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微泡在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姜矜君 赵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05-108,共4页
超声微泡携带药物或基因靶向治疗肿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超声微泡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对血管内皮和邻近组织的机械损伤作用,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超声微泡可靶向递送紫杉醇等化疗药物,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肿瘤局部的... 超声微泡携带药物或基因靶向治疗肿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超声微泡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对血管内皮和邻近组织的机械损伤作用,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超声微泡可靶向递送紫杉醇等化疗药物,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化疗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超声微泡可将外源基因导入乳腺癌细胞,以纠正靶细胞的功能缺陷,促进细胞凋亡。超声微泡可通过靶向递送单克隆载体进行免疫治疗,活化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超声微泡 乳腺肿瘤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mpC响应银胁迫初探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沈舒楚 吴钰煌 +5 位作者 蔡丹 安皓月 伍中宝 王君 杜幼芹 邹黎黎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8,共9页
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外膜孔蛋白C(outer membrane porin channel C,OmpC)编码基因ompC、OmpF编码基因ompF和PhoE编码基因phoE。连续监测ompC缺失株的生长及其对银离子的敏感性;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Omp... 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外膜孔蛋白C(outer membrane porin channel C,OmpC)编码基因ompC、OmpF编码基因ompF和PhoE编码基因phoE。连续监测ompC缺失株的生长及其对银离子的敏感性;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OmpC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ompC、ompF和phoE缺失株构建成功,ompC、ompF和phoE缺失并不影响E.coli的生长代谢。相比于其他孔蛋白,OmpC蛋白缺失可显著提高E.coli抵御银离子胁迫的能力,与耐抗生素存在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示,OmpC的分子式为C1795H2676N482O577S4,由36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0368.12,原子总数为5534,等电点为4.58;含有跨膜域,定位于细胞外膜中;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18.80%,β-折叠占比29.16%,β-转角占比6.81%,无规则卷曲占比45.23%;与银离子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显示无对接位点。这为OmpC主要作为银离子入胞通道提供更多证据,可为解析E.coli应对银离子胁迫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λRed同源重组技术 银离子 OMPC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培育肉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浅析
3
作者 孙孟君 熊昌武 +4 位作者 陈颖雷 廖慧琳 万莹铚 刘晓雯 王栎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8,共8页
细胞培育肉来源可溯、成分可控,优点良多,已经成为弥补肉制品行业资源缺口的优良选择,但也存在生产成本高、大规模生产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该文对细胞培育肉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并对其... 细胞培育肉来源可溯、成分可控,优点良多,已经成为弥补肉制品行业资源缺口的优良选择,但也存在生产成本高、大规模生产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该文对细胞培育肉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细胞培育肉的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肉 细胞培育肉 无血清培养基 细胞支架 3D生物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氮杂环甲基芳氧苯氧丙酰胺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祈星 柳爱平 黄明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合成了系列N-氮杂环甲基芳氧苯氧丙酰胺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液-质联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测定了其对A549和Hela细胞系的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化合物活性高于对照药剂... 合成了系列N-氮杂环甲基芳氧苯氧丙酰胺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液-质联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测定了其对A549和Hela细胞系的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化合物活性高于对照药剂顺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 芳氧苯氧基丙酰胺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乐梓阳 胡毅 +1 位作者 刘烨 王艳华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通过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的生长、增殖、存活和代谢,参与ESCC的转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本文主要简述了ESCC的发病机理,尤其是PI3K/Akt/mTOR信号...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通过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的生长、增殖、存活和代谢,参与ESCC的转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本文主要简述了ESCC的发病机理,尤其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ESCC进展的关系,以及当前以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新药研发进展,以期为ESCC相关研究和新治疗策略的构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食管鳞状细胞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半乳糖凝集素-3在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6
作者 刘珮 蔡宇 +1 位作者 王德成 韩珊珊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5,共7页
目的探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TERT-RPE)细胞内对自噬活动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TERT-RP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高糖组(HG组)、高糖+si-NC组(HG+si-NC组)和高糖+si-Gal3组(HG+si-Gal3组),采用RT-... 目的探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TERT-RPE)细胞内对自噬活动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TERT-RP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高糖组(HG组)、高糖+si-NC组(HG+si-NC组)和高糖+si-Gal3组(HG+si-Gal3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hTERT-RPE细胞内Gal3、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hTERT-RPE细胞上清液中IL-1、IL-6的表达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染色、比色法和微板法分别检测各组hTERT-RPE细胞内活性氧(ROS)表达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TERT-RPE细胞内Gal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型和Ⅰ型的比值(LC3Ⅱ/LC3Ⅰ)、苄氯素1(Beclin1)、自噬相关(ATG)5、ATG7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各组hTERT-RPE细胞内分别单独转染双荧光mRFP-GFP-LC3质粒和共同转染RFP-LAMP1、GFP-LC3质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两种方法转染后各组hTERT-RPE细胞内自噬流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HG组hTERT-RPE细胞内Gal3、IL-1、IL-6、TNF-α、ICAM-1、P62、ROS表达水平以及MDA含量均升高(均为P<0.05),LC3Ⅱ/LC3Ⅰ、Beclin1、ATG7、ATG5表达水平以及SOD活性、双荧光mRFP-GFP-LC3质粒红色荧光斑点(自噬溶酶体)和黄色荧光斑点(自噬小体)数量均降低(均为P<0.05),RFP-LAMP1、GFP-LC3质粒共定位的黄色荧光斑点(自噬溶酶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G组相比,HG+si-NC组hTERT-RPE细胞内上述指标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HG+si-NC组相比,HG+si-Gal3组hTERT-RPE细胞内Gal3、IL-1、IL-6、TNF-α、ICAM-1、P62、ROS表达水平以及MDA含量均降低(均为P<0.05),LC3Ⅱ/LC3Ⅰ、Beclin1、ATG7、ATG5表达水平以及SOD活性、双荧光mRFP-GFP-LC3质粒红色和黄色荧光斑点数量均升高(均为P<0.05),RFP-LAMP1、GFP-LC3质粒共定位的黄色荧光斑点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3在高糖诱导的hTERT-RPE细胞内显著升高导致自噬流受损,其直接针对自噬小体形成发挥调控作用,高度参与高糖诱导的hTERT-RPE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半乳糖凝集素-3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卢倩倩 刘英 +4 位作者 严密 刘彬彬 蔡轶 王君 邹黎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2期31-34,46,共5页
自Arduengo在1991年首次成功分离到稳定的游离N-杂环卡宾化合物(NHC)以来,其作为过渡金属配合物新型配体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NHC金属配合物除了在催化、合成和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在治疗方面的应用也值得特别关注。近年来研究发... 自Arduengo在1991年首次成功分离到稳定的游离N-杂环卡宾化合物(NHC)以来,其作为过渡金属配合物新型配体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NHC金属配合物除了在催化、合成和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在治疗方面的应用也值得特别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NHC-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和抗微生物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就NHC-金(Au)、NHC-银(Ag)、NHC-钯(Pd)、NHC-铂的抗恶性肿瘤增殖活性及NHC-Au、NHC-Ag、NHC-Pd的抗微生物活性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杂环卡宾化合物 N-杂环卡宾金属 抗肿瘤 抗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抽提物与姜黄素复合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晓英 余海立 +2 位作者 郑明山 刘晓雯 张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33,共9页
目的:研究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酵母抽提物和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检测小鼠血... 目的:研究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酵母抽提物和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肝组织中总谷胱甘肽(Toal glutathione,T-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icdialdehyde,MD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变化,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损伤情况,分析肠道菌群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能够降低小鼠ALT、AST、MDA、TC和TG的水平,提高GSH-Px、TGSH的水平;肝组织切片表明,受试物明显改善酒精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浸润和炎症浸润;肠道菌群分析表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能有效恢复因酒精改变的不动杆菌属、普雷沃菌属、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效果优于酵母抽提物。结论: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脂质代谢、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抽提物 姜黄素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利春 涂浩 +4 位作者 段丽 熊海容 石辰 吴雪婷 刘朝奇 《安徽医学》 2017年第7期823-826,共4页
目的运用饲料及药物进行3种不同的建模方式,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特点,为NAFLD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昆明鼠3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 目的运用饲料及药物进行3种不同的建模方式,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特点,为NAFLD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昆明鼠3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9只)。实验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活动情况、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学等变化情况。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体质量增高最显著,高糖高脂饲料组次之,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种模型肝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血糖、血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肝脏三酰甘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组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均出现肝脏脂肪变性,其中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肝脏脂肪变性最严重,为最优建模方法。结论不同处理方式都可制备NAFLD模型,但肝脏损伤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高脂饮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达霉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10
作者 鲁华 秦烨 +1 位作者 占景琼 王艳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力达霉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Caski细胞随机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均加入含力达霉素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100μL,分别调整其终浓度为1、2.5、5 ... 目的探讨力达霉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Caski细胞随机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均加入含力达霉素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100μL,分别调整其终浓度为1、2.5、5 ng/m L,对照组仅加入等体积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计算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计算细胞凋亡率及裂亡率。结果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高浓度组降低更明显(P均<0.01)。对照组及中浓度组S期细胞比例均高于低、高浓度组(P均<0.05)。低、中、高浓度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G2/M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中、高浓度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例分别为(34.77±5.33)%、(37.87±5.73)%、(18.37±3.91)%、(4.17±0.65)%;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低、中浓度组均高于高浓度组(P均<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低、中、高浓度组存在多种形态的死亡细胞,包括凋亡、坏死、裂亡的细胞。对照组及高、低、中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及裂亡率均依次升高,两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力达霉素可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或裂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力达霉素 人宫颈癌Caski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裂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提取物对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利春 涂浩 +5 位作者 段丽 佘慧宇 张伟 张长城 袁丁 刘朝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木瓜提取物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低(50 mg/kg)、高(100 mg/kg)剂量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糖高脂饲养造模,4周后处... 目的观察木瓜提取物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低(50 mg/kg)、高(100 mg/kg)剂量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糖高脂饲养造模,4周后处死,检测体质量、肝脏质量、血清相关指标及肝脏三酰甘油(TG)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明显增大,肝指数明显升高(P<0.01),附睾脂肪指数明显升高(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葡萄糖水平升高(P<0.05);肝脏TG水平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肝脏脂肪变性明显;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组织SIRT1、FoxO1表达水平下调,SERBP-1c表达水平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药物低、高剂量组脂肪肝病理损伤明显改善,肝指数、肝脏TG含量均下降,SIRT1和FoxO1表达水平上调。结论木瓜提取物对高糖高脂诱导的NAFLD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IRT1-FoxO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提取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质代谢 SIRT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松 郑军 +2 位作者 姚汝铖 杜剑平 谭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99-102,共4页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KLKs)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个蛋白水解酶亚群,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以及各种组织中,在正常组织中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结直肠癌组织中KLK4、KLK5、KLK6、KLK7、KLK10、KLK11、KLK14相对于邻近正...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KLKs)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个蛋白水解酶亚群,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以及各种组织中,在正常组织中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结直肠癌组织中KLK4、KLK5、KLK6、KLK7、KLK10、KLK11、KLK14相对于邻近正常组织表达显著上调,与结直肠肿瘤的发展、侵袭和转移显著相关,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判断价值。但是,由于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途径的过程,KLKs在结直肠癌中联合运用判断预后甚至作为有效生物标记的价值将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发酵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及AMPK/SIRT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涂浩 吴利春 +5 位作者 段丽 尹梦 侯梦莹 张长城 袁丁 刘朝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40-343,353,共5页
目的:观察木瓜发酵液对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脂质代谢及AMP激活蛋白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木瓜发酵液高(10 m L/kg)... 目的:观察木瓜发酵液对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脂质代谢及AMP激活蛋白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木瓜发酵液高(10 m L/kg)和低剂量组(5 m L/kg),每组8只。三周后,收集小鼠血液及组织样本。用试剂盒检测血清ALT、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ing检测p-AMPK和SIRT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病理证实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血清ALT和肝脏TG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SIRT1、Fox O1和p-AMPK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木瓜发酵液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质蓄积,肝组织TG含量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SIRT1、Fox O1 mRNA和SIRT1、p-AMPK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其中木瓜发酵液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效果好,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木瓜发酵液能够改善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肝细胞内AMPK/SIRT1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发酵液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MPK/SIRT1通路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璐 吴有斌 +3 位作者 倪毅然 刘梦媛 吴江锋 张艳琼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251-1257,共7页
微RNA(microRNAs,miRNAs)可稳定存在于细胞、组织及血液中,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成为多种疾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已有研究表明,其在各种慢性肝病所致的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节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干预肝纤维化发... 微RNA(microRNAs,miRNAs)可稳定存在于细胞、组织及血液中,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成为多种疾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已有研究表明,其在各种慢性肝病所致的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节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干预肝纤维化发展进程。本文就miRNA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微RNA 治疗策略 靶向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地区2201例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槐 刘朝奇 +3 位作者 金锦莲 周海燕 吴娜威 吴发明 《巴楚医学》 2019年第4期75-78,86,共5页
目的:分析宜昌市葛洲坝地区结肠镜受检者结直肠病变情况。方法:对2015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20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1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肠道病变1794例(81.51%),其中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炎合并息肉... 目的:分析宜昌市葛洲坝地区结肠镜受检者结直肠病变情况。方法:对2015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20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1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肠道病变1794例(81.51%),其中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炎合并息肉及结直肠癌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结直肠炎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腹痛、便秘、便血、腹泻及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结直肠病变检出率较高,常见病变为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炎和结直肠癌。老年组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均P<0.05),且老年受检组中,男性结直肠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洲坝地区有肠道相关临床症状患者的结直肠疾病检出率较高,中年及以上人群应重视结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结直肠病变,尤其是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结直肠癌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槐 刘朝奇 +1 位作者 金锦莲 吴发明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大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有着紧密联系。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它能通过免疫逃逸、免疫耐受、凋亡抑制等机制参与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及迁移,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大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有着紧密联系。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它能通过免疫逃逸、免疫耐受、凋亡抑制等机制参与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及迁移,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TLR4信号通路活化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大肠癌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预测分析卵巢癌顺铂耐药相关基因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静 黄益玲 黄利鸣 《巴楚医学》 2021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卵巢癌顺铂耐药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学分析以获得卵巢癌耐药相关分子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中寻找出3个卵巢癌顺铂耐药相关芯片数据集,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作韦恩图获...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卵巢癌顺铂耐药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学分析以获得卵巢癌耐药相关分子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中寻找出3个卵巢癌顺铂耐药相关芯片数据集,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作韦恩图获取交集;通过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对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获取枢纽基因(Hub基因);利用UALCAN在线分析Hub基因在卵巢癌中生存曲线。结果:筛选出3个数据集的差异共表达基因67个。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结构分子活性、细胞对高氧反应、细胞基质粘附、成骨细胞分化、细胞外泌体、局灶性黏连、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通过分析获得10个Hub基因:ITGB2、VCL、ITGA2、ITGB4、GBP1、COL6A1、MT2A、UST、VCAN、DSEL。生存曲线分析表明,VCAN基因表达的升高使得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癌基因VCAN可作为卵巢癌顺铂耐药分子标志物,为卵巢癌顺铂耐药的诊断、治疗靶点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顺铂耐药 GEO数据库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chac1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髓系造血中的功能研究
18
作者 陈紫涵 周静 +1 位作者 王德成 晏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2,共10页
为探索chac1基因(ChaC glutathione specific gamma-glutamylcyclotransferase 1)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斑马鱼Chac1蛋白的序列特征并用qRT-PCR检测了chac1在斑马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 为探索chac1基因(ChaC glutathione specific gamma-glutamylcyclotransferase 1)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斑马鱼Chac1蛋白的序列特征并用qRT-PCR检测了chac1在斑马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和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chac1基因的三个外显子上设计了3条sgRNA并通过测序及qRT-PCR检测其敲除效率。苏丹黑染色3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野生型和chac1突变型斑马鱼幼鱼的中性粒细胞数量;qRT-PCR检测突变斑马鱼髓系造血相关因子。结果显示:chac1是母源基因,在受精后0~3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时其表达量较高,之后随着母本基因的影响逐渐变小,chac1的mRNA表达量下降;在斑马鱼成鱼中,其在肌肉、卵巢、脑中高表达;此外,突变型斑马鱼较野生型斑马鱼相比,其苏丹黑染色阳性信号更多;chac1突变后髓系造血转录调控因子pu.1的mRNA水平上调。综上,chac1为母源基因,其缺失会促进早期中性粒细胞的发育并伴随着髓系造血转录调控因子pu.1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c1 斑马鱼(Danio rerio) 髓系造血 中性粒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不同年龄段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19
作者 王清 唐立华 +4 位作者 胡余昌 陈路 郎博娟 刘旭 张丁 《巴楚医学》 2018年第1期79-82,114,共5页
目的:了解宜昌市不同年龄段女性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促进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更好地应用于宫颈癌筛查。方法:通过微点样基因芯片法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样本进行分析。结果:4 025例标本HPV感染... 目的:了解宜昌市不同年龄段女性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促进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更好地应用于宫颈癌筛查。方法:通过微点样基因芯片法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样本进行分析。结果:4 025例标本HPV感染阳性构成比为35.51%,HPV高危型阳性构成比为28.80%,HPV低危型阳性构成比为12.14%,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HPV感染主要为单一型别的感染,高危型别主要为16型的感染,低危型别主要为54型的感染。结论:不同年龄段人群HPV感染具有差异性,可根据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的特点进行宫颈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2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郑俊濠 王艳华 《巴楚医学》 202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骨肉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0~20岁的青少年是主要的患病人群,其病灶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较少发生于中轴骨与盆骨。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化疗与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此外,骨肉瘤有较高的复发性及肺转移倾向... 骨肉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0~20岁的青少年是主要的患病人群,其病灶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较少发生于中轴骨与盆骨。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化疗与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此外,骨肉瘤有较高的复发性及肺转移倾向,极易发生血行性肺转移,导致患者死亡。如何有效的抑制骨肉瘤生长与侵袭、转移,以及修复受损骨结构是目前骨肉瘤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认为趋化因子-12(CXCL12)在骨肉瘤恶性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CXCL12在骨肉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XCL12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