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旭开 王燕 +2 位作者 何作云 刘光耀 杨成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VSM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素作用后VSMC肌动蛋白(α-SM actin),RT-PCR检测胰岛素作用后VSMC中bFGF、TGF...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VSM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素作用后VSMC肌动蛋白(α-SM actin),RT-PCR检测胰岛素作用后VSMC中bFGF、TGF-β、PDGF、matrix Gla和OPN各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胰岛素组VSMC的3H-TdR掺入值比对照组升高47%(P<0.01),VSMC α-SM actin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的α-SM actin比胰岛素组染色深。而matrixGla和OPN在培养的VSMC中mRNA的表达量,胰岛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bFGF、TGF-β、PDGF的表达胰岛素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可明显见到细胞骨架F-actin、G-actin重新分布。结论:在合成表型的matrix Gla和OPN表达量明显高于收缩表型,而合成表型的α-SM actin表达量明显低于收缩表型。提示胰岛素对VSMC的表型转化起了一定作用。胰岛素在促进了VSMC增殖的同时,伴有VSMC由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及细胞骨架F-actin、G-actin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表型 细胞转化 酶消化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动脉粥样硬化 高胰岛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晓健 李家顺 +4 位作者 周静 石志才 余科炜 谢宁 何海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c-NTFs)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以7.5g物体从10cm高处落下致伤大鼠T10脊髓,伤后5,30,60min在损伤局部分别注入Sc-NTFs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c-NTFs)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以7.5g物体从10cm高处落下致伤大鼠T10脊髓,伤后5,30,60min在损伤局部分别注入Sc-NTFs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一半动物取伤段脊髓标本测水及离子含量。另一半动物3周后行神经功能检查。结果:脊髓损伤后组织水肿,Na+、Ca2+离子浓度升高,K+、Mg2+离子浓度降低,Sc-NTFs可显著改善这些变化。Sc-NTFs使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结论:Sc-NTFs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雪旺细胞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对LAK细胞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增强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雪涛 叶天星 +4 位作者 孔宪涛 杨嗣坤 徐志工 郑杭民 陆德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2-235,共4页
TNF单独不能诱导LAK活性,也不能进一步提高最适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LAK活性,但能显著增强亚适剂量IL-2(10~100U/ml)诱导的LAK活性。抗TNF单抗和抗IL-2受体β链(p75)单抗显著抑制TNF/IL-2对LAK活性的协同诱导作用。实验证明,TNF能... TNF单独不能诱导LAK活性,也不能进一步提高最适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LAK活性,但能显著增强亚适剂量IL-2(10~100U/ml)诱导的LAK活性。抗TNF单抗和抗IL-2受体β链(p75)单抗显著抑制TNF/IL-2对LAK活性的协同诱导作用。实验证明,TNF能显著增强IL-2/LAK细胞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对于腹水型肝癌小鼠,以联合腹腔内注射TNF/IL-2/LAK细胞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LAK细胞 肿瘤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肝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易伦 戴建新 +2 位作者 郭瀛军 陆德如 宋树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31-534,共4页
从水囊引产的5^+月孕龄胎儿肝脏中提取RNA,分离含poly(A)尾的信使RNA[poly(A)^+mRNA],合成双链cDNA,定向插入λgtll表达载体,转染Y1090受体菌,构建了人胎肝cDNA文库。该文库有1.35×10~6个噬菌体,重组率为87.5%,可用寡核苷酸探针... 从水囊引产的5^+月孕龄胎儿肝脏中提取RNA,分离含poly(A)尾的信使RNA[poly(A)^+mRNA],合成双链cDNA,定向插入λgtll表达载体,转染Y1090受体菌,构建了人胎肝cDNA文库。该文库有1.35×10~6个噬菌体,重组率为87.5%,可用寡核苷酸探针和单克隆抗体两种方法筛选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 CDNA文库 克隆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mRNA翻译起始区提高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E.coli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易伦 张平武 +2 位作者 戴建新 郭瀛军 陆德如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blot等分析鉴定,证明两者均能表达特异性的14.6kDhGM-CSF,但hGM-CSF(M)的表达水平较hGM-CSF(N)提高了1.26倍,占菌体总蛋白的16.9%.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优化突变后生成自由能ΔG从原来的-10.2提高至-9.4Kcal,AUG从部分配对状态变为非配对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M-CSF 集落刺激因子 MRNA 粒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mRNA分离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易伦 戴建新 +1 位作者 郭瀛军 陆德如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对oligo(dT)纤维素纯化poly(A)RNA的方法进行了改良。缩小了层析柱床的体积,使填料用量仅为常规量的1/50—1/100,即在移液器尖嘴中进行层析。与常规方法相比,它具有实验时间短、洗脱的mRNA可直接合... 对oligo(dT)纤维素纯化poly(A)RNA的方法进行了改良。缩小了层析柱床的体积,使填料用量仅为常规量的1/50—1/100,即在移液器尖嘴中进行层析。与常规方法相比,它具有实验时间短、洗脱的mRNA可直接合成cDNA和得率较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分离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后表达受抑基因的mRNA差别显示和克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易伦 戴建新 +2 位作者 刘宇健 徐仁宝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7期46-50,共5页
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作为热休克模型,用差别显示mRNA法(ddmRNA)筛选,发现和克隆了一个热休克后表达受抑的cDNA片段。在43℃、40分钟热处理后1小时,HOS-8603细胞总cDNA图谱未见... 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作为热休克模型,用差别显示mRNA法(ddmRNA)筛选,发现和克隆了一个热休克后表达受抑的cDNA片段。在43℃、40分钟热处理后1小时,HOS-8603细胞总cDNA图谱未见明显变化,但以该cDNA片段作为探针,RNAdotblot和Northernblot证实,热休克后该基因的mRNA的量明显下降,而mRNA未见明显降解。我们将这个因热休克而选择性的表达受抑的基因命名为HSSG-1。对全长312bP的cDNA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HSSG-1可能是一个未知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 表达抑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标记的DNA探针用于检测恶性疟感染的评价
8
作者 缪为民 管惟滨 +4 位作者 徐晓春 周元昌 陆德如 董蓓华 陈蕊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采用非同位素磺化修饰法(sulfomodification),标记恶性疟原虫DNA重组质粒片段pPF14。用此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并和常规血片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该法可检出25 pg纯化的DNA,或0.001%的原... 采用非同位素磺化修饰法(sulfomodification),标记恶性疟原虫DNA重组质粒片段pPF14。用此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并和常规血片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该法可检出25 pg纯化的DNA,或0.001%的原虫率。探针和人白细胞、鼠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DNA均无交叉反应。对179份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疟疾病人血样进行检测,探针法结果和血片法有较好的相关性,探针法检测恶性疟的符合率为92.5%(99/107),和间日疟的交叉反应率为1.39%(1/72),和48例正常人血无一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探针 磺化修饰 疟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伤寒—鼠伤寒双价重组疫苗的研究
9
作者 曹韫旭 温肇荣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9-12,共4页
关键词 疫苗 鼠伤寒杆菌 伤寒 防疫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GDNF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10
作者 宋海涛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坚 陈哲宇 路长林 田万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 ,脊髓前角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切断SD大鼠两侧坐骨神经 ,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大鼠L3 L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mRN...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 ,脊髓前角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切断SD大鼠两侧坐骨神经 ,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大鼠L3 L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mRNA的表达。 结果 :坐骨神经切断前 ,GDNFmRNA在脊髓前角少量表达 ,坐骨神经切断后 1天表达减少 2 0 %,4天减少 40 %,7天减少 70 %,14天后减少 80 %。 结论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mRNA表达减少 ,是“细胞体 轴突 靶器官”轴质流中断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坐骨神经切断术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