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可控性炎症、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在结直肠癌发生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丁一波 杜琰 +2 位作者 王颢 傅传刚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生和发展是慢性炎症促进关键基因后天突变累积的过程。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各阶段均受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所驱动。在癌症信号刺激下,腺瘤通过积累遗传变异逐渐发展成腺癌。新一代测序技术为阐明癌...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生和发展是慢性炎症促进关键基因后天突变累积的过程。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各阶段均受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所驱动。在癌症信号刺激下,腺瘤通过积累遗传变异逐渐发展成腺癌。新一代测序技术为阐明癌症进化过程中的"驱动"变异和融合基因提供了有效途径,为癌症进化提供了分子证据。腺瘤恶性转化过程中最明确的遗传改变是微卫星不稳定和染色体不稳定性显著增加。研究CRC的进化规律,尤其是研究体细胞变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这种变异影响了何种信号途径,而信号途径是目前探索早期CRC的有效干预方式和CRC靶向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进化发育学 炎症 表观遗传 变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孟荣贵 郝立强 +4 位作者 王颢 张卫 李实忠 高章元 喻德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 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 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 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 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 3 次/d,个别患者难以控制;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仍有排粪困难;而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大便1~3 次/d。结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次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慢传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谱及累计发病风险 被引量:8
3
作者 金黑鹰 颜宏利 +6 位作者 马修强 贺艳 丁义江 孟荣贵 阎于悌 崔龙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1 6 7例 HNPCC相关肿瘤患者的首发肿瘤中 ,结直肠癌 1 35例 (80 .8% ) ,胃癌 1 0例 (6 .0 % ) ,子宫内膜癌 8例(4 .8% ) ,卵巢癌 3例 (1 .8% ) ,膀胱癌、乳腺癌、肺癌和脑胶质瘤各 2例 (分别占 1 .2 % ) ,肝癌、胰腺癌和胆囊癌各 1例 (分别占0 .6 % )。70岁时 ,大肠癌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93.3% ,肠外肿瘤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5 6 .1 %。 结论 :中国人 HNPCC肿瘤谱中 ,胃癌发生率较高 ;4 0~ 6 0岁大肠癌发生风险最大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肿瘤谱 累计发病风险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晓虹 李昂 +1 位作者 傅传刚 于恩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 10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2.7%)术后出现脑转移。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 10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2.7%)术后出现脑转移。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直肠癌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术后TME分期提示为Ⅱ期或更晚分期的患者,根据情况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XELOX)或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方案(FOLFOX)的化疗。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对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伴肺转移、是否伴肝转移等可能影响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χ2=5.844,P=0.016)、术前血清CEA水平(χ2=5.395,P=0.020)、肿瘤组织学类型(χ2=4.950,P=0.026)和是否伴肺转移(χ2=52.569,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OR=0.278,95%CI:0.095~0.817,P=0.020)、术前血清CEA水平(OR=0.423,95%CI:0.192~0.933,P=0.033)和是否伴肺转移(OR=10.814,95%CI:4.705~24.856,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发生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位置为直肠、高术前CEA水平及伴有肺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脑转移 根治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多个并发症的肠造口患者在门诊的护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洪莲 郝建玲 +2 位作者 邱群 吕桂芬 傅传刚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37-38,61,共3页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见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肠癌晚期患者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肠造口使患者度过难关,但是诸多的肠造口及周围并发症又使患者陷入烦恼之中,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见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肠癌晚期患者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肠造口使患者度过难关,但是诸多的肠造口及周围并发症又使患者陷入烦恼之中,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并发症 造口门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不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陶丽 朱莹杰 +6 位作者 周琴 顾缨 赵爱光 郑坚 傅传刚 洪庆祥 杨金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大肠癌仅有肝转移且无法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收治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74例,采用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未接受中药辨证治...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大肠癌仅有肝转移且无法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收治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74例,采用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未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西医治疗组38例。运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病理类型、转移类型(同时性或异时性)、化疗、放疗、原发灶的姑息性治疗、肝转移灶的介入治疗、中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总生存期的因素是原发部位(P=0.041)、中医药治疗(P=0.000)。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319,95%可信区间在0.177~0.575。西医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2.00个月,综合治疗组中位OS为25.5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西医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14%、6%、0%、0%、0%;58%、35%、15%、15%、1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大肠癌肝转移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长大肠癌肝转移总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肝转移 中医药辨证治疗 总生存期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肿瘤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帅群 张永镇 +4 位作者 王华 于恩达 李桂香 李兆申 蔡全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543,共8页
目的探讨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比较,并将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变部位(近端结肠、远端结肠)进行分层... 目的探讨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比较,并将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变部位(近端结肠、远端结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将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13.39、13.39~18.23和≥18.23ng/mL3个等级,结直肠癌(P〈O.001)、进展期腺瘤(P〈O.001)、腺瘤(Ptrenddo.001)和增生性息肉(Ptrend=0.013)患者血浆25-羟维生素D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其维生素D最高值与最低值比较OR(95%CI)依次为0.33(0.21,0.53)、0.18(O.09,0.38)、0.09(O.01,0.41)、0.25(O.08,0.77)。按发病部位进行分层后,近端结直肠癌(Ptrend-O.001)和远端结直肠癌(P〈O.001)患者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其维生素D最高值与最低值比较OR(95%CI)依次为0.26(0.12,0.56)和0.33(o.20,0.56)。结论血浆25-羟维生素D可降低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且与病变部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饮食习惯 结直肠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并发症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建萍 徐洪莲 叶文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33-35,共3页
随着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的逐渐上升,我国造口人群数量也随之增多。由于疾病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不力,肠造口患者极易发生并发症。有文献[1-2]报道,全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达10万余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3%~53.8%,严重影响肠造口患者的... 随着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的逐渐上升,我国造口人群数量也随之增多。由于疾病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不力,肠造口患者极易发生并发症。有文献[1-2]报道,全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达10万余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3%~53.8%,严重影响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3-4]。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肠造口并发症,提升肠造口患者心理及生理健康水平[4-5],是国内外伤口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并发症 护理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静 邱群 +2 位作者 徐洪莲 钱火红 张玲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索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3-8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病区成立QCC小组,按照QCC理论进行主题选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要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等共10个步... 目的探索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3-8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病区成立QCC小组,按照QCC理论进行主题选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要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等共10个步骤逐项进行活动。结果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由QCC活动实施前的61.90%上升至实施后的95.65%(P<0.05);造口相关并发症由实施前的45.24%下降至实施后的28.26%(P<0.05);通过QCC活动,圈员在QCC的步骤运用、团队精神、专业能力、沟通协调、信心提升和责任荣誉等6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QCC活动能够提高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的准确率,有效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品管圈 造口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造口患者症状评估量表条目池的建立和初步筛选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建玲 徐洪莲 +2 位作者 邱群 曹洁 张玲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9期12-14,18,共4页
目的建立大肠癌造口患者症状评估量表条目池,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建立条目池,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条目的初步筛选。结果最初的条目池由57个条目组成,经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后,选出了54个条目,其中消... 目的建立大肠癌造口患者症状评估量表条目池,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建立条目池,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条目的初步筛选。结果最初的条目池由57个条目组成,经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后,选出了54个条目,其中消化系统症状8条、泌尿系统症状3条、放化疗不良反应14条、造口相关症状14条、性生活相关症状3条和心理症状12条。结论以多种方法同时进行条目池的建立和筛选,初筛的条目覆盖了大肠癌造口患者的常见症状,且语言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和回答,能满足大肠癌造口患者的症状评估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肠造口 症状评估量表 条目池 条目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造口灌洗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叶宝丽 高章元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6年第4期30-32,共3页
近年来由于直肠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加,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也日益增加。为了减轻造口部周围皮肤刺激及异常气味,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1988年11月至1994年11月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治疗患者... 近年来由于直肠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加,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也日益增加。为了减轻造口部周围皮肤刺激及异常气味,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1988年11月至1994年11月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治疗患者345例,其中随访50例,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肠造口灌洗法优于传统的灌肠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灌洗过程中不易损伤肠粘膜,密封程度好,灌洗液不易外溢,灌洗器材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尤其适合于全身情况良好、无肠造口并发症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 患者 灌洗法 临床应用 并发症 治疗 周围皮肤 器材 情况 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患者应用顺行结肠灌洗的效果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闯 从志杰 邱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5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预防性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患者应用顺行结肠灌洗法后的肠道准备效率及患者舒适度。方法将80例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顺行灌洗组(40例)和传统灌肠组(40例),比较两种方法灌肠后,患者的主观感受、... 目的评价预防性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患者应用顺行结肠灌洗法后的肠道准备效率及患者舒适度。方法将80例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顺行灌洗组(40例)和传统灌肠组(40例),比较两种方法灌肠后,患者的主观感受、灌肠时间和肠道清洁度。结果顺行灌洗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好于传统灌肠组,且该组的灌肠时间少于传统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灌洗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传统灌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造口顺行结肠灌洗法是预防性双腔造口患者肠道准备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造口 肠道准备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口治疗师在结肠灌洗临床推广应用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余陈佳 徐洪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造口治疗师是兼具有护理基本技术和专业造口治疗技术的一类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她们在结肠造口灌洗的临床推广应用中起着主要作用:如在患者选择长期造口护理措施时提供咨询;教授患者结肠灌洗技术;开设造口门诊便于患者随访;开展结肠灌洗... 造口治疗师是兼具有护理基本技术和专业造口治疗技术的一类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她们在结肠造口灌洗的临床推广应用中起着主要作用:如在患者选择长期造口护理措施时提供咨询;教授患者结肠灌洗技术;开设造口门诊便于患者随访;开展结肠灌洗的临床应用性研究等。这一切都旨在帮助造口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做人的尊严。在这项工作中治疗师突破了传统的护士机械执行医嘱的工作模式,就某种意义而言,她们成了医生的工作伙伴,共同为让造口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灌洗 造口治疗师 结肠造口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国祥 曲乐丰 +1 位作者 屠岳 孟荣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14-915,共2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切除术 吻合口漏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权权 于志奇 +7 位作者 郑建明 傅传刚 于恩达 张卫 孟荣贵 王汉涛 郝立强 王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后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191例Ⅰ~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后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191例Ⅰ~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自2009年1月起与病理科开展直肠癌多学科合作,病理科医师通过细致取材使每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不少于15枚,据此将患者分为常规取材组(46例)和细致取材组(1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的检出数量及阳性率。结果细致取材组患者术后淋巴结的检出数量较常规取材组增加[(13.1±4.9)枚/例vs(9.6±4.0)枚/例,P<0.01],其中≥12枚的比例提高(69.7%vs 33.3%,P<0.01)。常规取材组患者术后阳性淋巴结数量[(1.8±2.9)枚/例vs(1.9±3.8)枚/例,P=0.334]和淋巴结阳性率(50.0%vs38.6%,P=0.172)与细致取材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T1、T2、T3和T4期常规取材组和细致取材组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25.0%(1/4)和22.7%(5/22)、0.0%(0/1)和33.3%(1/3)、9.1%(1/11)和25.0%(8/32)、70.0%(21/30)和47.1%(40/85)及0.0%(0/0)和66.7%(2/3),不同T分期之间两组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5,P=0.209)。结论多学科合作后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可增加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术后淋巴结的检出数量,但并不增加阳性淋巴结的检出数量及淋巴结阳性率。对于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建议选择淋巴结辅助检出技术以获得更准确的淋巴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病理科医师 新辅助放化疗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切除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实忠 金国祥 +5 位作者 孟荣贵 于恩达 张兵 卢任华 林万和 吴丽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66-868,共3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便秘的病因及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正常人及便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行肠道转运、肛肠动力学、盆底电生理及排粪造影检查。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结肠次全或全切除术,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肠... 目的:探讨顽固性便秘的病因及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正常人及便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行肠道转运、肛肠动力学、盆底电生理及排粪造影检查。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结肠次全或全切除术,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肠道转运时间延长;直肠感觉功能降低;模拟排便时盆底肌抑制能力下降。部分患者伴盆腔器官松弛。病理示结肠肌间神经丛细胞减少、变性。术后平均随访33.1 个月,手术有效率达92.9% 。结论:顽固性便秘为多种原因所致的结肠肌间神经丛损伤、致使结肠转运功能严重受损的器质性病变;典型临床表现与肠道转运功能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充分切除病变结肠能有效缓解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顽固性 结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cDNA3.0-hugl-1转染结直肠癌细胞后生物学效应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士勇 郝立强 孟荣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基因hugl-1转染对结直肠癌LS17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hugl-1基因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0-hugl-1,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株LS174细胞中,RT-PCR、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hug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外源基因hugl-1转染对结直肠癌LS17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hugl-1基因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0-hugl-1,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株LS174细胞中,RT-PCR、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hug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通过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划痕修复试验、细胞黏附试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等进一步对转染后LS174细胞增殖、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进行分析,并与空质粒载体及未转染LS174细胞作对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0-hugl-1;RT-PCR、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重组体pcDNA3.0-hugl-1转染细胞株中hugl-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组细胞(P<0.05)。重组体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率(32.23%)与未转染及空载体转染组细胞相比(35.76%、33.91%)无明显改变;重组体转染组LS174细胞克隆的迁移细胞数(82.14±7.62)明显低于空载体组(135.61±3.74)及未转染组细胞(142.37±6.12,P<0.05);转染后120min,重组体转染组LS174细胞克隆黏附力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组(P<0.05);重组体转染组穿膜细胞数(63.7±8.0)明显少于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组(158.3±16.5、156.3±13.0,P<0.05)。结论:人hugl-1基因表达上调能降低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运动和侵袭能力,增加细胞黏附能力,但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其表达降低可使肿瘤细胞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hugl-1基因 软琼脂集落形成 划痕修复 细胞黏附试验 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佶 于恩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mesenteric ischemia,MI)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评价肠管受累范围及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华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 目的探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mesenteric ischemia,MI)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评价肠管受累范围及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华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26例MI患者包括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14例,其中存在肝硬化9例;肠系膜动脉栓塞(MAO)10例,其中既往合并脑梗死5例、合并房颤3例。结果剧烈腹痛是MI的共同表现。出现Bergan三联症的患者中66.7%预后不佳;发病12 h内出现腹膜炎体征者病死率为57.1%。本组病例中仅空肠受累者全部存活,回肠受累者病死率为43.8%,累及结肠者病死率为66.7%。手术治疗24例,所有保留回盲瓣的肠切除患者均无短肠综合征发生。16例治愈出院的患者中,3例失访,2例死亡(死因分别为短肠综合征及呼吸衰竭),其余11例生存至今,无复发,无营养障碍。结论 MI是全身血管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整个肠道均可受累,肠管受累范围越靠远端,病死率越高。手术时机和方式的把握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应在避免短肠的基础上切除足够范围的病变肠管,在保证肠管生机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回盲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缺血 栓塞 血栓形成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治(附120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章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81-882,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诊治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 年(1989年4 月至1999 年5月)120例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处理。结果:根治性切除72 例(切除率60% ),捷径手术9 例,单纯肠造口39 例,...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诊治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 年(1989年4 月至1999 年5月)120例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处理。结果:根治性切除72 例(切除率60% ),捷径手术9 例,单纯肠造口39 例,术后并发症38 例(31.7% )。结论:大肠癌合并肠梗阻一经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尤其对左半结肠癌梗阻,尽可能以一期手术切除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大肠肿瘤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p21表达与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传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9-431,F004,共4页
目的 :寻找直肠癌放疗敏感性与抑癌基因 p5 3和 p2 1的关系。方法 :应用 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5例直肠癌患者放疗前肿瘤组织 p5 3和 p2 1的表达 ,并与放疗后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其中男性 44例 ,女性 2 1例 ,平均年龄5 4.... 目的 :寻找直肠癌放疗敏感性与抑癌基因 p5 3和 p2 1的关系。方法 :应用 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5例直肠癌患者放疗前肿瘤组织 p5 3和 p2 1的表达 ,并与放疗后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其中男性 44例 ,女性 2 1例 ,平均年龄5 4.3岁。在 6 5例肿瘤中 ,高分化腺癌 34例 ,中分化腺癌 18例 ,粘液腺癌 6例 ,低分化腺癌 7例。依据术后切除标本分类 ,Dukes A5例 ,Dukes B38例 ,Dukes C17例 ,Dukes D5例。每例放疗总剂量为 5 0 Gy。 结果 :p5 3与 p2 1出现反向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测 ,6 6 .7%的 p5 3(- )和 75 .0 %的 p2 1(+ )肿瘤对放疗敏感 ,而 88.6 %的 p5 3(+ )和 80 .0 %的 p2 1(- )肿瘤对放疗不敏感 ;p5 3(+ )或 p2 1(- )表达与肿瘤分化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免疫组化 p5 3和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P21基因 直肠肿瘤 敏感性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