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2
1
作者 顾建祖 郝文峰 +1 位作者 骆英 汤灿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提出了无需量测外荷载的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通过求振动响应信号固有模态函数的振动传递率,构建结构损伤识别参数;通过对预置不同开胶损伤程度的玻璃幕墙试件进行动态测试,得到不同损伤程度下玻璃... 提出了无需量测外荷载的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通过求振动响应信号固有模态函数的振动传递率,构建结构损伤识别参数;通过对预置不同开胶损伤程度的玻璃幕墙试件进行动态测试,得到不同损伤程度下玻璃幕墙的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并根据振动传递率的差别来识别和评估玻璃幕墙开胶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量测外荷载也能精确识别结构损伤,通过损伤参数值也能判断损伤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振动传递率 损伤识别 玻璃幕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结滑移影响的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承载性能多参数分析
2
作者 张望喜 叶缘 +2 位作者 周靓 杨学峰 易伟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6,共13页
利用ABAQUS接口User Element(UEL)子程序,建立了分离式自计算单元长度的界面黏结单元BS1,该单元能按指定的黏结滑移关系工作。基于简化的Eligehausen黏结滑移本构,对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试验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同时,... 利用ABAQUS接口User Element(UEL)子程序,建立了分离式自计算单元长度的界面黏结单元BS1,该单元能按指定的黏结滑移关系工作。基于简化的Eligehausen黏结滑移本构,对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试验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同时,验证了单元自计算长度的准确性,对比时间效率提高了25%。基于上述验证,建立30个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模型,采用叠合梁现浇层厚度、T型翼缘板宽度、力作用方向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90°弯钩锚固和锚固板锚固的2种子结构,承载性能相差不大,延性相差约12%,宜优先选择90°弯钩锚固形式;承载力分析表明我国规范中对于叠合梁的T型翼缘板的宽度规定较国外规范更加可靠;地震作用下,力作用方向的改变,子结构前后承载力相差12%,变形能力相差55%,这种差异值得深入讨论。研究结果为考虑黏结滑移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分析提供了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单元 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 黏结滑移 锚固形式 多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砌体结构房屋倒塌事故分析与倒塌全过程仿真模拟
3
作者 周云 陈嘉豪 +1 位作者 易伟建 朱茂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7,共14页
文章以某砌体结构房屋多次结构变动后发生倒塌事故为背景,从结构静力计算、倒塌全过程仿真模拟以及PS-InSAR变形监测3个方面,全面分析某砌体房屋倒塌的受力机理与倒塌成因。首先,采用PKPM软件与人工手算方法验算砌体墙抗力与效应比、高... 文章以某砌体结构房屋多次结构变动后发生倒塌事故为背景,从结构静力计算、倒塌全过程仿真模拟以及PS-InSAR变形监测3个方面,全面分析某砌体房屋倒塌的受力机理与倒塌成因。首先,采用PKPM软件与人工手算方法验算砌体墙抗力与效应比、高厚比等静力学指标,初步分析引起房屋倒塌的最不利位置;采用SAP2000软件计算房屋改建、扩建前后3种工况下底层墙柱轴力值,分析房屋改动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其次,基于物理引擎的结构倒塌模拟方法模拟还原结构倒塌全过程,对比分析倒塌后的残骸分布,验证倒塌初始破坏位置及倒塌发展过程。最后,利用PS-InSAR变形监测技术还原房屋过去10年整体沉降变形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违建加层使总荷载比原结构增加45.54%,其中二层7×E轴柱增轴力增加71.67%,是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模拟结果证实自建房倒塌由二层7×E轴相邻外墙挤压变形退出工作后,柱受压破坏引起的三层及以上向东侧“倾斜”式倒塌,在与东侧相邻建筑物碰撞后呈现出“下坐”式趋势;PS-InSAR监测结果证明,房屋在加层以前相对稳定,而在加层以后,开始存在明显下沉趋势,变形不断发展直到整体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静力分析 物理引擎 仿真模拟 PS-INSAR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腐蚀对多孔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邹俊岭 邓庆田 +1 位作者 李新波 宋学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采取液滴法引入二氯甲烷溶液作为腐蚀介质,基于不同孔隙率的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和内凹形结构,分析了不同腐蚀周期和区域对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多孔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凹形多孔... 采取液滴法引入二氯甲烷溶液作为腐蚀介质,基于不同孔隙率的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和内凹形结构,分析了不同腐蚀周期和区域对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多孔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凹形多孔结构板受腐蚀周期的影响最小,其余两种结构受其影响有赖于孔隙率的大小;孔隙率72%的正六边形结构单胞元腐蚀缺陷承载能力最弱,内凹形结构的承载能力最强;孔隙率54%的正四边形结构受单胞元腐蚀影响最大;正六边形结构单胞元扩大区域腐蚀相比单胞元腐蚀承载能力较弱,正四边形结构单胞元扩大区域腐蚀相比单胞元腐蚀承载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二氯甲烷溶液 聚乳酸多孔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多孔结构的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5
作者 许爽 邓庆田 +3 位作者 李旺斐 李新波 宋学力 温金鹏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6,共9页
基于六边形和内凹形两种基本构型,采用实验测试和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三点弯曲作用下层合多孔结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胞元铺设方向的角度对层合多孔结构破坏形式、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模型的裂纹扩展路径会向... 基于六边形和内凹形两种基本构型,采用实验测试和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三点弯曲作用下层合多孔结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胞元铺设方向的角度对层合多孔结构破坏形式、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模型的裂纹扩展路径会向裂纹扩展抑制能力较弱层的裂纹扩展路径偏转;强度低的一侧会发生更大的变形,从而导致模型向强度高的一侧偏转;在一些角度组合下,双层模型承载力和韧性相较于对应的单层模型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多孔结构 三点弯曲实验 裂纹扩展 聚乳酸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损伤机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易伟建 张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首先讨论了近场地面运动的特征及各种抗震规范对近场地震的设防,然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一个10层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通过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说明Pus... 首先讨论了近场地面运动的特征及各种抗震规范对近场地震的设防,然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一个10层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通过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说明Pushover分析方法不能正确评估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框架结构 非线性时程分析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脱空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云 裴熠麟 刘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9,共13页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混组合结构界面混凝土脱空损伤识别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识别精度有限及操作过程复杂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边约束矩形薄板振动理论,将钢-混...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混组合结构界面混凝土脱空损伤识别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识别精度有限及操作过程复杂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边约束矩形薄板振动理论,将钢-混凝土板局部脱空处钢板简化为四边固支约束的板壳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在ABAQUS中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钢-混凝土板有限元模型,将模拟所得脱空处钢板自振频率值与理论解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经验公式可有效适用于脱空区域处局部钢板自振频率的估计当中。其次,依据相关声学理论研究成果,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外部激励下钢-混组合结构声压场信号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及未设置脱空损伤的有限元模型所产生的声压响应存在明显不同,且未脱空模型中信号响应具有幅值大、周期长等特征;同时,针对一钢-混凝土板设置了8种不同类型的损伤工况,并利用麦克风传感器分别进行了基于冲击共振测试的脱空损伤识别。试验结果表明,麦克风摆放位置对测试所得声压信号频响函数基本特征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且针对本试验所设置的损伤工况,该方法基本均能实现有效识别,但对平面尺寸在60 mm以下区域的测试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在对一特定损伤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法的损伤成像测试,对该脱空区域的平面轮廓进行了有效识别。除此之外,将试验测试效果分别与传统红外热像检测法、超声波探测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麦克风冲击共振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钢-混组合结构的脱空损伤识别问题当中,且具有非接触式、测试成本低、识别效果显著及操作便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结构 混凝土脱空损伤 无损检测 麦克风 冲击共振 非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多孔结构拉剪力学行为分析
8
作者 李旺斐 邓庆田 +3 位作者 许爽 李新波 宋学力 温金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8-223,共16页
基于层合多孔拉剪结构,考虑孔隙率、胞元铺设角度、胞元孔型及复合层数对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平面多孔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结果表明,孔隙率越小,单双层结构抗拉剪性能越大,双层模型增强幅... 基于层合多孔拉剪结构,考虑孔隙率、胞元铺设角度、胞元孔型及复合层数对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平面多孔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结果表明,孔隙率越小,单双层结构抗拉剪性能越大,双层模型增强幅度也越大;多孔结构胞元铺设角度为15°时具有更好的塑性变形和抗拉剪性能;正六边形孔型的塑性变形较好,正方形孔型的抗拉剪力较强;多层结构可以增强抗拉剪强度,层合多孔结构裂纹由单层模型发生脆性断裂的裂纹耦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结构 多孔结构 PLA材料 拉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9
作者 汪君 马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8-1358,共11页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具有受拉应变硬化和多缝稳态开展的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耗能材料,将ECC材料应用于预制墙板的塑性铰区形成一种新型预制ECC耗能墙板,并将其用于预制剪力墙-框架结构中。...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具有受拉应变硬化和多缝稳态开展的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耗能材料,将ECC材料应用于预制墙板的塑性铰区形成一种新型预制ECC耗能墙板,并将其用于预制剪力墙-框架结构中。基于OpenSees仿真平台,采用多垂直杆单元构建预制ECC耗能墙板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对某12层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预制ECC耗能墙板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ECC耗能墙板的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相较于普通预制剪力墙分别提高了35%和31%;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ECC材料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作用;在近场脉冲型地震波作用下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ECC适用于近断层结构的抗震应用;在造价上,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的成本相较于RC剪力墙-框架结构仅提高2.1%,因此配置ECC耗能墙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ECC耗能墙板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静力弹塑性分析 易损性分析 近场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远 吴仁迪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加入粗骨料可以有效地解决UHPC自身收缩大、成本高等问题.为了研究弯曲应力状态下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与钢筋的黏结性能,对12根UHPC-CA搭接梁式试件进行4点弯曲加载试验,并采用钢筋开槽粘贴应变片... 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加入粗骨料可以有效地解决UHPC自身收缩大、成本高等问题.为了研究弯曲应力状态下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与钢筋的黏结性能,对12根UHPC-CA搭接梁式试件进行4点弯曲加载试验,并采用钢筋开槽粘贴应变片的方式测量了沿搭接钢筋长度方向黏结应力,研究其分布规律.主要研究参数包括粗骨料粒径、粗骨料含量、搭接长度以及保护层厚度.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以劈裂破坏为主.粗骨料对钢筋的黏结性能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骨料与钢筋的互锁机制能增强机械咬合力,提升黏结强度;另一方面,骨料的加入会增加材料的不均匀程度,对黏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5~10 mm粒径的骨料对黏结性能的影响比10~15 mm粒径的骨料更显著,当骨料含量达到800 kg/m^(3)时,钢筋黏结应力沿搭接长度方向的分布变得更均匀.增大钢筋搭接长度和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能增强对黏结强度的保持作用,从而提高试件的峰后黏结强度.提出了考虑粗骨料特征参数的UHPC-CA劈裂黏结强度计算表达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粗骨料 黏结性能 梁式试验 搭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螺栓式企口连接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望喜 赵传龙 +1 位作者 贺丘 易伟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4,共8页
为解决传统装配式连接不易安装、空间上梁柱板处的螺栓或者钢板穿插难等问题,对现有节点的螺栓布置进行优化,提出一种便于空间体系安装的带螺栓装配式企口连接节点.为研究新型节点抗震性能,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现有节点进行模拟验证,... 为解决传统装配式连接不易安装、空间上梁柱板处的螺栓或者钢板穿插难等问题,对现有节点的螺栓布置进行优化,提出一种便于空间体系安装的带螺栓装配式企口连接节点.为研究新型节点抗震性能,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现有节点进行模拟验证,并对优化前后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合现有规范推导新节点暗牛腿处验算公式,用于指导节点的工程设计.研究表明:经优化后,连接处大位移变形和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节点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节点 企口连接 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公式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拱桥静动力试验与结构识别的实践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云 张军凯 +1 位作者 陈松柏 易伟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9,共10页
由于有限元建模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跨度拱桥初始设计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消除模型校验技术中的认知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进行结构识别,本文以来华大桥和巴溪洲大桥为例,对其... 由于有限元建模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跨度拱桥初始设计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消除模型校验技术中的认知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进行结构识别,本文以来华大桥和巴溪洲大桥为例,对其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合理地现场勘察与精确的有限元模拟相结合,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参数筛选,并最终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优化,实现了可靠的结构工作状况评估与响应预测.研究包括现场静动力试验、有限元模拟、模型校验、响应预测和校验合理性评估等.基于精确建模和模态参数的校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有限元模型与现场静动力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使用未经试验结果校验的设计模型,进行两座桥梁校验系数的评估,分别存在着21%和23%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校验 大跨度拱桥 静动力试验 工作模态分析 结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独立基础-结构相互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望喜 刘睿 +2 位作者 曹亚栋 张颖波 易伟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7,共12页
现有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大多采用刚性地基假定,未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在实际地震中部分结构出现了"强梁弱柱"的失效情况,与以刚性地基假定分析的预期结果不一致。本文对某6层办公楼的一榀框架进行Pu... 现有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大多采用刚性地基假定,未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在实际地震中部分结构出现了"强梁弱柱"的失效情况,与以刚性地基假定分析的预期结果不一致。本文对某6层办公楼的一榀框架进行Pushover分析,探究了结构在刚性地基假定和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两种情况下的固有频率、顶点位移和塑性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RC框架结构自振周期变长,频率降低,结构顶点位移增大,结构底层柱铰增多;有效地再现了忽视土-结构相互作用而设计的框架结构在实际地震中出现"强梁弱柱"的情形,验证了在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时,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必要性;并将动力时程分析与Pushover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Pushover分析的可行性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刚性地基假定 土-结构相互作用 PUSHOVER分析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明治外墙挂板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远 张锐 +1 位作者 朱正庚 许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为研究含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榀足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2榀框架分别为纯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含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的框架。根据两个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结果,对试件的刚度、... 为研究含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榀足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2榀框架分别为纯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含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的框架。根据两个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结果,对试件的刚度、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含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考虑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后,结构的刚度提高约20%,结构的承载力变化不明显。试验中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6,此时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与框架梁连接处仍未出现明显破坏现象,并且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整体保持完好,说明在大震下结构发生大变形时三明治保温夹芯外墙挂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能够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保温夹芯板 外墙挂板 框架结构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拆除构件法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云 张琴 +2 位作者 胡翔 陈太平 易伟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共13页
为研究混凝土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在2个全装配式试件(PC1、PC2)和1个现浇试件(RC)的中柱移除静力试验及动力试验的基础上,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3个子结构宏模型,将校验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继而设计了2栋7层... 为研究混凝土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在2个全装配式试件(PC1、PC2)和1个现浇试件(RC)的中柱移除静力试验及动力试验的基础上,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3个子结构宏模型,将校验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继而设计了2栋7层全装配式框架结构(PC1-Frame、PC2-Frame)和1栋现浇框架结构(RC-Frame),采用拆除构件法拆除框架底层的中柱和边柱,对剩余损伤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拆除边柱的倒塌危险性较拆除中柱大,PC1-Frame失效点位移时程曲线振幅比RC-Frame大;在拆除中柱后,PC1-Frame和PC2-Frame在压拱机制阶段的极限承载力分别较RC-Frame低30%和20.5%;在拆除边柱后,PC1-Frame和PC2-Frame在压拱机制的极限承载力分别较RC-Frame低26.9%和22.3%.最后校验了基于等能量原理的简化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并得知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在构件进入塑性阶段后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结构连续倒塌 有限元宏模型 拆除构件法 静动力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子结构抗震屈服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望喜 邓俊杰 +2 位作者 庞博 徐帅 易伟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46,共10页
“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参数和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6个现浇和3个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子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裂缝分布、钢筋应力和破坏特征,研究了楼板、柱端弯矩放大系数以及... “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参数和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6个现浇和3个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子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裂缝分布、钢筋应力和破坏特征,研究了楼板、柱端弯矩放大系数以及叠合梁板叠合面的摩擦系数对混凝土框架子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现浇框架子结构中,现浇楼板使梁端的塑性损伤大幅度降低,柱端钢筋的应力值大大增加,不利于“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形成;当采用较大的柱端弯矩放大系数时,有效地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在装配整体式框架子结构中,叠合面摩擦系数的变化,并不会改变框架子结构的屈服机制,但会影响其抗侧承载能力和结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机制 装配整体式 框架子结构 柱端弯矩放大系数 结构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异地协同控制试验网络平台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一江 谭凯 童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远程结构试验网络系统,解决结构工程动力学科大型结构多节点试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结构远程试验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远程协同控制的结构试验,初步实现把分布在各地的多个实验室连接在一起,利用各自不同的设备,... 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远程结构试验网络系统,解决结构工程动力学科大型结构多节点试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结构远程试验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远程协同控制的结构试验,初步实现把分布在各地的多个实验室连接在一起,利用各自不同的设备,完成复杂的试验和测试,同时让其他用户来实时观察所进行的试验,或参与试验过程,研究分析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网络平台 网络远程 协同控制 结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坑大跨屋盖重型钢桁架结构吊装施工过程监测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云 胡锦楠 +1 位作者 朱正荣 罗先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51,共11页
为探究大跨度钢结构屋盖在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转换机理并保证大跨桁架结构吊装过程安全,针对某深坑大跨屋盖结构中单榀重型主桁架的吊装及安装全过程进行了结构应变监测。通过在结构关键截面位置处布设应变传感器,对施工过程中结构关键位... 为探究大跨度钢结构屋盖在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转换机理并保证大跨桁架结构吊装过程安全,针对某深坑大跨屋盖结构中单榀重型主桁架的吊装及安装全过程进行了结构应变监测。通过在结构关键截面位置处布设应变传感器,对施工过程中结构关键位置的真实应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评估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将吊装完成后结构测点处的应变响应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应变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在吊装过程中的整体应变响应水平较低,该桁架结构被吊装到位后,受焊接固定工作的影响,结构的应变发展情况较为复杂,但总体仍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安装完成后,整体结构的应变水平随外部环境气温升降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环状加劲板与底部混凝土间钢板受力最大,格构柱内侧中部受力偏大,格构柱外侧两端受力偏大,桁架部位受力集中在跨中范围内,两侧受力偏小,且结构内部加劲板和格构柱间底部混凝土明显降低了结构关键节点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结构屋盖 重型桁架 吊装提升 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结构固有频率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易伟建 刘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3,共5页
在结构振动测试中,由于测试环境影响、试验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模态分析过程中的简化,试验获取的结构模态参数中包含了不确定因素。为了正确的估计结构物理参数的统计特性,在贝叶斯估计方法中选择共轭先验分布,结合试验数据导出后验分布... 在结构振动测试中,由于测试环境影响、试验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模态分析过程中的简化,试验获取的结构模态参数中包含了不确定因素。为了正确的估计结构物理参数的统计特性,在贝叶斯估计方法中选择共轭先验分布,结合试验数据导出后验分布,得到了结构固有频率均值及方差的估计值。对一个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能获得大量样本信息时,充分利用先验信息,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对频率参数进行估计,能够有效地减小均值与方差的可信区间长度,具有工程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固有频率 贝叶斯估计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高温损伤机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金宝 霍静思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9-363,共5页
研究了高温后钙质骨料混凝土(C30)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借助热重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对与钙质骨料混凝土同水灰比和经历相同高温冷却条件处理的硬化水泥浆(HCP)进行了微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CP在中低温段(100... 研究了高温后钙质骨料混凝土(C30)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借助热重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对与钙质骨料混凝土同水灰比和经历相同高温冷却条件处理的硬化水泥浆(HCP)进行了微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CP在中低温段(100~300℃)的二次水化反应对钙质骨料混凝土在该温度区段的残余抗压强度有很大影响.钙质骨料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和高温后HCP孔隙率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骨料混凝土 高温 残余抗压强度 微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