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外科护士预防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知信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45
1
作者 刘晓涵 吴燕燕 卢根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外科护士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预防VTE行为的转变和形成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便利抽样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目的调查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外科护士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预防VTE行为的转变和形成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便利抽样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骨科、血管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ICU的7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45名护士对预防VTE的认知得分为(24.83±5.71)分,态度得分为(23.94±2.20)分,行为得分为(23.19±2.36)分。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职称与知识呈正相关、工作年限与行为呈正相关;血管外科的护士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上均较ICU高,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护士对于预防VTE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均处于较低水平;提升护士预防VTE的行为水平须提升其认知和态度,同时也要加强医院、科室预防VTE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知信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比阿培南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杨 修清玉 +7 位作者 方正 岳红梅 程真顺 王金根 彭丽萍 崔丽英 秦志强 范治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比阿培南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共入选288例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别接受比阿培南(试验组,144例)或美罗培南(对照组,144例... 目的评价注射用比阿培南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共入选288例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别接受比阿培南(试验组,144例)或美罗培南(对照组,144例)的治疗,统计两组的临床治愈率、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5.10%(136/143)和92.25%(131/142),呼吸系统感染治愈率分别为93.06%(67/72)和94.29%(66/70),泌尿系统感染治愈率分别为97.18%(69/71)和90.28%(65/72);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00%(66/75)和92.65%(63/68),呼吸系统感染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33%(30/36)和90.62%(29/32),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31%(36/39)和94.44%(34/36);两组间临床治愈率、细菌学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144),对照组为8.33%(12/14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 6)。非劣效性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细菌清除率和综合疗效非劣于对照组成立。结论比阿培南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与美罗培南相仿,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美罗培南 细菌感染 呼吸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500mg片日1次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海辉 张婴元 +30 位作者 任振义 郑红光 俞云松 吕晓菊 肖祖克 杨惠芬 修清玉 陈宝元 岳红梅 郝青林 黄健安 马惠 肖伟 郭东阳 司彬 孙圣华 张伟 李其皓 沈华浩 段建 李华茵 姚婉贞 顾俊明 夏前明 应可净 刘翱 杨和平 施敏骅 孙铁英 丁国华 吴国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48-257,共10页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500mg片剂日1次的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左氧氟沙星片剂500mg日1次口服,不同疗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500mg片剂日1次的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左氧氟沙星片剂500mg日1次口服,不同疗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观察其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共入选病例1266例,其中全分析集1245例,符合方案集1082例,安全性分析集1245例。在符合方案集中左氧氟沙星治疗各类感染结束后7~14d的疗效评价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8%(306/316)、96.0%(360/375)、93.7%(74/79)、98.7%(76/77)、94.9%(93/98)和96.0%(24/25);微生物学有效率分别为98.4%(120/122)、95.1%(136/143)、97.6%(41/42)、94.1%(48/51)、92.3%(24/26)和81.3%(13/16);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1.7%(289/315)、87.2%(328/376)、93.5%(72/77)、89.7%(70/78)、86.7%(85/98)和69.2%(18/26)。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215/1245),主要有头晕、恶心和失眠等;与药物相关的实验室异常发生率为15.7%(191/1213),主要有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多呈轻度和一过性,因不良反应中停者为2.7%,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左氧氟沙星500mg片日1次不同疗程的给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尿路感染患者获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应用的临床教学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根娣 张晓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2期71-72,共2页
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呼吸机的应用技术是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题。通过自行摸索、总结一套能够使医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正确掌握呼吸机理论和操作的培训方法 。
关键词 呼吸机 护理教育 临床教学 培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被引量:147
5
作者 黄海辉 张婴元 +6 位作者 黄绍光 陆权 周新 修清玉 王岱明 吴卫红 汪复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情况 ,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4 4例≥ 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2 ...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情况 ,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4 4例≥ 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2 4 4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 1 2 0例 (4 9.2 % ) ,其中细菌阳性 5 3例 (2 1 .7% ) ,非典型病原体 82例 (33.6 % ) ,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 1 5例 (6 .1 % )。病原菌包括嗜血杆菌属 2 6株 ,肺炎克雷伯菌 1 0株 ,肺炎链球菌 6株 ,其他链球菌属 6株 ,葡萄球菌属 6株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8株 ,非典型病原包括肺炎支原体 6 5例次 ,肺炎衣原体 1 7例次和嗜肺军团菌 7例次。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 2~ 4岁幼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 5~ 1 4岁和 1 5~ 4 4岁年轻患者。细菌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嗜血杆菌属细菌仍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非典型病原体亦占重要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细菌 肺炎衣原体 肺炎支原体 嗜肺军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8
6
作者 杨帆 赵旭 +12 位作者 吴菊芳 周新 修清玉 施毅 沈策 刘荣玉 张伯科 钟玲 陈楠 倪兆慧 苏炳华 吴湜 张婴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患者分别按中心分层随机接受比阿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结果①比阿培南组和美罗培南组有效率分别为87.0%(107/1...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患者分别按中心分层随机接受比阿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结果①比阿培南组和美罗培南组有效率分别为87.0%(107/123)和90.1%(109/121),其中两组细菌性肺炎有效率分别为90.0%(63/70)和91.9%(57/62),尿路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3.0%(44/53)和88.1%(52/59);②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3%(77/80)和98.8%(79/80),其中肺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42/42)和100%(39/39),尿路感染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1%(35/38)和97.6%(40/41);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129)和3.1%(4/128),药物相关实验室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7.1%(22/129)和19.5%(25/128),分别有2例(1.6%)和4例(3.1%)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良好,其临床和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药美罗培南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美罗培南 随机对照试验 细菌性肺炎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光远 赵学维 +3 位作者 李兵 徐志飞 何金 刘惠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0-38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主要是以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tor receptor,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主要是以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tor receptor,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女性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指导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比分析10例非恶性肺组织中EGFR的表达,用Cox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EG-FR在62例女性NSCLC中的表达率70.97%,在非恶性肺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GFR在女性腺癌的表达高于鳞癌(P<0.05),尤其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更高(P<0.05);EGFR表达与女性NSCLC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EGFR高表达的女性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是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女性NSCLC中EGFR的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EGFR在女性NSCLC中高表达,可作为判断女性NSCLC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还对NSCLC女性患者的靶向治疗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女性 免疫组化 ENVISIO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对慢性哮喘患者肺密度CT值测定的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辛晓峰 修清玉 +3 位作者 施毅 宋勇 李子玲 陈自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CT(HRCT)探讨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方法:选择7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12例稳定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和10例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组),对其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在2d内分别在主动脉弓上缘、气管隆...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CT(HRCT)探讨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方法:选择7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12例稳定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和10例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组),对其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在2d内分别在主动脉弓上缘、气管隆突和右膈上2cm水平处作HRCT扫描。HRCT扫描的层厚为2mm。在扫描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处于用力吸气末。在每幅图像的前、中、后胸膜下5mm处选择50mm2的感兴趣区(ROI),并测其肺密度CT值。此外,对5例稳定期哮喘患者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前后进行HRCT扫描和肺功能测定。另选择4例急性加重期哮喘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末和出院6周病情稳定后,分别行HR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为-904(-826~-958)HU,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密度平均CT值为-943(-908~-992)HU,比哮喘患者低(P<0.05)。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均比正常者(平均-778HU,-760~-796HU)低(P<0.05)。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较为接近。5例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在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功能有改善,但肺密度平均CT值无变化(P>0.05)。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在加重期末和临床稳定6周后的肺功能也有改善,但肺密度平均CT值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部分慢性稳定期哮喘患者肺密度的平均CT值较正常人低,不受气体陷闭的影响,且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气肿相似,从形态学上间接反映了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高分辨率CT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脱落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7
9
作者 卢根娣 张鹭鹭 +3 位作者 修清玉 张铁峰 陈吉泉 方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0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药物临床试验中影响受试者脱落的主要因素,探讨降低受试者脱落率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的1181例药物临床试验病例资料,其中门诊病历789例,住院病历392例,对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脱落原因进... 目的分析药物临床试验中影响受试者脱落的主要因素,探讨降低受试者脱落率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的1181例药物临床试验病例资料,其中门诊病历789例,住院病历392例,对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脱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受试者脱落的主要因素有治疗环境、用药途径、不良反应、个人原因等。门诊受试者的脱落例数明显多于住院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不良反应的受试者脱落例数明显多于有不良反应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用药的受试者脱落例数多于口服用药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用药受试者脱落例数亦多于吸人用药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个人原因的受试者脱落例数明显多于无个人原因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81例病例中由于受试者个人原因导致脱落的人数为62人,在各脱落原因中,以用药不便和受试者自认为缺乏疗效为主要的脱落原因。结论采用适当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受试者及家属进行系统教育,并及早发现、立即有效处理不良反应,对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受试者 脱落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肺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兵 胡栋平 +2 位作者 叶曜芩 孔宪涛 罗文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实验采用全自动快速荧光酶分析系统(IMx),用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MEIA)测定了105人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其中34例肺鳞癌(SCC),26例肺非鳞癌(NSCC)患者血清SCCAg水平,以20例... 本实验采用全自动快速荧光酶分析系统(IMx),用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MEIA)测定了105人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其中34例肺鳞癌(SCC),26例肺非鳞癌(NSCC)患者血清SCCAg水平,以20例肺良性疾病和2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取2μg/L为正常值上限,超过此值为阳性,结果显示:血清SCCAg水平在肺SCC组(3.660±3.027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55±0.495μg/L)、肺良性疾病组(1.046±0.485μg/L)和肺NSCC组(1.724±1.406μg/L)(P<0.01)。两对照组中,无1例大于2μg/L,26例肺NSCC组中,2例(7.7%)阳性,而34例肺SCC组中,16例(47.1%)阳性。结果表明,血清SCCAg水平对肺鳞癌有较高的特异性,对肺鳞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特别是在肺癌的组织学分型中,区别肺鳞癌和肺非鳞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癌 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质指数与高分辨率CT容积量化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艺 张铁峰 +4 位作者 管宇 范丽 刘士远 李兵 于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高分辨率CT(HRCT)容积量化参数及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62例,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其身高及体质量。根据HRCT中是否存在肺气肿和支气管壁增厚对COPD患者进行分型,将HRCT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高分辨率CT(HRCT)容积量化参数及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62例,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其身高及体质量。根据HRCT中是否存在肺气肿和支气管壁增厚对COPD患者进行分型,将HRCT原始数据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TM)后处理工作站,自动计算出总肺体积(TLV),设定吸气末闯值低于-950 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气肿体积(TEV),计算肺气肿指数(EI=TEV/TLV)。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HRCT容积量化参数与BMI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COPD患者的HRCT表型分别为:A型42例,E型9例,M型11例。COPD患者的HRCT容积量化参数TEV和EI与BMI均呈负相关(r=-0.389,P=0.002;r=-0.424,P=0.001)。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平均BMI为(23.4±3.4)kg/m^2,高于E型[(20.6±3.1)kg/m^2,P<0.05];而M型患者BMI为(21.3±2.7)kg/m^2,与A型和E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TEV和EI与BMI呈负相关,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BMI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分辨率CT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呼气流量修正预计比率对限制性肺疾病鉴别的价值
12
作者 招镜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0-92,共3页
最大呼气流量修正预计比率对限制性肺疾病鉴别的价值招镜尧简单的呼吸生理功能测量,常作为一种基本的筛选试验用于呼吸困难病人的功能诊断。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即能检出是属阻塞性抑或限制性功能减退。其中最大呼气流量(PEF)亦被... 最大呼气流量修正预计比率对限制性肺疾病鉴别的价值招镜尧简单的呼吸生理功能测量,常作为一种基本的筛选试验用于呼吸困难病人的功能诊断。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即能检出是属阻塞性抑或限制性功能减退。其中最大呼气流量(PEF)亦被多数采用作为评价气道阻塞性肺疾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最大呼气流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