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埕岛油田跟踪优化注水开发及效果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胜利 黄咏梅 +1 位作者 牛明超 朱凯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6-48,共3页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的高渗透、高饱和、稠油、疏松砂岩油藏。根据开发方案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 ,馆陶组在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附近转注 ,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由于实施注水工程滞后两年 ,油藏进入溶解气驱阶段 ,原...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的高渗透、高饱和、稠油、疏松砂岩油藏。根据开发方案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 ,馆陶组在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附近转注 ,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由于实施注水工程滞后两年 ,油藏进入溶解气驱阶段 ,原制定的注水时机、注采比用 1 .0等技术政策已不能符合油田的实际情况 ,在对储层发育状况及馆陶组开采特征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 ,应用跟踪数值模拟技术 ,对埕岛油田馆陶组注水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实施注水后 ,通过强化跟踪分析 ,及时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注水开发 跟踪数值模拟 优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未开发储量评价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清汉 尚明忠 +2 位作者 秦宗瑜 李浩 范智慧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34-35,共2页
提出了评价海上未开发储量的新方法和分类标准;计算了不同油价、不同井深条件下的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对埕岛油田未开发储量进行了评价分类;总结了该油田未开发储量的特点,提出了四类未开发储量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埕岛油田 未开发储量 评价 经济极限初产油量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钢管测压技术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牟忠波 《油气井测试》 2004年第3期61-62,共2页
毛细钢管测压技术是新型的试井测压技术 ,可对单层或多层同时进行压力监测 ,具有地面直读、实时显示、耐高温 (可达 370℃ )、使用寿命长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该技术在埕岛油田的配套改进及在开发中的应用 ,为油井动态跟踪分析 ,开采规... 毛细钢管测压技术是新型的试井测压技术 ,可对单层或多层同时进行压力监测 ,具有地面直读、实时显示、耐高温 (可达 370℃ )、使用寿命长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该技术在埕岛油田的配套改进及在开发中的应用 ,为油井动态跟踪分析 ,开采规律评价 ,合理注采方案的制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钢管测压技术 海上油田 油田开发 试井工艺 压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中低含水期提注开发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齐陆宁 邓艳霞 《海洋石油》 CAS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埕岛油田是河流相疏松砂岩油藏,初期采用温和注水政策,压力降低、液量下降等开发矛盾逐步暴露。为实现海上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提高注采比可有效提高水驱效果,提高采油速度,实现高速高效开发。2005年7月井... 埕岛油田是河流相疏松砂岩油藏,初期采用温和注水政策,压力降低、液量下降等开发矛盾逐步暴露。为实现海上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提高注采比可有效提高水驱效果,提高采油速度,实现高速高效开发。2005年7月井区开始提注,提注后对应受效油井出现明显增油效果,液量不断上升,开发形势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矛盾 数模模拟 提注 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在埕岛油田东斜坡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喜龙 李照延 +1 位作者 杨鹏飞 孙希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210-214,共5页
埕岛油田东斜坡地区下第三系油藏主要受岩性分布控制 ,本文从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入手 ,深入探讨了层序地层与含油砂体之间的关系 ,得出该区主要有三种油气成藏模式 ,即岩性尖灭型油藏、不整合遮挡型油藏和超覆尖灭型油藏 ,同时在综合... 埕岛油田东斜坡地区下第三系油藏主要受岩性分布控制 ,本文从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入手 ,深入探讨了层序地层与含油砂体之间的关系 ,得出该区主要有三种油气成藏模式 ,即岩性尖灭型油藏、不整合遮挡型油藏和超覆尖灭型油藏 ,同时在综合储层预测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东斜坡地区下一步勘探的三个有利目标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埕岛油田东斜坡 应用 隐蔽油气藏 油气勘探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油藏地质模型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英霞 高喜龙 +1 位作者 杨鹏飞 黄咏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3-55,共3页
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属河流相砂岩 ,油气富集程度高 ,该层系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埕岛油田总储量的 89.6% ,产能高 ,原油性质相对较好 ,该油田目前仍处于天然能量开采阶段。通过对馆上段油藏的综合分析 ,建立了高度概括的油藏概念地质模... 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属河流相砂岩 ,油气富集程度高 ,该层系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埕岛油田总储量的 89.6% ,产能高 ,原油性质相对较好 ,该油田目前仍处于天然能量开采阶段。通过对馆上段油藏的综合分析 ,建立了高度概括的油藏概念地质模型 ,认为馆上段河道砂油藏为曲流河相正韵律细粒沉积为主 ,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高黏度、高饱和度、高非均质程度等特点 ,砂体变化快 ,油层疏松易出砂。采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与井资料密切结合 ,建立了描述储集砂体分布和油藏属性参数特征的静态地质模型 ,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馆上段 1+2砂组至 6砂组的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图 1参 3(徐英霞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馆陶组 油藏地质模型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极浅海油田注采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清汉 徐冬梅 +1 位作者 朱凯 刘长豪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3期53-56,共4页
针对埕岛馆陶组油藏一套层系多层合采 ,层间、平面矛盾突出 ,溶解气驱状况下转入注水开发 ,海上注水不能实现细分层段 (3段以上 )分层注水的特点 ,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运用数值模拟技术、油藏工程... 针对埕岛馆陶组油藏一套层系多层合采 ,层间、平面矛盾突出 ,溶解气驱状况下转入注水开发 ,海上注水不能实现细分层段 (3段以上 )分层注水的特点 ,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运用数值模拟技术、油藏工程分析等方法手段 ,进行了注水方式、分注层段、注采比的优化研究 ,确定了溶解气驱状态下适合埕岛馆陶组油藏特点的注水技术政策 ,为海上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方式 埕岛油田 海上油田 气驱采油技术 油藏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鹏飞 张磊 李大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 极浅海特大油田—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 ,揭示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 ,指出埕岛油田馆上段储... 通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 极浅海特大油田—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 ,揭示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 ,指出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与微相带、砂体发育密切相关 ,并建立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四种类型的孔隙结构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韵律性 非均质性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含水期海上油田注水井调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富 任熵 戴彩丽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从调剖堵水角度出发,针对埕岛油田的地层条件及海上环保要求,按照PI决策理论,研究了适合于埕岛油田的调剖剂及过顶替液的剂型、配方和用量,最终调剖剂优选为冻胶型堵剂中的酚醛树脂冻胶,高粘聚合物溶液为过顶替液。按照堵剂的套圈式封... 从调剖堵水角度出发,针对埕岛油田的地层条件及海上环保要求,按照PI决策理论,研究了适合于埕岛油田的调剖剂及过顶替液的剂型、配方和用量,最终调剖剂优选为冻胶型堵剂中的酚醛树脂冻胶,高粘聚合物溶液为过顶替液。按照堵剂的套圈式封堵、选择性注入和过顶替的原则,对埕北11E-6井等4口水井进行了调剖堵水试验。施工前后的井口压降曲线、指示曲线和吸水剖面均有成功的变化,周围10口受效油井含水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不仅对埕岛油田的控水稳油是有益的探索,而且对其他早期注水开发油田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剖面调整 中含水期 海上油气田 选择性注入 堵水剂 埕乌油田 埕北11E-6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东部斜坡带东下段沉积特征及油藏类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希瑞 赵庆月 黄大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28,共3页
埕岛油田东部斜坡带下第三系油藏以三角洲、浊积扇砂体隐蔽油气藏为主,储层埋藏深、厚度变化大,油气成藏复杂。通过对该带的沉积特征、沉积体系和沉积物源的研究,指出其东下段砂体的分布主要受物源和沉积相带两方面控制,砂体只有在有效... 埕岛油田东部斜坡带下第三系油藏以三角洲、浊积扇砂体隐蔽油气藏为主,储层埋藏深、厚度变化大,油气成藏复杂。通过对该带的沉积特征、沉积体系和沉积物源的研究,指出其东下段砂体的分布主要受物源和沉积相带两方面控制,砂体只有在有效圈闭情况下才能成藏,并且从构造上总结了三种油藏类型。最后指出该带下一步勘探重点是沿主物源方向展布的、成藏条件良好的各种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东部地区 斜坡带 东下段 沉积特征 油藏类型 沉积构造 沉积体系 粒度结构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潜油螺杆泵在埕岛油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红兰 王富 梁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48-50,共3页
电动潜油螺杆泵从根本上排除了有杆螺杆泵在原油开采中的抽油杆断脱和在深井、斜井中使用受到限制的问题,而且也克服了潜油电动离心泵输送稠油效率低的缺陷,具有水力损失少、不易砂卡,不易产生气锁、泵传送液体的范围种类较宽、井口无... 电动潜油螺杆泵从根本上排除了有杆螺杆泵在原油开采中的抽油杆断脱和在深井、斜井中使用受到限制的问题,而且也克服了潜油电动离心泵输送稠油效率低的缺陷,具有水力损失少、不易砂卡,不易产生气锁、泵传送液体的范围种类较宽、井口无泄漏、无噪音、日常管理简单等优点,尤其适合海上平台采油。介绍了电动潜油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论述了电动潜油螺杆泵在埕岛海上应用的选井条件、配套技术、施工要点等。通过2口典型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工艺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潜油泵 螺杆泵 机理 稠油油藏 定向井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疏松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才志 李相方 夏玉龙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埕岛油田CB4A、CB4B、CB4C井组属埕岛四井区SH4开发井组 ,其胶结物含量明显低于埕岛油田其它区块 ,储层胶结疏松 ,作业过程中容易导致油层伤害。通过对埕岛油田馆陶组储层进行的大量敏感性实验研究 ,认为馆陶组储层Ng3段属于弱流速敏感... 埕岛油田CB4A、CB4B、CB4C井组属埕岛四井区SH4开发井组 ,其胶结物含量明显低于埕岛油田其它区块 ,储层胶结疏松 ,作业过程中容易导致油层伤害。通过对埕岛油田馆陶组储层进行的大量敏感性实验研究 ,认为馆陶组储层Ng3段属于弱流速敏感、中等强度的水敏、盐敏 ,对土酸不敏感。临界矿化度为 2 0 0 0~ 4 0 0 0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粘土矿物 临界矿化度 砂岩 油层伤害 弱流速敏感 完井液 速度敏感性评价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井下电加热降黏技术在埕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红兰 王富 陈俊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埕岛油田新建产能区块原油为稠油,原油黏度最高达6 000 mPa·s、平均为3 000 mPa·s,且该油田定向井造斜点较浅,平均400 m左右,因此常规电潜泵和螺杆泵采油技术均不适用。在对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 埕岛油田新建产能区块原油为稠油,原油黏度最高达6 000 mPa·s、平均为3 000 mPa·s,且该油田定向井造斜点较浅,平均400 m左右,因此常规电潜泵和螺杆泵采油技术均不适用。在对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井下电加热降黏技术,并在埕岛油田CB 243区块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了泵下原油的温度,降低了原油黏度,解决了稠油入泵和举升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电潜泵采油技术对稠油开采的适用性。文中对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参数、电运行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埕岛油田的应用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电加热降黏技术 埕岛油田 电潜泵 稠油 安全阀 单流阀 扶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基入井液在埕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才志 夏玉龙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5,共2页
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海水基入井液是一种适合埕岛油田且性能优良的入井液,可以满足不同的作业要求,在埕岛油田的快速上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水基入井液由过滤海水(或卤水)、粘土稳定剂(主链和侧链带有季氮原子的有机阳... 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海水基入井液是一种适合埕岛油田且性能优良的入井液,可以满足不同的作业要求,在埕岛油田的快速上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水基入井液由过滤海水(或卤水)、粘土稳定剂(主链和侧链带有季氮原子的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缓蚀剂(咪唑啉季铵盐)、破乳剂(以十八醇为起始剂的嵌段聚合物)组成,如是洗井液,则再加2%~4%的清洗剂。因为基液是海水,90%以上的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免除了大量的原料费用,因此海水基入井液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现场测试资料的收集,利用试井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各种入井液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海水基入井液不但可以恢复油层渗透率,而且能改善流动条件;使用海水基入井液作业的井的表皮系数低,对地层的改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基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防止地层损害 埕岛油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海上油田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组网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柏森 管永升 +2 位作者 韩德辉 智卫东 张丽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35-137,共3页
数据传输技术是自动化测控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海上油田数据传输条件的特殊性 ,在埕岛油田海上平台自动化测控系统中采用了局域网冗余配置 ,并在各站之间采用扩频微波和无线电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保证了数据的准确。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生产管理 自动化系统 数据传输 局域网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油水井储层物性及完善性试井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牟忠波 张俊 王渊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4期49-51,共3页
针对海上油田油藏开发要求和采油工艺特点 ,经过几年的引进、推广、研制、配套的手段 ,形成了一套以毛细钢管测压为代表的行之有效的海上油田动态监测技术和手段 ,并将这些手段与开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使动态监测资料在产能建设方案 ,... 针对海上油田油藏开发要求和采油工艺特点 ,经过几年的引进、推广、研制、配套的手段 ,形成了一套以毛细钢管测压为代表的行之有效的海上油田动态监测技术和手段 ,并将这些手段与开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使动态监测资料在产能建设方案 ,注水开发方案以及开发动态跟踪调整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为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利用固定式毛细钢管测试技术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通过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对油水井的储层物性特征和完善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总结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进一步加强试井资料在开发中的应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储层物性 完善性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埕岛油田东斜坡古近纪东营组划分与对比及沉积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鹏飞 张磊 +1 位作者 李大伟 李德生 《山东地质》 2003年第C00期47-50,共4页
埕岛油田是我国浅海—极浅海海域的第一个大型油田,该油田东斜坡古近纪东营组油层发育良好,但沉积环境变化较大,对准确进行地层对比和沉积特征分析造成了影响。本文从层序地层学入手,应用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的东营组进行了划分对... 埕岛油田是我国浅海—极浅海海域的第一个大型油田,该油田东斜坡古近纪东营组油层发育良好,但沉积环境变化较大,对准确进行地层对比和沉积特征分析造成了影响。本文从层序地层学入手,应用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的东营组进行了划分对比,综合运用了时间地层对比及岩性地层对比两种方法建立了东斜坡东营组对比格架,并在纵向上识别出两套沉积体系:东营组下部为滨浅湖半深湖相水下扇沉积体系,中上部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该带进行深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油层 古近纪 东营组 渤海 地层对比 沉积特征 层序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管技术及其在埕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龙祥 孙月文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1年第5期43-46,共4页
通清管技术在油气集输中是一种常用的用来清除管道内杂质、蜡、垢以及排空管道内存液的有效办法。本文以海四联—孤六联377× 7的距离为 17 35 5km的输油管线为例对通清管技术作一简单介绍 ,并对常见故障进行简单剖析。
关键词 清管技术 油气集输 输油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在埕岛油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才志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2期38-45,共8页
针对埕岛油田的储积层特征和螺杆泵采油工艺的技术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际的配套研究,从优化泵的设计,杆、管的配套,到采用软启、缓停等技术,逐步完善了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该技术在胜利浅海埕岛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埕岛油田的储积层特征和螺杆泵采油工艺的技术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际的配套研究,从优化泵的设计,杆、管的配套,到采用软启、缓停等技术,逐步完善了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该技术在胜利浅海埕岛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螺杆泵平均检泵周期达到1172d,是国外同类螺杆泵的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采油工艺 埕岛油田 储积层特征 检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后如何深化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
20
作者 刘芳 范建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入世”意味着企业进入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加入WTO对我国石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化对策与措施,坚持较高的石油石化产品进出口检验标准和包装要求及环保要求,以隐形壁垒的方式... “入世”意味着企业进入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加入WTO对我国石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化对策与措施,坚持较高的石油石化产品进出口检验标准和包装要求及环保要求,以隐形壁垒的方式适当缓解国外产品涌入的压力,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石油企业 标准化 世界贸易组织 工作体制 标识 入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