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例肝细胞癌伴同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俞花 朱珍 +5 位作者 陆新元 董辉 赵骞 冼志红 丛文铭 吴孟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是指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以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暴露于对多器官均具有致癌作用的致癌因素.或先后接触不...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是指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以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暴露于对多器官均具有致癌作用的致癌因素.或先后接触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都可能导致MPM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A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蓓 王琼 +2 位作者 贺玉娟 曾桃英 刘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HMGA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检测HMGA2 mRNA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MGA2蛋白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MGA2... 目的探讨HMGA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检测HMGA2 mRNA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MGA2蛋白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MGA2蛋白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MGA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69%,高于在正常肝组织中23.30%的阳性表达率,其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为0.71±0.03,高于其在正常肝组织中0.28±0.04的相对表达值(P<0.05)。HMGA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为0.56±0.04,高于其在正常肝组织中0.19±0.03的相对表达值(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GA2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0.39%,明显低于其在肝癌组织中37.86%的阳性表达率(P<0.05),HMGA2蛋白的表达与肝癌患者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数量、肝内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或P<0.01)。结论HMGA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数量、肝内转移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可作为肝癌转移和恶化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A2蛋白 肝肿瘤 肿瘤转移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形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施斌 朱樑 +5 位作者 张忠兵 谢渭芬 张兴荣 沈健伟 曹银祥 李齐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部分门静脉结扎(PVL)法制备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以硝酸还原酶和比色法检测正常组、假手术(SO)组及PVL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门静脉血浆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部分门静脉结扎(PVL)法制备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以硝酸还原酶和比色法检测正常组、假手术(SO)组及PVL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门静脉血浆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NOS抑制剂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SO组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NO、NO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VL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NO、NOS、门静脉压力(PVP)、门静脉阻力(PVR)明显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内脏血管阻力(SVR)明显降低(P<0.05),门静脉血流量(PVF)无显著性差异,且血浆NO水平与PVP、PVF、SVR、MAP呈显著相关性;L-NAME能使门静脉高压大鼠PVP、PVR显著下降(P<0.05),使SVR、MAP显著上升(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存在高动力循环状态;NO参与了PVL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 一氧化氮 血流动力学 高动力循环 部分门静脉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氩氦刀治疗肝癌近期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冯肖媛 孙秀英 +2 位作者 谭碧波 钱国军 吴孟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了解超声造影对氩氦刀治疗肝癌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例共26个肝癌病灶为观察对象。采用第二代新型对比剂SonoVue以及CPS(Contrast Pluse Sequencing)造影软件。全部病灶氩氦刀治疗后1周至3个月采用超声造影,评价... 目的了解超声造影对氩氦刀治疗肝癌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例共26个肝癌病灶为观察对象。采用第二代新型对比剂SonoVue以及CPS(Contrast Pluse Sequencing)造影软件。全部病灶氩氦刀治疗后1周至3个月采用超声造影,评价治疗效果,并与常规超声和增强CT或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氩氦刀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20个治疗区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判断肿瘤完全灭活;5个病灶局部有早期增强,提示有肿瘤残存;1枚可疑残存肿瘤。超声造影显示11枚新生病灶,较常规超声增加8枚,其中肿瘤直径≤1cm的微小病灶6枚。1例微小复发灶超声造影未能显示,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6.1%,与增强CT或MRI检查结果相同。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准确地判断氩氦刀治疗后肿瘤灭活程度,是评价氩氦刀疗效的一种有效方法,并有助于发现微小新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对比剂 冷冻疗法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1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侵袭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高璐 吕刚 +4 位作者 孙凯 蒋国成 张长松 李蓉 卫立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作为一种新的癌基因,其过表达可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文中探讨肝癌HepG2细胞中高表达Id1对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波形蛋白(Vimentin)及在HepG2细胞中对迁移、侵袭能力的影... 目的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作为一种新的癌基因,其过表达可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文中探讨肝癌HepG2细胞中高表达Id1对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波形蛋白(Vimentin)及在HepG2细胞中对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已构建好的PIRES-EGFP-Id1质粒转染于肝癌HepG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48h后细胞中Id1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组Id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转染组E-cadherin表达下降,而Vimentin表达明显上调(P<0.05);划痕实验显示高表达Id1的HepG2组48h细胞生长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侵袭实验发现转染Id1质粒组细胞穿膜数为(32.00±4.04)个,明显多于转染的空质粒组(10.67±3.84)个和空白对照组(9.67±2.7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1高表达可以诱导HepG2细胞上皮向间质转化,提高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可通过调节E-cadherin和Vimentin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1 上皮间质转化 肝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