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吸收碳源途径和生态循环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获取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肖兰 崔昌华 +3 位作者 鲁海菊 吴伟怀 谭施北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综述植物吸收碳源的机制及富碳有机肥的应用进展,阐明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碳循环路径及大小分子有机碳转化规律,为矿物质与有机质协同调控的肥料体系优化、农业固碳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归纳大量文献,跟踪学术前沿,综述植物吸收碳... 综述植物吸收碳源的机制及富碳有机肥的应用进展,阐明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碳循环路径及大小分子有机碳转化规律,为矿物质与有机质协同调控的肥料体系优化、农业固碳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归纳大量文献,跟踪学术前沿,综述植物吸收碳源途径和富碳有机肥料的应用研究。植物吸收和利用碳元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代表性成果为:(1)归纳并完善了植物根系和土壤碳输入输出生态系统图,发现了土壤中的碳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可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的新途径。(2)探索了生态循环中动植物遗体及排出物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的途径研究进展,获得了大小分子碳水化合物间相互转化的成熟体系。(3)大量农作物试验证实,植物的营养物质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比例合适的矿物质、有机质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碳源 途径 小分子碳水化合物 微生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获取碳新通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肖兰 崔昌华 +3 位作者 鲁海菊 郑服丛 侯会霞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37-43,共7页
为了探索验证植物通过根系直接吸收碳源途径存在的真实性,把甘蔗、香蕉组培苗放入密闭、全日光照、无CO_(2)和无微生物的环境中,将其培育在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的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测定其生物量。结果表明,只要培养基含有一定... 为了探索验证植物通过根系直接吸收碳源途径存在的真实性,把甘蔗、香蕉组培苗放入密闭、全日光照、无CO_(2)和无微生物的环境中,将其培育在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的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测定其生物量。结果表明,只要培养基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蔗糖或乳糖有机碳,在缺乏CO_(2)的环境中,甘蔗、香蕉苗都能生长良好。而在无有机碳源且缺CO_(2)的环境中,试材生长衰弱且时间长了会干枯死亡。因此甘蔗和香蕉能从根系吸收葡萄糖、蔗糖及乳糖,供地上部生长。此外本研究还在采用人工气候箱保证正常光合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沙培测试水稻秧苗在不同碳源补充情况下的生长状态,以此进一步验证水稻根系对土壤中碳源的吸收。结果显示,水稻苗在MS补充以上3种碳源条件下生长良好,补充无碳源MS的情况下初期生长良好,后逐渐生长迟缓直至干枯死亡。证实水稻苗能通过根系直接吸收碳源,同时发现,MS过量施用且缺乏碳源能导致土壤pH降低。研究结果证实,植物除了利用光合作用获取碳外,还可以通过根部吸收碳,获取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合成生长所需物质,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香蕉 水稻 CO_(2) 碳源 光合作用 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