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粘膜异型增生微观辨证分型与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一帆 周学文 +5 位作者 朱虹 王长洪 胡家露 陈希陶 丁华野 马福成 《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粘膜异型增生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细胞核DNA含量及临床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中医脏腑辨证理论与图象分析的方法对 12 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内镜下微观辨证分型与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定量分析 ,同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胃粘膜异型增生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细胞核DNA含量及临床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中医脏腑辨证理论与图象分析的方法对 12 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内镜下微观辨证分型与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定量分析 ,同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 :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胃粘膜DNA含量、超 2倍体、超 4倍体细胞百分数及核平均面积、周长、体积均较胃热型与胃寒型明显增高 ,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0 .0 1) ,DNA含量直方图非整倍体型组中胃络瘀滞型粘膜(2 6 / 47)明显高于整倍体型组 (8/ 37) (P <0 .0 1)。对其中 6 3例进行了 6~ 72个月 (平均 2 4个月 )的随访 ,癌变组中胃络瘀滞型粘膜 (2 3/ 30 )明显高于未癌变组 (9/ 33)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胃络瘀滞型胃粘膜异型增生与癌变关系密切 ,在辨证施治中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辨证 胃癌 异型增生 细胞抗与DNA含量 图像分析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及其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德新 吴静 +2 位作者 杨静华 REUVE NRABINOVICI 樊代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75-981,共7页
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monokineinducedbyinterferon-γ,MIG,CXCL,9)是一种具有趋化T淋巴细胞NK细胞的CX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脑组织中克隆了小鼠MIGcDNA,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MIG重组杆状病毒... 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monokineinducedbyinterferon-γ,MIG,CXCL,9)是一种具有趋化T淋巴细胞NK细胞的CX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脑组织中克隆了小鼠MIGcDNA,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MIG重组杆状病毒,并在Tn-581-4昆虫细胞内将其进行了表达,最后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活性鉴定.结果显示:小鼠MIG蛋白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可得到高效分泌性表达;分泌到培养上清中的重组MIG蛋白经S-Sepharose纯化后得到的MIG蛋白纯度约为90%,产量为10mg/L;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印迹分析中该蛋白质分子质量显示为14.4ku左右;该纯化蛋白在体外具有诱导CTLL-2淋巴细胞钙离子内流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值的活性,在鸡胚尿囊膜实验中小鼠重组MIG具有抑制新血管生成的功能.实验表明,在杆状病毒系统中高效表达的小鼠重组MIG蛋白具有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生成活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血管生成抑制活性的机理和将其应用于肿瘤血管抑制实验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 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 杆状病毒 重组蛋白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脏RNA编辑酶ADAR1 4种剪切体: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新 赵澎涛 +6 位作者 赵青川 罗晓星 聂勇战 苏映军 杨静华 R.RABINOVICI 樊代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5-640,共6页
RNA编辑是DNA转录为RNA后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一种方式.A-to-IRNA编辑酶ADAR1(adenosinedeaminasethatactsonRNA1)具有将pre-mRNA中特定的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的功能.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肝脏组织中克隆了小鼠A-to-IRNA编辑酶A... RNA编辑是DNA转录为RNA后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一种方式.A-to-IRNA编辑酶ADAR1(adenosinedeaminasethatactsonRNA1)具有将pre-mRNA中特定的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的功能.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肝脏组织中克隆了小鼠A-to-IRNA编辑酶ADAR1的4种剪切体,采用荧光示踪技术研究其在细胞内定位,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ADAR1重组杆状病毒并在sf9昆虫细胞内将其进行了表达,最后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活性鉴定.结果发现,小鼠ADAR1在小鼠肝脏组织中主要以4种剪切方式存在,分别命名为ADAR1-La\Lb和ADAR1-Sa\Sb.这4种ADAR1剪切体在细胞内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别,ADAR1-La\Lb主要分布于胞浆,而ADAR1-Sa\Sb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及核仁.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4种ADAR1剪切体蛋白的双链RNA编辑活性明显不同,提示各个ADAR1剪切体的底物识别和特异性RNA编辑功能可能有所不同.ADAR1剪切体的克隆和表达以及它们在细胞内定位和编辑活性的差异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寻找它们的新底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编辑 杆状病毒 重组蛋白 ADA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Ⅴ型腺病毒纤维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4
作者 付员根 刘志国 +3 位作者 温博贵 王晓侠 吴开春 樊代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构建腺病毒纤维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为腺病毒靶向性载体构建创造条件。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酶切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经多次亚克隆 ,最后完成克隆纤维蛋白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质... 目的 :构建腺病毒纤维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为腺病毒靶向性载体构建创造条件。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酶切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经多次亚克隆 ,最后完成克隆纤维蛋白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COS 7细胞 ,于转染后 72h ,用Westernblot法检测所表达的蛋白。结果 :克隆成功纤维蛋白基因 ,并构建纤维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Fiber,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了其正确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 ,新表达蛋白在变性条件下大小为 6 2kD ,而在非变性条件下为 186kD。结论 :纤维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产物具有三聚体结构 ,可用于腺病毒靶向性载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V型腺病毒 纤维蛋白 真核表达质粒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Ⅴ型腺病毒纤毛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5
作者 付员根 刘志国 +3 位作者 温博贵 王晓侠 吴开春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克隆腺病毒纤毛基因,为构建腺病毒靶向性载体创造条件。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酶切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经多次亚克隆最后完成克隆纤毛基因并构建纤毛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纤毛蛋白的表达,再用SDS-PAGE和We... 目的克隆腺病毒纤毛基因,为构建腺病毒靶向性载体创造条件。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酶切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经多次亚克隆最后完成克隆纤毛基因并构建纤毛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纤毛蛋白的表达,再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地克隆纤毛基因。质粒pBS/Fiber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了其正确性。经质粒pQE/Fiber转化的细菌,在IPTG诱导下可表达一种新的蛋白,并于5h表达量最高。经Westernblot证实,在变性条件下表达蛋白的Mr为62000,在非变性条件下为186000。结论已克隆的纤毛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具有三聚体结构,可用于腺病毒载体靶向性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克隆 大肠杆菌 表达 纤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作为抗原载体及佐剂诱导免疫应答方式及强度的变化
6
作者 马征 樊代明 周绍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0-232,共3页
脂质体做为蛋白及多肽抗原的载体及佐剂已广泛应用。其磷脂成份、净电荷、大小、层数及抗原的位置均影响免疫反应。主要的机理是脂质体可与网状内皮系统尤其是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免疫应答的方式及类型,如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脂质体做为蛋白及多肽抗原的载体及佐剂已广泛应用。其磷脂成份、净电荷、大小、层数及抗原的位置均影响免疫反应。主要的机理是脂质体可与网状内皮系统尤其是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免疫应答的方式及类型,如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包括迟发性超敏反应及细胞毒淋巴细胞应答)。说明脂质体在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肿瘤的疫苗领域大有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抗原载体 免疫应答方式 强度变化 佐剂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表面呈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雨田 胡家露 +1 位作者 陈苏民 杨胜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2-426,共5页
微生物表面呈现技术以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日益引起关注 .
关键词 微生物 表面呈现 方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