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中形态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斯明 邢新 +3 位作者 欧阳天祥 倪灿荣 杨志勇 张敬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也减少但总面积明显扩大,并可见许多晚期凋亡细胞;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4~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内皮细胞数量、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的相对变化主导了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凋亡有关。微血管的变化则可能与血管发生和血管塑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演变过程 形态观察 微血管数量 血管瘤组织 内皮细胞增殖 细胞数量 微血管面积 HE染色 病理特点 细胞总数 系统分析 图像分析 凋亡细胞 脂肪组织 相对变化 血管塑形 血管发生 各阶段 出生后 5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晓红 马大烈 +1 位作者 谢强 吴丽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方法 :对 1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8例肿瘤良性 3例 ,恶性 15例 ,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 ,1例肿瘤细胞外基质内可见丝...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方法 :对 1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8例肿瘤良性 3例 ,恶性 15例 ,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 ,1例肿瘤细胞外基质内可见丝团样纤维。免疫表型特征为 :C kit 18例 (10 0 % )胞质强阳性表达 ;CD347例 (38 9% )阳性 ;S 10 0蛋白 9例 (5 0 % )呈局灶性或散在阳性 ,其中包括 2例良性 ,7例恶性 ;SMA仅 1例阳性。结论 :十二指肠间质瘤恶性发生率较高 ,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为主。C kit因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成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可靠标记物 ,但不能作为良恶性判断指标 ,CD34阳性表达率低 ;神经化生率较高 ,平滑肌方向分化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C-KIT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猝死致医疗纠纷26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伟强 冯菲 +1 位作者 白辰光 朱明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分析猝死致医疗纠纷的原因、特点及疾病分布。方法收集涉及医疗纠纷的猝死尸检病例269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部分做了法医学的毒物分析。结果269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高发年龄段为15—60岁。其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 目的分析猝死致医疗纠纷的原因、特点及疾病分布。方法收集涉及医疗纠纷的猝死尸检病例269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部分做了法医学的毒物分析。结果269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高发年龄段为15—60岁。其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但其中以肺栓塞多见;其下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一些其它系统(如内分泌、免疫等)疾病。病例多发生于二、三级医院且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结论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对致死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和合理解释,而尸体解剖对于明确死亡原因及准确鉴定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引起医疗纠纷的猝死病例在年龄、性别和死因的疾病分布方面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医疗纠纷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纤维肉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24
4
作者 马小龙 汪建华 +2 位作者 陆建平 刘崎 白晨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FS)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FS(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2例和高度恶性2例)临床、MRI及病理资料。结果:MRI表现:除1例高度恶性MFS位置较深外,其余7例均较表浅;肿瘤体积较...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FS)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FS(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2例和高度恶性2例)临床、MRI及病理资料。结果:MRI表现:除1例高度恶性MFS位置较深外,其余7例均较表浅;肿瘤体积较大,平均5.0 cm×7.5 cm;3例MFS(1例中度恶性,2例高度恶性)分叶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余5例分叶不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8例MFS内部信号均较混杂,增强后强化不均,低度及中度恶性MFS示强化区与无强化区交织分布,高度恶性MFS示明显结节样强化区及无强化区。病理表现:MFS内部存在黏液样基质占优势的细胞疏松区和肿瘤细胞占优势的细胞密集区,其中低度恶性肿瘤边界清晰,膨胀性生长,内部含有明显占优势的黏液样基质和少量细胞密集区,呈交替分布;而高度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晰,有较多的结节样的细胞密集区;中度恶性肿瘤生长方式与形态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MFS的MRI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MRI显示MFS的侵袭范围及周围卫星灶可为其病理分级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肉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病理结构观察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袁斯明 欧阳天祥 +3 位作者 邢新 倪灿荣 郑唯强 温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 观察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的病理结构 ,探讨其畸形的病理机制。方法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 4 2例 ,正常中型静脉、小静脉各 12例 ,HE染色观察病理结构 ,测量海绵状静脉畸形、中小静脉的血窦 (管 )半径、血窦 (管 )壁厚度 ,计算血窦(... 目的 观察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的病理结构 ,探讨其畸形的病理机制。方法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 4 2例 ,正常中型静脉、小静脉各 12例 ,HE染色观察病理结构 ,测量海绵状静脉畸形、中小静脉的血窦 (管 )半径、血窦 (管 )壁厚度 ,计算血窦(管 )半径与血窦 (管 )壁厚度的比值。结果 海绵状静脉畸形的血窦壁很薄、平滑肌细胞少 ,血窦半径与血窦壁厚度的比例明显大于正常中小静脉 ;海绵状静脉畸形的病理结构可分为蜂窝型、沟渠型和混合型 3种类型。结论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血窦的发育过程中存在血管塑型障碍 ,血窦壁张力减低 ,这是畸形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 病理结构 观察 血管塑型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部分地区30年女性乳腺癌发生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卫旭彪 韩铖琛 +1 位作者 白辰光 郑唯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部分地区1978~200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情况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变化趋势,为探索乳腺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1978年~2007年间长海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原发性女性乳腺癌病例共计2548例,以每5年为一个时期对乳腺癌的发... 目的分析上海市部分地区1978~200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情况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变化趋势,为探索乳腺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1978年~2007年间长海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原发性女性乳腺癌病例共计2548例,以每5年为一个时期对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30年来,该地区乳腺癌病例数增长了511%,乳腺癌占病理检验总量的比例、乳腺肿瘤中恶性肿瘤所占比例均上升。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逐期上升,最后1个时期发病平均年龄达53.55岁,与前5个时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浸润性非特殊癌的比例从第1个时期的73.33%上升到第5个时期的84.64%,而最后一个时期又下降到79.28%,非浸润性癌及早期浸润性癌的比例上升。小体积肿瘤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病例比例持续上升。结论 30年来,该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老龄化。乳腺癌早期检出率上升,肿瘤恶性比例及浸润性非特殊癌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肉瘤4例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洋 吴丽莉 +3 位作者 吴晓辉 张顺民 郑建明 王建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侯晓玮 王雅杰 +2 位作者 王梅 朱玉兆 李永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8-452,共5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其癌变机制,对寻找新的标志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18s rRNA基因作为参照,采用...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其癌变机制,对寻找新的标志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18s rRNA基因作为参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以相对定量方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及16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OXD10 mRNA表达情况。结果:HOXD1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标本中HOXD10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组织学Ⅰ、Ⅱ级标本。HOXD10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HOXD10基因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甚至表达缺失,由于这种基因可能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抑制因素,因此对其我们应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表达 HOXD10基因 同源异型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肾脏并发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旭 边云 +2 位作者 韩换 陆建平 王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9-1100,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一周,于2016年9月9日人院就诊.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无血尿、腰痛、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体重无明显变化.2016年9月13日于我院影像医学科行肾脏CT平扫加增强检查,提示左肾上极可见类圆形肿块...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一周,于2016年9月9日人院就诊.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无血尿、腰痛、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体重无明显变化.2016年9月13日于我院影像医学科行肾脏CT平扫加增强检查,提示左肾上极可见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3cm×-2cm,边界清晰,增强后动脉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减低,肿块内部见斑片状无强化影;左肾下级可见椭圆形肿块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分子病理诊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唯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3-476,共4页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是由肿瘤组织学类型、癌细胞增殖活性和淋巴血管浸润等形态学确定的。传统的乳腺癌组织学分类对小管癌、浸润性筛状癌、单纯性黏液癌、腺样囊性癌等,无论是其临床预后还是治疗方式均无太大差异。现阶段临床医师已...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是由肿瘤组织学类型、癌细胞增殖活性和淋巴血管浸润等形态学确定的。传统的乳腺癌组织学分类对小管癌、浸润性筛状癌、单纯性黏液癌、腺样囊性癌等,无论是其临床预后还是治疗方式均无太大差异。现阶段临床医师已不满足于单纯组织形态学诊断的信息,乳腺癌的治疗已从循证医学模式向个体化医学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诊断 预后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胆管板畸形结构的肝内胆管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11
作者 徐怡 潘云翠 +4 位作者 王倩 胡爱艳 王守梅 何妙侠 张树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51-1252,1255,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胆管板畸形(ductal plate malformation,DPM)结构的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法对5例具有DPM结构的iCCA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具有胆管板畸形(ductal plate malformation,DPM)结构的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法对5例具有DPM结构的iCCA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具有DPM结构的iCCA患者平均年龄51.6岁。肿瘤为单个结节,直径0.9~4.6 cm,切面灰白、灰黄色,无纤维包膜。肿瘤腺体由不规则形和扩张的管腔组成,扩张的腺腔内可见不规则突起和桥接结构;腺体被覆单层扁平、立方或低柱状肿瘤细胞,细胞核轻度异型,与良性DPM相似。免疫表型:具有DPM结构的iCCA成分表达CK7、CK19、mCEA、CA19-9、EMA、EpCAM和CD56,Ki-67增殖指数<10%。结论具有DPM结构的iCCA临床多无症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癌 胆管板畸形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βE_(1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余永伟 马大烈 +3 位作者 郑青渝 张顺民 黄玲 詹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2-114,I019,共3页
目的:研究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βE1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波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4βE12抗体在不同前列腺病变中的染色情况。结果:基底细胞特异性细胞角蛋白抗体34βE12与所... 目的:研究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βE1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波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4βE12抗体在不同前列腺病变中的染色情况。结果:基底细胞特异性细胞角蛋白抗体34βE12与所有的前列腺良性病变的基底细胞胞浆特异性染色。15例前列腺癌中12例34βE12染色为阴性,有3例出现阳性反应。原发性前列腺导管癌的癌巢外周有连续或不连续的基底细胞围绕。结论:34βE12染色阳性不是诊断良性前列腺病变的绝对指标。前列腺癌的诊断必须综合考虑临床、常规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角蛋白 自身抗体 34ΒE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的CT表现 被引量:19
13
作者 马小龙 汪建华 +2 位作者 蒋慧 陆建平 刘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脉。肿瘤中央存在囊变结构和瘢痕组织,其中5例为星芒状,2为十字形。4例中心存在沙粒样钙化,所有肿瘤内部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结论 ACC具有特征性CT表现,与病理相结合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S蛋白功能性受体ACE2在人、兔角膜、结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琰 潘欣 +1 位作者 柳林 倪灿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 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的S蛋白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 ,最近已鉴定出SARS CoV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2 ,ACE2 )。本研究检测了ACE2在人、兔眼结膜、角膜中的表达 ,由此来... 目的 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的S蛋白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 ,最近已鉴定出SARS CoV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2 ,ACE2 )。本研究检测了ACE2在人、兔眼结膜、角膜中的表达 ,由此来初步推断SARS CoV由眼部入侵的可能。方法 分别采取 :(1)成人眼球破裂伤摘除的眼角膜和结膜组织 ;(2 ) 4~ 6月中期引产胎儿的眼角膜、结膜、心、肺组织 ;(3)兔眼角膜、结膜、心、肺组织 ;(4 )培养的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和兔角膜上皮细胞。分别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织、细胞中ACE2的表达。取尸体解剖的成人心、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RT PCR法在上述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均检测到ACE2的扩增条带 ,其中胎儿、成人和兔的角膜、结膜扩增条带较心、肺稍弱 ,兔各组织的扩增条带亮度与对应的人体组织的扩增条带亮度相近。ACE2免疫组化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胞浆和胞膜 ,呈棕黄色或棕褐色。角膜和结膜的上皮细胞及角膜内皮细胞呈明显的阳性表达 ,角膜和结膜的成纤维细胞呈弱阳性表达 ,培养的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和兔角膜上皮细胞亦可见阳性表达。兔组织中的ACE2表达强度及组织定位与人相近。结论 本研究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证实了眼组织存在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ACE2 ,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S蛋白 功能性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角膜 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肝样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5
作者 白辰光 刘晓红 +2 位作者 余永伟 张顺民 马大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6-248,共3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肝样腺癌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建明 朱明华 +3 位作者 倪灿荣 刘晓红 黄玲 李兆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PanIN病灶Smad4表达率(60.6%,20/33)低于低级别PanINSmad4表达率(79.8%,186/233)(P<0.05);而高级别PanIN中Smad7,TGFβ1,TGFβRⅡ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PanIN(P<0.0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则分别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Smad2、4、7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从低级别PanINs到高级别PanINs再到胰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而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逐渐升高,支持胰腺癌形成的分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上皮内瘤变 胰腺癌组织 Smad信号通路 TGF-β1 Smad4 Smad7 Ⅱ型受体 蛋白表达率 信号传导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 Vision TGF-βR 相关蛋白 神经受累 病理学指标 Smad2 免疫组化 S-P法 相关分析 分子模型 对照组 转移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标记结果的观察和判断 被引量:52
17
作者 马大烈 白辰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57-559,共3页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阳性标记 阳性染色 分布形式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纤维上皮肿瘤性病变中不同纤维分布特点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桂龄 章亚琴 +2 位作者 邢宏宇 徐光 郑唯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间质中不同纤维成分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组织学三联特殊染色法检测26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4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不同纤维的染色分布。结果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中肿瘤间质均以网状纤维与胶原纤维两种成分为...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间质中不同纤维成分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组织学三联特殊染色法检测26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4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不同纤维的染色分布。结果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中肿瘤间质均以网状纤维与胶原纤维两种成分为主,前者主要分布于导管的基膜,后者在导管周围间质中最丰富,二者在不同肿瘤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中纤维分布的特点及其不同纤维的分布差异,为探索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鉴别诊断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 胶原纤维 网状纤维 弹力纤维 特殊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建明 倪灿荣 +4 位作者 郑唯强 朱明华 王洋 宝建中 龚志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E cadherin和CD44v6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6例人肝细胞癌组织中E cadherin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侵袭转移倾向高危组 2 2例HCC组织中E cadherin和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 18 ...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E cadherin和CD44v6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6例人肝细胞癌组织中E cadherin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侵袭转移倾向高危组 2 2例HCC组织中E cadherin和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 18 2 % (4 / 2 2 )和 6 8 2 % (15 / 2 2 ) ;侵袭转移倾向低危组的 44例HCC组织中 ,E cadherin和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5 4 5 % (2 4/ 44 )和 2 5 0 % (11/ 44 )。E cadherin表达与HCC的侵袭转移倾向呈负相关 (P <0 0 1) ,而CD44v6表达与HCC的侵袭转移倾向呈正相关 (P <0 0 1) ,且这两种粘附分子在肝癌中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粘附分子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肝肿瘤 肿瘤转移 E-CADHERIN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生物样本库的建立、管理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桂龄 何妙侠 郑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1-1303,共3页
临床生物样本库的主要职责是收集、储存、管理和利用人类组织样本,同时配置相关信息管理数据库,给基础研究者提供疾病发病原因、发生发展机制的实验材料,或为临床医师进行肿瘤分期、药物筛选、靶向治疗、疗效评估、预后随访等提供相... 临床生物样本库的主要职责是收集、储存、管理和利用人类组织样本,同时配置相关信息管理数据库,给基础研究者提供疾病发病原因、发生发展机制的实验材料,或为临床医师进行肿瘤分期、药物筛选、靶向治疗、疗效评估、预后随访等提供相应的支持。生物样本库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转化医学发展的基石。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对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开拓新的诊治手段、优化医药研发的资源配置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就临床常见的生物样本库建立、实施与信息化管理进行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本库 建立 管理 伦理问题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