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智勇 周华民 +2 位作者 黄志高 唐均华 尹高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
以14英寸笔记本电脑外壳(A壳)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模具设计、注塑成型、表面处理等方法相结合研究开发了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C/ASA)基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注塑成型工艺。通过对短碳纤维分别为10%和20%的PC/ASA... 以14英寸笔记本电脑外壳(A壳)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模具设计、注塑成型、表面处理等方法相结合研究开发了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C/ASA)基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注塑成型工艺。通过对短碳纤维分别为10%和20%的PC/ASA材料笔记本电脑外壳与普通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基材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进行产品厚度尺寸及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比较发现,在同等强度条件下,前者比后者的产品厚度可减少35%以上,质量可减轻30%以上,满足笔记本电脑外壳等3C数码产品"更轻、更薄、更便捷"的实际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本电脑外壳 短碳纤维 数值模拟 注塑成型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通风器罩双色注射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2
作者 刁思勉 汪智勇 +2 位作者 周华民 蔡考群 杨金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79,共4页
以汽车通风器罩为例,研究了双色注射成型工艺中的模具设计、辅助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工艺设计与应用。分析了双色注射模具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复杂的浇注系统和抽芯结构等方面,实现了模具结构设计;提出了在通用注塑机上外接辅... 以汽车通风器罩为例,研究了双色注射成型工艺中的模具设计、辅助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工艺设计与应用。分析了双色注射模具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复杂的浇注系统和抽芯结构等方面,实现了模具结构设计;提出了在通用注塑机上外接辅助控制系统的新方案,构建了双色注射辅助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通过该工艺的实际应用,满足了汽车工业的要求,为该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通风器罩 双色注射成型 模具设计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注塑成型技术改善超薄笔记本外壳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珍媛 肖尧 +2 位作者 陈邑 汪智勇 杨金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79,共5页
超薄笔记本外壳相比其他塑料件而言具有表面积大、厚度很薄的特点,为了实现其平衡填充,需要采用多浇口浇注系统。但是在多浇口注塑成型过程中,普通的冷流道浇注系统很容易使制品表面产生大量的熔接痕,严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 超薄笔记本外壳相比其他塑料件而言具有表面积大、厚度很薄的特点,为了实现其平衡填充,需要采用多浇口浇注系统。但是在多浇口注塑成型过程中,普通的冷流道浇注系统很容易使制品表面产生大量的熔接痕,严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提出将热流道顺序阀控制技术应用于超薄笔记本外壳的多浇口注塑成型,以提升制件表面质量。通过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针阀顺序控制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各个阀浇口的开关时间进行优化,有效地减少和消除笔记本外壳表面的熔接痕和气泡,最终提高笔记本外壳的质量和性能。最后将优化后的方案投入试生产,所得到的结果与模拟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 笔记本外壳 熔接痕 多浇口 顺序注塑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内层压产品层间结合强度研究
4
作者 汪智勇 蔡考群 杨金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4,共6页
针对模内层压产品层压材料与塑料基材容易剥离脱落的问题,基于界面机械互锁理论和扩散理论,研究了模内层压产品层间界面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层间结合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工艺实验和正交设计,分别研究了塑料基材和注射工艺参数对产品... 针对模内层压产品层压材料与塑料基材容易剥离脱落的问题,基于界面机械互锁理论和扩散理论,研究了模内层压产品层间界面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层间结合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工艺实验和正交设计,分别研究了塑料基材和注射工艺参数对产品层间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塑料基材对产品层间结合强度有很大的影响,相对于聚碳酸酯(PC),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丙烯作基材时与聚氯乙烯人造革的模内层压产品层间结合强度最高;注射工艺参数对产品层间结合强度影响程度的顺序为:料筒温度>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模具温度,其中料筒温度和注射压力对层间结合强度的影响非常显著,注射速度和模具温度对层间结合强度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件 模内层压 层间结合强度 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