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α对相关抗原CA125在卵巢癌临床应用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志军 张淑兰 周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5-466,共2页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α,TGFα)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对相关抗原 CA12 5在临床应用中的支持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患者各 30例 ,利用放免及酶联免疫法测定术前、术后血...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α,TGFα)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对相关抗原 CA12 5在临床应用中的支持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患者各 30例 ,利用放免及酶联免疫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 TGFα与 CA 12 5水平 ,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卵巢癌组 TGFα、CA12 5均增高与正常对照及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别显著 (P <0 .0 5 )。其中 2例术前、术后 TGFα均较高 ,患者短期内死亡 ;卵巢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 TGFα与 CA 12 5差别不显著 (P >0 .0 5 )。卵巢良性肿瘤组中 2例 CA12 5阳性。结论 :TGFα增高与卵巢癌相关 ,TGFα术前、术后均增高显著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 TGFα、CA12 5可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准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转化生长因子Α 相关抗原CA125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体外药敏实验评价中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波 郭智涛 +2 位作者 石灵春 张维彬 肖楚梅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2期226-226,234,247,共3页
目的 :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 ,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 ,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 ,MTT... 目的 :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 ,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 ,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 ,MTT法检测其敏感性。结果 :乳腺癌细胞对中草药的高度敏感性低于临床常用化疗药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对两者的中度敏感性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草药在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作为肿瘤的二线化疗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体外药敏实验 中医药 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健强 邵国光 +1 位作者 刘琳琳 郑永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基因水平。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某一基因与肺癌之间的关联性并加以利用,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基因水平。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某一基因与肺癌之间的关联性并加以利用,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拟探讨p53肿瘤抑制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及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p53基因序列中的BstU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p53基因BstUⅠ位点的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以及NSCLC患者p53基因BstUⅠ位点的多态性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不同p53基因BstUⅠ基因型的NSCLC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不尽相同。杂合子(A1/A2)基因型的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低,仅为25.0%,而纯合子(A1/A1,A2/A2)基因型的患者对放疗的有效率较高,分别为71.4%和70.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9.2,P<0.05)。肺癌组的A1/A1、A1/A2及A2/A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0%、32.0%及40.0%,对照组为32.0%、42.0%及26.0%,但两组间纯合子的频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未观察到p53基因BstUⅠ的多态性与NSCLC易感性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p53基因BstU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与NSCLC发生无关,但NSCLC患者的p53基因BstUⅠSNP可能与放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小细胞肺癌 P53基因 放射敏感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载脂蛋白E、B基因多态性关系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阳 郑东明 +2 位作者 郭津津 潘丽丽 李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 ,ApoE)和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ather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ion ,ACI)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PCR技术检测了 10 0名健康中青年人和36例中青年ACI病人的ApoE和...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 ,ApoE)和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ather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ion ,ACI)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PCR技术检测了 10 0名健康中青年人和36例中青年ACI病人的ApoE和ApoB基因多态性及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含量。 结果 :(1)ACI组ε 3/ 4型频率为 36 .1% ,ε 2 / 4型频率为 2 7.7% ,对照组为 12 %、7% ,差异显著 (P均 <0 .0 5 ) ;ε 4等位基因频率为 0 .32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ACI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ε 4等位基因与血清TG、TC、HDL C、Lp(a)含量显著相关 ,发病风险率 (relativerisk ,RR)依次为 8.2 3,4.85 ,2 9.9,4.39(P <0 .0 1~ 0 .0 0 1)。 (3)ApoB基因XbaⅠX+ X-型频率ACI组为 14.7% ,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X+ X-亚组的ApoAⅠ明显低于X-X-亚组 (P <0 .0 2 5 )。(4 )ACI病人中ε 4等位基因与X-X-基因并存时ACI的RR为 2 .85 (P >0 .0 5 )。结论 :ApoE等位基因ε 4是中青年ACI的一种遗传易感性因子 ;ApoBXbaⅠX+ X-可能是另一种遗传标记 ;ε 4与X-X-并存时与中青年ACI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载脂蛋白E 载脂蛋白B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辽宁汉族DYS390、DYS389Ⅰ/Ⅱ基因座及单倍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岩 王保捷 +2 位作者 丁梅 庞灏 孙大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辽宁汉族群体 Y染色体特异基因座 DYS390、DYS389 / 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结合银染显带的方法 ,对 DYS390、DYS389 / 基因座在 9... 目的 :研究中国辽宁汉族群体 Y染色体特异基因座 DYS390、DYS389 / 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结合银染显带的方法 ,对 DYS390、DYS389 / 基因座在 98例辽宁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等位基因分布进行调查。结果 :DYS390基因座共检出 5种等位基因 ,频率分布在 0 .0 10~ 0 .480之间 ,个人识别机率为 0 .6 37;DYS389 基因座共检出 3种等位基因 ,频率分布在 0 .2 2 4~ 0 .439之间 ,个人识别机率为 0 .6 44 ;DYS389 基因座共检出 5种等位基因 ,频率分布在0 .0 2 0~ 0 .36 7之间 ,个人识别机率为 0 .72 3。上述基因座组成的单倍型在 98名无关男性中共观察到 31种 ,单倍型的个人识别机率达到 0 .948,家系调查符合单体父系遗传方式。结论 :DYS390、DYS389 / 基因座个人识别机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DYS390基因座 DYS389Ⅰ/Ⅱ基因座 单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肿瘤抑制基因MTS_1 mRNA和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汪波 吴继峰 +4 位作者 董聿明 杨光霖 苏英豪 秦蓉 王道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7-210,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 (MTS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 2 10例标本中MTS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 :正常胃粘膜、轻、中度异型增生及小肠型肠化间...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 (MTS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 2 10例标本中MTS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 :正常胃粘膜、轻、中度异型增生及小肠型肠化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重度异型增生、结肠型肠化及胃癌组织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后三者相互间差异则无显著性 (P >0 .0 5 )。正常胃粘膜与轻、中度异型增生之间MTS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正常胃粘膜与重度异型增生之间MTS1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强阳性率间差异则有显著性 (P <0 .0 1)。正常胃粘膜与两型肠化及胃癌组织间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重度异型增生、两型肠化与胃癌组织间的阳性及强阳性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MTS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五年生存率与阳性表达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两者与强阳性表达者的差异则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MTS1基因变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MTS1基因mR NA及其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肿瘤抑制基因 原位分子杂交 MTS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