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粱弯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药剂筛选
1
作者 沈国强 汪明德 +2 位作者 关雅文 武军 王汉荣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2-1500,共9页
为鉴定引起高粱叶斑病的病原菌,从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采集发病的高粱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测定,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值和光照等条件下,测定高粱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化... 为鉴定引起高粱叶斑病的病原菌,从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采集发病的高粱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测定,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值和光照等条件下,测定高粱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化学药剂对菌株的抑制作用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引起高粱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将分离菌株命名为GLYB3。菌株GLYB3可充分利用6种碳源,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30%己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GLYB3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_(50)值分别为0.0016、0.0019、0.0031、0.0078 mg·L^(-1)。田间防治试验表明,4种药剂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79.0%、77.8%、79.5%和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傅博 智永祺 +3 位作者 王丽丽 王森 陈乃伟 马兴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3期93-95,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需求增加,宽体金线蛭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其人工养殖技术备受关注。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实践应用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需求增加,宽体金线蛭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其人工养殖技术备受关注。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实践应用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这将为宽体金线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促进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宽体金线蛭繁殖技术1.1生物学特性宽体金线蛭(Hirudo medicinalis)是一种水生环节动物,属于蛭目(Hirudinea)的一员。其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方面。宽体金线蛭的身体呈扁平圆柱形,分为前端口吻部、中段体部和后端尾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资源 人工养殖技术 生殖方式 可持续发展 圆柱形 实践应用 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地区瓠瓜早春优质轻简栽培技术
3
作者 黄伟忠 胡妙丹 +6 位作者 王孙杰 黄钰 刘静 丁兰 牛骧 闻秀娟 许小江 《长江蔬菜》 2025年第8期69-71,共3页
瓠瓜作为绍兴蔬菜基地两大主栽瓜菜之一,营养丰富,炒制方法多样,受到绍兴及周边城市消费者欢迎;同时因其抗逆性较强,稳产高产,多年来销售价格稳定,广受农户青睐。绍兴地区近几年瓠瓜播种面积保持在1.6万~1.8万亩(1066.67~1200.00 hm^(2... 瓠瓜作为绍兴蔬菜基地两大主栽瓜菜之一,营养丰富,炒制方法多样,受到绍兴及周边城市消费者欢迎;同时因其抗逆性较强,稳产高产,多年来销售价格稳定,广受农户青睐。绍兴地区近几年瓠瓜播种面积保持在1.6万~1.8万亩(1066.67~1200.00 hm^(2)),除供应绍兴本地市场外,还销往杭州、宁波、上海等地。根据多地多年栽培经验,总结出一套适于绍兴地区的瓠瓜早春优质轻简栽培技术,为做大做强瓠瓜产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瓠瓜 早春 优质 轻简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地区早春葫芦设施栽培技术
4
作者 黄钰 刘静 +2 位作者 郭轩赫 李泽楠 许小江 《长江蔬菜》 2025年第21期46-48,共3页
通过生产实践,整理并总结了一套适合绍兴地区的早春葫芦设施栽培技术。采用穴盘育苗结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合科学的温光调控和植株调整措施,可使葫芦始花期提前7~10天,早期产量提高15%~20%。通过优化播期选择、苗期管理、肥水调控及... 通过生产实践,整理并总结了一套适合绍兴地区的早春葫芦设施栽培技术。采用穴盘育苗结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合科学的温光调控和植株调整措施,可使葫芦始花期提前7~10天,早期产量提高15%~20%。通过优化播期选择、苗期管理、肥水调控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有效克服了早春低温寡照的不利影响,保障了葫芦的产量和品质,商品果率达90%及以上。本技术较传统露地栽培增产显著,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为当地葫芦早春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葫芦 栽培 早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糯米品种对绍兴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卓权 林祯芃 +7 位作者 陈旭东 钱斌 翟荣荣 叶胜海 叶靖 巫明明 朱国富 张小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3-779,共7页
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品类中最具独特风味的黄酒,原料糯米品种对酿造的黄酒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不同糯稻品种的原料糯米总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等含量及精白度、糊化温度、胶稠度等特性与绍兴黄酒的出酒率、... 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品类中最具独特风味的黄酒,原料糯米品种对酿造的黄酒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不同糯稻品种的原料糯米总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等含量及精白度、糊化温度、胶稠度等特性与绍兴黄酒的出酒率、香味、滋味及氨基酸、醇类、酚类含量、感官评价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对绍兴黄酒酿造专用糯稻新品种定向选育、原料糯米的生产加工、黄酒品质提升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黄酒 酿造 糯稻品种 定向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绍兴市夏秋茶资源利用水平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旭东 庄雷栋 夏小欢 《中国茶叶》 2007年第6期20-21,共2页
在绍兴有俗话说:“春荼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由于夏秋茶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等原因,利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夏秋茶品质较春茶要差,经济效益普遍不高,致使茶农全年只采一季春茶,放弃采制夏秋茶的现象越来... 在绍兴有俗话说:“春荼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由于夏秋茶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等原因,利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夏秋茶品质较春茶要差,经济效益普遍不高,致使茶农全年只采一季春茶,放弃采制夏秋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绍兴市 资源利用 咖啡碱含量 氨基酸含量 工艺加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绍兴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工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旭东 庄雷栋 夏小欢 《茶叶》 2007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本文介绍了绍兴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工作的成就和现状。针对当前绍兴茶区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绍兴茶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心和对策。
关键词 茶叶机械 服务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早春南瓜生产及潜力品种介绍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小江 《长江蔬菜》 2019年第19期16-18,共3页
导读:早春南瓜为绍兴市早春蔬菜设施生产的主要种类,一般以粉质性好、耐低温弱光的印度南瓜为主。介绍了绍兴市早春南瓜生产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并推荐了科栗1号、翠栗6号、胜栗二号3个南瓜品种。
关键词 品种介绍 南瓜品种 印度南瓜 耐低温弱光 早春 绍兴市 产业发展情况 南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绍兴市上虞区单季晚稻生产形势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幼良 程苏孙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3期41-43,共3页
于2017年在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滨海基地,以近几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单季晚稻新品种为主要材料,通过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查,研究各晚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浙粳98、浙粳99、嘉67、中嘉8号... 于2017年在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滨海基地,以近几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单季晚稻新品种为主要材料,通过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查,研究各晚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浙粳98、浙粳99、嘉67、中嘉8号等品种产量较高、抗性较强,在试验中表现突出,适宜在上虞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虞区 晚稻 新品种 生产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越城区水稻化肥利用率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钱炜樱 闾君 +2 位作者 蒋婕 闻秀娟 孙叶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2271-2273,共3页
为探索绍兴市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以农民习惯用肥为基础,进行缺氮、缺磷、缺钾、全肥处理的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产量全肥处理高于缺氮、缺磷、缺钾处理,且缺氮处理减产幅度最为明显。肥效从高到低顺序是氮肥、... 为探索绍兴市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以农民习惯用肥为基础,进行缺氮、缺磷、缺钾、全肥处理的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产量全肥处理高于缺氮、缺磷、缺钾处理,且缺氮处理减产幅度最为明显。肥效从高到低顺序是氮肥、钾肥、磷肥。全肥处理氮、磷、钾元素吸收量高于其他处理。缺氮处理吸氮量小于其他处理,缺磷处理吸磷量小于其他处理,缺钾处理吸钾量小于其他处理,养分元素的缺乏明显影响该元素的吸收。绍兴市水稻化肥利用率在35.3%~42.3%,还有较大可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利用率 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早春瓠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小江 《长江蔬菜》 2019年第21期12-14,共3页
浙江绍兴市早春瓠瓜一般3月底开始上市,因正值叶菜断档期,且味道鲜美,故价格较高、生产效益好,深受农户喜爱,为早春大棚蔬菜生产首选品种。推荐并介绍当地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浙蒲6号和越蒲1号的特征特性。
关键词 春瓠瓜 绍兴市 发展趋势 生产现状 大棚蔬菜生产 栽培品种 生产效益 叶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大棚春季丝瓜和毛豆立体栽培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兰 许小江 +2 位作者 黄伟忠 刘静 牛骧 《长江蔬菜》 2020年第1期38-39,共2页
本文从套种角度,阐述了大棚春季丝瓜和毛豆立体栽培模式。主要包括掌握3个关键技术、合理安排茬口,同时把控好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为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体栽培模式 设施蔬菜 丝瓜 毛豆 大棚 栽培技术要点 套种 高效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单季稻种植情况分析
13
作者 宋幼良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3期55-56,共2页
单季稻为绍兴市主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对近年来绍兴市单季稻种植现状的分析,针对限制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总结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单季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单季稻 种植现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绍兴地区的再生稻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
14
作者 宋幼良 周幸愿 张侃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042-2045,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绍兴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以4个再生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开展产量、全生育期等适应性试验。试验表明,徽两优280、徽两优1813、晶两优1468、晶两优1212这4个再生稻品种的产量均明显高于单季晚稻,生育期短于早稻+连作晚稻,... 为筛选出适宜绍兴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以4个再生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开展产量、全生育期等适应性试验。试验表明,徽两优280、徽两优1813、晶两优1468、晶两优1212这4个再生稻品种的产量均明显高于单季晚稻,生育期短于早稻+连作晚稻,适宜在绍兴地区作为再生稻种植。同时,探索总结出与再生稻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全市种粮大户种植再生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筛选 产量 全生育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保护地水果黄瓜—瓠瓜—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15
作者 黄伟忠 黄钰 +5 位作者 胡妙丹 刘静 丁兰 牛骧 王孙杰 许小江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1期39-41,共3页
水果黄瓜作为一种健康蔬菜,销售价格在8~16元/kg,一直较为稳定,是普通黄瓜价格的1~2倍,以水果店销售为主;鲜食玉米既具有普通甜玉米的鲜甜,又具有生食的特殊性,近几年在绍兴及周边各地的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两者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代表,水... 水果黄瓜作为一种健康蔬菜,销售价格在8~16元/kg,一直较为稳定,是普通黄瓜价格的1~2倍,以水果店销售为主;鲜食玉米既具有普通甜玉米的鲜甜,又具有生食的特殊性,近几年在绍兴及周边各地的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两者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代表,水果黄瓜耐低温,早春栽培产量高,鲜食玉米秋季栽培采摘期长,两茬中间安排一茬瓠瓜,可提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产值达到2.8万元/667 m2,该栽培模式在绍兴地区多点试种中的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保护地 水果黄瓜 瓠瓜 鲜食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揉捻方式对丽水香茶品质影响研究初探
16
作者 夏小欢 丁旭峰 黄磊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6期178-180,183,共4页
丽水香茶加工工序简单,技术门槛低,其色香味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已成为多地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文章研究比较了不同揉捻压力、温度、时长下香茶的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结果表明生化成分总体趋于稳定,变化较少,而感官上,则以... 丽水香茶加工工序简单,技术门槛低,其色香味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已成为多地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文章研究比较了不同揉捻压力、温度、时长下香茶的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结果表明生化成分总体趋于稳定,变化较少,而感官上,则以重、热、长时揉的表现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香茶 揉捻 生化成分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硝酚钠对铁皮石斛中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凤婷 王旭 +8 位作者 韩新雨 许振岚 吴声敢 黄浩 汤涛 盛清 王强 沈国强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4-942,共9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铁皮石斛最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为探究复硝酚钠对铁皮石斛中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复硝酚钠处理一年生铁皮石斛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末次施药后0、7、15、22、30、45、60、90、120、150、180... 黄酮类化合物是铁皮石斛最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为探究复硝酚钠对铁皮石斛中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复硝酚钠处理一年生铁皮石斛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末次施药后0、7、15、22、30、45、60、90、120、150、180 d(采收期)取样,测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QuEChERS的方法定量检测铁皮石斛中17种黄酮化合物。结果表明,施用复硝酚钠能够提高铁皮石斛茎中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同时,复硝酚钠对铁皮石斛茎中不同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不同。施用复硝酚钠对柚皮素、圣草酚等13种黄酮化合物的积累起到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因此,施用复硝酚钠可以提高铁皮石斛的总黄酮含量,从而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复硝酚钠 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和珠三角农业土壤中铅、铜、镉的化学形态与转化 被引量:19
18
作者 方利平 章明奎 +1 位作者 陈美娜 黄昌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研究了重金属Pb、Cu、Cd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土壤中的转化及不同Pb、Cu、Cd负荷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明显污染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残余态为主,可提取态组分的比例Cd>Cu>Pb,但不同土壤之间有较大变化;随着... 研究了重金属Pb、Cu、Cd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土壤中的转化及不同Pb、Cu、Cd负荷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明显污染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残余态为主,可提取态组分的比例Cd>Cu>Pb,但不同土壤之间有较大变化;随着土壤重金属负荷的提高,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的比例增大,残余态比例下降,有效性提高,对环境威胁增大;当重金属加入量较低时,重金属优先向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转化,而当加入量较高时,向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的比例明显增加;pH和土壤组分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有显著影响,土壤pH下降可使交换态Cd、Cu、Pb的比例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农业土壤 重金属 形态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虫腈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金文 周国军 +2 位作者 曹亚波 戴余有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以氟虫腈悬浮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雾流方向角增大,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显著增加,雾流方向角为30°、45°与60°处理时药液的沉积量分别比0°处理者提高了16.6%、39.3%与70.1%。随着雾... 以氟虫腈悬浮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雾流方向角增大,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显著增加,雾流方向角为30°、45°与60°处理时药液的沉积量分别比0°处理者提高了16.6%、39.3%与70.1%。随着雾滴体积中径(VMD)增大,氟虫腈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降低,VMD为157.3、193.2、215.4、233.7μm处理的药液沉积量分别比VMD149.5μm处理降低了16.2%、39.1%、49.5%与66.4%。施药液量少于339L/hm2时,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效率较高,为25.6%~28.1%,药液在稻叶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1.42μL/cm2。较少施药液量和较小雾滴的处理,加入有机硅(150g/hm2)后药液的沉积量可提高80%~150%,但施药液量增加至694.5L/hm2(VMD233.7μm)时,药液沉积量未增加。根据本实验结果,施药时采用较小雾滴和较少施药液量,雾流方向角45°~60°,并加入有机硅作为喷雾助剂,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水稻叶片 雾滴体积中径 雾流方向角 施药液量 有机硅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畜禽粪中磷铜锌化学形态及释放潜力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章明奎 顾国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6-99,共4页
对分别采自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户散养的牛粪、猪粪、鸡粪等6种畜禽粪的化学组成分析表明,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中磷、铜和锌含量明显高于农户散养的相应畜禽粪,而磷素含量一般是鸡粪>猪粪>牛粪;畜禽粪中磷、铜和锌主要以可提取态存在... 对分别采自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户散养的牛粪、猪粪、鸡粪等6种畜禽粪的化学组成分析表明,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中磷、铜和锌含量明显高于农户散养的相应畜禽粪,而磷素含量一般是鸡粪>猪粪>牛粪;畜禽粪中磷、铜和锌主要以可提取态存在,具较高的生物有效性;畜禽粪中可提取态磷、铜和锌占总磷、铜和锌的比例一般是规模化养殖场的高于农户散养。用去离子水连续提取表明,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中水可提取的磷、铜和锌的浓度及其占总含量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农户散养畜禽粪。结果表明,与农户散养的畜禽粪相比,农田施用由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更易导致磷、铜和锌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 养殖场 农户散养 铜和锌 化学形态 释放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