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口腔患者细菌培养标本的检验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莉娜 黄萍 任鸿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6-270,共5页
介绍口腔细菌培养工作中如何积极应对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风险。实验室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时间,将临床口腔患者标本的细菌培养模式,从传统的以培养箱为单位,创新性地分划为以小型培养罐(培养盒)为单位的小格模式。实现... 介绍口腔细菌培养工作中如何积极应对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风险。实验室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时间,将临床口腔患者标本的细菌培养模式,从传统的以培养箱为单位,创新性地分划为以小型培养罐(培养盒)为单位的小格模式。实现了细菌培养鉴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标本接触和气溶胶风险的每一个步骤,都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小型培养罐(培养盒)为单位的小格模式在细菌培养鉴定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控制潜在的感染风险,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腔疾病 细菌培养 微生物气溶胶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抗菌磷酸锌黏固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林祺 梁兰平 +1 位作者 刘双云 杨聚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磷酸锌黏固剂的加工工艺及其抗菌性能。方法采用研磨法将载银无机抗菌剂添加在磷酸锌黏固剂粉体中合成载银抗菌磷酸锌黏固剂。以普通磷酸锌黏固剂作为对照,进行大体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然后通过细菌(变异链球菌、白假丝酵... 目的探讨抗菌磷酸锌黏固剂的加工工艺及其抗菌性能。方法采用研磨法将载银无机抗菌剂添加在磷酸锌黏固剂粉体中合成载银抗菌磷酸锌黏固剂。以普通磷酸锌黏固剂作为对照,进行大体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然后通过细菌(变异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于抗菌磷酸锌黏固剂上,计算出样品的抗细菌率。结果大体观察显示,抗菌磷酸锌黏固剂与普通磷酸锌黏固剂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抗菌磷酸锌黏固剂表面均匀散布Conval PAg-40颗粒。抗菌磷酸锌黏固剂对变异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有抗菌效果,且抗菌能力区别明显。结论添加载银抗菌剂对磷酸锌黏固剂的表面结构无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无机抗菌剂 磷酸锌黏固剂 加工工艺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3
作者 王秦芳 安银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7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肿瘤颌面部 免疫球蛋白 血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关 被引量:6
4
作者 吴丰苏 汪玉红 +2 位作者 刘青 黄萍 孙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易感性。方法选取ROU患者42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86例正常人,采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rs11465817和rs1343152基...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易感性。方法选取ROU患者42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86例正常人,采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rs11465817和rs1343152基因型。用卡方检验统计两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计算比数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评价多态性位点与ROU的遗传易感性。结果 rs1343152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11465817位点差异显著(OR=2.715,95%CI=1.543~4.777),AA+AC基因型可增加患ROU的易感性2.44倍。结论IL-23R基因rs114658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ROU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单核苷酸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2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新型可聚合抗菌单体对口腔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唯 唐立辉 +4 位作者 黄萍 黄鹂 李芳 方明 陈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比较自行合成的3种可聚合季铵盐抗菌单体DMAE-MMA salt,DMAEMA-MMA salt,DMAEMA-PMDPM salt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季铵盐单体对4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抗菌性能最佳的单体进行杀菌动力学研... 目的:比较自行合成的3种可聚合季铵盐抗菌单体DMAE-MMA salt,DMAEMA-MMA salt,DMAEMA-PMDPM salt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季铵盐单体对4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抗菌性能最佳的单体进行杀菌动力学研究。结果:3种季铵盐单体对4种口腔致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DMAEMA-PMDPM salt抗菌效果较其它2种好,该单体在浓度为78.8 mg/ml即4倍MBC浓度时,白色念珠菌与其接触120 min时可达到灭菌效果。结论:这3种季铵盐单体对常见口腔致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单体 口腔致病菌 抗菌活性 树脂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精液中NO的含量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麦贵 杨阳 +4 位作者 黄萍 郝晓柯 郑善銮 张竹映 饶国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人精液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镀铜镉还原荧光法检测NO代谢产物硝酸盐(NO-3)。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和透射电镜,分别检测和观察生殖细胞的凋亡及凋亡... 目的:探讨人精液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镀铜镉还原荧光法检测NO代谢产物硝酸盐(NO-3)。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和透射电镜,分别检测和观察生殖细胞的凋亡及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生育组精液中NO的含量为(56.83±11.65)μmol/L,生殖细胞的凋亡率(4.60±1.25)%,与不育组(128.86±23.76)μmol/L和(17.36±3.05)%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育组NO的含量和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0.96)凋亡的生殖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在核周形成新月形,电子密度增高,核膜折叠,核裂解形成凋亡小体。结论:不育者精液中NO的含量与生殖细胞的凋亡率有密切关系。高浓度的NO可能是导致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增加而致使男性生育力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生殖细胞 凋亡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浆PT、APTT、Fib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安银东 牛秀华 +1 位作者 王秦芳 杨聚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血浆 PT APTT FIB 检测 血栓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萍 安银东 武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2-814,共3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对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良性肿瘤患者以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组血清sIL-2R水平显著... 目的:研究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对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良性肿瘤患者以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组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良性肿瘤患者组血清sIL-2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高sIL-2R水平可能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Oddi氏括约肌细胞BK通道Alpha亚基在Pichia酵母中的高效表达、纯化和鉴定
9
作者 王亚蓉 魏经国 +3 位作者 樊建勇 沈柱 王秦芳 张孝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兔Oddi氏括约肌(SO)细胞BK通道α亚基,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RTPCR扩增编码兔SO细胞BK通道α亚基B细胞表位区基因的cDNA,经测序正确将其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GS115。经MD平板... 目的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兔Oddi氏括约肌(SO)细胞BK通道α亚基,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RTPCR扩增编码兔SO细胞BK通道α亚基B细胞表位区基因的cDNA,经测序正确将其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GS115。经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筛选鉴定后,甲醇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合层析法对表达上清进行纯化,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用RTPCR扩增出约1497bp的兔SO细胞BK通道α亚基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扩增序列与已发布的新西兰大白兔骨骼肌BK通道α亚基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显示本系统表达的α亚基融合蛋白Mr约为55000,表达量约为55mg/L,纯度为96%。Westernblot检测证明,该α亚基融合蛋白可与兔BK通道α亚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克隆了编码兔SO细胞BK通道α亚基B细胞表位区基因的cDNA,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表达了该蛋白,为进一步研究BK通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hia酵母 BK通道Alpha亚基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铸钛、Co-Cr合金、Ni-Cr合金修复体失泽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应亮 徐君伍 +3 位作者 马轩祥 杨巨才 余建军 王宝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口腔白色念珠菌对铸钛 (Gr2 )、Co- Cr合金、Ni- Cr合金修复体的失泽影响。方法 :将 Co- Cr合金、Ni- Cr合金、纯钛分别铸造制备成 10 mm× 10 mm× 1mm板片 ,将每组 30片随机分空白对照组、培养基对照组、实验组各 1... 目的 :研究口腔白色念珠菌对铸钛 (Gr2 )、Co- Cr合金、Ni- Cr合金修复体的失泽影响。方法 :将 Co- Cr合金、Ni- Cr合金、纯钛分别铸造制备成 10 mm× 10 mm× 1mm板片 ,将每组 30片随机分空白对照组、培养基对照组、实验组各 10片。需氧环境将白色念珠菌接种到沙保罗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后 ,将试件贴附其表面每周转换传递 1次 ,共 10周。0 .5 g/ L戊二醛消灭细菌清洗 ,2周后 ,用 Minolta CR- 10 0型色度计观察。结果 :铸钛、Co- Cr合金、Ni- Cr合金修复体的空白对照组与培养基对照组的 L*、a*、b*值无显著差异 (P>0 .0 5 )。Co- Cr合金修复体空白对照组和培养基对照组分别与实验组 L*、b*差别不显著 (P>0 .0 5 )。与实验组 a*差别显著 (P<0 .0 5 ) ;铸钛、Ni- Cr合金修复体实验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和培养基对照组 L*、a*、b*值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白色念珠菌对 Co- Cr合金修复体只影响绿色区域内颜色 ,对明度和黄色区域内颜色无影响。对 Ni- Cr合金、铸钛修复体色泽有影响 ,引起失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Co-Cr合金 失泽腐蚀 修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