但多数结节出现进展后仍预后良好,长期随访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随访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的CT表现
被引量:
30
2
作者
曹捍波
张永奎
+3 位作者
王善军
王梅
张善华
王兆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7-590,595,共5页
目的探讨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中实性成分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对AIS、MIA和IAC的定性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中实性成分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对AIS、MIA和IAC的定性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AIS、53例MIA及28例病灶最大径≤2 cm的IAC患者,分析3组病灶中的实性成分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AIS病灶中实性成分以点状或多边形多见,大小分布面较广,实性结节常单发(17例,94.44%),位于病灶中心(14例,77.78%),边界清晰(16例,88.89%),与同层面血管密度相仿(13例,72.22%);MIA实性成分以圆形及椭圆形居多(33例,62.26%),大小≤5 mm(48例,90.57%),呈偏心性多点分布(45例,84.90%),边界欠锐利(40例,75.47%),密度稍低于同层面血管(34例,64.15%);IAC病灶中实性成分以不规则形多见(21例,75.00%),大小>5 mm(24例,85.71%),呈偏心性生长(20例,71.43%),并呈多结节融合,边界欠锐利(15例,53.57%)。3组病灶中的实性成分CT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在CT影像上的不同表现,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分型和预后,并指导临床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肿瘤侵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I、DSA和碘油CT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15
3
作者
曹捍波
张铁英
严金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7-38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肝硬化结节癌变是肝硬化转变成为肝癌的必经阶段,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MRI、DSA和碘油CT对肝硬化结节癌变诊断价值,旨在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肝...
背景与目的:肝硬化结节癌变是肝硬化转变成为肝癌的必经阶段,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MRI、DSA和碘油CT对肝硬化结节癌变诊断价值,旨在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肝硬化癌变病例1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DSA和和碘油CT检查,分析MRI、DSA和碘油CT对肝硬化结节恶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8例患者中共有31个病灶,其中MRI发现病灶29个,肿瘤病灶T1WI呈低信号12个,高信号9个,等信号8个;T2WI呈稍高信号20个,等信号9个;DWI呈高信号23个;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共18个,"快进慢出"3个,持续强化3个;另有5个病灶因T1WI呈高信号,强化表现观察不满意。DSA发现27个病灶,表现为肿瘤血管生成、血管扭曲、血供增多、肿瘤染色;2周后复查碘油CT,31个病灶均有碘油沉积。结论:MRI、DSA和碘油CT联合应用能提高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诊断准确性,从而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碘油CT
肝硬化结节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9
4
作者
严金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评价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60例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病变80例,恶性病变80例。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MSCT检查,重点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结果:1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癌钙化率61.25%,与...
目的:评价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60例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病变80例,恶性病变80例。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MSCT检查,重点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结果:1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癌钙化率61.25%,与良性病变的钙化率23.53%比较(P<0.01);甲状腺癌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的69.39%,良性结节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的38.5%,两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指导意义,微钙化是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钙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铁英
严金岗
+2 位作者
周海伟
陈志军
王和平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通过对66例肺微小结节的CT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1.5cm的肺微小结节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血管征的总出现率为57.58%(38/66),其中恶性结...
目的:通过对66例肺微小结节的CT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1.5cm的肺微小结节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血管征的总出现率为57.58%(38/66),其中恶性结节血管征出现率为72.09%(31/43),良性结节为30.43%(7/23),两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01);肺微小结节的血管征分为4型,本组Ⅰ型7例,均为恶性;Ⅱ型9例,其中良性3例;Ⅲ型6例,均为恶性;Ⅳ型16例,良性4例;其它小肺癌CT征象出现率则较低,分析时结合血管征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结论: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血管征表现为Ⅰ型和Ⅲ型时应考虑为恶性,表现为Ⅱ型和Ⅳ型时要结合其它CT征象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血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肺磨玻璃结节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莹莹
张永奎
张善华
张弛
陈志军
机构
佳木斯大学
舟山
医院
胸外科
舟山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5-273,共9页
文摘
背景与目的自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普及以来,影像学随访为主要管理方法的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检出率明显增加,本研究旨在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GGNs随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索GGNs自然进展规律,为临床指导患者合理地进行结节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22年11月舟山医院肺结节联合门诊中规律随访的GGNs患者共115例。利用3DSlicer软件半自动分割提取结节的定量影像学特征,评估随访过程中的结节增长情况及临床干预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基线年龄为(56.9±10.1)岁;平均随访时间为(48.8±18.9)个月。CT二维直径为(7.9±2.9)mm,三维最大径为(10.1±3.4)mm。末次CT扫描二维直径为(9.9±4.7)mm,三维最大径为(11.4±5.1)mm。共27例(23.5%)随访期间出现增长,中位体积倍增时间为822 d,中位质量倍增时间为1,007 d。手术切除32例,其中6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16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8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5例结节因二维直径显示进展而行手术干预,病理证实为浸润前病变,但其三维最大径提示无明显变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缘欠光整,具有分叶、毛刺、空泡征均为促进结节增长的因素;增长组与稳定组年龄、基线直径和平均CT值、中位CT值、10%位数CT值、90%位数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平均CT值是影响结节增长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3岁、基线三维最大径≥9.2 mm、平均CT值≥-507.8 HU的GGNs出现增长的可能性更大;三维最大径≥14.4 mm、平均CT值≥-495.7 HU时恶性概率更高。结论GGNs呈惰性生长过程,随访过程中应用三维测量值意义更大,对于持续存在的GGNs年龄≥63岁、基线三维最大径≥9.2 mm、平均CT值≥-507.8 HU出现增长的可能性更大,但多数结节出现进展后仍预后良好,长期随访是安全的。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随访
三维重建
Keywords
Pulmonary ground glass nodules
Computed tomography
Follow-up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的CT表现
被引量:
30
2
作者
曹捍波
张永奎
王善军
王梅
张善华
王兆宇
机构
浙江
舟山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7-590,595,共5页
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项目(WKJ 2014-2-021)
舟山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2A02)
文摘
目的探讨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中实性成分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对AIS、MIA和IAC的定性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AIS、53例MIA及28例病灶最大径≤2 cm的IAC患者,分析3组病灶中的实性成分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AIS病灶中实性成分以点状或多边形多见,大小分布面较广,实性结节常单发(17例,94.44%),位于病灶中心(14例,77.78%),边界清晰(16例,88.89%),与同层面血管密度相仿(13例,72.22%);MIA实性成分以圆形及椭圆形居多(33例,62.26%),大小≤5 mm(48例,90.57%),呈偏心性多点分布(45例,84.90%),边界欠锐利(40例,75.47%),密度稍低于同层面血管(34例,64.15%);IAC病灶中实性成分以不规则形多见(21例,75.00%),大小>5 mm(24例,85.71%),呈偏心性生长(20例,71.43%),并呈多结节融合,边界欠锐利(15例,53.57%)。3组病灶中的实性成分CT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在CT影像上的不同表现,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分型和预后,并指导临床处理原则。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肿瘤侵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Keywords
Lung neoplasms
Adenocarcinoma
Neoplasm invasiveness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Pathology
surgical
Diagnosis
differential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DSA和碘油CT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15
3
作者
曹捍波
张铁英
严金岗
机构
舟山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7-380,共4页
文摘
背景与目的:肝硬化结节癌变是肝硬化转变成为肝癌的必经阶段,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MRI、DSA和碘油CT对肝硬化结节癌变诊断价值,旨在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肝硬化癌变病例1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DSA和和碘油CT检查,分析MRI、DSA和碘油CT对肝硬化结节恶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8例患者中共有31个病灶,其中MRI发现病灶29个,肿瘤病灶T1WI呈低信号12个,高信号9个,等信号8个;T2WI呈稍高信号20个,等信号9个;DWI呈高信号23个;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共18个,"快进慢出"3个,持续强化3个;另有5个病灶因T1WI呈高信号,强化表现观察不满意。DSA发现27个病灶,表现为肿瘤血管生成、血管扭曲、血供增多、肿瘤染色;2周后复查碘油CT,31个病灶均有碘油沉积。结论:MRI、DSA和碘油CT联合应用能提高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诊断准确性,从而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碘油CT
肝硬化结节
癌变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SA
Lipiodol CT
Regenerative nodules
Carcinogenesis
分类号
R730.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9
4
作者
严金岗
机构
舟山
医院
总部
放射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6-1348,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60例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病变80例,恶性病变80例。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MSCT检查,重点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结果:1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癌钙化率61.25%,与良性病变的钙化率23.53%比较(P<0.01);甲状腺癌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的69.39%,良性结节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的38.5%,两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指导意义,微钙化是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钙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Thyroid nodules
Calcificati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6.6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铁英
严金岗
周海伟
陈志军
王和平
机构
舟山
医院
总部
放射科
舟山
医院
总部胸心外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201-1203,共3页
基金
舟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11C12042)
文摘
目的:通过对66例肺微小结节的CT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1.5cm的肺微小结节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血管征的总出现率为57.58%(38/66),其中恶性结节血管征出现率为72.09%(31/43),良性结节为30.43%(7/23),两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01);肺微小结节的血管征分为4型,本组Ⅰ型7例,均为恶性;Ⅱ型9例,其中良性3例;Ⅲ型6例,均为恶性;Ⅳ型16例,良性4例;其它小肺癌CT征象出现率则较低,分析时结合血管征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结论: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血管征表现为Ⅰ型和Ⅲ型时应考虑为恶性,表现为Ⅱ型和Ⅳ型时要结合其它CT征象进行诊断。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血管征
Keywords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r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Lung neoplasms
Vascular sign
分类号
R816.4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肺磨玻璃结节生长规律研究
周莹莹
张永奎
张善华
张弛
陈志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的CT表现
曹捍波
张永奎
王善军
王梅
张善华
王兆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RI、DSA和碘油CT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诊断价值
曹捍波
张铁英
严金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MSCT探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意义
严金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张铁英
严金岗
周海伟
陈志军
王和平
《放射学实践》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