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1
作者 王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4-346,共3页
抗体研究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多克隆抗血清和通过细胞融合技术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分别是第1代和第2代抗体,它们均为医学和免疫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单克隆抗体属于异种蛋白,对人体具有免疫原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 抗体研究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多克隆抗血清和通过细胞融合技术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分别是第1代和第2代抗体,它们均为医学和免疫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单克隆抗体属于异种蛋白,对人体具有免疫原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噬菌体抗体库 基因工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合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13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周健 刘宇 +1 位作者 俞晨 王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7-392,共6页
目的:分析寻常性银屑病合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西京医院皮肤科确诊寻常性银屑病合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收集13例寻常性银屑病合并自身免疫... 目的:分析寻常性银屑病合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西京医院皮肤科确诊寻常性银屑病合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收集13例寻常性银屑病合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44.69±8.02)岁。所有患者于银屑病发生后平均(14.85±7.54)年合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所有患者中7例合并天疱疮(其中1例伴有汞中毒),5例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确诊肺腺癌),1例合并成人型线状Ig A大疱性皮病。7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6例予单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出院后随访2个月~13年,10例患者治愈或病情稳定,3例失访。结论:寻常性银屑病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临床较为少见。患者多为银屑病病程中出现水疱、大疱性皮损,明确诊断需结合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免疫荧光、疱病自身抗体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提示临床上需警惕合并汞中毒可能,并重视对肿瘤的筛查和随访,根据疱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转移癌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何弘 高天文 +1 位作者 李青 马福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皮肤转移癌 临床分析 病理学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皮肤病学科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雪琴 刘玉峰 +2 位作者 温海 郝飞 高天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57-659,共3页
皮肤病与部队官兵的健康密切相关,在特殊环境下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维护和提高。我军皮肤病学科在真菌病、银屑病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近20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32项,其中真... 皮肤病与部队官兵的健康密切相关,在特殊环境下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维护和提高。我军皮肤病学科在真菌病、银屑病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近20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32项,其中真菌病的系列研究成果于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5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队伍迅速成长,目前已有6个博士生培养点,11位博士生导师,已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皮肤病学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重点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皮肤病的基础科学及预防、诊断、治疗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全体指战员的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卫生 皮肤病学/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纤维瘤105例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文清 高天文 +1 位作者 陈金穆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皮肤纤维瘤是来源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还是类似于瘢痕组织的一种炎症后反应,就上述问题查阅 105例皮肤纤维瘤病例,重新阅片并结合病史加以总结。组织病理显示所有的切片均表现为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其外周血管充血... 皮肤纤维瘤是来源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还是类似于瘢痕组织的一种炎症后反应,就上述问题查阅 105例皮肤纤维瘤病例,重新阅片并结合病史加以总结。组织病理显示所有的切片均表现为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其外周血管充血及炎细胞浸润。结合病史认为皮肤纤维瘤是类似于瘢痕组织的一种炎症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瘤 组织病理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樊平申 廖文俊 +3 位作者 高天文 付萌 党育平 胡雪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剥脱毒素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天文 卢涛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系一种罕见的T细胞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为皮肤松弛、斑块、结节。病理特点为皮肤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及巨大的多核细胞性肉芽肿伴弹性纤维消失。本文报告1例男性患儿,10岁发病,15岁死亡。
关键词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儿童 T细胞淋巴瘤 罕见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雷 杨励 +1 位作者 刘玉峰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7-577,共1页
关键词 皮肤 大理石样 畸形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廖文俊 叶苓 +1 位作者 刘彦仿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正常人皮肤、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72 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SP72 在正常皮肤的表皮层及毛囊外根鞘即有构成性表达, 可能是一种自身保护功能。HSP72 在...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正常人皮肤、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72 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SP72 在正常皮肤的表皮层及毛囊外根鞘即有构成性表达, 可能是一种自身保护功能。HSP72 在皮肤鳞癌中高表达, 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生长调控而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皮肤鳞状细胞癌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大疱的先天性皮肤异色症1家3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小东 高天文 +3 位作者 张海龙 刘玉峰 范雪莉 党育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报告1家3例患伴大疱的先天性皮肤异色症。先证者15岁及其姐17岁具有先天性皮肤异色,自发性或创伤性水疱形成,进行性皮肤萎缩、光敏感,出血性牙龈炎及甲营养不良性改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皮表萎缩,真表皮间裂隙形成。电镜检查棘细胞内含... 报告1家3例患伴大疱的先天性皮肤异色症。先证者15岁及其姐17岁具有先天性皮肤异色,自发性或创伤性水疱形成,进行性皮肤萎缩、光敏感,出血性牙龈炎及甲营养不良性改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皮表萎缩,真表皮间裂隙形成。电镜检查棘细胞内含大量黑素颗粒。染色体图像分析显示核型为46.XX.1h+,结构畸变率为1h+∶100%。其弟出生8d后出现水疱,8个月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异色症 先天性 大疱性 电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6例毛母质瘤临床回顾 被引量:36
11
作者 何弘 高天文 +3 位作者 李青 马福成 黄慧 黄高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0,共2页
回顾分析了146例毛母质瘤的临床资料,男女发病人数比为1∶2,10~20岁为发病高峰,头颈部为好发部位。术前诊断以包块待查(56%),皮脂腺囊肿(30%)多见。全部病例均采取单纯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以影细胞存在为准,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或恶变。
关键词 毛母质瘤 临床回顾 组织病理 少见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23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高天文 李春英 黄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9-281,共3页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病,但临床上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通过对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1990年~2000年252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仅为69.44%。结果显示:(1)脂溢性角化病可发生...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病,但临床上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通过对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1990年~2000年252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仅为69.44%。结果显示:(1)脂溢性角化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黑色丘疹性皮病不应看作独立疾病,而是早期发生的脂溢性角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表现 病理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IgG、IgM抗体的检测及补体介导的血清细胞毒反应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志强 高天文 +3 位作者 马翠玲 陈金穆 黄慧 刘荣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为探讨白癜风血清中的抗黑素细胞抗体类型和反应模式以及对黑素细胞的损伤作用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IgG、IgM抗体 ,并以吖啶橙 /溴化乙锭细胞染色法观察补体介导的白癜风血清对黑素细胞损伤作用。结果发现 2 ... 为探讨白癜风血清中的抗黑素细胞抗体类型和反应模式以及对黑素细胞的损伤作用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IgG、IgM抗体 ,并以吖啶橙 /溴化乙锭细胞染色法观察补体介导的白癜风血清对黑素细胞损伤作用。结果发现 2 5例活动性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有 19例检出IgG型抗体 ,2 1例检出IgM型抗体 ,明显高于稳定期和正常对照组血清 ;2 5例活动期血清 9例出现对黑素细胞的明显细胞毒作用 ,高于正常人血清 ,对照的成纤维细胞未出现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提示白癜风患者血清内有抗黑素细胞IgG、IgM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通过补体选择性的损伤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 ,支持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黑素细胞 抗体 细胞毒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GB探针在沙眼衣原体实时PCR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锦荣 白玉杰 +4 位作者 王胜春 郭晏海 张庆华 张菊 阎小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6-470,共5页
为建立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用PCR法扩增沙眼衣原体隐蔽质粒pLVG44 0 2 464~ 2 980nt段 ,并克隆入 pMD18 T载体用作参比模板 ,设计一对引物和一个TaqMan MGB探针 ,优化反应条... 为建立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用PCR法扩增沙眼衣原体隐蔽质粒pLVG44 0 2 464~ 2 980nt段 ,并克隆入 pMD18 T载体用作参比模板 ,设计一对引物和一个TaqMan MGB探针 ,优化反应条件 ,建立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 ,并运用该系统同时应用连接酶链式反应 (LCR)法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 ,最低检测限度为 1DNA拷贝每反应 ;在 10 0 ~ 10 9DNA拷贝每反应范围内 ,Ct 值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和DNA拷贝数呈线性关系 (r >0 990 ) ;对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同LCR分析结果吻合率为 10 0 % .以上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线性检测范围广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探针 沙眼衣原体 PCR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宇萍 张国民 +4 位作者 乔媛媛 王刚 刘玉峰 化冰 王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构建大容量易于改造成Diabody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人源性抗体。方法: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经RT-PCR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L和VH),通过重叠PCR(over-lapPCR)将VL和VH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 目的:构建大容量易于改造成Diabody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人源性抗体。方法: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经RT-PCR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L和VH),通过重叠PCR(over-lapPCR)将VL和VH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其中VH两侧是两个非同源的loxp基因),并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DF,得到初级噬菌体抗体库。将初级抗体库以高MOI超感染Cre+菌株BS1365,通过loxp-cre定位重组系统,介导轻重链在菌内重组配对,然后低感染XL1-Blue菌,得到大容量的次级抗体库。以多种不同抗原对库进行筛选,得到多样性较好的特异性抗体。结果:经超感染重组,得到1·2×1010的大容量抗体库。经三种蛋白抗原筛选,均得到多株特异性较好的噬菌体抗体,并成功构建为活性较好的Diabody。结论:经Loxp-Cre定位重组系统在单细胞内重组,能够高效地构建大容量噬菌体单链抗体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抗体库 Cre重组 单链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丽 杨雪琴 +3 位作者 程娟 冯燕君 惠让松 刘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8月在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自编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问卷调查。PSQI统计结果与国内刘贤臣等报道的...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8月在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自编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问卷调查。PSQI统计结果与国内刘贤臣等报道的112例正常成人和45例失眠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有75例(59.5%)存在睡眠障碍,69例(54.8%)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较差,89例(70.6%)认为睡眠质量与银屑病的病情相关。PSQI均值7.35±2.29,在评分≥2分的评测项目中,入睡时间延迟得分最高,其次为日间功能障碍,再次为睡眠障碍。银屑病患者组PSQI总分及各评测项目得分与正常成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银屑病患者组与失眠症患者组在PSQI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两个项目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应有针对性地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舒缓压力,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时间对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赵荣 胡雪慧 +4 位作者 崔勤 薛卫斌 藏妍 郑霄 苏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留置时间4~7d时,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为1.1%,留置时间8~14d的感染率为20.8%,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时间超过15d的患者,导管感染率为78.9%。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长短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率显著升高;而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 感染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丙酸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修礼 刘家云 +4 位作者 高天文 张鹏亮 孙怡群 樊新 郝晓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81-883,共3页
目的研究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病原菌的培养分离方法并了解常用抗菌药的体外抗菌活性,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兔脑厌氧增菌肉汤(RRNB)、厌氧琼脂平板置厌氧环境培养,用API鉴定系统20A鉴定板鉴定病原... 目的研究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病原菌的培养分离方法并了解常用抗菌药的体外抗菌活性,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兔脑厌氧增菌肉汤(RRNB)、厌氧琼脂平板置厌氧环境培养,用API鉴定系统20A鉴定板鉴定病原菌;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从13例FBGT患者中应用RRNB培养基分离到14株病原菌,经ATB/API细菌鉴定系统20A检测,确定为痤疮丙酸杆菌。该菌严格厌氧,培养初期生长极为缓慢,在RRNB中生长良好,但需1~2周时间。环丙沙星对14株病原菌的MIC值均在0.0625~0.5mg/L,青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林可霉素、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的MIC值均在0.125~0.5mg/L,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MIC值为0.25~1.0mg/L,甲硝唑的MIC值为64.0~256.0mg/L。结论 FBGT的病原菌为痤疮丙酸杆菌,该菌对甲硝唑耐药,临床不能用该类药物治疗;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均较高,临床可选择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并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FB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 培养基 丙酸杆菌 痤疮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励 王雷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7-718,共2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患者女,26岁。因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26年就诊。体格检查示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边界清楚,表面粗糙,局部糜烂渗液。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疣状增生,皮脂腺和顶泌汗腺增生...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患者女,26岁。因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26年就诊。体格检查示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边界清楚,表面粗糙,局部糜烂渗液。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疣状增生,皮脂腺和顶泌汗腺增生。一部分顶泌汗腺与表皮相连,形成乳头状突起,其间质中有较多浆细胞浸润;另一部分顶泌汗腺位于真皮深部,不与表皮相连,形成较多管腔样结构,管腔内见顶泌汗腺呈乳头状突入管腔。结合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本病为1例罕见的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 汗管囊腺瘤 乳头状 顶泌汗腺管状腺瘤 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1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文俊 樊平申 +2 位作者 高天文 刘红娟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报告1例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患者男,71岁。鼻尖部出现一黄豆大红色丘疹4个月,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见一囊肿,囊壁细胞内见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病毒包涵体,囊腔内的角质物网眼内亦见病毒包涵体。组织病理诊断为传... 报告1例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患者男,71岁。鼻尖部出现一黄豆大红色丘疹4个月,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见一囊肿,囊壁细胞内见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病毒包涵体,囊腔内的角质物网眼内亦见病毒包涵体。组织病理诊断为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疣 传染性 囊肿 发表皮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