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演变历程与发展构想 被引量:1
1
作者 董自西 黄美金 +3 位作者 覃志忠 丁秀芳 张锐 罗勇军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厘清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演变历程,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政策梳理,划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演变阶段。结果: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演变具体表现为政策支撑强化、概念表述动态变化、对象范围细化、组织体制... 目的:厘清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演变历程,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政策梳理,划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演变阶段。结果: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演变具体表现为政策支撑强化、概念表述动态变化、对象范围细化、组织体制强化、管理机制优化,其历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结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要注重且放且管,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坚持公益公开,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管理要推行同标同质,以此精益和深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医疗服务价值 基本医疗服务 新增医疗服务 特需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前扣带回皮质Yes激酶相关蛋白表达变化
2
作者 赵石祥 平苹 +4 位作者 李治贵 黄美金 刘明沅 孔繁一 李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0,共9页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的Yes激酶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的Yes激酶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大鼠模型,疼痛评估采用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YAP的表达变化,并观察YAP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表达以及YAP的核定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I组大鼠术后MWT和TWL显著降低,对侧ACC区域YA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YAP核表达量增加,YAP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存在共表达,CCI组YAP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共定位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ACC区域YAP核表达与蛋白表达增多,可能在NP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前扣带回皮质 Yes激酶相关蛋白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胰岛素样因子6水平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发生风险及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董旺 王颖 +3 位作者 张铭乐 高智春 尹纯 晋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2-471,共10页
目的分析血浆胰岛素样因子6(insulin-like factor 6,INSL6)水平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AAS)发生风险及不良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94例AAS... 目的分析血浆胰岛素样因子6(insulin-like factor 6,INSL6)水平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AAS)发生风险及不良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94例AAS患者,以及按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匹配的2021年12月至2024年1月从健康体检中心招募的194例非主动脉疾病对照受试者,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部分检验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INSL6水平;通过比较2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浆INSL6与其他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血浆INSL6水平对AAS发生的诊断效能、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浆INSL6与AAS发病之间的关联;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急性期血浆INSL6水平与AAS不良预后的关联。结果纳入的AAS患者急性期血浆INS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受试者[704.40(481.32~1152.62)vs141.24(107.60~163.72)pg/mL,P<0.001],但血浆INSL6水平在AAS各疾病亚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主动脉溃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AAS组患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其血浆INSL6水平与血小板数量(r=0.325,P<0.001)、血红蛋白浓度(r=0.186,P=0.009)呈正相关,与IL-6(r=-0.182,P=0.011)、INF-γ(r=-0.283,P<0.001)、D-二聚体(r=-0.195,P=0.006)的水平呈负相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INSL6水平与AAS发生独立相关(OR=28.634,95%CI:7.267~112.820,P<0.001);ROC曲线进一步证实,血浆INSL6水平预测AAS的最佳截断值为259.425 pg/mL,在此阈值下其预测的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98.5%。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血浆INSL6水平的AAS患者其累计生存率(P=0.020)和无事件生存率(P=0.004)均显著低于高血浆INSL6水平的AAS患者。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性别、年龄、收缩压、ST分型和手术治疗后,急性期血浆INSL6水平与AAS患者在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HR:0.999,95%CI:0.999~1.000,P=0.023)、AAS相关死亡(HR:0.999,95%CI:0.998~1.000,P=0.012)和复合终点事件(HR:0.999,95%CI:0.999~1.000,P=0.026)的发生风险均独立相关。结论血浆INSL6水平与AAS的发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诊断AAS并判断其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血浆胰岛素样因子6 炎症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腕关节置换术后腕关节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悦 蔡兴博 +2 位作者 张必欢 王斌 徐永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1人工腕关节发展概述第1代人工腕关节Swanson是由德国医生Gluck采用象牙和硅胶制作成的铰链式假体,其设计不符合腕关节生物力学机制,且硅胶容易老化、破损[1~4]。继而出现第2代假体,包括Volz假体和Meuli假体,为非铰链式[5,6],假体远、... 1人工腕关节发展概述第1代人工腕关节Swanson是由德国医生Gluck采用象牙和硅胶制作成的铰链式假体,其设计不符合腕关节生物力学机制,且硅胶容易老化、破损[1~4]。继而出现第2代假体,包括Volz假体和Meuli假体,为非铰链式[5,6],假体远、近端柄状物以髓内插销的方式嵌插于掌骨与桡骨髓腔中,近端假体与桡骨形成关节窝,远端假体的弧面与近端关节窝形成关节,可进行屈伸与轻微尺桡偏活动[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假体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杨学芳 董馨忆 +3 位作者 普吉霞 刘建昆 马立 张志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320,共8页
研究辣木叶(Moringa oleifera Lam,LM)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改善作用和机制。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100 mg/kg),以及LM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 研究辣木叶(Moringa oleifera Lam,LM)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改善作用和机制。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100 mg/kg),以及LM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hiacetamide,TAA)建立HF模型,自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体重、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HF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IV型胶原(IVcollagenIV-C)、层黏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dase,HA)、肝脏羟脯胺酸(HYP)、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纤维组织病变、氧化应激指标(肝脏活性氧(reactiveoxygen,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检测肝脏转运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通路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HF模型组大鼠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显著增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和肝脏HYP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肝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加,HF病变严重;肝脏ROS和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SOD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模型组大鼠肝脏处于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病变状态,肝脏功能受损。与模型组比较,LM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和肝脏HYP浓度不同程度的降低,肝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减少(P<0.05,P<0.01),肝脏ROS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表明LM能够降低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大鼠HF,保护肝脏功能。对TGF-β1/Smads通路基因表达检测发现,模型组TGF-β1、Smad2、Smad3和α-SM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加;相较于模型组,LM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GF-β1、Smad2、Smad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LM低剂量组大鼠肝脏Smad3和α-SMA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LM可下调HF大鼠肝脏TGF-β1/Smads通路基因表达。LM可能通过下调ROS-TGF-β1/Smads通路,改善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辣木叶 氧化应激 肝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舟骨部分置换术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必欢 蔡兴博 +2 位作者 王斌 张悦 徐永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03,共11页
目的建立腕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个性化3D打印舟骨部分置换术后腕关节及假体在不同角度运动中的应力分布和形变,为假体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支持。方法导入1例左腕舟骨骨折伴骨缺失患者的腕关节CT数据及个性化3... 目的建立腕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个性化3D打印舟骨部分置换术后腕关节及假体在不同角度运动中的应力分布和形变,为假体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支持。方法导入1例左腕舟骨骨折伴骨缺失患者的腕关节CT数据及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舟骨部分置换假体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运动方向腕关节整体形变、应力分布及假体与螺钉应力分布。结果随运动角度增加,腕关节整体形变与应力均有所增大,但无明显应力集中区、应力遮蔽等问题。假体应力集中在舟骨连接处,极度掌屈时最大(264.45 MPa);螺钉应力集中在腰部,极度尺偏时最大(116.13MPa),均未超材料强度。结论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舟骨部分置换术后,腕关节整体形变小、应力分布合理,无过度集中或遮蔽问题,最大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该手术方式可匹配患者解剖特征,具有良好生物力学性能,是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伴骨坏死的合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舟骨骨不连 舟骨坏死 3D打印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中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山 李欣 +2 位作者 王若澜 夏伟 贺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4,共13页
目的:探究肺腺癌中与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IROSG)及其与肿瘤组织免疫浸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IROSG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队列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以获取免... 目的:探究肺腺癌中与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IROSG)及其与肿瘤组织免疫浸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IROSG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队列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以获取免疫治疗相关基因,然后与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的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IROSG。基于得到的IROSG对肺腺癌患者进行分型,对亚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单因素COX、LASSO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构建预后模型。使用模型公式计算每个患者的风险评分,并将患者划分为高、低风险组。从多个层面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进行肿瘤微环境(TME)分析、免疫治疗反应预测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分析获取82个IROSG,IROSG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好(P<0.05)。基于IROSG表达水平分型和风险评分构建的肺腺癌患者预后模型预测能力好,基于风险评分和病例特征等预后因子构建的列线图和校正曲线能较好地预测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低风险组主要富集于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通路,而高风险组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和DNA复制等通路上,且低风险组肺腺癌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较高。高、低风险评分结合肿瘤突变负荷(TMB)、TME、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IDE)评分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水平能较好地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免疫治疗反应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可以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模型,可为肺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免疫治疗 氧化应激 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 免疫浸润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病家庭照顾者健康赋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冯玉洁 商艳霞 周伟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2,100,共4页
儿童慢性病是指发生在0~18岁之间,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3年中发生3次及以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本急性致命性的疾病逐渐转变为慢性病,导致儿童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国外儿... 儿童慢性病是指发生在0~18岁之间,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3年中发生3次及以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本急性致命性的疾病逐渐转变为慢性病,导致儿童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国外儿童慢性病的患病率是过去40年的4倍,占全部儿童的12%~16%。而在中国,儿童慢性病的发病率更是达到10%~20%[2]。儿童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慢性病 家庭照顾者 健康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1和Tfh细胞介导NSCLC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兴锴 张一帆 +2 位作者 张鑫 何功浩 蔡文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0-558,共9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全球范围内频发且极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方法往往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难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导致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尽管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全球范围内频发且极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方法往往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难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导致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尽管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为NSCLC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当前的疗效仍显不足,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治疗需求。因此积极探索新的免疫治疗手段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已成为NSCLC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综述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在NSCLC免疫治疗中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通过免疫治疗手段调控免疫检查点,以改善NSCLC治疗前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滤泡辅助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21 免疫检查点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应用于腕塌陷临床疗效:9~10年随访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保闯 蔡兴博 +4 位作者 宋慕国 孟晨 罗欢 李川 徐永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y four-corner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NT-FCAC)在治疗腕塌陷的应用效果,报告9~10年随访疗效。方法选取32例因舟骨骨不连腕塌陷及舟月进行性腕塌陷应用NT-FCAC行四角融合...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y four-corner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NT-FCAC)在治疗腕塌陷的应用效果,报告9~10年随访疗效。方法选取32例因舟骨骨不连腕塌陷及舟月进行性腕塌陷应用NT-FCAC行四角融合并舟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测角计测量腕关节活动度;Jammar测力计测量握力;术前及术后进行快速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Quick DASH)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前后位及侧位片观察腕骨融合率。结果术后3个月32例腕骨均获骨性愈合。随访9~10年,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健侧的60%以上,患手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0.78%。VAS评分由术前(5.97±0.86)分减至末次随访(0.16±0.37)分;Quick DASH评分由术前(70.00±4.76)分降至末次随访(6.16±1.25)分。VAS及Quick DASH评分术前较术后各次随访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NT-FCAC进行腕骨四角融合术,腕骨融合率高,能保存大部分腕关节功能,远期疗效好,适用于需四角融合的腕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塌陷 四角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I型鼓室成形术后耳鸣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周亚光 翟毓红 +4 位作者 郭莉 陈彦文 曹现宝 陈显权 郑天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0-743,共4页
目的分析因中耳疾病伴传导性耳聋行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耳鸣的情况,探讨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发生耳鸣的影响因素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20年3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各类传导性耳聋患者,所有... 目的分析因中耳疾病伴传导性耳聋行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耳鸣的情况,探讨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发生耳鸣的影响因素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20年3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各类传导性耳聋患者,所有患者均系同一术者在全麻下行Ⅱ、Ⅲ型鼓室成形或Piston术。分析Ⅱ、Ⅲ型鼓室成形和Piston术后耳鸣发生的时间特征、发生率以及听力恢复与术后耳鸣的情况,比较Ⅱ型中用或不用锤骨柄和砧骨长脚术后耳鸣的发生差别。结果术后耳鸣发生时间特征:标准Ⅱ型和Piston多发于术后1月,随听力的恢复有些可改善;非标准Ⅱ型、Ⅲ型多发于术后3月内;除标准Ⅱ型外,其他三型,甚至一年内都存在迟发性耳鸣;术后3月Ⅱ13组(标准Ⅱ型组术后随访3个月,耳鸣改善13例)较Ⅱ9组(标准Ⅱ型组术后随访3个月,耳鸣未改善9例)气导(air conduction,AC)听力提高和骨气导差(air-bone-gap,ABG)缩小均较明显(P<0.05);标准Ⅱ型术后耳鸣发生率低于后三者,存在显著差别,且气导听力提高和ABG缩小均较非标准Ⅱ型和Ⅲ型明显(P<0.05),但与Piston相较则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重视锤骨柄、砧骨长脚在各型鼓室成形中的利用,避免PORP通过软骨垫直接与筋膜硬性相联,术中尽量保留听韧带和镫骨肌,以达术后鼓室及听骨链的顺应性,倡导谐性鼓室成形理念,对TORPⅢ型并发症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耳鸣 谐性鼓室成形 硬性鼓室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ATG联合低剂量PTCY预防单倍型相合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回顾性分析
12
作者 雷金美 刘林 +5 位作者 袁忠涛 李玉 罗乐 李小平 黎诗琦 王三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联合低剂量移植后环磷酰胺(post transplantation cyclophosphamide, PTCY)预防单倍型相合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的疗效及安全...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联合低剂量移植后环磷酰胺(post transplantation cyclophosphamide, PTCY)预防单倍型相合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血液科行单倍型相合移植的90例患者资料,按照研究对象接受不同的GVHD预防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低剂量ATG联合低剂量PTCY组,总共47例;对照组为标准剂量PTCY组,总共43例。对两组患者的植入情况、GVHD的发生情况、生存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1 vs 17 d,P<0.05)、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2 vs 20 d,P<0.05)。研究组Ⅱ~Ⅳ度a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8%vs 34.9%,P<0.05)、Ⅲ~Ⅳ度a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4%vs 20.9%,P<0.05)、非复发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4%vs 20.9%,P<0.05)、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8%vs 34.9%,P<0.05)。(2)截至研究结束,两组轻度cGVHD的发生率、中重度cGVHD的发生率、复发率、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率、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单倍型相合移植而言,低剂量ATG联合低剂量PTCY方案具有较低的GVHD发生率、非复发死亡率、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及植入较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型相合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移植后环磷酰胺 药物联合 低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沙替尼对靶向CD123的CAR-T治疗AML及不良反应的控制作用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李春敏 李玉 +5 位作者 袁忠涛 刘林 罗乐 李小平 王三斌 黎诗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 初步探索靶向CD12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效果及达沙替尼对靶向CD123的CAR-T治疗AML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收集第九二○医... 目的 初步探索靶向CD12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效果及达沙替尼对靶向CD123的CAR-T治疗AML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收集第九二○医院血液科2019年9月收治的1例复发AML患者资料,患者既往多线化疗后复发,入组接受靶向CD123的CAR-T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象变化,出现粒细胞缺乏时使用达沙替尼(40 mg口服,每8小时1次),粒细胞缺乏缓解即停用达沙替尼。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血象变化、CAR-T扩增及疾病控制情况。随访时间超过1年。结果 患者骨髓流式检测微小残留病在CAR-T回输第30天转阴,输注CAR-T细胞后患者无病生存1年。患者回输靶向CD123 CAR-T细胞后观察到CAR-T细胞显著扩增的同时出现粒细胞缺乏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在使用达沙替尼后CAR-T细胞扩增受抑制并伴随血象恢复,CRS症状缓解,停止使用达沙替尼后CAR-T细胞再次扩增且血象再次下降。结论 靶向CD123的CAR-T细胞对复发AML有一定疗效,初步显示达沙替尼对CAR-T细胞的扩增和功能具有关闭作用,并可缓解靶向CD123的CAR-T治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避免严重CR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123抗原 达沙替尼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舟骨骨内动脉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旭林 徐永清 +5 位作者 何晓清 罗浩天 许育健 袁礼波 吴欢 赵万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利用Micro-CT对手舟骨骨内动脉进行可视化数字模型构建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离体人体前臂标本进行动脉血管灌注,Micro-CT扫描并运用Mimics20.0软件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分析重建数据,整理舟骨的滋养动脉分布。结果 (1)重... 目的利用Micro-CT对手舟骨骨内动脉进行可视化数字模型构建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离体人体前臂标本进行动脉血管灌注,Micro-CT扫描并运用Mimics20.0软件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分析重建数据,整理舟骨的滋养动脉分布。结果 (1)重建出含骨内血管的腕舟骨数字化可视模型,可自由测量舟骨和血管的解剖数据,并清晰显示滋养动脉在骨内的分布及出入点;(2)右手复合组和左手复合组中滋养血管的数目分别为(4.670±1.366)支、(3.830±0.753)支,掌侧滋养血管分别为(1.670±0.516)支、(1.330±0.516)支,背侧滋养血管分别为(3.000±1.095)支、(2.500±0.548)支。结论离体腕部标本动脉灌注后骨内血管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手舟骨骨内滋养动脉的来源及空间分布,为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舟骨 血管灌注 MICRO-CT 数字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饰瓷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玻璃陶瓷贴面乳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哲敏 马雯洁 +5 位作者 杨淑然 杨秋松 王佳宁 姚张顺 林云红 李星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瓷层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玻璃陶瓷贴面修复变色牙乳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工艺制作IPSe.maxCADLTA3瓷贴面试件,核瓷组厚度分别为0.25 mm和0.50 mm;核瓷/饰瓷组厚度为0.25 mm核瓷/0.... 目的分析不同瓷层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玻璃陶瓷贴面修复变色牙乳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工艺制作IPSe.maxCADLTA3瓷贴面试件,核瓷组厚度分别为0.25 mm和0.50 mm;核瓷/饰瓷组厚度为0.25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和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25 mm切端瓷。模拟瓷贴面临床粘接程序,在CAD/CAM瓷贴面试件底部涂布VariolinkNBleachXL水门汀,制作CAD/CAM瓷贴面-树脂水门汀复合试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试件在反射和透射模式下色度值,并计算乳光值。结果0.25 mm、0.50 mm核瓷组和0.25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25 mm切端瓷瓷贴面试件乳光值分别为6.10±0.50、7.00±0.24、6.40±0.24、7.08±0.28、7.16±0.21、7.81±0.11。随着核瓷厚度增加,乳光值显著增大(P<0.05);核瓷厚度相同,增加0.25 mm牙本质瓷,乳光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0.5mm核瓷组,牙本质瓷厚度从0.25 mm增加至0.5 mm,乳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加0.25 mm切端瓷后乳光值显著增大(P<0.05)。0.25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和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25 mm切端瓷CAD/CAM瓷贴面-树脂水门汀复合体试件的乳光值分别为6.29±0.31、7.56±0.36、7.67±0.30、8.65±0.53,随瓷层厚度增加乳光值增大(P<0.05),但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和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瓷层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试件乳光值的影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厚度与有无树脂水门汀间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玻璃陶瓷贴面修复变色牙时,为提高其乳光性能获得自然逼真的修复效果,推荐采用核瓷表面烧结切端瓷的设计,同时可适当增加核瓷厚度,选择具有遮色效果的树脂水门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乳光性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树脂水门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世香 葛圆圆 +5 位作者 李增政 何海萍 沈承敏 史克倩 杨同华 杜云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5-1321,共7页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对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69例初诊APL患者入院时完善常规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浓度及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对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69例初诊APL患者入院时完善常规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浓度及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结果:本研究证实急性脑血管意外是APL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LDH升高、血小板数(PLT)下降及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P<0.05);IL-5、IL-6、IL-10、IL-12p70、IL-17A升高与初诊APL患者早期死亡密切相关,IL-5、IL-17A升高引起PT延长诱发凝血障碍(P<0.05);初诊时铁蛋白、LDH对IL-5、IL-10、IL-17A表达有正向影响,尤其是铁蛋白与IL-5(r=0.867)、IL-17A(r=0.841)呈高度正相关;5种高危细胞因子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其中IL-5与IL-17A(r=0.827)、IL-6与IL-10(r=0.823)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初诊APL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导致早期出血及死亡风险增加。铁蛋白及LDH正向影响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影响APL患者预后,细胞因子之间也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凝血障碍 铁蛋白 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舟骨腰部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旭林 徐永清 +3 位作者 何晓清 毛羽驰 杨龄坚 袁礼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 通过建立手舟骨腰部骨折三维模型来比较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的腕关节CT数据,应用软件建立舟骨腰部骨折的3种内固定方式模型:克氏针固定组、Herbert螺钉固定组、... 目的 通过建立手舟骨腰部骨折三维模型来比较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的腕关节CT数据,应用软件建立舟骨腰部骨折的3种内固定方式模型:克氏针固定组、Herbert螺钉固定组、钉脚固定器组。分别在中立握拳位和腕背伸桡偏位施加载荷,并分析舟骨变形量、内固定器械的应力。结果 在3种内固定装置下舟骨的变形量,克氏针最大,钉脚固定器最小。在两种工况下,舟骨变形量和固定装置的最大应力值不等,但趋势相同,均为钉脚固定器的舟骨变形量最小、所受的最大应力最小。钉脚固定器存在偏心效应,当载荷达到临界值时,易使舟骨愈合面出现开裂或不对称偏心现象。结论 克氏针固定效果最差,钉脚固定器的固定效果最佳,钉脚固定器术后应适当限制手部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腰部骨折 内固定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雌性恒河猴肾多模式分子功能影像的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梓延 何蕊 +6 位作者 谢飞 林庆铿 王娇 胡建伟 潘兴华 朱高红 吕龙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31,80,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雌性恒河猴肾的GFR、ADC、SUV、CT值等多种影像学指标,探究年龄对雌性恒河猴肾多种影像学定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年龄雌性恒河猴17只,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检测每只恒河猴血液BUN、Cre、UA水平...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雌性恒河猴肾的GFR、ADC、SUV、CT值等多种影像学指标,探究年龄对雌性恒河猴肾多种影像学定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年龄雌性恒河猴17只,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检测每只恒河猴血液BUN、Cre、UA水平。进行SPECT/CT、MRI、PET/CT等多模式分子功能显像并通过工作站测量GFR、ADC、SUVmax、SUVmean、CT值。左右肾间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年龄组间肾指标采用方差分析。肾功能血清学指标与GFR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雌性恒河猴老年组的左右肾小球滤过率(GFR L、GFR R)和总肾小球滤过率(GFR total)以及ADC值均显著低于成年组和幼年组(P<0.05),GFRL、GFRR、GFRtotal以及ADC值在各年龄组内左右肾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UVmax、SUVmean、CT值在各年龄组内左右肾间及三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UN、Cre、UA在三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UN、Cre均分别与GFRtotal呈现中度相关性(r=0.56,-0.56,P<0.05)。UA与GFR total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研究通过SPECT/CT分子功能影像为恒河猴左右分肾功能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作为分肾功能“金标准”评价为恒河猴肾相关科学实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雌性恒河猴 SPECT/CT PET/CT 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PGE2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重塑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黎贵芸 冯强 +1 位作者 胡雄 边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40-846,共7页
癌症相关炎症(cancer-related inflammation,CRI)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是炎症环境中最为丰富的类花生酸脂质,也是肿瘤微环境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脂类代谢产物。目前,PGE2合成途径阻断药... 癌症相关炎症(cancer-related inflammation,CRI)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是炎症环境中最为丰富的类花生酸脂质,也是肿瘤微环境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脂类代谢产物。目前,PGE2合成途径阻断药物联合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因此,了解肿瘤微环境中PGE2合成途径的调控环节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为肿瘤防治找寻新方向、提供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PGE2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重塑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微环境 PGE2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多角骨形态与血供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雅康 徐永清 +4 位作者 袁礼波 张旭林 许育健 罗浩天 魏明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三维立体建模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及血供模式,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腕标本12例,将明胶-氧化铅灌注液注入腕标本后行Micro-CT扫描,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记录滋养孔数目与位置,分析骨内血... 目的三维立体建模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及血供模式,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腕标本12例,将明胶-氧化铅灌注液注入腕标本后行Micro-CT扫描,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记录滋养孔数目与位置,分析骨内血管吻合及走行。结果(1)大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3侧非关节面,桡侧(2.66±0.49)个,背侧(2.75±0.62)个,掌侧(2.33±0.65)个,3侧数目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有数级分支且广泛吻合,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和桡侧;(2)小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两侧非关节面,背侧(2.75±0.45)个,掌侧(2.42±0.51)个,两侧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亦有数级分支,但分支吻合不如大多角骨丰富,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结论(1)大多角骨内外血供丰富,可能是大多角骨相较其他腕骨不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的原因;(2)小多角骨外血供较为丰富,但骨内血管吻合少于大多角骨,这可能是小多角骨相对大多角骨更易发生非创伤性缺血性骨坏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缺血性骨坏死 血管灌注 MI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