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锦荣 阎小君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2,共5页
分析一对细胞或组织在不同状态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用于识别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已发展起来多种.DDRTPCR是近年来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理论上,DDRTPCR技术比较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存在着假阳... 分析一对细胞或组织在不同状态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用于识别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已发展起来多种.DDRTPCR是近年来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理论上,DDRTPCR技术比较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存在着假阳性率高,凝胶中单条cDNA带成分不均一,所获cDNA仅代表着mRNA3′UT区(约300bp)以及一些低拷贝数mRNA不能有效被呈现等问题.对DDRTPCR技术的改良也主要集中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差异显示 DDRT-PCR 分子生物学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差异展示研究胃癌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6
2
作者 崔大祥 闫小君 +2 位作者 王枫 赵锦荣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9-382,共4页
以胃癌细胞株GC790 1与胃粘膜细胞株GES 1为对比材料 ,利用mRNA差异展示技术 ,研究胃粘膜至胃癌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 ,为建立胃癌预警系统打下基础 .获得 8个未知的与胃癌相关的cDNA ,命名为GCYS 1,2 ,3,4,5 ,6 ,7,2 0 ,完成其克隆及序... 以胃癌细胞株GC790 1与胃粘膜细胞株GES 1为对比材料 ,利用mRNA差异展示技术 ,研究胃粘膜至胃癌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 ,为建立胃癌预警系统打下基础 .获得 8个未知的与胃癌相关的cDNA ,命名为GCYS 1,2 ,3,4,5 ,6 ,7,2 0 ,完成其克隆及序列分析 ,RNA印迹证实GCYS 1至 7片段与GCYS 2 0基因在GC790 1细胞株中呈高表达 ,在GES 1细胞株中呈低表达 .此 8个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 ,接受号为AF0 5 416 2~AF0 5 6 16 8及AF2 1914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株 mRNA差异展示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DI-FP技术分析宫颈癌组织HPV16 E7基因A647G点突变(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艳娥 张菊 +2 位作者 樊江波 陈中灿 阎小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99-1203,共5页
模板指导的末端碱基掺入反应结合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emplatedirectdye-terminatorincorporationwithfluorescence-polarization,TDI-FP)是SNP检测新技术.应用TDI-FP方法分析中国陕西HPV16阳性宫颈组织HPV16E7基因第647位核苷酸A→G热点... 模板指导的末端碱基掺入反应结合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emplatedirectdye-terminatorincorporationwithfluorescence-polarization,TDI-FP)是SNP检测新技术.应用TDI-FP方法分析中国陕西HPV16阳性宫颈组织HPV16E7基因第647位核苷酸A→G热点突变(即A647G),首先在HPV16阳性的91例宫颈癌及49例正常/宫颈炎妇女宫颈DNA标本中,PCR扩增含647位点在内的HPV16E7部分基因,然后将紧邻647位点5′端的寡核苷酸探针与PCR产物内的模板杂交,并延伸一个与647位点碱基互补的荧光标记碱基:TAMRA-ddTTP或R110-ddCTP.用荧光偏振仪读取荧光偏振(FP)值,根据升高的相应FP值判断647位点碱基.结果表明,宫颈组织HPV16E7A647G的总体检出率为35.71%(50/140).宫颈癌组的A→G突变率为42.86%(39/91),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炎组22.45%(11/49)的突变率(x2=5.778,P=0.016),两组间的OR值为2.59(95%CI=1.17 ̄5.71).提示TDI-FP可用于HPV有意义点突变的分析;我国陕西地区妇女HPV16A647G突变率及其对宫颈癌的警示性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差异,该地区携带此突变病毒株的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可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7基因 突变 荧光偏振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核酸促核辐射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崔大祥 曾桂英 +6 位作者 王枫 田芙蓉 郭晏海 徐俊荣 闫小君 任东清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初步探讨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分子机理 .建立BALB/c小鼠电离辐射后给予外源RNA与生理盐水治疗的 6h、 12h、 2 4h、 4d和 8d的模型 ,采集空肠组织标本后采用消减杂交基础上的LD PCR技术 ,获取与受照小鼠肠腺损... 初步探讨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分子机理 .建立BALB/c小鼠电离辐射后给予外源RNA与生理盐水治疗的 6h、 12h、 2 4h、 4d和 8d的模型 ,采集空肠组织标本后采用消减杂交基础上的LD PCR技术 ,获取与受照小鼠肠腺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克隆 ,对其进行全自动序列分析与GenBank检索 . 6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主要为 :热休克蛋白mRNA、NmimRNA、Dutt1蛋白mRNA、Na ,K ATPaseγ亚单位mRNA等 ;12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碱性磷酸酶mRNA、碱性磷酸酶 2、glkA基因、单链复制着丝粒基因等 ;2 4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抗CEA单链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抗DNA重链可变区基因、Igkappa链mRNA等 ;4d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双特异性磷酸酶、端粒酶相关蛋白家族mRNA、β GABA转运基因、紧张激活蛋白mRNA、FK5 0 6结合蛋白、Ca2 +/Ca2 +调蛋白依赖性基因等 ;8d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鼠免疫球蛋白DNA、易弯曲肽DNA、tsrglkA基因、修复蛋白A等 .新发现的 18个基因片段递交给GeneBank ,接受号为AF2 40 16 4 AF2 40 181.结果表明 :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修复的机理可能与一些基因、蛋白质的异常表达有关 ,与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能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电离辐射 细胞修复 表达基因 外源核酸 肠道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6基因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勇 范清宇 +2 位作者 崔大祥 张殿忠 殷剑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caspase-6对成骨肉瘤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成骨肉瘤细胞株SOSP-9607中caspase-6基因的表达水平。以腺病毒adv5作载体,构建含caspase-6基因的转基因载体,用脂质体包裹法转染SOSP-9607细胞株,用RT-PCR... 目的:探讨caspase-6对成骨肉瘤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成骨肉瘤细胞株SOSP-9607中caspase-6基因的表达水平。以腺病毒adv5作载体,构建含caspase-6基因的转基因载体,用脂质体包裹法转染SOSP-9607细胞株,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SOSP-9607细胞中caspase-6基因的表达。用MTF法检测转染caspase-6对SOSP-9607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成骨肉瘤细胞株SOSP-9607中未检出caspase-6表达。RT-PCR法证实转染。caspase-6后SOSP-9607中caspase-6表达显著增强,MTT检测显示对SOSP-9607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及DNA电泳证实转染后的细胞株存在细胞凋亡特征。结论:caspase-6对成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肉瘤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转染 caspase-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的新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崔大祥 闫小君 +1 位作者 王枫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2-364,共3页
基因表达的变化有两种 ,即新出现的基因表达与表达量差异的基因表达 .表达量差异的基因克隆技术主要有mRNA差异展示 ,此技术是目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主要存在假阳性率高的不足 ,针对此缺点 ,近几年提出了新的策略与... 基因表达的变化有两种 ,即新出现的基因表达与表达量差异的基因表达 .表达量差异的基因克隆技术主要有mRNA差异展示 ,此技术是目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主要存在假阳性率高的不足 ,针对此缺点 ,近几年提出了新的策略与方法 ,如差异消减展示、基于PCR和减法杂交基础上的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 ,这些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克隆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FMR1和XIST基因甲基化实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芳 赵新 +3 位作者 张文红 薛丽 王琰 白玉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4-918,共5页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脆性X智障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FMR1)、X染色体失活基因(Xchromosome inactivation,XIST)甲基化的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对基因组DNA进行脱氨基修饰.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用两套不同的引物...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脆性X智障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FMR1)、X染色体失活基因(Xchromosome inactivation,XIST)甲基化的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对基因组DNA进行脱氨基修饰.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用两套不同的引物对:1对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和1对非甲基化特异性引物扩增FMR1基因(CGG)n重复序列区、FMR1和XIST基因的启动子区.PCR产物进一步克隆、测序.以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脱氨基修饰后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与预期基因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合,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FMR1、XIST基因中的非甲基化的C碱基转变为U碱基,而CpG岛被甲基化的C碱基不改变.成功地建立了检测FMR1、XIST甲基化的方法,为实验室诊断脆性X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智障基因 X染色体失活基因 甲基化特异性PCR 甲基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基因-8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以及HPV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尉春艳 吴静 +2 位作者 张熙 张菊 高艳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28,243,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基因-86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以及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模板介导的染料终止物掺入一荧光偏振检测(TDI-FP)的方法对59例宫颈癌以及22例对照进行TNFα基因一86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的TNF... 目的探讨TNFα基因-86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以及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模板介导的染料终止物掺入一荧光偏振检测(TDI-FP)的方法对59例宫颈癌以及22例对照进行TNFα基因一86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的TNFα基因-863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39.0%)较对照组(14.6%)明显升高(P〈0.01,OR=2.673,95%CI:1.300~5.497);AA基因型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5.3%和0,差异显著(P〈0.05);CA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别为47.5%和29.2%,差异显著(P〈O.05);A等位基因频率在HPV阳性者与HPV阴性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OR:1.950,95%CI:0.840~4.527),但是在HPV阳性者中具有增高趋势(37.5%),高于HPV阴性者(19.2%)。结论TNFα基因863位点A等位基因以及CA、AA基因型与宫颈癌的危险性升高有关,与HPV感染危险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荧光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脑病毒核酸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进军 张国英 +1 位作者 赵中夫 阎小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乙脑病毒基因诊断方法 ,并进行大样本检测。方法 使用一步反转录巢式PCR进行乙脑患者血液及脑脊液的病毒核酸检测 ,并与 2 -巯基乙醇耐性试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2 16例乙脑就诊患者血清的PCR阳性率为 77.8% ,2 -M...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乙脑病毒基因诊断方法 ,并进行大样本检测。方法 使用一步反转录巢式PCR进行乙脑患者血液及脑脊液的病毒核酸检测 ,并与 2 -巯基乙醇耐性试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2 16例乙脑就诊患者血清的PCR阳性率为 77.8% ,2 -ME阳性率为 4 5 .3 7% ,脑脊液的PCR阳性率为 93 .2 0 % ,2 -ME阳性率为 3 7.3 8% ,有显著性差异。对不同病程日乙脑患者的检测 ,在初期和极期早期PCR的阳性检测率高 ,在极期后期和恢复期 2 -ME的阳性检测率高。结论 PCR法为一种适合于乙脑早期特异性诊断的新型基因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免疫学 诊断学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 A基因毒性相关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红 阎小君 +3 位作者 韩锋产 冯永强 侯瑜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vacA基因片段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pvacA基因的1个片段B,并克隆入pGEM-3Zf(-)质粒。测序正确后,再克隆入质粒pRSET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SE-TA-B。结果经过转化E.coliBL21DE3(plysS)后...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vacA基因片段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pvacA基因的1个片段B,并克隆入pGEM-3Zf(-)质粒。测序正确后,再克隆入质粒pRSET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SE-TA-B。结果经过转化E.coliBL21DE3(plysS)后,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33000的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质的47.8%,上清中目的蛋白占全菌总蛋白的10.9%。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蛋白能与兔抗VacA多抗结合。结论成功地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RSETA-B,为进一步探讨该片段的生物学活性,以及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血清预测Hp的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VAC A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 活性测定 构建 表达 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HPV16 E4基因的表达纯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艳娥 惠慧 +2 位作者 张菊 樊江波 阎小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6-681,共6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4重组表达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 E4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应抗体,初步探讨本地区HPV16 E4血清抗体反应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将HPV16E4基因与pRSET-A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获得E4表达重组体,转...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4重组表达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 E4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应抗体,初步探讨本地区HPV16 E4血清抗体反应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将HPV16E4基因与pRSET-A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获得E4表达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包涵体变性后经Ni柱纯化,复性并经活性鉴定后,用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板,检测正常女性、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结果:pRSET-16E4表达重组体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Mr15×103的HPV16 E4组氨酸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0%。表达形式为包涵体,重组蛋白经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其活性经ELISA法证实。80例正常女性、46例慢性宫颈炎和32例宫颈癌患者中,其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39.13%和28.13%,宫颈癌患者HPV16 E4血清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慢性宫颈炎患者HPV16 E4血清抗体阳性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但宫颈癌组HPV16 E4血清抗体阳性率与慢性宫颈炎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RSET-A/BL21中表达获得的HPV16 E4融合蛋白,可用于宫颈癌相关HPV的血清学研究;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患者HPV16E4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4蛋白 基因表达 血清抗体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早期基因178位(T→G)突变分析
12
作者 樊江波 吴静 +3 位作者 高艳娥 张菊 张格林 曲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阳性标本中早期基因(E6基因)178位(T→G)点突变情况。方法应用模板指导的染料终止子掺入-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DI-FP)方法检测宫颈癌患者高危HPV16型E6基因178位点...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阳性标本中早期基因(E6基因)178位(T→G)点突变情况。方法应用模板指导的染料终止子掺入-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DI-FP)方法检测宫颈癌患者高危HPV16型E6基因178位点突变情况,以进一步明确此基因位点突变与宫颈癌变的相关性。结果应用TDI-F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高危HPV16型E6基因178位突变率为32.5%,与癌前病变及慢性宫颈炎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23,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基因178位(T→G)突变率较高,可能是HPV致癌的一个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荧光偏振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HPV11 L1基因克隆及序列比较
13
作者 马群风 江红 +4 位作者 刘锟 冯永强 周勇安 王小平 李谨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克隆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PV11型主要衣壳蛋白L1基因,并比较两个序列间的同源性。方法以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纯化的总DNA为模板,根据HPV11型L1基因的保守区分段设计引物。分两段扩增HPVL1基因,克隆入质粒载体中,pGEM-3Zf(-)以... 目的克隆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PV11型主要衣壳蛋白L1基因,并比较两个序列间的同源性。方法以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纯化的总DNA为模板,根据HPV11型L1基因的保守区分段设计引物。分两段扩增HPVL1基因,克隆入质粒载体中,pGEM-3Zf(-)以双脱氧法双向测定目的片段的序列,并拼接出该片段的全序列,比较两个序列间的同源性,以及与已知基因序列的差异性。结果从1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克隆到1株HPV11型L1的编码序列M1和M2,两序列间的同源性极高,仅在个别位点存在差异。与GenBank中登录的HPV序列NC001525.1(HPV-11)、M14119.1(HPV-11)和AF217526.1(HPV-11)相比较大部分相同。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PV11型L1基因上游片段pGEM-3Zf(-)和下游片段pGEM-3Zf(-)的重组克隆,为深入研究HPV的感染与食管癌发病机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α型叶酸受体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14
作者 张潍 辛晓燕 +2 位作者 张菊 李丁 阎小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获得人α型叶酸受体 (folatereceptoralpha,FOLR - 1,FR - 1)基因序列 ,构建融合表达载体 pGEXFR - 1并进行表达。 方法将RT -PCR法扩增的FOLR - 1基因 ,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 pGEX - 4T - 2中 ... 目的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获得人α型叶酸受体 (folatereceptoralpha,FOLR - 1,FR - 1)基因序列 ,构建融合表达载体 pGEXFR - 1并进行表达。 方法将RT -PCR法扩增的FOLR - 1基因 ,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 pGEX - 4T - 2中 ,使其受控于Ptac启动子 ,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异丙基 - 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 ,用SDS -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SDS -PAGE显示 ,FOLR - 1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5 5 0 0 0 ,与预期的结果相符。Western -blot证实 ,在相应Mr处 ,有GST-FR1融合蛋白的显示条带。结论成功地构建了FOLR -1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获得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结构蛋白 叶酸受体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15
作者 郭晏海 赵君庸 +2 位作者 苏成芝 阎小君 肖乐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9,共5页
为了研究西安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中C区基因的变异性,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rmorphism,SSCP)分析万法,对36份HCVRNA阳性血清的PCR... 为了研究西安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中C区基因的变异性,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rmorphism,SSCP)分析万法,对36份HCVRNA阳性血清的PCR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有31份样品的SSCP图谱相同,对其中二份样品进行测序,证明序列是相同的;另外5价样品SSCP图谱不相同,其序列与前者也有差异。说明本地区HCV基因组中C区基因存在一个主要的基因类型。该实验为本地区HCV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究确定了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蛋白基因 序列变异分析 SSCP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MP2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兔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峻江 刘丹平 +4 位作者 崔大祥 王伟 张正 郭韬 张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4-46,T0005,共4页
目的构建h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MP2,将其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并检测其表达效率。方法将hBMP2的cDNA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形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MP2,酶切鉴定后体外转染培养状态下的兔骨髓... 目的构建h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MP2,将其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并检测其表达效率。方法将hBMP2的cDNA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形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MP2,酶切鉴定后体外转染培养状态下的兔骨髓基质细胞,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表达情况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表达效率。结果pcDNA3-hBMP2载体酶切鉴定与预期片段相符,表明成功构建了pcDNA3-hBMP2转基因载体。用该载体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后获得了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结论载体pcDNA3-hBMP2可以在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为下一步将其用于转基因骨组织工程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MP2 pcDNA3载体 构建 转染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启动子调控促凋亡基因BAX在卵巢癌细胞系的特异性高表达
17
作者 于爱芳 辛晓燕 张文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验证环氧化酶-2(COX-2)启动子能调控下游基因特异性在COX-2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高表达;并以CMV启动子为对照,分析COX-2启动子的转录效率。方法:构建重组质粒COX-2-BAX和CMV-Lue。脂质体介导分别把质粒phPES2,CMV—Lue瞬时转染COX-2... 目的:验证环氧化酶-2(COX-2)启动子能调控下游基因特异性在COX-2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高表达;并以CMV启动子为对照,分析COX-2启动子的转录效率。方法:构建重组质粒COX-2-BAX和CMV-Lue。脂质体介导分别把质粒phPES2,CMV—Lue瞬时转染COX-2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COX-2阴性的结肠癌细胞系SW480,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法把质粒COX-2-BAX、pcDNA3-BAX转染SKOV-3和SW48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COX-2-BAX和CMV—Luc。COX-2-Lue转染SKOV3和SW480细胞24 h后报告基因活性分别为1554±86.5和53.7±10.9。CMV—Luc财法转染后,报告基因活性分别为9851.7±129.5和8831.0±167.3。COX-2-BAX转染SKOV-3和SW480细胞36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4%,3.7%;CMV—BAX同法转染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7%,25.6%。结论:COX-2启动子可调控下游基因特异性地在COX-2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中高表达,但转录效率明显低于CMV启动子。含COX-2启动子经合理修饰后可用于卵巢癌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氧化酶2启动子 卵巢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eB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快速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慧芳 张文红 +4 位作者 温冬青 韩锋产 张虎明 罗进 阎小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主要抗原蛋白尿素酶B(ureaseB,UreB)为靶蛋白,建立一种新的B细胞抗原表位筛选与鉴定方法.运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合成11条HpUreB蛋白的单表位抗原肽片段,在其氨基端标记FITC荧光素,应用荧光偏振方法... 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主要抗原蛋白尿素酶B(ureaseB,UreB)为靶蛋白,建立一种新的B细胞抗原表位筛选与鉴定方法.运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合成11条HpUreB蛋白的单表位抗原肽片段,在其氨基端标记FITC荧光素,应用荧光偏振方法(fluorescencepolarization,FP)快速鉴定这些肽片段的抗原性,并通过FP法在大规模样品中快速筛选相应抗体滴度高、分布人群广的优势抗原表位肽.结果表明,合成的11条UreB蛋白线性抗原肽中,10条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其中No.2、No.5和No.11抗原肽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感染Hp的人群中分布较广,抗体滴度较高,为UreB的优势抗原表位肽.对抗原表位进行多参数综合分析与设计,通过FP技术快速鉴定抗原肽,并筛选优势抗原表位肽,对于疾病的抗原表位谱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疾病的诊断、分型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表位 尿素酶B 抗原性 鉴定 筛选 荧光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表位合成肽抗原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抗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的抗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文红 王琰 +2 位作者 郭慧芳 白玉杰 阎小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应用单表位合成肽抗原,建立一种新的基于荧光偏振技术(fluorescencepolarization,FP)的抗体检测方法。方法: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尿素酶B(UreB)的单表位合成分支肽抗原免疫小鼠,以ELISA法分析免疫的效果。分析FIT... 目的:应用单表位合成肽抗原,建立一种新的基于荧光偏振技术(fluorescencepolarization,FP)的抗体检测方法。方法: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尿素酶B(UreB)的单表位合成分支肽抗原免疫小鼠,以ELISA法分析免疫的效果。分析FITC标记的合成肽抗原在不同浓度时的FP值,用FP技术分析抗原表位的抗原性以及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清样品对FP检测的影响。分别应用FPIA法和ELISA法,对126例样品进行Hp感染检测,对FPIA的检测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结果:UreB的单表位抗原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1.0nmol/L的FITC标记肽可用于FPIA检测,血清样品做1∶25稀释时可明显区分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与ELISA方法检测的结果相比较,用基于UreB单表位合成肽抗原的FPIA法检测Hp感染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8%。结论:应用UreB单表位合成肽抗原,可对抗UreB的抗体进行快速FPIA检测,用此法检测抗体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表位 合成肽 荧光偏振 幽门螺旋杆菌 尿素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及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玲霞 张沥 +4 位作者 张宁霞 刘永国 阎小君 韩锋产 侯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79-781,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小儿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小儿H.pylori的感染直接影响到成年期的身体健康.成人H.pylori相关性胃疾病的发生与儿童期H.pylori感染密切相关.许多学者认为,成人H.pylori感染率及消化道...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小儿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小儿H.pylori的感染直接影响到成年期的身体健康.成人H.pylori相关性胃疾病的发生与儿童期H.pylori感染密切相关.许多学者认为,成人H.pylori感染率及消化道疾病较高是与儿童期即已发生的H.pylori感染密切相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CAGA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