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吻蝮蛇类凝血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宇 马平 +5 位作者 陆一鸣 吕丽萍 姜升阳 周锡鹏 孙树汉 许金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42-547,共6页
为了获得蛇毒类凝血酶基因,本研究根据不同蛇毒类凝血酶cDNA5'和3'保守性序列设计了引物;通过RT-PCR从尖吻蝮蛇毒腺总RNA中扩增到1个808bp特异性片段,将该cDNA重组到pMD18-T载体中,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 为了获得蛇毒类凝血酶基因,本研究根据不同蛇毒类凝血酶cDNA5'和3'保守性序列设计了引物;通过RT-PCR从尖吻蝮蛇毒腺总RNA中扩增到1个808bp特异性片段,将该cDNA重组到pMD18-T载体中,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片段中有一个783bp的开放阅读框架,其编码蛋白质序列与蛇的类凝血酶序列有98.5%的同源性,也具有蛇毒类凝血酶的典型特征。结论:本实验获得了一个新的尖吻蝮蛇类凝血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 蛇毒类凝血酶 RT-PCR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INK4a)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 被引量:8
2
作者 龚振明 傅继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p16 INK4a蛋白能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 ,使 pRb处于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状态而能与转录因子E2Fs结合 ,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p16 INK 4a的表达受Ets1和Ets2的正调控 ,受Bmi 1的负调控 .p16 INK 4a基因缺失、突变、... p16 INK4a蛋白能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 ,使 pRb处于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状态而能与转录因子E2Fs结合 ,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p16 INK 4a的表达受Ets1和Ets2的正调控 ,受Bmi 1的负调控 .p16 INK 4a基因缺失、突变、甲基化、RNA剪接加工错误可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和癌变 .应用p16 INK 4a 对某些肿瘤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功能 基因调控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晓健 李家顺 +4 位作者 周静 石志才 余科炜 谢宁 何海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c-NTFs)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以7.5g物体从10cm高处落下致伤大鼠T10脊髓,伤后5,30,60min在损伤局部分别注入Sc-NTFs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c-NTFs)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以7.5g物体从10cm高处落下致伤大鼠T10脊髓,伤后5,30,60min在损伤局部分别注入Sc-NTFs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一半动物取伤段脊髓标本测水及离子含量。另一半动物3周后行神经功能检查。结果:脊髓损伤后组织水肿,Na+、Ca2+离子浓度升高,K+、Mg2+离子浓度降低,Sc-NTFs可显著改善这些变化。Sc-NTFs使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结论:Sc-NTFs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雪旺细胞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mRNA分离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易伦 戴建新 +1 位作者 郭瀛军 陆德如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对oligo(dT)纤维素纯化poly(A)RNA的方法进行了改良。缩小了层析柱床的体积,使填料用量仅为常规量的1/50—1/100,即在移液器尖嘴中进行层析。与常规方法相比,它具有实验时间短、洗脱的mRNA可直接合... 对oligo(dT)纤维素纯化poly(A)RNA的方法进行了改良。缩小了层析柱床的体积,使填料用量仅为常规量的1/50—1/100,即在移液器尖嘴中进行层析。与常规方法相比,它具有实验时间短、洗脱的mRNA可直接合成cDNA和得率较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分离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后表达受抑基因的mRNA差别显示和克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易伦 戴建新 +2 位作者 刘宇健 徐仁宝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7期46-50,共5页
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作为热休克模型,用差别显示mRNA法(ddmRNA)筛选,发现和克隆了一个热休克后表达受抑的cDNA片段。在43℃、40分钟热处理后1小时,HOS-8603细胞总cDNA图谱未见... 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作为热休克模型,用差别显示mRNA法(ddmRNA)筛选,发现和克隆了一个热休克后表达受抑的cDNA片段。在43℃、40分钟热处理后1小时,HOS-8603细胞总cDNA图谱未见明显变化,但以该cDNA片段作为探针,RNAdotblot和Northernblot证实,热休克后该基因的mRNA的量明显下降,而mRNA未见明显降解。我们将这个因热休克而选择性的表达受抑的基因命名为HSSG-1。对全长312bP的cDNA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HSSG-1可能是一个未知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 表达抑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平 阎强 +1 位作者 孙树汉 陈明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13-16,共4页
根据已经公布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VP1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O型口蹄疫病毒标准毒株扩增得到VP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P1,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 根据已经公布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VP1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O型口蹄疫病毒标准毒株扩增得到VP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P1,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了正常表达,所表达的融和蛋白与标准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该融和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类凝血酶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强 何桂梅 +2 位作者 陆一鸣 陈明勇 孙树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8期77-79,共3页
将蛇毒类凝血酶基因(TLE)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上,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同时采用不同的OD值、诱导时间I、PTG浓度和诱导温度对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MAL-p2X进行了条件优... 将蛇毒类凝血酶基因(TLE)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上,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同时采用不同的OD值、诱导时间I、PTG浓度和诱导温度对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MAL-p2X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发现,不同的诱导时间、IPTG诱导浓度和诱导温度与融合蛋白表达量有很大关系。SDS-PAGE结果显示,当OD值为0.5,IPTG终浓度为0.3 mmol/L,诱导温度为37℃时,诱导3 h后蛋白表达量最高,超出此范围可使表达量显著减少。在优化诱导条件后,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可达全菌总蛋白量的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类凝血酶基因 原核表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GDNF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8
作者 宋海涛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坚 陈哲宇 路长林 田万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 ,脊髓前角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切断SD大鼠两侧坐骨神经 ,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大鼠L3 L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mRN...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 ,脊髓前角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切断SD大鼠两侧坐骨神经 ,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大鼠L3 L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mRNA的表达。 结果 :坐骨神经切断前 ,GDNFmRNA在脊髓前角少量表达 ,坐骨神经切断后 1天表达减少 2 0 %,4天减少 40 %,7天减少 70 %,14天后减少 80 %。 结论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mRNA表达减少 ,是“细胞体 轴突 靶器官”轴质流中断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坐骨神经切断术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