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监管视域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探析:基于空间开发权配置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坚 刘光昕 王培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基于两级空间开发权理论,分析面向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自然资源监管流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在自然资源监管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并从空间开发权视角出发,辨析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背后隐含的两级空间开发权“批发—零售”基本逻辑。在此... 基于两级空间开发权理论,分析面向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自然资源监管流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在自然资源监管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并从空间开发权视角出发,辨析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背后隐含的两级空间开发权“批发—零售”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自然资源监管视域下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建议,即强化“区域—要素”统筹,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作用,在规划实施中完善各级“区域”的一级空间开发权 “批发”配置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分级分类的空间开发权交易制度,促进规划安排的自然资源开发保护责任落实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监管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两级空间开发权 “批发—零售”机制 “区域—要素”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5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2
作者 刘光昕 林坚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研究进展,展望2025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影响与实施路径、多维安全保护与生态效应评价、绿色低碳土地利用理...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研究进展,展望2025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影响与实施路径、多维安全保护与生态效应评价、绿色低碳土地利用理论及模式创新、土地利用优化模拟与驱动机制、可持续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保障制度等方面;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协同管理路径、土地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环境影响、用地管理政策评估、可持续空间规划方法、空间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研究结论:2024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与实施路径、土地资源多维安全保护与动态监测、绿色低碳土地利用、用地管理调控机制和优化模拟、空间规划方法与管理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5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资源多维安全保护与协同管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践评估、绿色低碳土地利用优化模拟、“双碳”目标导向下绿色用地效率提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空间规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坚 张瑜 +1 位作者 安芃霏 王培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研究进展,展望2024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与优化、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研究进展,展望2024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与优化、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多类型资源协同配置、土地资源保护效果与路径、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可持续的空间规划方法、空间规划管理制度与方法等方面。研究结论:2023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领域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关系、土地资源保护、绿色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与相关机制、空间规划方法与管理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4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资源同其他资源的协同机制、土地利用评价方法、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影响机制、土地低碳绿色利用模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治理与规划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空间规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4
作者 林坚 杜一凡 +1 位作者 郭家新 王培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梳理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的改革演进历程与取得的成效,从国土空间“区域”“要素”双重特性认知视角分析制度改革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区域”协调不足、“要素”管控冲突、“区域”与“要素”缺... 通过梳理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的改革演进历程与取得的成效,从国土空间“区域”“要素”双重特性认知视角分析制度改革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区域”协调不足、“要素”管控冲突、“区域”与“要素”缺乏统筹等,由此探讨推进制度改革的“1+5”理论支撑体系,并从“区域—要素”统筹、完善管理体系、重视国土空间功能复合性、加强立法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规划许可 理论支撑 思考 “区域—要素”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兼析国土空间体系构建下的国土空间治理趋向 被引量:23
5
作者 林坚 张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体系 国土空间治理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区域—要素”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坚 孙诗桐 刘芳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1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2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 研究目的:总结2021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2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水土资源耦合研究、土地资源保护、跨学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和海洋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效益评价方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要素配置优化、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混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乡村规划、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空间规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3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坚 刘芳圣 +1 位作者 安芃霏 王培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研究目的:综述2022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3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错配、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与方法、土地绿色利用与低碳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 研究目的:综述2022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3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错配、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与方法、土地绿色利用与低碳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发展权配置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基于水—能源—食物系统的土地优化配置、土地利用模拟与评价、土地利用低碳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下空间规划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研究结论:2022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发展权的配置和转移、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3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资源配置的障碍因素与解决路径、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模式创新、土地绿色利用实现机制、土地利用低碳化转型、土地多功能价值与生态评价、土地发展权的配置和转移、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创新、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和立法体系完善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 空间规划 土地科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8
作者 陈龙高 李效顺 +2 位作者 张训迪 李龙 陈龙乾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于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与统计调查法系统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状,进而提出了面向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发展路径的... 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于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与统计调查法系统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状,进而提出了面向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发展路径的建议。结果表明:(1)现行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较难达到国土空间规划对人才掌握知识技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求,且存在相应的薄弱或空白知识领域。(2)不同二级学科类型在培养目标方面具有自身的培养特色。(3)经济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全部相关学科核心课程体系的共有高频词。(4)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二级学科应作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核心学科基础。(5)规划、经济与管理知识领域是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专业教育内容。据此,文章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发展的路径建议:构建本硕博贯通式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于不同的相关学科背景,建立具有相应优势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人才培养方向;构建基础+方向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执业技能认证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文章研究结论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学科 人才培养体系 发展路径 微词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多期扩展规律和空间异质性的城市扩展元胞自动机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启源 王海军 +3 位作者 曾浩然 彭小桃 孙端 陈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城市扩展模拟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制定合理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元胞自动机为城市扩展模拟提供了方法支撑,但综合表达城市扩展时空复杂性的耦合模型仍较少。该文提出一种耦合多期扩展规律和空间异质性的元胞自动机模型(Multi-Temporal... 城市扩展模拟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制定合理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元胞自动机为城市扩展模拟提供了方法支撑,但综合表达城市扩展时空复杂性的耦合模型仍较少。该文提出一种耦合多期扩展规律和空间异质性的元胞自动机模型(Multi-Temporal and Spatial Cellular Automata,MTS-CA),首先从多方面刻画城市扩展特征并计算各时期与模拟目标期的特征相似性,由此为不同时期的城市扩展规律分配权重;然后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城市空间进行分区,挖掘不同空间特征下的扩展规则,表达空间异质性;最后将各时期的局部空间转换规则加权融合得到耦合模型的转换规则。以上海市为研究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发现:①城市扩展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马尔可夫过程,顾及多期扩展规律的模型能更充分表达城市扩展机制,且扩展特征的相似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扩展规律的一致性;②挖掘城市扩展规律时,使用地理分区策略可顾及空间异质性,使局部区域概率分布的匹配效果更佳,进而提升模拟精度;③MTS-CA可以顾及城市扩展的时空复杂性,实现更准确、合理的城市扩展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地理相似性 元胞自动机 地理模拟 时空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MCR-CIRCUIT的山西省运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涛 樊鹤翔 +2 位作者 周可钦 李涵璟 王苗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山西省运城市位于黄河中下游三省交界处,其景观要素成分复杂,对运城景观生态网络斑块与廊道的研究有利于黄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护。基于形态空间格局理论(MSPA)确定连通性强的核心斑块,识别核心生态源地,以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为基础... 山西省运城市位于黄河中下游三省交界处,其景观要素成分复杂,对运城景观生态网络斑块与廊道的研究有利于黄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护。基于形态空间格局理论(MSPA)确定连通性强的核心斑块,识别核心生态源地,以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为基础,叠加7种阻力因子构建综合阻力面,根据重力模型划分生态廊道等级。以基于电路理论(CIRCUIT)的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生态夹点和障碍点作为生态节点,综合构建源地(面)-廊道(线)-节点(点)的运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运城市核心生态源地有9处,综合重力模型和实际建设需求划分13条重要生态廊道和10条一般生态廊道,识别出关键生态节点17个,一般生态节点34个;2)现有重要生态廊道集中于运城南部,南北方向生态联系较弱,可优先加强贯穿稷山县、新绛县、闻喜县的重要生态廊道建设;3)MSPA模型与电路理论的综合运用可提升景观生态网络构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确定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网络 形态空间格局理论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源地-廊道-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季节性闲置与完全闲置的比较——基于全国百县调查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明峰 曹广忠 +1 位作者 刘嘉杰 刘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9-59,共11页
研究目的:识别我国宅基地闲置的类型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的形成原因,为闲置宅基地科学管理、分类整治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一项全国百县调查数据,对宅基地季节性和完全闲置进行比较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二者的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识别我国宅基地闲置的类型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的形成原因,为闲置宅基地科学管理、分类整治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一项全国百县调查数据,对宅基地季节性和完全闲置进行比较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二者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季节性闲置比完全闲置更为常见,平均程度更深,村际差异也更大。中部地区农村宅基地平均闲置率最高且以季节性闲置为主,区位偏远农村季节性闲置更为普遍。人口迁移对宅基地闲置的解释力最强,家庭化迁移直接导致宅基地闲置;地理条件差异是形塑宅基地闲置地域分异的基础;确权颁证发挥产权固化的作用,对两种闲置均有促进作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有效抑制完全闲置,非农就业则明显提高季节性闲置。研究结论:季节性闲置宅基地仍发挥居住功能,不应视为资源浪费;完全闲置才是宅基地资源浪费的典型,在具体整治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闲置 季节性闲置 完全闲置 家庭化迁移 农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