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单倍剂量钆布醇评价射血分数正常心肌梗死患者CMR时间窗的优化选择
1
作者 南江 陈梓娴 +2 位作者 朱博斌 郭奇虹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7,138,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倍剂量钆布醇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增强中的最佳成像时间窗。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0例经临床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行CMR检查,分别于注射钆布醇后3~6 min、6~9 min、9... 目的探讨应用单倍剂量钆布醇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增强中的最佳成像时间窗。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0例经临床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行CMR检查,分别于注射钆布醇后3~6 min、6~9 min、9~12 min及12~15 min四组时间段获取左心室短轴位延迟增强图像,分析正常心肌(SNR_(NM))、强化心肌(SNR_(EM))及左心室血池(SNR_(LV))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强化心肌与正常心肌(CNR_(EM-NM))、强化心肌与左心室血池(CNR_(EM-LV))、正常心肌与左心室血池(CNR_(NM-LV))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以及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区域面积。结果主观评价显示除3~6 min外均可以有效区分左心室血池和LGE区域边界。同一时间段内比较显示,SNR_(EM)和SNR_(LV)在6~9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 min SNR_(LV)高于SNR_(EM),9~12 min与12~15 min SNR_(LV)均低于SNR_(EM),CNR_(EM-LV)和CNR_(NM-LV)在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间多重比较显示,SNR_(EM)和SNR_(LV)在3~6 min最高,且与其余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_(EM)在6~9 min与9~12 min、9~12 min与12~15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_(EM-NM)、CNR_(EM-LV)和LGE面积各时间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梗患者使用单倍剂量钆布醇时,梗死区域可在3~6 min表现出明显强化,但此时梗死区域与血池边界模糊,不利于LGE面积的评价,6~9 min是最佳成像时间窗,可得到与9~12 min及12~15 min相似的心肌组织对比及梗死心肌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钆布醇 心脏磁共振 延迟钆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定量参数在乳腺癌诊断和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屈孟孟 冯雯 +2 位作者 刘欣然 卢星如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合成MRI是一种全新的定量MRI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个定量弛豫和对比度图像,为疾病诊断和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对合成MRI原理及其在乳腺癌综合诊断、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进...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合成MRI是一种全新的定量MRI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个定量弛豫和对比度图像,为疾病诊断和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对合成MRI原理及其在乳腺癌综合诊断、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定量分析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悠 许永生 +3 位作者 张旭霞 刘海峰 刘钊 雷军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38-1841,共4页
肝纤维化是临床各类慢性肝病进行性发展的结果,可进一步发展为致死率较高的肝硬化及肝癌。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对疾病的逆转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诸多缺点而无法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肝纤维化是临床各类慢性肝病进行性发展的结果,可进一步发展为致死率较高的肝硬化及肝癌。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对疾病的逆转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诸多缺点而无法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近年来,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CT、MRI、核医学、超声等对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核医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可可 许永生 +2 位作者 高雅 康宇晨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5,共4页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放化疗效果的预测意义有限,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影像组学的分析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疗效预测,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该领域...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放化疗效果的预测意义有限,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影像组学的分析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疗效预测,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作者将影像组学技术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不同诊疗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结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神经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钰迅 李瑞 +3 位作者 张宝腾 牛猛 刘钊 郭顺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48-155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及其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AGC)周围神经侵犯(PN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AGC患者的CT图像和临床资料。将171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19例(PN...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及其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AGC)周围神经侵犯(PN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AGC患者的CT图像和临床资料。将171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19例(PNI阳性83例,阴性36例)和验证组52例(PNI阳性37例,阴性15例)。依次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对增强CT静脉期图像上提取的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和筛选,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V-Radscore)。使用单因素分析比较PNI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V-Radscore和术前临床指标值,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PNI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V)、临床模型(C)和组合模型(V+C),并在训练组构建组合模型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来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拟合程度,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来评价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PN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V-Radscore、CT报告的肿瘤部位、T分期和N分期(P均<0.05)。PNI阳性组的V-Radscore高于阴性组(Z=5.536,P<0.001)。在验证组中,列线图模型预测PNI的AUC值为0.865,显著高于临床模型(AUC=0.786,χ^(2)=2.108,P=0.035)和影像组学模型(AUC=0.681,χ^(2)=2.083,P=0.037),其预测PNI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0.838、0.800和0.827。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在训练组(χ^(2)=5.846,P=0.661>0.05)及验证组(χ^(2)=8.170,P=0.417>0.05)中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良好。DCA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在AGC患者PNI的术前预测方面具有可行性,有望帮助临床医师优化术前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神经侵犯 进展期胃癌 列线图 诊断模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es of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n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3
6
作者 LI Pengqiang LIU Nianjun +5 位作者 ZHANG Yanli WANG Yanfei LAN Jinhui REN Huling DOU Yu LEI Junqiang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2-1265,共4页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is a new spectrum CT imaging technology based on detector being able to obtain both images similar to true plain and spectral images in one time scanning.The reconstructed multi-paramet...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is a new spectrum CT imaging technology based on detector being able to obtain both images similar to true plain and spectral images in one time scanning.The reconstructed multi-parameter spectral images can not only improve image quality,enhance tissue contrast,increase the visualization and detection ability of occult lesions,but also provid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esions,so as to provide more imaging inform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diagnostic basis.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n colorectal cancer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neoplasm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峰度成像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艳利 王天红 +5 位作者 郭顺林 雷军强 王帅文 南江 王少彧 岳梦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弥散峰度成像(DKI)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迟发性脑病(DE)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ACOP患者,于其中毒后7天内行DKI扫描,获得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及径向峰度(RK)图;手动于6个部位放置9个ROI,包括半卵圆中心(前部及后部... 目的观察弥散峰度成像(DKI)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迟发性脑病(DE)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ACOP患者,于其中毒后7天内行DKI扫描,获得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及径向峰度(RK)图;手动于6个部位放置9个ROI,包括半卵圆中心(前部及后部)、胼胝体(膝、干及压部)、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随访3个月,分为DE组和非DE组进行观察。结果与非DE组相比,DE组各ROI的MK、AK及RK值呈升高趋势;DE组半卵圆中心前部MK值和半卵圆中心前部及后部、胼胝体膝、额叶及顶叶AK值均明显高于非DE组(P均<0.05);半卵圆中心前部AK值预测DE的AUC最大(0.78,P<0.01),95%CI为0.68~0.89.以AK值1.05为临界值,诊断敏感度81.82%(18/22),特异度60.38%(32/53),阳性预测值46.15%(18/39),阴性预测值88.89%(32/36),准确率66.67%(50/75)。结论 ACOP患者脑白质DKI参数值升高与DE关系密切,半卵圆中心前部AK值>1.05预示D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白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梓娴 张莉 +3 位作者 南江 庄辛 郭顺林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CM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脑皮层体积变化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帅文 张艳利 +3 位作者 苟露斌 高玉岭 雷军强 郭顺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皮层体积与健康对照之间的差异,结合帕金森运动评分探讨存在体积差异的皮质信号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32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PD-wCI)及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首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皮层体积与健康对照之间的差异,结合帕金森运动评分探讨存在体积差异的皮质信号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32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PD-wCI)及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首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对每例被试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Siemens Skyra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纳入两组受试者行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MPRAGE)序列T 1WI扫描,采用DPABI软件中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VBM)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两组间皮层体积的差异(GRF检验,voxel P<0.001,cluster P<0.05),将有显著差异脑区的体积与UPDRS-Ⅲ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组患者右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的皮层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01),而且这两个脑区的体积与UPDRS-Ⅲ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右侧中央前回:r=-0.472,P=0.006;右侧中央后回:r=-0.510,P=0.003)。结论:PD患者大脑皮层部分区域的体积较小且减小程度与运动功能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提示脑功能成像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帕金森病所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皮层体积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 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北美放射学年会心脏MRI人工智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梓娴 林晨 +5 位作者 倪金荣 南江 庄辛 薛敬梅 郭顺林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1-1114,共4页
2018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会议的研究热点是人工智能(AI)。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2018年RSNA会议AI相关心脏MRI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心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感觉运动控制与调节网络的动态功能连接及临床运动功能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帅文 雷军强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338,共6页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与正常对照大脑感觉运动控制与调节功能区的时间动态功能网络连接(tdFNC)状态,分析PD患者各独立成分内连接强度与临床运动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30例PD患者及3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扫描。通过...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与正常对照大脑感觉运动控制与调节功能区的时间动态功能网络连接(tdFNC)状态,分析PD患者各独立成分内连接强度与临床运动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30例PD患者及3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扫描。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法(ICA)软件将全脑分为33个独立成分(IC),比较双侧感觉运动网络、岛叶网络及小脑网络各IC之间的tdFNC,并经FDR多重比较校正,观察组间差异;分析PD患者各IC的连接强度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tdFNC中state 2存在显著差异。双侧躯体感觉皮层IC 1与IC 13之间连接功能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5);岛叶网络IC 30与小脑网络IC 8功能连接减低(t=-2.78,P<0.05);同时state 2的平均驻留时间明显升高(t=2.28,P<0.05)。临床运动功能评分与左侧躯体感觉皮层(r=-0.734)、感觉运动皮层(r=-0.367)及小脑网络(r=-0.416)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PD患者动态功能网络连接异常及脑网络独立成分与运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可为本病的运动功能异常等症状提供客观解释,并为进一步研究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神经网络 动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用于宫颈癌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辛仲宏 雷军强 +2 位作者 郭城 张亚萍 陈梓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9-782,共4页
宫颈癌(CC)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人工智能(AI)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行为的科学;以AI为核心技术的智能医学是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度学习(DL)为AI新领域,... 宫颈癌(CC)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人工智能(AI)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行为的科学;以AI为核心技术的智能医学是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度学习(DL)为AI新领域,在图像分析领域展示出巨大应用潜力,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等具有特有优势。本文对DL用于筛查和诊断CC、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现状、问题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模型预测二维自旋回波-平面回波MR肝脏弹性成像图像质量
13
作者 翟亚楠 庄辛 +1 位作者 李建林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建立预测肝脏二维自旋回波-平面回波MR弹性成像(2D-SE-EPI-MRE)图像质量模型,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肝脏病变患者的上腹部2D-SE-EPI-MRE资料,以MRI显示可测量肝脏容积百分比(pMLV)中位数为界,将其分为质量优良(优良组... 目的建立预测肝脏二维自旋回波-平面回波MR弹性成像(2D-SE-EPI-MRE)图像质量模型,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肝脏病变患者的上腹部2D-SE-EPI-MRE资料,以MRI显示可测量肝脏容积百分比(pMLV)中位数为界,将其分为质量优良(优良组)或不良(不良组),并按7∶3比例划分训练集(n=82)与测试集(n=34)。以MRI肝脏左叶平均硬度(MSLL)、肝实质T2WI信号(SI_(T2-liver))、特异性增强肝胆期相对强化比值(RE)、扫描时驱动器振幅(DA)及患者屏气状态(BHS)为自变量,以可测量肝脏容积百分比(pMLV)为因变量,基于训练集建立预测MR弹性成像图像质量的随机森林和线性回归模型;以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及决定系数(R2)评估2种模型对于测试集的预测效能。结果优良组59例、不良组57例,组间MSLL、DA、BH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E、SIT2-live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试集中,随机森林模型的R2值均高于线性回归模型、而MSE、RMSE及MAE均低于线性回模型。结论所获随机森林模型可用于预测肝脏2D-SE-EPI-MRE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诊断左室肥厚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瑞 李瑞 +2 位作者 杨鹏程 陈梓娴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153,170,共4页
目前对左室肥厚型疾病进行无创准确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而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是评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病因的有力工具,不仅能动态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还能利用延迟强化、参数定量、特征追踪技术及弥散... 目前对左室肥厚型疾病进行无创准确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而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是评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病因的有力工具,不仅能动态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还能利用延迟强化、参数定量、特征追踪技术及弥散张量成像准确评估心脏功能及心肌情况,并且通过一系列后处理得到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分数及应变,可定量心肌损伤及功能。这些技术在鉴别左心室肥厚的病因和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方面是非常有潜力的。本文就各类左心室肥厚型疾病的典型心脏磁共振表现及其鉴别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心脏磁共振 延迟强化技术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淀粉样变性 高血压心脏病 主动脉狭窄 法布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瑞 刘峰 +3 位作者 安小霞 梁程 陈梓娴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2-896,共5页
微循环障碍是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有力因素,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微循环障碍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定量心肌灌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将在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指导治疗中发... 微循环障碍是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有力因素,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微循环障碍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定量心肌灌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将在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指导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对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心肌灌注显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鹏程 杨正高 +1 位作者 陈小莉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集成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技术,可以量化多种弛豫参数,仅通过一次图像采集就可以获得多序列对比加权图像。目前,集成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较新的MRI扫描技术已经应用于全身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研究,其在颅内疾病的诊断及脑实质发... 集成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技术,可以量化多种弛豫参数,仅通过一次图像采集就可以获得多序列对比加权图像。目前,集成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较新的MRI扫描技术已经应用于全身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研究,其在颅内疾病的诊断及脑实质发育的评估方面应用最广泛。本文对集成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现状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