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内燃机排放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斌 谭达明 +2 位作者 魏道远 志贺圣一 MACHACON H T C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4,共4页
抛开数学建模的模式 ,尝试把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内燃机的排放性能预测。该方法的预测精度不依赖于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 ,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演算 ,方法简便。以进气成分变化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为例进行了探索 ,经过试验验证 ,证明了该方... 抛开数学建模的模式 ,尝试把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内燃机的排放性能预测。该方法的预测精度不依赖于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 ,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演算 ,方法简便。以进气成分变化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为例进行了探索 ,经过试验验证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内燃机 排放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的多片喷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宝国 隆武强 +2 位作者 冯立岩 陈雷 刘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从提高直喷柴油机缸内油气分布均匀性及减少燃油附壁来降低排放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利用多孔油嘴喷出的油束近距离撞击导向平面的多片喷雾系统。应用高速摄影对自由喷雾和多片喷雾的喷雾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Matlab软件对数字图片进行... 从提高直喷柴油机缸内油气分布均匀性及减少燃油附壁来降低排放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利用多孔油嘴喷出的油束近距离撞击导向平面的多片喷雾系统。应用高速摄影对自由喷雾和多片喷雾的喷雾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Matlab软件对数字图片进行后处理,测取了投影喷雾贯穿距、喷雾锥角、喷雾面积等宏观喷雾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与自由喷雾相比,在相同背压条件下,多片喷雾的投影贯穿距明显缩短,投影喷雾扩散角、投影喷雾面积增大;碰撞后油滴细化,雾化改善,油束液核区减小;多片喷雾具有扩散度高、液核区小、空间分布均匀等特点,有利于缸内均匀混合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碰撞喷雾 喷雾特性 高速摄影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有甲烷煤油的稳态喷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俊强 小保方富夫 +2 位作者 志贺圣一 黄佐华 蒋德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研究了当溶有甲烷的煤油稳态通过直圆孔喷嘴时形成减压沸腾喷射的喷雾特性,试验使用了基于小角度向前散射理论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数码照相机.由溶解压力控制甲烷的溶解量,利用溶解气体释放产生的沸腾现象来改善雾化.分析了不同的甲烷溶... 研究了当溶有甲烷的煤油稳态通过直圆孔喷嘴时形成减压沸腾喷射的喷雾特性,试验使用了基于小角度向前散射理论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数码照相机.由溶解压力控制甲烷的溶解量,利用溶解气体释放产生的沸腾现象来改善雾化.分析了不同的甲烷溶解量、测量位置、喷射压力和喷嘴长径比对流量系数、喷雾形状和锥角、索特平均直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应于不同长径比的喷嘴,存在一个溶解度临界值,溶解度大于该值时促进雾化,小于该值时抑制雾化;甲烷的溶入使煤油喷雾锥角急剧增大;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的性质对溶气油喷雾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特性 减压喷射 溶气油 甲烷 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压电晶体控制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董全 隆武强 +3 位作者 田江平 石間経章 川岛久宜 小林義幸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5-422,共8页
对新型压电晶体控制的外开轴针式喷油器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实现的圆锥状喷雾的基本特征,包括喷雾锥角、喷雾轴向贯穿距及每循环喷油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这种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轴向贯穿距经验公式.为了能够对... 对新型压电晶体控制的外开轴针式喷油器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实现的圆锥状喷雾的基本特征,包括喷雾锥角、喷雾轴向贯穿距及每循环喷油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这种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轴向贯穿距经验公式.为了能够对喷雾的空间分布能力及油气混合特性进行定性分析,提出了喷雾体积放大倍率的概念.采用超高速摄影相机获得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这种喷油器形成的空心圆锥状喷雾实际上是由许多直径较小的"油线"组成的.油线结构的发现为进一步分析及研究其喷雾特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开轴针式 可视化 喷雾体积放大倍率 油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诊断及数值仿真在柴油机V形交叉孔油嘴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全 隆武强 +4 位作者 田江平 臧广辉 康凯 石同経章 川岛久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5,共8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柴油机的V形交叉孔油嘴结构,可视化结果表明了从交叉孔油嘴喷出的喷雾具有明显的扇状结构特征。试验比较了一个单孔油嘴和2种具有不同交叉角的交叉孔油嘴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喷雾特征,其中包括喷雾角及贯穿距。从雾化的角... 提出一种应用于柴油机的V形交叉孔油嘴结构,可视化结果表明了从交叉孔油嘴喷出的喷雾具有明显的扇状结构特征。试验比较了一个单孔油嘴和2种具有不同交叉角的交叉孔油嘴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喷雾特征,其中包括喷雾角及贯穿距。从雾化的角度比较分析采用PDA获得的3种试验油嘴的粒子算数平均直径(D10)的大小。采用喷雾体积放大倍率的概念定性地分析了油嘴结构及边界条件对喷雾分布及雾化特性的影响,与单孔油嘴相比,交叉孔油嘴具有更小的粒径及更高的喷雾体积放大倍率。喷孔内流的三维仿真计算表明:交叉孔结构对喷孔内流的影响是形成扇状喷雾及较大喷雾角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交叉孔油嘴 扇状喷雾 可视化 数值仿真 算数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内燃机排放模型学习样本的选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斌 李玉梅 志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研究神经网络理论用于内燃机排放预测模型时学习样本的选取方法,针对内燃机工况变化的特点,对传统的正交设计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并验证了用考虑因素边界变化的正交设计法选取样本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随着正交表位级的... 研究神经网络理论用于内燃机排放预测模型时学习样本的选取方法,针对内燃机工况变化的特点,对传统的正交设计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并验证了用考虑因素边界变化的正交设计法选取样本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随着正交表位级的增加而提高,即使只用3位级的正交表设计样本,也能建立预测误差低于5.7%的内燃机稳态排放特性预测模型,具有试验工作量小、简便易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排放模型 学习样本 神经网络 正交设计 排放预测 样本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和碳氮的量比对生物电极脱氮速率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平 袁兴中 +1 位作者 渡辺智秀 黒田正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研究了脱氮过程中生物膜内的物质运动和反应机理,在已建立的生物电极模型的基础上,对以下3种情况下生物膜内反应物浓度分布以及电流和有机物对脱氮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只利用水电解产生的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只利用醋酸作为电子供体;氢... 研究了脱氮过程中生物膜内的物质运动和反应机理,在已建立的生物电极模型的基础上,对以下3种情况下生物膜内反应物浓度分布以及电流和有机物对脱氮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只利用水电解产生的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只利用醋酸作为电子供体;氢气和醋酸同时作为电子供体。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电流和碳氮的量比都能提高脱氮速率,但只增大电流或碳氮的量比,脱氮速率的提高程度不大,且随着碳氮的量比的增大,出水中硝酸氮浓度不断降低,残留醋酸浓度也随之提高,影响出水水质;当同时通电和添加醋酸时,脱氮速率显著加快;但过大的电流和碳氮的量比反而不利于脱氮的进行,因此,存在碳氮的量比和电流的最佳组合,在此条件下,出水中残留醋酸浓度最低,脱氮速率最高。当碳氮的量比为0.7,电流为100mA时的脱氮速率比只通电时的脱氮速率增大了约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生物电极 脱氮速率 电子供体 醋酸 含氮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有甲烷柴油稳态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俊强 蒋德明 +2 位作者 黄佐华 小保方富夫 志贺圣一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7,共8页
对溶有甲烷柴油的稳态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喷雾特性和形状分别由激光粒度分析仪LDSA1300A和数码照相机记录。试验使用了六个不同长径比L/D的直圆孔喷嘴。溶解压力和喷射压力范围分别是0.1MPa到10MPa和5MPa到10MPa。研究了甲烷溶解度、测... 对溶有甲烷柴油的稳态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喷雾特性和形状分别由激光粒度分析仪LDSA1300A和数码照相机记录。试验使用了六个不同长径比L/D的直圆孔喷嘴。溶解压力和喷射压力范围分别是0.1MPa到10MPa和5MPa到10MPa。研究了甲烷溶解度、测量位置、喷射压力和喷嘴参数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溶入甲烷,出现了减压沸腾喷射现象;与纯柴油相比,喷雾形状和锥角产生了很大变化;流量系数随着溶解度和L/D值的增加而减小;甲烷溶解度和L/D的共同作用对雾化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特性 减压喷射 燃油溶气 甲烷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循环软化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实现 被引量:4
9
作者 徐令宇 蔡飞 +1 位作者 陈国兴 王国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29-3335,共7页
已有震害研究表明,震后边坡会因持续变形而破坏,且伴随着土体强度逐渐降低的现象,即土的循环软化行为。因此,有必要研究考虑循环软化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以用于复杂条件下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已有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基础上,提出... 已有震害研究表明,震后边坡会因持续变形而破坏,且伴随着土体强度逐渐降低的现象,即土的循环软化行为。因此,有必要研究考虑循环软化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以用于复杂条件下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已有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循环软化的处理方法。同时,在FLAC^(3D)平台上实现了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并通过了理论公式与已有文献中试验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出的骨干曲线与理论公式一致,且计算出的动剪切模量比及阻尼比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克服Hardin-Drnevich模型和Davidenkov模型在较大应变处(>0.01%)过高地估算阻尼比的缺陷;考虑了循环软化后,计算出的剪切强度有明显降低,且当遇到骨干曲线剪应力可以连续地过渡到软化后的主干曲线上,模型的收敛性较好。所开发的本构模型可为大应变条件下软土场地及边坡地震灾害评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 循环软化 本构模型二次开发 数值试验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压电晶体控制外开轴针式喷油器喷雾场速度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全 隆武强 +2 位作者 田江平 石間経章 川岛久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1-537,共7页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定容弹内多种试验条件下压电晶体控制的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场速度特性进行测量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油嘴附近的大尺度气体涡流A和涡流B不仅对油气掺混和喷雾雾化起到关键作用,对于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的...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定容弹内多种试验条件下压电晶体控制的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场速度特性进行测量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油嘴附近的大尺度气体涡流A和涡流B不仅对油气掺混和喷雾雾化起到关键作用,对于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的混合气特性也具有重要影响.将喷射压力、环境压力、轴针升程及轴针座锥角对喷雾场内涡流运动的影响作为重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压力增加促进了涡流A和涡流B的增长,同时使涡流的位置更加靠近喷油器.轴针座锥角的变化显著改变了喷雾场内的气流运动特征,94°轴针座锥角的喷雾出现了明显的冲向油嘴的气体回流.通过对喷雾场各节点的速度结果进行标准差计算,得到了喷雾场的速度标准偏差.以此为基础,对喷雾场内涡流的运动特性及其对混合气分布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开轴针式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涡流 速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 与富氧进气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章俊良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9-404,共6页
通过试验研究,考察了废气再循环加富氧进气同时控制NOx和碳烟排放的可行性。试验中通过逐步增加CO2及O2流量,查明了进气成份变化对NOx、碳烟、CO、HC等有害排放物以及有效燃油消耗率be、平均有效压力pe、滞燃期、... 通过试验研究,考察了废气再循环加富氧进气同时控制NOx和碳烟排放的可行性。试验中通过逐步增加CO2及O2流量,查明了进气成份变化对NOx、碳烟、CO、HC等有害排放物以及有效燃油消耗率be、平均有效压力pe、滞燃期、绝热指数的影响,然后用KIVA程序对燃烧火焰温度和NO浓度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O2加富氧进气可同时有效地抑制NOx和碳烟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排放控制 废气再循环 富氧进气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V技术的发动机缸内气体流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粤 翁绍捷 小保方富夫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8-92,共5页
通过由He-Ne激光器组成的激光多普勒测速法(LDV)系统,对转速为600 r/min时单缸四冲程试验发动机气缸内工作气体进行速度测量及数据处理,分析其分布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气缸工作时气体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及变化强度是可以表述和测定... 通过由He-Ne激光器组成的激光多普勒测速法(LDV)系统,对转速为600 r/min时单缸四冲程试验发动机气缸内工作气体进行速度测量及数据处理,分析其分布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气缸工作时气体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及变化强度是可以表述和测定的;曲轴转角为90°CA气缸中心和缸壁附近方向向下的值是其他向上部位的1.5倍;瞬时速度在曲轴转角30~60°CA的进气行程达到最大值;180°CA时形成进气侧向上的速度比排气侧向下的速度大2.5倍的回转旋流,上止点以下10 mm的区域进气行程比压缩行程大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激光多普勒测速法 气体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压电晶体控制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场粒子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全 隆武强 +2 位作者 田江平 石間経章 川岛久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应用相位多普勒测量技术(PDA)对压电晶体控制的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场内粒子速度及直径大小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常压条件下,喷雾路径上的粒子速度和粒径都要明显大于喷雾外侧相邻的测量点.环境压力变化影响了气体回流进入喷雾... 应用相位多普勒测量技术(PDA)对压电晶体控制的外开轴针式喷油器的喷雾场内粒子速度及直径大小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常压条件下,喷雾路径上的粒子速度和粒径都要明显大于喷雾外侧相邻的测量点.环境压力变化影响了气体回流进入喷雾内部的位置,从而使Z=16,mm上的所有测点在两个背压条件下得到了速度方向完全相反的结果.喷油结束后,气体回流不仅使喷雾内部的粒子具有较高的速度,也使喷雾内部的粒子平均粒径明显大于喷雾外侧的粒子平均粒径.采用时间分割法将喷雾划分为4个区域进行分开比较.在喷射过程中,喷雾前端粒子速度较高,粒径较大,但随着喷油结束,喷雾场内的粒子速度接近于零,粒子算数平均直径(AMD)和索特平均直径(SMD)也分别达到了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外开轴针式 时间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岩土工程研究中若干基本力学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3
14
作者 栾茂田 鵜飼惠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09-317,共9页
针对岩土工程研究中本构模型、耦合边值方程、非连续变形力学模型、土工抗震四个专题总结了其发展现状,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理清思路,把握发展动向,有效地运用近代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紧密地结合岩土材料与岩土结构... 针对岩土工程研究中本构模型、耦合边值方程、非连续变形力学模型、土工抗震四个专题总结了其发展现状,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理清思路,把握发展动向,有效地运用近代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紧密地结合岩土材料与岩土结构的本构特性,把岩土工程研究与设计水平推向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土动力学 本构关系 岩土工程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基因对胰腺癌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俊华 韦达 +2 位作者 陈桂英 黄润生 俞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基因对胰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NF-κB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处理人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水平,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收集转染48 h的癌细胞,采... 目的探讨NF-κB基因对胰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NF-κB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处理人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水平,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收集转染48 h的癌细胞,采用包含有96个转移相关基因的芯片检测基因表达情况;根据基因芯片结果,随机抽取3个表达明显变化的基因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转染组癌细胞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基因芯片检测发现,96个基因中有11个基因表达出现明显变化,其中9个基因明显下调,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2个基因出现明显上调。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MMP-2、MMP-7、VEGF基因表达,结果也发现这3个基因表达下调,且下调幅度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NF-κB基因siRNA转染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恶性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7和VE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芯片分析技术 RNA干扰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表达对肺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国华 韦达 陈桂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对肺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urvivin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处理人肺鳞状细胞癌细胞后,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对肺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urvivin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处理人肺鳞状细胞癌细胞后,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组癌细胞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制,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形成的软琼脂集落数和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并出现明显DNA条带。结论survivin基因siRNA转染可明显抑制肺鳞状细胞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恶性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失巢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RNA干扰 小干扰RNA 失巢凋亡 SURVIVI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溶气喷射雾化特性试验研究──气体性质对喷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邵毅明 黄震 +1 位作者 志贺圣一 刘源湘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41-47,共7页
本文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DSA)和瞬间高速摄影装置等,在稳定的溶气喷射条件下,对在柴油中溶解CO2、空气等不同性质气体的喷雾粒径分布、喷雾锥角、喷孔流量系数等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气体对喷雾质量的影响主要... 本文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DSA)和瞬间高速摄影装置等,在稳定的溶气喷射条件下,对在柴油中溶解CO2、空气等不同性质气体的喷雾粒径分布、喷雾锥角、喷孔流量系数等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气体对喷雾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体在柴油中溶解能力(即气体在柴油中的溶解量)对喷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溶气 溶气雾化 气体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极膜内脱氮速率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建平 袁兴中 +1 位作者 渡智秀 黑田正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8-422,共5页
通过研究生物电极脱氮过程中膜内物质运动和反应机理,建立了能够表现生物膜内脱氮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在本模型中,氢气和醋酸同时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应,在生物膜内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硝酸氮被还原为氮气从而彻底将其去除。模型综合... 通过研究生物电极脱氮过程中膜内物质运动和反应机理,建立了能够表现生物膜内脱氮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在本模型中,氢气和醋酸同时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应,在生物膜内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硝酸氮被还原为氮气从而彻底将其去除。模型综合考虑了膜内物质迁移、扩散等对脱氮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氢气和醋酸同时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应时去除硝酸氮的动力学方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假定生物膜厚度和反硝化菌脱氮活性不受生物浓度、时间和电极位置影响,并且认为生物膜内各反应物质的有效扩散系数约为其在水中分子扩散系数的80%。采用Runge Kutta法和ShaotingMathal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极反应器 生物膜模型 电子供体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的单桩水平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令宇 王国新 蔡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1-876,共6页
为评估地震条件下建筑和桥梁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给出了考虑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的单桩水平响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非线性Winkler地基梁,利用应变楔形体模型计算地基反应模量,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是通过将桩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 为评估地震条件下建筑和桥梁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给出了考虑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的单桩水平响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非线性Winkler地基梁,利用应变楔形体模型计算地基反应模量,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是通过将桩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单元,并将钢筋纤维单元和混凝土纤维单元赋予不同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来实现的。结果表明:计算出的桩头挠度及挠度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能够反映钢筋混凝土桩抗弯刚度随着水平荷载增大的变化趋势,在钢筋混凝土桩初始加载阶段,桩截面上拉应力和压应力呈对称分布,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受拉侧混凝土开裂,中性轴向受压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荷载 钢筋混凝土桩 桩土相互作用 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光凝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杨桂 李志英 +1 位作者 王燕 米谷新 《临床眼科杂志》 199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报告20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此瘤多发生于中壮年男性,常位于眼底后极部,因肿瘤并发的浆液性机网膜脱离而引起视力下降、变视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早期即呈现网目状荧光,结合眼底所见、超声图像、视野等检查多... 报告20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此瘤多发生于中壮年男性,常位于眼底后极部,因肿瘤并发的浆液性机网膜脱离而引起视力下降、变视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早期即呈现网目状荧光,结合眼底所见、超声图像、视野等检查多可确立诊断。对其中15例经光凝固治疗并观察二年以上病例的视力预后与光凝方法、波长特性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 脉络膜血管瘤 眼肿瘤 激光凝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