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俊 姚滢 +3 位作者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 strearivu laris Gou 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 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 strearivu laris Gou 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 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活性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实验(PFC)、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测定(MTT法)、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制备得到牡蛎多糖粗品;免疫学实验表明OPs 2.5mg/m l组能有效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小鼠DHT、NK细胞活性、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荷瘤小鼠脾细胞活性起正向调节。三种浓度实验组均增强小鼠红细胞SOD活性。结论:牡蛎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多糖 分离纯化 免疫功能 抗肿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志珍 杨生生 毛积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为获得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ecombinanthumanglucagon likepeptide 1(7~ 37) ,rhGLP 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 ,采用亚磷酸二酯法合成hGLP 1cDNA的 6个寡核苷酸片段 ,拼接成完整的hGLP 1cDNA ,构建重组质粒pGEX hGLP 1,转化大肠杆菌B... 为获得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ecombinanthumanglucagon likepeptide 1(7~ 37) ,rhGLP 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 ,采用亚磷酸二酯法合成hGLP 1cDNA的 6个寡核苷酸片段 ,拼接成完整的hGLP 1cDNA ,构建重组质粒pGEX hGLP 1,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获得表达菌株 .高密度发酵培养的菌体超声破碎后 ,裂解液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得到GST融合蛋白 .经CNBr裂解、QAE SepharoseFF柱层析和脱盐 ,得到纯度大于 90 %的rhGLP 1,质谱测定分子量结果与理论值一致 .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 ,rhGLP 1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 融合蛋白 纯化 生物学活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糖复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俊 冯伟华 焦炳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多糖通过影响胞膜组分、信号转导、核酸蛋白合成、肿瘤凋亡和癌基因表达来对肿瘤起杀伤或抑制作用;亦激活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促进细胞因子分泌、补体活化达到增强机体免疫而抗肿瘤;还可发挥抗氧化与抑制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 多糖通过影响胞膜组分、信号转导、核酸蛋白合成、肿瘤凋亡和癌基因表达来对肿瘤起杀伤或抑制作用;亦激活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促进细胞因子分泌、补体活化达到增强机体免疫而抗肿瘤;还可发挥抗氧化与抑制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复合物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在耐辐射奇球菌辐射抗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桥 张晓玲 +3 位作者 张磊 代俊 张俊祥 焦炳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5-721,共7页
为研究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类胡萝卜素的生化合成基因及其在该细菌抗辐射机制中的生物学作用,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及LC-MS技术分析了D.radiodurans所产类胡萝卜素物质的主要组分,运用PCR及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对该菌中... 为研究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类胡萝卜素的生化合成基因及其在该细菌抗辐射机制中的生物学作用,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及LC-MS技术分析了D.radiodurans所产类胡萝卜素物质的主要组分,运用PCR及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对该菌中类胡萝卜素生化合成途径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crtB)及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crtI)基因进行了缺失突变,通过表型观察及HPLC定量分析突变株所产类胡萝卜素的组分变化确证突变株构建成功.野生株及crtB与crtI基因缺失突变株对电离辐射和H2O2的敏感性差异比较分析显示,和野生株相比,两种突变株对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和不同浓度H2O2的敏感性更强.crtB及crtI基因功能研究表明,这两个关键性合成基因的缺失,导致突变株不能催化合成类胡萝卜素生化合成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番茄红素及一系列下游产物.通过λ原噬菌体紫外线诱导系统、电子自旋共振(ESR)及DMPO自旋捕集技术,分别在体内和体外评价了其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类胡萝卜素对超氧阴离子(O·2)及羟自由基(·OH)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探究D.radiodurans的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和生物学功能,及类胡萝卜素在D.radiodurans抗辐射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直接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奇球菌 类胡萝卜素 抗辐射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多糖PY-D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陆曦 徐红丽 +2 位作者 顾佳雯 郭婷婷 何培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研究条斑紫菜多糖体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应用生化技术分离和纯化条斑紫菜多糖,获得条斑紫菜多糖2个组分,分别为PY-D1和PY-D2。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Y-D2以及PY-D2与ConA或LPS协同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通过MTT... 目的:研究条斑紫菜多糖体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应用生化技术分离和纯化条斑紫菜多糖,获得条斑紫菜多糖2个组分,分别为PY-D1和PY-D2。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Y-D2以及PY-D2与ConA或LPS协同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通过MTT法观察条斑紫菜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Y-D2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72小时后对其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效应,0.25,0.5和1mg/ml条斑紫菜多糖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后,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57.5%,162.1%和173.4%(P<0.01)。PY-D2与ConA或LPS共同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存活率高于ConA和LPS单独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PY-D2可以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结论:PY-D2可以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为今后研究多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多糖PY-D2 脾淋巴细胞 MTT法 CONA LPS 流式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酶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6
作者 薛春雨 邢新 +2 位作者 李蠡 李军辉 蒋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88-390,F003,共4页
目的:检测酪氨酸酶在人体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表达,并与自身正常皮肤作对照,初步认识酪氨酸酶在自体移植皮片色素过度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体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与原供区及受区周围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酪氨酸酶的蛋白... 目的:检测酪氨酸酶在人体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表达,并与自身正常皮肤作对照,初步认识酪氨酸酶在自体移植皮片色素过度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体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与原供区及受区周围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酪氨酸酶的蛋白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酪氨酸酶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素细胞的细胞质,在大部分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呈强阳性表达,表达率为65.2%,与自体正常对照皮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酪氨酸酶在受区与原供区周围正常对照皮肤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αMSH)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较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在自体移植皮片色素过度沉着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自体中厚移植皮片 色素过度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结直肠癌裸鼠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喆 叶小磊 +4 位作者 杨生生 殷佩浩 胡送娇 陈磊 房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可视化显像且稳定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方法:对不同的人结直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及HCT116细胞)用缺氧诱导剂Co Cl2处理,根据HIF-1α被诱...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可视化显像且稳定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方法:对不同的人结直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及HCT116细胞)用缺氧诱导剂Co Cl2处理,根据HIF-1α被诱导表达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靶细胞;将HIF-1α的c DNA序列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质粒p LV-TRC-EGFP,构建p LVHIF1α-EGFP慢病毒表达质粒,并包装过表达HIF-1α的慢病毒颗粒Lenti-HIF1α-EGFP。将Lenti-HIF1α-EGFP感染SW480细胞,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过表达HIF-1α的细胞株SW480HIF-1α,Western blotting检测SW480HIF-1α细胞内HIF-1α及其下游蛋白VEGF、M1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expression M1,PKM1)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裸鼠腹腔注射SW480HIF-1α建立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裸鼠腹腔移植瘤结节。结果:常氧条件下4种结直肠癌细胞均不表达HIF-1α,经Co Cl2诱导后,除SW480细胞系以外的细胞均可被诱导表达HIF-1α,故选择SW480细胞作为研究靶细胞。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HIF-1α的细胞株SW480HIF-1α,SW480HIF-1α细胞内HIF-1α、VEGF和PK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野生型SW480细胞,其迁移能力较野生型SW480细胞显著增强[观察视野内迁移细胞数:(250±11)vs(50±5)个,P<0.01]。SW480HIF-1α组裸鼠肠壁形成肿瘤结节数量显著多于SW480组[(15±4)vs(4±1)个,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高表达HIF-1α的荧光可视化裸鼠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的相关功能学研究以及药物筛选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移植瘤模型 稳定转染 慢病毒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及活性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 李金宝 +1 位作者 任绪义 邓小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759,共3页
目的 :探讨NF -κB“decoy”寡核苷酸 (ODNs)对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产生一氧化氮 (NO)及活性氧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转染NF -κB“decoy”ODNs对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和活性氧 (ROS)的影响 ,以... 目的 :探讨NF -κB“decoy”寡核苷酸 (ODNs)对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产生一氧化氮 (NO)及活性氧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转染NF -κB“decoy”ODNs对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和活性氧 (ROS)的影响 ,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活力的变化。结果 :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转染NF -κB“decoy”ODNs减少NO和ROS的产生 ,降低iNOS的活力。结论 :NF -κB“decoy”ODNs可以对抗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ROS和NO ,可能与其特异性竞争抑制活化NF -κB结合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NF—kappa B 寡核苷酸类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RP3单链抗体-sTRAIL融合蛋白诱导U25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凋亡 被引量:2
9
作者 倪长伟 赵辰阳 +5 位作者 郎悦 苏静 乐媛 吕翠婷 王梁华 尹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1-767,共7页
采用重组PCR技术获得抗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scFv)与人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质的基因编码序列,利用... 采用重组PCR技术获得抗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scFv)与人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质的基因编码序列,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MAL-c2,构建含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 binding protein,MBP)标签肽的antiMRP3(scFv)-sTRAIL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纯化的antiMRP3(scFv)-sTRAIL融合蛋白,用MRP3阳性U25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做增殖抑制实验、细胞凋亡诱导实验,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的活性,而MBP无明显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成功表达了antiMRP3(scFv)-sTRAIL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诱导U25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活性,为开发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1-FP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Mac-1-FP的表达与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鸣 毛积芳 +2 位作者 杨生生 钟纪根 徐仁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分别构建表达BFP与CD1 1b的C末端、YFP与CD1 8的N末端相连接的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 ,并将二者转染至既无内源性Mac 1的表达同时又具有某些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系统的CHO细胞株进行表达Mac 1 FP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共转染后的CHO细胞可... 分别构建表达BFP与CD1 1b的C末端、YFP与CD1 8的N末端相连接的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 ,并将二者转染至既无内源性Mac 1的表达同时又具有某些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系统的CHO细胞株进行表达Mac 1 FP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共转染后的CHO细胞可发出蓝色荧光和黄色荧光 ,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确定CD1 1b BFP与YFP CD1 8能够形成二聚体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确定PMA刺激Mac 1 FP可由胞浆内转位至膜上 ,测定PMA刺激前后的转染CHO细胞与其配基ICAM 1粘附活性的变化 ,证明转染CHO中的Mac 1 FP表达成功并具有野生型Mac 1的形成二聚体、膜转位、和配基ICAM 1相结合等功能 ,为进一步研究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Mac 1的α亚基CD1 1b、β亚基C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1-FP 融合表达载体 构建 表达 活性鉴定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ENDO-VEGI_(151)和survivin-siRNA双功能质粒的构建及其抗瘤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喆 石林祥 +3 位作者 杨生生 常涛 房林 方国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构建pCDNA3.1-ENDO-VEGI151/survivin-shRNA(pEV/si-survivin)双功能表达质粒,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EV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目的:构建pCDNA3.1-ENDO-VEGI151/survivin-shRNA(pEV/si-survivin)双功能表达质粒,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EV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利用MDA-MB-231细胞筛选获得survivin的高效siRNA序列,构建pEV/si-survivin表达质粒并分别转染MDA-MB-231和HUEVC,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中ENDO-VEGI151和survivin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pEV/si-survivin双功能表达质粒,并能在MDA-MB-231和HUEVC中正确表达相应基因产物。该质粒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内survivin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48、72 h的抑制率为(39.36±4.16)%、(48.43±3.49)%],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18.33±1.48)%vs(4.80±1.01)%,P<0.01)和细胞周期阻滞(P<0.05);该质粒也明显抑制HUEVC的增殖[(48、72 h的抑制率为(38.16±3.37)%、(53.75±4.53)%),并促进HUEVC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pEV/si-survivin双功能表达质粒可以同时发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提高抗肿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urvivin 抗血管生成 凋亡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巨噬细胞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 邓小明 +2 位作者 任绪义 李金宝 曹金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 :研究核因子 -κB“decoy”寡核苷酸 (decoyODNs)对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TNF -α和IL -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TNF -α、IL - 6含量 ,半定量RT -PCR观察细胞TNF -α、IL... 目的 :研究核因子 -κB“decoy”寡核苷酸 (decoyODNs)对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TNF -α和IL -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TNF -α、IL - 6含量 ,半定量RT -PCR观察细胞TNF -α、IL - 6mRNA表达变化。结果 :核因子 -κB“decoy”ODNs可降低LPS诱导的J774 1细胞TNF -α和IL - 6含量 ,减少TNF -α及IL - 6的表达 ;对照序列的ODNs和转染剂对TNFα、IL - 6无明显影响。结论 :核因子-κB“decoy”ODNs可抑制TNF -α和IL - 6生成 ,为急性失控性炎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B 寡核苷酸类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Fv-sTRAIL融合蛋白靶向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长伟 王梁华 尹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在分子水平上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以细胞受体、表面抗原、关键基因和细胞内调控分子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辅助传统治疗的合理选择。抗体导向治疗是一种新颖的分子靶向治疗手段。目前已...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在分子水平上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以细胞受体、表面抗原、关键基因和细胞内调控分子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辅助传统治疗的合理选择。抗体导向治疗是一种新颖的分子靶向治疗手段。目前已研发多种抗体导向类抗癌药物,这类药物由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靶向部分和杀伤肿瘤的效应部分组成,因而具有较强的靶向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同时可有效降低药物对局部正常组织和全身的系统性毒性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erum-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sTRAIL)与抗肿瘤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融合,构建scFv-sTRAIL融合蛋白,是一种理想的抗体导向治疗策略。通过scFv与肿瘤细胞所特有的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结合,加强sTRAIL在肿瘤病灶的富集,靶向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获得增强抗体的疗效和更高的药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融合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的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珍 刘智慧 毛积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对基因工程构建的含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突变体的工程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分离纯化N末端第二位突变的2GlyhGLP1突变体.IPTG诱导4h,收获的菌体经超声破碎后,裂解液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GST2GlyhGLP1融合蛋白,经CNBr... 对基因工程构建的含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突变体的工程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分离纯化N末端第二位突变的2GlyhGLP1突变体.IPTG诱导4h,收获的菌体经超声破碎后,裂解液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GST2GlyhGLP1融合蛋白,经CNBr裂解、SephadexG25柱脱盐、QAE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RPC18柱脱盐,得到纯度大于98%的重组2GlyhGLP1.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该突变体可被特异性hGLP1抗体所识别.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2GlyhGLP1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和促胰岛素分泌活性(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 重组突变体 分离纯化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类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艳 洪海燕 +1 位作者 焦炳华 倪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RNA类小分子可作为治疗性药物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这类小分子主要包括基因表达抑制剂、基因修复剂、蛋白拮抗剂及RNA疫苗,目前已有多种反义RNA和核酶作为基因表达抑制剂正在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它们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药物代... RNA类小分子可作为治疗性药物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这类小分子主要包括基因表达抑制剂、基因修复剂、蛋白拮抗剂及RNA疫苗,目前已有多种反义RNA和核酶作为基因表达抑制剂正在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它们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药物代谢性疾病、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蛋白拮抗剂aptamers已作为治疗老年性黄斑和血栓药物进入临床Ⅱ,Ⅲ期试验。RNA疫苗作为免疫调节剂治疗前列腺癌和肾癌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RNA Aptamers R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及其机制探讨
16
作者 于军 沈亚峰 +1 位作者 杨勇骥 王学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时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减少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半定量的方法研究热休克时人肝癌SMMC-7721细胞GR mRNA的总体变化。制备GR基因跨外显子3、4、5的RNA探针和GR基因内含子E的RNA探针,... 目的:探讨热休克时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减少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半定量的方法研究热休克时人肝癌SMMC-7721细胞GR mRNA的总体变化。制备GR基因跨外显子3、4、5的RNA探针和GR基因内含子E的RNA探针,对热休克后不同时间的细胞进行原位杂交,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GR mRNA转录、降解及前体剪接的变化。结果:RT-PCR实验证实,热休克反应时SMMC-7721细胞GRmRNA含量降低。原位杂交实验证实,SMMC-7721细胞热休克时,外显子和内含子探针杂交显色所得的积分灰度值(GRmRNA和GR mRNA前体的量)比未热休克处理组低(P<0.05);加放线菌素D抑制转录后进行热休克反应,内含子探针杂交显色所得的积分灰度值(GR mRNA前体的量)比单纯加放线菌素D(未进行热休克组)高,而外显子探针杂交显色所得的积分灰度值(GR mRNA的量)比单纯加放线菌素D组低(P<0.05)。结论:热休克反应时GR mRNA转录过程受抑,GR mRNA前体剪接过程存在障碍,GR mRNA降解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MRNA 热休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质谱技术检测细胞中DNA加合物的方法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17
作者 游冬青 邹鲁峰 +6 位作者 陈杞 韩玲 杨平 蔡建明 孙红芳 王海芳 刘元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研究采用加速器质谱技术对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化学致癌物——苯并芘及杀灭菊酯的DNA加合物的C的标记示踪研究,建立了DNA加合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化学致癌物与细胞作用时间与DNA加合物形成关系,建立的该细胞模型可为细胞水平... 本研究采用加速器质谱技术对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化学致癌物——苯并芘及杀灭菊酯的DNA加合物的C的标记示踪研究,建立了DNA加合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化学致癌物与细胞作用时间与DNA加合物形成关系,建立的该细胞模型可为细胞水平的化学致癌的机理的探讨提供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技术 检测 DNA加合物 化学致癌物 体外培养细胞 苯并芘 杀灭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真菌Eutypella sp.D-1中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靖堂 卢小玲 +2 位作者 郑珩 刘小宇 焦炳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和凝胶柱等色谱技术,从北极真菌Eutypella sp.的菌体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通过1H和13C NMR、2D NMR等分析方法,并比较相关文献,鉴定这两个化合物为libertellenone C(1)和libertellenone A(2)。... 采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和凝胶柱等色谱技术,从北极真菌Eutypella sp.的菌体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通过1H和13C NMR、2D NMR等分析方法,并比较相关文献,鉴定这两个化合物为libertellenone C(1)和libertellenone A(2)。测试了化合物1和2对各种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对胰腺癌SW1990和胶质瘤U251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此外化合物2对稻瘟霉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真菌 弯孢聚壳菌属 次级代谢产物 海松烷二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滤膜辅助的糖蛋白全O-连接糖链的富集和MALDI-TOF/TOF质谱结构解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艳丽 杨刚龙 +1 位作者 缪明永 关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9,共10页
哺乳动物中约有50%以上的蛋白质都发生了糖基化修饰.连接在丝氨酸或苏氨酸上的O-连接糖链是常见的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方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与其连接的蛋白质部分的空间构象,保护其免受蛋白酶水解及覆盖某些抗原决定簇.糖链结构的解... 哺乳动物中约有50%以上的蛋白质都发生了糖基化修饰.连接在丝氨酸或苏氨酸上的O-连接糖链是常见的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方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与其连接的蛋白质部分的空间构象,保护其免受蛋白酶水解及覆盖某些抗原决定簇.糖链结构的解析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糖蛋白及其功能.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超滤膜辅助(FASP)富集细胞、血清和尿液中糖蛋白全O-连接糖链的方法,根据糖蛋白与其糖链结构之间的分子质量差异,利用10 KD超滤膜富集蛋白质样品中由β消除反应释放的全O-连接糖链,将糖链甲基化修饰后再使用MALDI-TOF/TOF-MS进行解析,同时利用二级质谱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上述方法可从标准糖蛋白mucin、细胞、血清和尿液样本中分别鉴定到83、29、33和85种O-连接糖链结构,利用该方法可以从复杂样品中富集和解析糖蛋白全O-连接糖链,实现快速、高效、高通量地解析糖蛋白O-连接糖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糖链 糖组学 超滤膜辅助(FASP) MALDI—TOF/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极地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凝星 方莎莎 +3 位作者 刘靖堂 卢小玲 刘小宇 焦炳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19-325,共7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极地真菌Articulospora sp.Z1-1和Penicilliumsp.S-1-10的发酵液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比对,确定化合物结构为3,7-二羟基-9-甲氧基-1...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极地真菌Articulospora sp.Z1-1和Penicilliumsp.S-1-10的发酵液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比对,确定化合物结构为3,7-二羟基-9-甲氧基-1-甲基-苯并[c]色烯-6-酮(1),1,4-二羟基甲苯(2),间羟基苄醇(3),对羟基苯乙醇(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7-二羟基-3-羟甲基-8-甲氧基-二苯并[b,e]氧杂卓-13,14-二酮(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4-十三烷基-苯甲醛(8)和(Z)-7-十四烯酸(9)。其中,化合物1—6首次从Articulospora sp.属真菌中获得,化合物8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和4被证明具有抑制稻瘟霉的作用,化合物2有较好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化合物3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真菌 节枝孢属 青霉属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