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负压引流促进猪腹部爆炸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师俊莉 席文锦 +3 位作者 易成刚 王志军 郭树钟 韩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在猪腹部爆炸伤合并内脏外露时,使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控制腹腔、创面感染的作用以及对腹部爆炸创面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爆炸伤导致的全层腹壁缺损的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VSD组)和对照组(盐水纱布组),实验组在6 h清创后置... 目的探讨在猪腹部爆炸伤合并内脏外露时,使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控制腹腔、创面感染的作用以及对腹部爆炸创面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爆炸伤导致的全层腹壁缺损的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VSD组)和对照组(盐水纱布组),实验组在6 h清创后置入压力为-125 mmHg VSD装置;对照组在6 h清创后使用盐水纱布覆盖爆炸创面,常规换药治疗。分别采集治疗前6 h和治疗后1、3、5、7 d的创面肌肉组织进行细菌检测,分析2组的细菌量;ELISA检测伤后1、3、5、7 d的腹部引流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的表达水平;采集2组治疗后第7天的皮肤、肌肉组织标本,用实时定量PCR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表达量。结果 VSD组在治疗后1、3、5、7 d创面的细菌数(CFU/g)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猪腹部引流液中TNF-α,IL-1,IL-6的表达量在伤后治疗第1天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3、5、7天VSD组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三个时间点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VSD组在第7天皮肤软组织中VEGF、EGF、bFGF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MMP-9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SD可以有效控制创面的细菌量,减少腹腔引流液中TNF-α、IL-1、IL-6的表达量,促进创面生长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梁丽华 李龙 +4 位作者 赵建辉 孙道才 刘乃彬 宋应亮 焦铁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培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其诱导成骨分化潜能。方法:无菌条件下取6周龄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1%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 目的:观察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培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其诱导成骨分化潜能。方法:无菌条件下取6周龄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1%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取第3代细胞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培养,分别用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鉴定成骨诱导效果。结果:从SD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SCs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呈集落生长;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示:CD29、CD90高表达,CD34、CD45低表达;成骨诱导后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s 体外培养 成骨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青 马显杰 +1 位作者 葛自力 郭树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2-436,共5页
随着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发展,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在修复皮肤和黏膜缺损以及建立疾病模型等试验性研究方面正不断深入。下面就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构建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组织工程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龙 赵建辉 +5 位作者 刘斌 令狐大科 刘彦普 谭新颖 吕成鹏 徐小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家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取第3代ASC... 目的: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家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取第3代ASCs做实验,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物;用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从家兔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SCs形态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活力旺盛,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CD29呈阳性表达,CD31呈阴性表达;成脂诱导的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的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结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s 分离培养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 被引量:15
5
作者 董立维 郭树忠 +2 位作者 王璐 张辉 舒茂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方法 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166例耳再造及鼻部整形等手术中进行自体肋软骨切取操作,合理设计手术切口,细致剥离操作,注意保护骺软骨及软骨膜,并于切取后缝合软骨膜。皮肤切口采用整形缝...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切取手术设计与操作要点。方法 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166例耳再造及鼻部整形等手术中进行自体肋软骨切取操作,合理设计手术切口,细致剥离操作,注意保护骺软骨及软骨膜,并于切取后缝合软骨膜。皮肤切口采用整形缝合技术处理。结果手术切取自体肋软骨安全而快速。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伤口血肿、感染、愈合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采用合理设计原则及细致操作步骤,手术过程耗时短且安全而顺利,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达到理想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切取术 手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