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对心理健康干预的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28
1
作者 仲茂凤 黄雪强 +2 位作者 魏燕燕 方凡夫 林玩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2-395,共4页
随着现代中医研究热点体质学说的兴起,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根据个体体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调养、治疗方针,将会为心理干预的本土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将从中医体质对心理素质的认识、心... 随着现代中医研究热点体质学说的兴起,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根据个体体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调养、治疗方针,将会为心理干预的本土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将从中医体质对心理素质的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与中医体质的关系、运用中医体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心理健康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中药干预内质网应激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思骢 周垚 +3 位作者 张海湃 尤艳利 钱小路 舒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058-1060,共3页
在内质网应激及其诱导的细胞凋亡中,中医中药已经作为新的研究热点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的研究也表明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无论是中药单体、中成药、复方或中医针灸,都能有效影响相关信号因子的表达。该文主要介绍当前基于内质网应激(ERS... 在内质网应激及其诱导的细胞凋亡中,中医中药已经作为新的研究热点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的研究也表明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无论是中药单体、中成药、复方或中医针灸,都能有效影响相关信号因子的表达。该文主要介绍当前基于内质网应激(ERS)的中医中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ERS) 细胞凋亡 中医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痛阈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毕海金 吴国程 +1 位作者 陈红云 周庆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痛阈可分为压痛阈、温度痛阈、电痛阈、激光痛阈、化学痛阈和缺血痛阈等,不同测量方法各有利弊。痛阈测定是疼痛研究的常用方法,对痛阈准确、客观的测量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定和预后的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 痛阈可分为压痛阈、温度痛阈、电痛阈、激光痛阈、化学痛阈和缺血痛阈等,不同测量方法各有利弊。痛阈测定是疼痛研究的常用方法,对痛阈准确、客观的测量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定和预后的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目前常用的痛阈测定方法大都是以患者自诉出现疼痛时测得的数值作为痛阈,因此痛阈的测量实际上只是一种半客观的测量指标。痛阈的测量受受试者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参考动物实验中动物痛阈的客观性测量,可以在人体上用人体自身无法控制的特定反射作为痛阈测量的指标,或者可以将受试者痛阈测量结果结合人体的一些化验指标综合评价,使痛阈的测量更加准确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痛阈 人体 人体痛阈 测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春明 舒适 +3 位作者 钱小路 尤艳利 宋慧敏 周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0-333,共4页
1955年,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Duve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自噬体结构,并在1963年的溶酶体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了细胞自噬的概念,认为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tion injury,I/R)中发挥重要作用[1-2]。然而,在... 1955年,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Duve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自噬体结构,并在1963年的溶酶体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了细胞自噬的概念,认为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tion injury,I/R)中发挥重要作用[1-2]。然而,在I/R发生的过程中,自噬究竟是发挥保护性作用还是损害作用一直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再灌注损伤 综述 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水沟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春明 舒适 +5 位作者 钱小路 李莎莎 靳兰洁 袁影 宋慧敏 周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39-2441,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自噬相关蛋白p62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局造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评分法对MCAO/R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检测MCAO/R大...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自噬相关蛋白p62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局造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评分法对MCAO/R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检测MCAO/R大鼠自噬相关蛋白p6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自噬相关蛋白p62的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减轻,自噬相关蛋白p62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电针水沟穴可能是通过拮抗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的下调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 自噬 P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学院校学生自评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宋慧敏 尤艳利 +3 位作者 钱小路 舒适 胡甜甜 周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并对产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做出分析。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A专业学生55名、B专业80名、C专业97名、D专业577名、E专业77名,共计886名。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并对产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做出分析。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A专业学生55名、B专业80名、C专业97名、D专业577名、E专业77名,共计886名。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和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886名被调查学生中合格调查问卷共843份,其中存在睡眠障碍者总计284例(睡眠障碍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3.7%,PSQI评分(5.48±0.12)分。A专业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3.4%(23/53)、PSQI评分(6.23±0.48)分,B专业32.9%(23/70)、PSQI评分(4.93±0.44)分,C专业40.4%(36/89)、PSQI评分(5.75±0.34)分,D专业32.4%(183/564)、PSQI评分(5.47±0.14)分,E专业28.4%(19/67)、PSQI评分(5.18±0.40)分,各专业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感情压力、周围噪音、躯体疼痛、入校学习后、很少吃夜宵和有时吃夜宵均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0.577、0.611、0.265、0.260、0.547、0.507)。结论该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不佳,影响到日间功能状态,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学生睡眠质量,从而保障其顺利完成课业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医学生 睡眠质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灸对胃癌化疗期间骨髓抑制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建楠 张卫星 +3 位作者 顾群浩 矫健鹏 刘龙 魏品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22-2925,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胃癌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当天联用隔药灸,连用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3、7、14 d骨髓...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胃癌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当天联用隔药灸,连用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3、7、14 d骨髓抑制情况,化疗后伴随症状评分及疗效及KP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WBC、NEUT在治疗第3、7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W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第7 d的NEU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14 d,两组患者的WBC、NEUT均有升高趋势,治疗组WBC的升高程度由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第3、7、14 d治疗组各分级骨髓抑制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第14 d各分级骨髓抑制例数显著少于第3 d骨髓抑制的患者例数(P<0.05)。化疗后14 d治疗组乏力、头晕及食欲减退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可有效缓解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 外治 中药治疗 隔药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阙穴隔盐灸配合三阴交穴温针灸治疗虚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伟红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82-1384,共3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临床症状以小便频数、排尿困难甚或尿闭等下尿路梗阻症状多见-([1])。BPH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大约有近一半的男性在50岁以后出现BPH...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临床症状以小便频数、排尿困难甚或尿闭等下尿路梗阻症状多见-([1])。BPH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大约有近一半的男性在50岁以后出现BPH的症状-([2])。目前临床治疗BPH多采用口服药物、激光、球囊扩张及手术等方法,效果不十分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大。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BPH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隔盐灸 神阙穴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辛海量 盛佳钰 +4 位作者 葛凌弦 岳小强 苏永华 李敏 凌昌全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优选从人参叶提取纯化人参叶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人参叶的提取工艺,运用静态吸附法优选树脂。同时用动态吸附法考察样品液浓度、流速、吸附容量等因素对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D101大孔吸附树脂脱... 目的优选从人参叶提取纯化人参叶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人参叶的提取工艺,运用静态吸附法优选树脂。同时用动态吸附法考察样品液浓度、流速、吸附容量等因素对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D101大孔吸附树脂脱附性能进行考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e的含量、用质量法计算人参皂苷得率。结果提取工艺:取人参叶粗段,加入12倍原药材量的50%乙醇,采用热回流法提取2次,每次提取2h。纯化工艺:选择D101大孔吸附树脂(4cm×16cm,柱体积140mL,死体积30mL)进行树脂动态吸附性能考察,上样浓度为相当于原药材0.4g.mL-1,最大上样量为160mL,吸附流速为1.5BV.h-1,上样吸附后,分别用6BV的水、40%乙醇、95%乙醇洗脱,40%乙醇的洗脱部位合并,减压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结论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人参叶中人参皂苷的提取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叶 大孔吸附树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学》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慧卿 杨延龙 +3 位作者 辛海量 盛佳钰 凌昌全 苏永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119-1120,共2页
鉴于中医本科专业《中药学》的教学现状,从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到建立多元化考评机制,探索一种"课堂教学-网络自学-实践促学-考核科学"的系统化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改善中医人才培养中... 鉴于中医本科专业《中药学》的教学现状,从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到建立多元化考评机制,探索一种"课堂教学-网络自学-实践促学-考核科学"的系统化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改善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医药分家"和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教学模式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卫理论的体质与外感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学 孔祥亮 +2 位作者 岳小强 徐武牧 李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探讨体质与外感是否存在相关性,设计问卷,对健康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内容涉及体质状态与既往感冒情况,收集有效问卷688份,以SPSS 18.0软件采用双向有序列联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体肤表的形态特征以及对外感环境的适应与抗邪能力与... 为探讨体质与外感是否存在相关性,设计问卷,对健康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内容涉及体质状态与既往感冒情况,收集有效问卷688份,以SPSS 18.0软件采用双向有序列联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体肤表的形态特征以及对外感环境的适应与抗邪能力与营卫的盛衰和功能相关,后者取决于脾胃功能的强弱。说明体质的强弱不仅影响外感病的发病与否,对证候的形成与愈后转归存在显著影响。为营卫理论以及外感病发病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病 体质 营卫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灸预防胃癌化疗相关性呕吐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阮奕 张卫星 +3 位作者 王希安 顾群浩 矫健鹏 刘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664-2666,共3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化疗相关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当天联用隔药灸,连用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1、7、14 d呕吐症...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化疗相关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当天联用隔药灸,连用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1、7、14 d呕吐症状分级,化疗后伴随症状评分及疗效,化疗完成率及KP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结果:化疗后第1、7、14天治疗组呕吐患者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第14天呕吐患者例数显著少于第1天呕吐患者例数(P<0.05)。化疗后14 d治疗组胃痛、乏力及饮食减少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组KPS评分、QOL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可有效抑制CINV,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伴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呕吐 中药治疗 隔药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海湃 苏思骢 +2 位作者 周垚 田思楠 舒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780-1781,共2页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5%~8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具有整体良性调节作用的针灸疗法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文章就近5年来电针治疗脑缺血...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5%~8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具有整体良性调节作用的针灸疗法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文章就近5年来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对结肠癌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祝利民 沈克平 +6 位作者 张慧卿 周浩 顾贤 潘传芳 姚琼 郑佳露 卢艳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7-1730,1742,共5页
目的观察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对SW480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SW480结肠癌细胞CD133+/CD44+亚群(SW480结肠癌干细胞),以不同浓度(1、10、50、100 nmol/L)的蟾毒灵及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进行干预,MTT法观... 目的观察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对SW480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SW480结肠癌细胞CD133+/CD44+亚群(SW480结肠癌干细胞),以不同浓度(1、10、50、100 nmol/L)的蟾毒灵及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进行干预,MTT法观察细胞增殖,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检测结肠癌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1、10 nmol/L)蟾毒灵及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干预对SW480结肠癌干细胞的增殖及端粒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和中、高浓度(50、100 nmol/L)蟾毒灵组比较,相应浓度的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组SW480结肠癌干细胞的增殖及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50 nmol/L和100 nmol/L的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能显著抑制结肠癌干细胞的增殖和端粒酶活性,且效果优于蟾毒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干细胞 细胞增殖 端粒酶活性 蟾毒灵白蛋白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促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晓明 尤艳利 周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63-65,共3页
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疗效比较肯定,其机制可通过多种途径来缓解和改善脑缺血带来的损伤,血管新生可能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脑缺血后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受到促进和抑制新血管形成因素的严格调控。综述现有研究,为针刺治... 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疗效比较肯定,其机制可通过多种途径来缓解和改善脑缺血带来的损伤,血管新生可能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脑缺血后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受到促进和抑制新血管形成因素的严格调控。综述现有研究,为针刺治疗脑缺血机制的认识开辟新的思路,为治疗性新血管形成用于脑缺血病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刺 血管新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癌痛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潇文 周庆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35-1838,共4页
骨癌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尤为重要。骨癌痛发生时肿瘤细胞和相关的基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外微环境酸化,破骨细胞的功能失调进而引起骨破坏和神经纤维的损伤、破... 骨癌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尤为重要。骨癌痛发生时肿瘤细胞和相关的基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外微环境酸化,破骨细胞的功能失调进而引起骨破坏和神经纤维的损伤、破坏、增生和重建,引起一系列包含炎性和神经性成分的复杂症状。目前现有治疗方法还不能完全控制骨癌痛,仍需进一步的机制和药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病理机制 破骨细胞 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单叶蔓荆种内变异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海量 胡园 +2 位作者 张巧艳 郑汉臣 秦路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分析了中国分布单叶蔓荆的种内变异。每个居群随机采取5个以上的完整植株,以16个居群单叶蔓荆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ti,OTU),选取11个有变异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形态性状以各植株的平均值作为OTUs的原始数... 分析了中国分布单叶蔓荆的种内变异。每个居群随机采取5个以上的完整植株,以16个居群单叶蔓荆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ti,OTU),选取11个有变异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形态性状以各植株的平均值作为OTUs的原始数据,形成16×14的原始数据矩阵,对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根据Q分析树系图3,由结合线水平(类间距离等于10)可将16个居群分为三组,Ⅰ(12,15,14,7,16,2,1,3),Ⅱ(8,13,11),Ⅲ(4,5,9,10,6)。国产单叶蔓荆居群分为三型,即低纬度型、混杂型Ⅰ和混杂型Ⅱ。部分显示居群种内变异呈现出与纬度的相关性,而部分居群变异较为复杂,可能受包括纬度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分类学 单叶蔓荆 种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与血管新生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春明 舒适 +2 位作者 尤艳利 李莎莎 周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724-2727,共4页
MicroRNAs负向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和细胞功能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microRNAs在血管新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其对血管新生影响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促进血管新生和抑制血管新生的microRNAs两类。文章概述... MicroRNAs负向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和细胞功能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microRNAs在血管新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其对血管新生影响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促进血管新生和抑制血管新生的microRNAs两类。文章概述了近年来microRNAs在新生血管形成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调节微小RNA-328促进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靳兰洁 李莎莎 +5 位作者 周璇 舒适 尤艳利 钱小路 袁影 周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对缺血半暗带区血管新生及微小RNA(miR-328)、CD4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调节miR-328促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5... 目的观察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对缺血半暗带区血管新生及微小RNA(miR-328)、CD4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调节miR-328促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5只。Longa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D34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28、CD44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大鼠在神经功能缺损、CD34为标记的血管新生、miR-328和CD44表达无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血管新生、miR-328、CD44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2.6±0.6)分vs(3.4±0.6)分,P<0.01],血管新生增加显著[(80.40±3.85)vs(67.60±2.79)分,P<0.01],miR-328 1.22±0.37 vs 2.02±0.22和CD44mRNA 4.35±1.33 vs 7.16±1.83,CD44蛋白0.42±0.04 vs 0.55±0.06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水沟穴可通过调节miR-328及靶基因CD44表达水平,促进缺血半暗带区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微RNAS 水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阻碍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内异方药物血清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安吉 张洁 +5 位作者 刘璐茜 翟东霞 张丹英 匡延平 吕祁峰 俞超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卵泡液阻碍小鼠卵母细胞发育的机制及中药内异方药物血清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获取EM不孕患者、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对照组)卵泡液各10例样本,对小鼠行中药内异方灌胃获得药物血清,分别制备4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卵泡液阻碍小鼠卵母细胞发育的机制及中药内异方药物血清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获取EM不孕患者、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对照组)卵泡液各10例样本,对小鼠行中药内异方灌胃获得药物血清,分别制备4组培养基:A组(空白对照)、B组(对照患者卵泡液)、C组(EM患者卵泡液)、D组(EM患者卵泡液+内异方药物血清)。将小鼠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分别放入各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成熟(IVM)培养。观察并统计各组卵母细胞的成熟情况,通过荧光染色对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42.5%)相较A组(81.7%)、B组(56.3%)、D组(51.0%)低(P<0.05)。C组卵母细胞平均荧光强度(0.056 8±0.025 1)高于A组(0.014 8±0.005 1,P<0.05)和B组(0.037 1±0.010 2,P<0.05);D组卵母细胞平均荧光强度(0.050 4±0.007 0)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M患者卵泡液能够阻碍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其机制可能与EM卵泡液产生过多ROS而增强了卵母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有关。内异方药物血清可改善EM患者卵泡液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泡液 内异方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