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要病原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志凯 戚中田 +1 位作者 胡福泉 杨瑞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综述国内外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军队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和综述近5年来国内外在一些重要病毒(如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和细菌(... 目的综述国内外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军队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和综述近5年来国内外在一些重要病毒(如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和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2型猪链球菌、鼠疫耶尔森菌、炭疽杆菌和幽门螺杆菌)及其所致传染病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传染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最重要的一类疾病。特别是近30年来,一些"新现传染病"和"再现传染病"造成的严重危害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人类对病原微生物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付病原微生物的手段也不断完善。结论 "十二五"期间,军队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应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一批功能先进配套的科研基地和技术平台,组织申报和落实重大项目,取得一批具有原始创新和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在若干重大前沿、主流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细菌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mIFN-β基因转染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云 徐容 +5 位作者 曹广文 潘卫 陈秋莉 沈毅 蔡春晓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Ad为载体将mIFN β基因导入B16细胞 ,观察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改变。结果 当MOI为 5 0~ 10 0 ,即可获得...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Ad为载体将mIFN β基因导入B16细胞 ,观察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改变。结果 当MOI为 5 0~ 10 0 ,即可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 ,达 90 %± 1% ,转染细胞能表达分泌mIFN β并具有生物学活性 ;AdmIFN β感染对B16细胞的增殖能力无影响 ,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 Ⅰ类抗原的表达。结论 Ad载体具有较高的转移效率 ,并能使其携带的mIFN β基因有效表达 ;AdmIFN β转染的B16细胞的免疫原性显著增强。提示利用Ad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治疗肿瘤甚至开发瘤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mIFN-β基因转染 小鼠 黑色素瘤 体外生物学特性 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携手前进
3
作者 潘欣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6期281-284,共4页
蛋白质化学的发展历经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分析仪器的商品化使蛋白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一级结构信息促进了多肽的合成与改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使人们从设计改造功能蛋白转向设计基因,并尝试进行基因治疗和DNA免疫。这些转变,... 蛋白质化学的发展历经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分析仪器的商品化使蛋白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一级结构信息促进了多肽的合成与改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使人们从设计改造功能蛋白转向设计基因,并尝试进行基因治疗和DNA免疫。这些转变,使蛋白质化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成为人们手中的工具,为人们研究生命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化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硬件运行与维护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陶清源 王岩 +1 位作者 任浩 戚中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8-230,共3页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是目前我国生物防护级别最高实验室。其建设规范要求高,对硬件系统要求极其严格,与之对应的安全文件体系也较为严格和复杂,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有自动控制、电力管理等多学科的...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是目前我国生物防护级别最高实验室。其建设规范要求高,对硬件系统要求极其严格,与之对应的安全文件体系也较为严格和复杂,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有自动控制、电力管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如何为实验人员提供安全、稳定、舒适的实验环境不仅是实验室硬件运行与管理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确保安全实验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硬件运行与管理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厌氧菌脂多糖的生物化学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懿 刘正 焦炳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提纯的六种口腔厌氧菌(产碱韦荣氏球菌Va、牙龈类杆菌Bg、脆弱类杆菌Bf、核梭杆菌Fn、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a、黄褐色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o)内毒素与肠道需氧菌(明尼苏达沙门氏菌Sm)内毒素均具有内毒素的基本组成成分,能... 提纯的六种口腔厌氧菌(产碱韦荣氏球菌Va、牙龈类杆菌Bg、脆弱类杆菌Bf、核梭杆菌Fn、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a、黄褐色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o)内毒素与肠道需氧菌(明尼苏达沙门氏菌Sm)内毒素均具有内毒素的基本组成成分,能表达典型的内毒素活性。局部Shwartzman反应顺序为:Sm>Fn>Aa>Va>Bf>Bg>Co,细胞毒顺序为:Fn>Aa>Bf>Co>Bg>Va>Sm。但另一方面在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上又有显著差异,如直接法除Va未测到KDO,庚糖含量较低,测到甲基化和分枝脂防酸。提示口腔厌氧菌内毒素的化学特性可能与生物活性和致病潜力有关。Negativecontrol:0.2mlNSTable6HeterlogousLPSprovokinglocalShwartzmanreactionThisstudyshowedthattheoralanaerobeLPSshadlowercapacitytoinducethelocalShwartzmanreactioncomparedwithLPSfromSm.ThelowerconcentrationofLPSscouldresultininduration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厌氧菌 内毒素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包膜-核心蛋白融合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持久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平 姜春鹏 +2 位作者 赵兰娟 温新宇 戚中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582,共7页
构建编码HBV包膜 核心蛋白融合基因的DNA疫苗pSC、pSS1S2C和编码HBV包膜蛋白或核心蛋白基因的DNA疫苗 pHBs、pHBc ,分别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 ,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比较融合基因DNA疫苗与单基因... 构建编码HBV包膜 核心蛋白融合基因的DNA疫苗pSC、pSS1S2C和编码HBV包膜蛋白或核心蛋白基因的DNA疫苗 pHBs、pHBc ,分别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 ,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比较融合基因DNA疫苗与单基因DNA疫苗诱生免疫应答的强度 ,发现融合基因DNA疫苗诱生抗体的效率明显不及单基因DNA疫苗 ,但其能诱导更强、更持久的细胞免疫应答 ,表明HBV包膜 核心蛋白融合基因DNA疫苗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比单基因DNA疫苗更为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包膜-核心蛋白融合基因 DNA疫苗 诱导 小鼠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干扰素喷雾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范中善 杜平 +5 位作者 潘海萍 胡玉林 刘璧如 钱静华 邢春香 汤淑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33-436,共4页
作者应用小剂量人脐血白细胞干扰素以随机双盲对照法对宫颈表面直接喷雾试治慢性宫颈糜烂215例,总有效率达93.02%,显效率以上达49.77%,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明显差异。根据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糜烂的程度和类型与疗效有关。糜烂程... 作者应用小剂量人脐血白细胞干扰素以随机双盲对照法对宫颈表面直接喷雾试治慢性宫颈糜烂215例,总有效率达93.02%,显效率以上达49.77%,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明显差异。根据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糜烂的程度和类型与疗效有关。糜烂程度轻则治愈率高;三种类型的宫颈炎,以单纯型较易治,其显效率以上可达67.57%,其次是颗粒型(51.25%),最难治的是乳头型(26.23%)。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宫颈炎 白细胞 喷雾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素Endostatin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贺祥 潘卫 +1 位作者 芮耀诚 戚中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6-78,共3页
1997年O’ Reilly从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瘤中分离到一种新的20 kD具有特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因子─—Endostatin,它对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牛肺主动脉内皮细胞有特异的抑制增殖作用,而对非血管内皮细... 1997年O’ Reilly从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瘤中分离到一种新的20 kD具有特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因子─—Endostatin,它对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牛肺主动脉内皮细胞有特异的抑制增殖作用,而对非血管内皮细胞系细胞如 NIH3T3,A10平滑肌细胞等则无增殖抑制作用,实验证实大肠杆菌生产的复性及未复性的Endostatin及杆状病毒生产的重组Endostatin均有抑制鸡胚血管生成的作用,而且Endostatin没有象肿瘤化疗药物那样引发肿瘤产生抗药性,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TATIN 肿瘤 血管生成抑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S的构建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容 潘卫 +6 位作者 沈毅 陈秋莉 潘欣 冯春芝 戚中田 刘彦君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改造噬菌体展示载体 ,使之能更有效地展示各种外源随机多肽文库。方法 以 pCANTAB5X IFN α2b重组质粒为模板 ,在上游引物中引入XbaⅠ、SacⅠ酶切位点 ,在下游引物中引入SacⅠ、StuⅠ、SalⅠ酶切位点 ,将用该引物扩增的IFN... 目的 进一步改造噬菌体展示载体 ,使之能更有效地展示各种外源随机多肽文库。方法 以 pCANTAB5X IFN α2b重组质粒为模板 ,在上游引物中引入XbaⅠ、SacⅠ酶切位点 ,在下游引物中引入SacⅠ、StuⅠ、SalⅠ酶切位点 ,将用该引物扩增的IFN α2b衔接片段PCR产物克隆到pMD18 T中 ,再将该片段用XbaⅠ和SalⅠ酶切并将之插入pCANTAB5L的XbaⅠ和SalⅠ位点中 ,经SacⅠ酶切 ,线性载体片段自连 ,构成新型噬菌体展示载体 pCANTAB5S。 结果 限制酶切位点SacⅠ被引入到噬菌体展示载体 ,并校正了pCANTAB5L载体StuⅠ、SalⅠ等位点的读框。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读框正确的SacⅠ等多个克隆位点的新型噬菌体展示载体pCANTAB5S ,可用于各种外源随机多肽文库的有效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pCANTAB5S 遗传学 质粒 遗传载体 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HCV核心蛋白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中筛选抗原表位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卫 戚中田 +4 位作者 吴晓兰 贺祥 潘欣 陈秋莉 杜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抗原序列研究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HCV核心蛋白的抗原序列。用抗-HCV核心抗体单独阳性的血清,对巳构建的HCV核心蛋白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进行4轮筛选,检测筛选阳性的克隆数、插入阳性率和杂... 目的探讨病毒抗原序列研究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HCV核心蛋白的抗原序列。用抗-HCV核心抗体单独阳性的血清,对巳构建的HCV核心蛋白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进行4轮筛选,检测筛选阳性的克隆数、插入阳性率和杂交阳性率来评价筛选的效果。测定和分析7个杂交阳性克隆的DNA序列。结果所测定的7个序列中,6个为HCV核心蛋白序列,其中5个被正确地展示于噬菌体表面,1个可能被正确展示,这些序列均含有重要的HCV核心抗原表位。另1个为大肠杆菌nrfa基因。结论噬菌体展示技术完全可应用于病毒蛋白抗原序列的筛选,并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噬菌体 随机肽库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环斑病毒的RT-PCR和IC-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翠云 曹洁 +3 位作者 于翠 高焕利 沈禹飞 代光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根据TRSV 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和IC-RT-PCR能从TRSV的2个分离物中分别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同的DNA条带,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扩增序列为TRSV CP基因的部分序列,在系统关系树上与TRSV的其他分离物形成一簇,表明所建立的RT-PCR... 根据TRSV 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和IC-RT-PCR能从TRSV的2个分离物中分别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同的DNA条带,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扩增序列为TRSV CP基因的部分序列,在系统关系树上与TRSV的其他分离物形成一簇,表明所建立的RT-PCR和IC-RT-PCR检测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环斑病毒(TRSV) RT-PCR IC-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对巨噬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结合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欣 李广波 +5 位作者 李晗 蔡家麟 陈龙 沈下贤 刘培培 吴鉴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早期巨噬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用pTassC-GFP质粒转染鼠巨噬细胞RAW264.7,以观察标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靶向沙门菌分泌的SpiC蛋白(TassC)在胞内的存在形式。用pDsRed2-Perxi... 目的探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早期巨噬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用pTassC-GFP质粒转染鼠巨噬细胞RAW264.7,以观察标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靶向沙门菌分泌的SpiC蛋白(TassC)在胞内的存在形式。用pDsRed2-Perxi和pTassC-GFP质粒共转染RAW264.7细胞,将阳性细胞命名为RAW-DT,用pDsRed2-Perxi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阳性细胞命名为RAW-D。采用Alexa Fluor 350对结合单抗的鼠伤寒沙门菌显色,用Alexa Fluor 488对iNOS进行显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RAW-DT细胞,以观察鼠伤寒沙门菌与TassC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关系;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RAW-D细胞,以观察iNOS与过氧化物酶体和鼠伤寒沙门菌的关系。结果免疫荧光观察显示,呈现绿色荧光的TassC-GFP有膜性结构,可与标记了红色荧光的过氧化物酶体共定位;感染1h的RAW-DT胞内鼠伤寒沙门菌吞噬泡可招募TassC-GFP和过氧化物酶体;感染1h的RAW-D胞内鼠伤寒沙门菌吞噬泡可与iNOS和过氧化物酶体共定位;在1h的观察期间,一旦鼠伤寒沙门菌进入巨噬细胞,膜性小泡(SCV)周围即可募集较多过氧化物酶体。结论野生型鼠伤寒沙门菌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NOS,iNOS和TassC均可与过氧化物酶体结合,可能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沙门菌 鼠伤寒 靶向沙门菌分泌的spiC蛋白(TassC) 一氧化氮合酶Ⅱ型 过氧化物酶体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核心抗原C33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保仝 杨毓华 +4 位作者 马勇 邵海枫 潘卫 齐名 武建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5-38,共4页
用HCV核心抗原(33肽)与鼠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2株McAb。此两株McAb除与免疫抗原有较强的抗原-抗体反应外,与HCV核心抗原CP10也有很好的反应;但与HCVNS... 用HCV核心抗原(33肽)与鼠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2株McAb。此两株McAb除与免疫抗原有较强的抗原-抗体反应外,与HCV核心抗原CP10也有很好的反应;但与HCVNS3、NS5及核心区CP9抗原无反应性。在竞争ELISA中,对抗HCV-IgG阳性血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此两株McAb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肝活检免疫组化研究,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病毒抗原 单克隆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和枸杞多糖在体内对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4
14
作者 曹广文 杜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3,共4页
黄芪多糖(APS)、刺五加多糖(PAS)和枸杞多糖(LBP)5-10 mg/kg体重分别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发现3种多糖均可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将这种脾细胞以2×10~6/ml经125-1000 U/ml IL-2体外诱导4天,用[^(125)I]UdR释放分析测LAK活性,发... 黄芪多糖(APS)、刺五加多糖(PAS)和枸杞多糖(LBP)5-10 mg/kg体重分别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发现3种多糖均可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将这种脾细胞以2×10~6/ml经125-1000 U/ml IL-2体外诱导4天,用[^(125)I]UdR释放分析测LAK活性,发现注射APS组小鼠脾细胞LAK活性比注射生理盐水(NS)组提高70%-120%。注射PAS组提高20%-90%,注射LBP组提高26%-80%。体外IL-2用量可分别降低75%、50%、50%。LBP注射老龄小鼠可显著促进脾细胞增殖外,LAK活性可提高120%-200%,体外IL-2用量可降低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类 白细胞介素2 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乔艳艳 杨翠云 +3 位作者 于翠 曹洁 马青 张丽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49,共5页
根据烟草环斑病毒外壳蛋白(TRSV-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烟草环斑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外壳蛋白部分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C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利用IPTG诱导蛋白大量... 根据烟草环斑病毒外壳蛋白(TRSV-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烟草环斑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外壳蛋白部分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C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利用IPTG诱导蛋白大量表达。重组蛋白经过Ni+-NTA纯化后,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TRSV-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产生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4 ku,并具有免疫学活性。以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多抗血清效价达1∶409 600,可以与重组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环斑病毒(TRSV) RT-PCR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_(151)重组腺病毒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柳林 刘银萍 +4 位作者 潘欣 孙琰 徐琪 沈炜 刘志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151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Blot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体外检测Ad...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151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Blot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体外检测AdVEGI151对ECV304细胞的抑制作用,缝线诱导法建立炎症性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给予体内基因治疗。结果VEGI151重组腺病毒在病变细胞内能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7300的蛋白,体外实验表明,可以强烈抑制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体内实验表明,重组腺病毒对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VEGI151基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效果显著,为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基因治疗 腺病毒载体 角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EGI_(15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银萍 柳林 +2 位作者 潘欣 徐琪 潘东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VEGI151)对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印迹法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VEGI151)对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印迹法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X-gal染色测定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的基因转移效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D570/630值,观察Ad-VEGI151对ECV30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CV304细胞内VEGI151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结果:应用细胞内质粒DNA同源重组法,将脂质体介导质粒pCA13-VEGI151与pJM17共转染293A细胞制备重组腺病毒,所获病毒滴度高,是一种制备重组腺病毒切实可行的方法。Ad-VEGI151在病变细胞内能成功表达蛋白,具有较高的基因转移效率,对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能在靶细胞内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结论: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VEGI151基因能在靶细胞内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抑制体外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这为进一步肿瘤及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基因治疗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的PCR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晓红 戚中田 +4 位作者 潘卫 陈景山 宋艳斌 朱诗应 TerukatsuArim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了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及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庚型肝炎病毒(HGV)RNA,以PC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显示,血清和肝组织中HGVRNA的检出率分别为19.4%(13...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了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及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庚型肝炎病毒(HGV)RNA,以PC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显示,血清和肝组织中HGVRNA的检出率分别为19.4%(13/67)和25.7%(9/35),且HGVRNA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同时存在;血清和肝组织中HGVR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5%;5非编码区(5'-NCR)扩增片段的核着酸序列与美国株GBV—C的同源性为91.7%。本研究结果提示HGV感染在我国PLC患者中存在,且血清HGVRNA的检测能反映HGV在肝内的复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庚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菌脂多糖对荷瘤小鼠的联合毒性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伟明 焦炳华 +1 位作者 周丙荣 丁锡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TNF和LPS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尤其对荷瘤宿主毒性更强。在S_(180)肉瘤接种后第10 d动物静脉输注5μg TNF或25 μg LPS并未致使荷瘤小鼠死亡,但5μg LPS和0.5 μg TNF联合运用导致了80%荷瘤小鼠死亡。这种联合毒性对LPS剂量有较严格依赖性... TNF和LPS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尤其对荷瘤宿主毒性更强。在S_(180)肉瘤接种后第10 d动物静脉输注5μg TNF或25 μg LPS并未致使荷瘤小鼠死亡,但5μg LPS和0.5 μg TNF联合运用导致了80%荷瘤小鼠死亡。这种联合毒性对LPS剂量有较严格依赖性,当LPS减少到1 μg后,联合致死率锐减到14%。而TNF减少到0.1 μg后,动物死亡率仍高达50%。提示TNF在协同致死毒性中起到致敏机体,增加宿主对LPS毒性敏感性的作用。消炎痛处理可以部分阻断这种联合致死作用,说明这种联合致死毒性是部分通过前列腺素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细菌脂多糖 致死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缺失对病毒复制及感染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博 许刚 +3 位作者 王岩 陶清源 任浩 戚中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探索了F蛋白缺失及核心蛋白(Core)二级结构改变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和感染性的影响.利用定点突变方法,将J6JFH1的核心基因引进5个终止密码子以中断F蛋白的表达,从而获得F蛋白缺失的病毒复制子J6JFH1/ΔF.体外制备RNA转录体,并电穿... 探索了F蛋白缺失及核心蛋白(Core)二级结构改变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和感染性的影响.利用定点突变方法,将J6JFH1的核心基因引进5个终止密码子以中断F蛋白的表达,从而获得F蛋白缺失的病毒复制子J6JFH1/ΔF.体外制备RNA转录体,并电穿孔转染Huh7.5.1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病毒感染等方法,观察F蛋白缺失对病毒复制、蛋白质表达及转染细胞上清感染性病毒颗粒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5个单一突变病毒体,对HCV核心蛋白进行二级结构分析,观察核心蛋白二级结构对HCV复制和翻译的影响.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J6JFH1/ΔF与野生型J6JFH1相比,J6JFH1/ΔF转染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细胞内HCV RNA水平降低约95%,J6JFH1/ΔF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中HCV RNA拷贝数和病毒颗粒也明显降低.5个单一突变体不影响核心基因二级结构,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和感染性与野生型水平一致.J6JFH1/ΔF所产生的改变可能是由于5处突变导致核心基因二级结构改变而造成的.结果说明,HCV F蛋白缺失不影响病毒的复制翻译及病毒颗粒的包装释放,核心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对病毒复制和翻译则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F蛋白 核心蛋白 二级结构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