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体外表达突触素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彦永 娄淑杰 +2 位作者 顾平 王铭维 路长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7,27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神经元在不同条件下及不同时间内表达突触素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条件液培养中脑N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NSCs分化的神经元表达突触素的状态。结果:在NSCs分化后的12d... 目的:观察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神经元在不同条件下及不同时间内表达突触素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条件液培养中脑N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NSCs分化的神经元表达突触素的状态。结果:在NSCs分化后的12d,可观察到神经元能够表达突触素,但水平较低;18d,NSCs分化的神经元表达突触素的水平接近体外培养3d的海马神经元,并且也呈现典型的串珠样分布。结论:中脑NSCs分化而来的神经元在体外能够表达突触素,但与原代海马神经元相比,则需要更长的体外培养时间,提示NSCs分化的神经元发育成熟可能需要一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分化 突触素 动态分析 体外表达 中脑神经干细胞 NSCS 海马神经元 骨髓基质细胞 化学染色方法 神经元发育 动态变化 不同时间 免疫细胞 体外培养 培养时间 条件液 串珠样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观察 被引量:29
2
作者 胡世辉 姜晓钟 +2 位作者 赵云富 刘渊 宋朝佑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4期198-199,共2页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是否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参与 ,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的认识。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果 :发现...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是否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参与 ,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的认识。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果 :发现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显著高于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论 :我们认为 :三叉神经痛的痛支神经过度合成和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促进了P物质的释放 ,导致阵发性剧烈疼痛 ,并在局部形成神经源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血液 CGRP 放射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娄淑杰 顾平 +4 位作者 李怡 徐晓辉 王铭维 何成 路长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机制。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共培养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状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神经元在神经干细胞后代中所占的比例。结...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机制。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共培养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状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神经元在神经干细胞后代中所占的比例。结果:(1)骨髓基质细胞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2)骨髓基质细胞可促进神经元的存活。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可提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促进神经元存活的信号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元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谷氨酸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和P53蛋白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严进 倪灿荣 +6 位作者 何成 王成海 路长林 鲍璿 唐铁山 黄秀英 孙方臻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 :通过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谷氨酸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 Ca2 + 浓度和 P53蛋白表达的作用 ,提供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存在非基因组快速作用途径 ,并对基因组信号转导产生影响的证据。方法 :用活细胞内荧光探针 Fura2 / AM实时检测... 目的 :通过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谷氨酸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 Ca2 + 浓度和 P53蛋白表达的作用 ,提供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存在非基因组快速作用途径 ,并对基因组信号转导产生影响的证据。方法 :用活细胞内荧光探针 Fura2 / AM实时检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谷氨酸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 Ca2 + 浓度的影响 ,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谷氨酸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内 P53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 :谷氨酸可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 Ca2 + 浓度快速升高 ,并在 50 0μmol/ L-1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2 0 0μmol/ L-1的谷氨酸可上调 P53蛋白表达。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静息条件下海马神经细胞内的游离 Ca2 + 浓度无显著改变。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孵育 5min后 ,可快速压抑谷氨酸引起的胞内游离 Ca2 + 浓度升高 ,并下调 P53蛋白表达。结论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Ca2 +信号的快捷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细胞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谷氨酸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原位杂交显示锌转运体3 mRNA在脑、脊髓和脊神经节中的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芳 许家军 +4 位作者 龙建纲 向正华 沈慧 张传森 王福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为研究锌转运体3(ZnT3)在神经系统功能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制备带有地高辛标记物的ZnT3反义RNA探针,取雄性SD大鼠脑、脊髓和脊神经节行冷冻切片,作ZnT3 mRNA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显色,杂交后用AKP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显色。结... 目的:为研究锌转运体3(ZnT3)在神经系统功能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制备带有地高辛标记物的ZnT3反义RNA探针,取雄性SD大鼠脑、脊髓和脊神经节行冷冻切片,作ZnT3 mRNA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显色,杂交后用AKP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显色。结果:脑内ZnT3 mRNA主要分布于海马结构,包括齿状回颗粒细胞和CA1~CA4区的锥体细胞,在梨状皮质、扣带后皮质中也有分布,显示的细胞较小;脑干中也有ZnT3 mRNA分布,面神经核处分布较多,网状结构中有少量分布;脊髓灰质前角内有少数胞体较大的细胞呈ZnT3 mRNA阳性;脊神经节内的多数神经元呈ZnT3 mRNA强阳性。结论:ZnT3 mRNA主要分布于海马、大脑皮质、杏仁核、脑干网状结构等可塑性较强结构和周围神经神经元中,提示ZnT3可能在学习、记忆、初级感觉传入和肌运动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转运体3 脊髓 脊神经节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去神经骨骼肌的营养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小华 侍坚 +3 位作者 罗嗣琼 何成 王成海 路长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通过测定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比目鱼肌 (SOL)和趾长伸肌 (EDL)肌纤维横截面积 ,观察持续给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去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影响。结果 :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 ,持续给 0 .2mg/kg.d的CNTF 2 0天后 ,损伤侧SOL和EDL... 目的 :通过测定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比目鱼肌 (SOL)和趾长伸肌 (EDL)肌纤维横截面积 ,观察持续给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去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影响。结果 :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 ,持续给 0 .2mg/kg.d的CNTF 2 0天后 ,损伤侧SOL和EDL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比实验对照组高 2 7% (P <0 .0 1 )和 1 4 % ,SOL肌纤维横截面积比EDL增加的幅度大 ,而给予 0 .0 5mg/kg .d的CNTF 2 0天后 ,动物肌纤维横截面积与实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CNTF可显著改善坐骨神经离断后SD大鼠骨骼肌的萎缩 ,并且CNTF效应的强弱与用药剂量和肌肉类型有关 ,0 .2mg/kg .dCNTF作用明显强于 0 .0 5mg/kg .dCNTF ,慢肌 (SOL)比快肌 (E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去神经骨骼肌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脊髓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斌 贾连顺 +2 位作者 李家顺 何成 吴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大鼠创伤性脊髓水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致SD大鼠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天用干湿法测定脊髓组织水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脊髓组织中Ca2 + 的...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大鼠创伤性脊髓水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致SD大鼠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天用干湿法测定脊髓组织水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脊髓组织中Ca2 + 的含量。 结果 :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含水量、Ca2 + 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 ,用CNTF治疗后水含量、Ca2 + 含量有明显下降 (P <0 .0 1) ,但和正常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 结论 :CNTF可能是通过阻止Ca2 + 内流、稳定细胞内外Ca2 + 平衡而起到减轻创伤性脊髓水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水肿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降压素增强吗啡电针镇痛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波 葛凤 +3 位作者 刘文彦 宋朝佑 王成海 林葆诚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侧脑室注射吗啡和纳洛酮对神经降压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纳洛酮明显减弱神经降压素的电针镇痛作用,却不能完全阻断其效应,而吗啡使神经降压...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侧脑室注射吗啡和纳洛酮对神经降压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纳洛酮明显减弱神经降压素的电针镇痛作用,却不能完全阻断其效应,而吗啡使神经降压素作用显著增强。提示在神经降压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中,部分效应可能和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吗啡 电针镇痛 痛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物质对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生成的影响
9
作者 李怡 邢萱 +3 位作者 赵仑 娄淑杰 何成 路长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性 ,以期找到体外有效增加其神经元生成的化学物质。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培养体系 ,分别被各种化学物质诱导分化 ,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性 ,以期找到体外有效增加其神经元生成的化学物质。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培养体系 ,分别被各种化学物质诱导分化 ,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检测不同化学物质诱导神经元生成的比例。结果 :白介素 1α促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神经元生成 ,天麻素、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呈抑制效应 ,雌二醇、葛根素、牛蒡子苷、人参皂甙Rg1无明显作用。 结论 :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方向可被环境信号调控。白介素 1α是上述化学物质中唯一有望增加植入后神经元产量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 新生大鼠 脑神经 前体细胞 神经元生成 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后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的免疫电镜观察及形态计量分析
10
作者 周世臣 何润昌 +5 位作者 范溥生 张忠义 何北平 汪定涛 宋朝佑 王成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已经证明烫伤后2小时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的总体积显著增长,说明催产素与应激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免疫电镜方法进一步观察了烫伤后2小时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对其... 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已经证明烫伤后2小时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的总体积显著增长,说明催产素与应激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免疫电镜方法进一步观察了烫伤后2小时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形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烫伤后2小时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的粗面内质网、高乐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的体密度、面密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或P<0.05).提示烫伤后2小时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催产素神经元的合成及分泌功能均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视上核 催产素 下丘脑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酪氨酸硝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保来 吴爱群 +2 位作者 曹莉 周强 何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3-47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能否使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产生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各2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法造模,时间分为1周、2周和3周,每周用Open-field法给予行为学评分...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能否使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产生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各2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法造模,时间分为1周、2周和3周,每周用Open-field法给予行为学评分,并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大脑神经细胞形态和其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的变化。结果: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与对照组神经细胞形态有明显的不同,且出现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慢性应激损伤,是有效的慢性应激模型,其发生机制至少部分与NO^+的产生而导致神经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大脑皮质 海马 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吸入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p38MAPK抑制剂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强 由振东 +1 位作者 石雪银 王成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p38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MAPK)通路在异氟醚诱发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2只。其中A组正常饲养;B、C组均置于自制麻醉气体吸入箱中并分别吸入1.2%、1.8%异氟醚,D、E组处理... 目的探讨p38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MAPK)通路在异氟醚诱发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2只。其中A组正常饲养;B、C组均置于自制麻醉气体吸入箱中并分别吸入1.2%、1.8%异氟醚,D、E组处理分别同B、C组,但在吸入异氟醚前30 min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6周后各组均进行行为学实验观察逃逸潜伏期(T1)、空间探索时间(T2),并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38蛋白含量。结果 B、C组T1均显著长于A组,而D、E组分别显著短于B、C组(P均<0.05);B、C组T2均显著短于A组,而D、E组分别显著长于B、C组;B、C组海马区p38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组,而D、E组分别显著低于B、C组(P均<0.05)。结论异氟醚诱发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与p38MAPK通路活化有密切关系,抑制该通路活化可减轻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异氟醚 p38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k4和Dok5 PTB结构域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阎志勇 吴爱群 +4 位作者 张勇 由振东 路长林 周明明 何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制备Dok4和Dok5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分别扩增编码Dok4、Dok5PTB结构域的cDNA ,并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4T 3中 ,转化大肠杆菌BL 2 1,构建成表达GST PTB融合蛋白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 ,经Glutathion Sep... 目的 :制备Dok4和Dok5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分别扩增编码Dok4、Dok5PTB结构域的cDNA ,并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4T 3中 ,转化大肠杆菌BL 2 1,构建成表达GST PTB融合蛋白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 ,经Glutathion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 ,用SDS PAGE进行分析 ,该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超过菌体总蛋白的 2 5 %。结果 :获得重组的GST 4PTB和GST 5PTB融合蛋白 ,纯度在 95 %以上 ,产物得率约 75 %。结论 :成功制备高纯度Dok4和Dok5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磷酸化酪氨酸结合结构域 (P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ok4 DOK5 PTB结构域 融合蛋白 酪氨酸激酶受体 大肠杆菌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中枢与外周生长抑素含量与心功能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海 宋朝佑 +5 位作者 路长林 林葆城 李晓燕 尤乃祯 张国元 陈思聪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9-452,共4页
本工作首次报道的结扎大鼠左冠状功动脉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后,血液、垂体与部分脑区中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明显升高,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降低、左心室压峰值下降与血压下降等心功能抑制的变化.提示生... 本工作首次报道的结扎大鼠左冠状功动脉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后,血液、垂体与部分脑区中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明显升高,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降低、左心室压峰值下降与血压下降等心功能抑制的变化.提示生长抑素可能参与急性心肌缺血的病理过程.这为临床心肌梗塞病人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心肌缺血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对猫怒叫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倪鑫 林葆城 朱鹤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了提供猫“怒叫中枢”的神经元胞体参与怒叫反应的直接证据,本实验观察了“怒叫中枢”内注射谷氨酸单钠和海人酸对猫怒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怒叫中抠”内注射谷氨酸单钠后,动物的呼吸加快,瞳孔明显扩大,电刺激引起叫反应的阈值... 为了提供猫“怒叫中枢”的神经元胞体参与怒叫反应的直接证据,本实验观察了“怒叫中枢”内注射谷氨酸单钠和海人酸对猫怒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怒叫中抠”内注射谷氨酸单钠后,动物的呼吸加快,瞳孔明显扩大,电刺激引起叫反应的阈值明显降低。注射海人酸也可引起呼吸加快,瞳孔扩大,电刺激引起叫反应的阈值明显下降等反应。实验所用的动物中有3只动物,海人酸还可直接诱发叫反应。本实验提示,电刺激“怒叫中枢”引起的怒叫反应是神经元胞体兴奋的结果,而不是过路纤维兴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单钠 海人酸 怒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AVP阳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溥生 何润昌 +6 位作者 汪定涛 周世臣 张忠义 王龙娣 林葆城 王成海 宋朝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6-109,183,共4页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研究了烫伤对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AVP)阳性细胞分泌的影响。大白鼠24只,均分成烫伤后立即及1、2、3、4小时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1)烫伤后下丘脑室旁核AVP阳性反应物体积缩...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研究了烫伤对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AVP)阳性细胞分泌的影响。大白鼠24只,均分成烫伤后立即及1、2、3、4小时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1)烫伤后下丘脑室旁核AVP阳性反应物体积缩小。烫伤后立即及1、2小时三组与对照组相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烫伤后3小时AVP阳性反应物体积渐回升,烫伤后4小时组与烫伤后立即及1.2小时组相较,差异均有显著的意义;但烫伤后4小时组仍未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两者的差异有显著的敢义。(2)烫伤后下丘脑室旁核AVP阳性细胞胞体阳性反应物体积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室旁核 精氨酸加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7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翀 吕军 +3 位作者 向正华 蒋平 陈鸣 焦炳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39,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P2X7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P2X7受体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过程。方法:运用ATP刺激原代小胶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观察P2X7受体介导的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建立表达P2X7受体的单克隆细胞模型,免疫细胞... 目的:研究P2X7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P2X7受体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过程。方法:运用ATP刺激原代小胶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观察P2X7受体介导的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建立表达P2X7受体的单克隆细胞模型,免疫细胞化学观察ATP刺激下P2X7受体介导的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ATP刺激下小胶质细胞和P2X7-HEK293细胞的突起变短,形态变圆,体积缩小;随着ATP刺激量的增加,P2X7受体的表达逐渐增加。结论:P2X7受体介导了小胶质细胞形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ATP 小胶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与沙土鼠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研究(一)
18
作者 刘新峰 史荫绵 +1 位作者 林葆城 金泳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36-39,93-94,共6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侧脑室微量注射技术,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结果表明,沙土鼠脑缺血15~120min,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的 AVP 含量均明显升高,缺血不明显的桥延部,AVP 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且缺血不同时间...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侧脑室微量注射技术,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结果表明,沙土鼠脑缺血15~120min,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的 AVP 含量均明显升高,缺血不明显的桥延部,AVP 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且缺血不同时间的皮层 AVP 含量与皮层水肿呈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侧脑室注射AVP 后,缺血性皮层水肿显著加重,并表现为良好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而侧脑室注射 AVP 抗血清后,缺血性皮层水肿明显减轻。提示 AVP 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脑缺血时,脑内 AVP 含量的升高,可加重或促进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 缺血性脑水肿 放射免疫分析 蒙古种沙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分子Doks识别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的分子与结构基础
19
作者 何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z1期13-14,共2页
  The Dok proteins (downstream of tyrosine kinases) represent a family of adaptor protein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signal transduction in cell growth,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ive Dok pr...   The Dok proteins (downstream of tyrosine kinases) represent a family of adaptor protein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signal transduction in cell growth,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ive Dok proteins with distinct func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us far . ……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