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CD40L胞外区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普训 张寅生 +8 位作者 薛武军 秦兆寅 丁小明 吴军 贺伟峰 易绍萱 陈希炜 冯嘉瑜 张小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构建人CD40L胞外区单基因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pAd-hCD40L,为进一步研究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分别扩增人CD40L胞外区和致瘤素的分泌信号肽cDNA,通过PCR连接后将重组的cDNA扩增出来,导入pGEM T... 目的构建人CD40L胞外区单基因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pAd-hCD40L,为进一步研究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分别扩增人CD40L胞外区和致瘤素的分泌信号肽cDNA,通过PCR连接后将重组的cDNA扩增出来,导入pGEM T-Easy,经测序正确后转入AdEasy(tm)XL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系统中,得到CD40L胞外区单基因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结果 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克隆基因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开放阅读框正确。结论人CD40L胞外区单基因腺病毒分泌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重组腺病毒 基因表达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对肾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平贤 龚桂枝 +5 位作者 张艮甫 黄赤兵 范明齐 冯嘉瑜 肖亚 方针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术前活动性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对术后的影响。方法 :自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12月 ,检测 19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CMV pp65抗原血症 ;肾移植后则每 2~ 4周检测 1次 ,共为期 6个月 ;分析术...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术前活动性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对术后的影响。方法 :自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12月 ,检测 19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CMV pp65抗原血症 ;肾移植后则每 2~ 4周检测 1次 ,共为期 6个月 ;分析术前CMV pp65抗原血症状况对术后患者CMV pp65抗原血症强度和CMV病发生率的影响 ;另于同期内检测 2 9例健康成人CMV pp65抗原血症作对照。结果 :2 9例健康成人CMV pp65抗原血症均为 (-) ;肾移植前有 11 2 % (2 2 / 196)的尿毒症患者CMV pp65抗原血症为 (+ ) ;这类患者肾移植后发生高活动性CMV感染 (即CMV pp65抗原血症指数 >10 0 )和CMV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移植前CMV pp65抗原血症为 (-)的患者 ;肾移植后6个月内有 87 8% (172 / 196)的肾移植受者CMV pp65抗原血症为 (+ )。结论 :肾移植前活动性CMV感染为11 2 % ;肾移植后 6个月内活动性CMV感染高达 87 8% ;术前活动性CMV感染是导致肾移植后发生高活动性CMV感染和CMV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PP65 血症 患者 抗原 CMV感染 术前 活动性 结论 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8例报告
3
作者 张艮甫 王平贤 +4 位作者 范明齐 叶岗 黄赤兵 杨清浩 肖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98-798,801,共2页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术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人膀胱癌多重抗药性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祥卫 杨唐俊 +4 位作者 汪泽厚 何斌 金欢胜 曾毅 刘素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探讨人膀胱癌多重抗药性机制。方法:用噻唑蓝(MTT)法、光镜及电镜、DNA凝胶电泳和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别对耐药细胞株BIU-87/ADM及敏感细胞株BIU-87细胞进行了阿... 目的:研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探讨人膀胱癌多重抗药性机制。方法:用噻唑蓝(MTT)法、光镜及电镜、DNA凝胶电泳和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别对耐药细胞株BIU-87/ADM及敏感细胞株BIU-87细胞进行了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研究。结果:BIU-87/ADM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BIU-87细胞,光镜及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DNA凝胶电泳出现DNA断片,但并无典型的梯形(Lad-der)改变,BIU-87细胞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阳性率高于BIU-87/ADM细胞。结论:①阿霉素可诱导人膀胱癌细胞凋亡,而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效应。②在相同条件下,与敏感细胞株BIU-87相比,耐药细胞株BIU-87/ADM中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抗药性 细胞凋亡 膀胱肿瘤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田蜜 雷琪 +1 位作者 鄢韵升 李龙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mmol/L软脂酸+0.5 m...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脂肪酸诱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DMSO)对照组、脂肪酸组(0.25mmol/L软脂酸+0.5 mmol/L油酸)、山萘酚组(50μmol/L)、脂肪酸+山萘酚组、PARP-1抑制剂(8μmol/L BYK204165)+脂肪酸组和PARP-1抑制剂+脂肪酸+山萘酚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脂肪酸处理后,MS-1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同时,脂肪酸也增加了细胞内NO的含量,升高了总NOS(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的活性(P<0.05);促使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下降(P<0.05);并增强了PARP-1、iNOS和c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山萘酚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均得以改善(P<0.05);而且,利用PARP-1抑制剂BYK204165预处理1h,山萘酚对脂肪酸的拮抗效应更为显著,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酸可直接引起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山萘酚具有拮抗脂肪酸毒性的作用,且抑制PARP-1的表达水平能增强山萘酚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萘酚 脂肪酸类 胰岛 微血管 血管内皮 聚ADP核糖聚合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远期肾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平贤 黄秀英 +3 位作者 王安静 黄赤兵 范明齐 张艮甫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 :探讨移植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与远期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16 8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检测尿TGF β1含量 ,所得相对浓度为 15 1.3~ 5 2 1.7(pg/mg .Cr) ,分别选出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各2 0例患者构成A组、B组... 目的 :探讨移植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与远期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16 8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检测尿TGF β1含量 ,所得相对浓度为 15 1.3~ 5 2 1.7(pg/mg .Cr) ,分别选出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各2 0例患者构成A组、B组。检测 2组血TGF β1浓度 ;2组分别有 15例和 12例患者进行了移植肾穿剌活检 ,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活检组织中TGF β1蛋白的表达 ;3年后 ,比较 2组肾功能有无差异 ,对肾功能不全者作移植肾穿剌活检 ,明确移植肾在病理上是否为非特异性损害 (即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改变 )。结果 :2组患者血TGF β1浓度没有明显差异 ;A组活检显示在肾小管基底膜等处有大量的TGF β1表达 ,其免疫荧光强度为 (10 .5 2± 2 .36 )× 10 6,明显大于B组 [(6 .4 8± 1.5 3)× 10 6];3年后 ,A组肌酐清除率 (Ccr)减少了 (17.6± 6 .9)ml/min、有 7例患者肾功能不全 ,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B组分别为 (6 .3± 4 .4 )ml/min和 1例 )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移植肾穿剌活检均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结论 :TGF β1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肾移植后检测尿TGF β1对远期肾功能具有预测作用 ;移植肾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肾功能 患者 远期 TGF-β1 TGF—β1 活检 高表达 免疫荧光检测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PO-1单抗诱导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祥卫 杨唐俊 +3 位作者 何斌 金欢胜 曾毅 刘素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凋亡诱导途径。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法、相差显微镜及电镜技术,观察BIU-87/ADM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和抗APO-1单抗对该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凋亡诱导途径。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法、相差显微镜及电镜技术,观察BIU-87/ADM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和抗APO-1单抗对该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特征。结果: Fas抗原在BIU-87/ADM中有高表达,经抗APO-1单抗作用后,BIU-87/ADM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标记阳性。结论:抗APO-1单抗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Fas抗原结合,触发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APO-1单抗 多药耐药性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酶对膀胱癌细胞系多药耐药性的逆转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斌 金锡御 +4 位作者 杨唐俊 金欢胜 王祥卫 刘素英 曾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核酶对膀胱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效应。方法 :设计针对mdr1mRNA1959位GUC的“锤头状”(Hammerhead)核酶 (Ribozyme1 ,RZ1)基因 ,定点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 pLXSN的BamHI和EcoRI位点上 ,重组出带有核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质粒pLXSN... 目的 :探讨核酶对膀胱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效应。方法 :设计针对mdr1mRNA1959位GUC的“锤头状”(Hammerhead)核酶 (Ribozyme1 ,RZ1)基因 ,定点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 pLXSN的BamHI和EcoRI位点上 ,重组出带有核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质粒pLXSN RZ1。应用脂质体DoTap将pLXSN RZ1导入到耐药的人膀胱癌细胞系BHA 60细胞中。结果 :导入pLXSN RZ1的细胞系耐药性显著降低 ,RT PCR结果显示 ,细胞内mdr1mRNA显著减少。结论 :本研究中设计的核酶能明显逆转膀胱癌细胞系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酶 多药耐药性 膀胱癌 逆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P1258对大鼠脾细胞增殖及HO-1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易善红 宋波 +2 位作者 汪泽厚 张艮甫 崔志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2-634,共3页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HLA衍生肽 (RDP12 5 8)的免疫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化学方法合成一种HLA衍生肽(RDP12 5 8)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酶化学法观察其对脾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HLA衍生肽 (RDP12 5 8)的免疫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化学方法合成一种HLA衍生肽(RDP12 5 8)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酶化学法观察其对脾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 1,HO 1)活性的影响。结果 :RDP12 5 8可显著抑制大鼠脾细胞增殖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HO 1的活性。结论 :RDP12 5 8能够显著抑制丝裂原或同种抗原刺激所致大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 ,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细胞 大鼠 增殖 HO-1 观察 HLA衍生肽 抑制作用 RDP 活性 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细胞增殖与凋亡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针强 叶钢 +3 位作者 刘永亮 周韬 易善红 邹旭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建立兔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观察经肾动脉灌注移植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IRI肾脏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5只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Ⅰ组)、对照组(Ⅱ... 目的:建立兔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观察经肾动脉灌注移植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IRI肾脏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5只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和移植组(Ⅲ组)(n=15)。分离移植组兔BM-MSCs,建立肾脏IRI模型后,移植组于肾血流恢复后经肾动脉推注自体BM-MSCs,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同法推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3、7、14d3组各随机取5只经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Crea)和尿素(Urea),观察肾功能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TUNEL法检测肾脏凋亡细胞,计算Bcl-2、Bax含量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 index,PI)和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结果:IRI后第3d移植组和对照组兔Crea和Urea均达到最高水平[移植组:(297.9±18.6)μmol/L,(19.2±1.5)mmol/L;对照组:(326.6±20.0)μmol/L,(22.6±2.6)mmol/L],以后逐渐下降,到第14d,移植组Crea和Urea分别为(224.1±19.2)μmol/L,(13.9±1.6)mmol/L;对照组Crea和Urea分别为(278.6±16.9)μmol/L,(17.4±1.0)mmol/L,各时间点移植组Crea和Ur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移植组Bcl-2含量和肾小管上皮细胞PI高于对照组,Bax含量和肾小管上皮细胞AI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SCs移植能促进肾脏I/R损伤后肾脏细胞增殖,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降低血清Crea和Ure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IRI后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彤翰 张银甫 +5 位作者 杨唐俊 梁平 李靖 左国华 杨清浩 冯嘉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0-371,共2页
目的 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方法中有关问题。方法 采用原位低温灌注 ,整块切除的方法切取供胰。将供胰移植于病人的右侧髂窝 ,供肾移植于左侧髂窝 ,供体十二指肠与受者的膀胱侧侧吻合。结果  5例病人中 ,3例术后胰腺及肾脏功能满... 目的 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方法中有关问题。方法 采用原位低温灌注 ,整块切除的方法切取供胰。将供胰移植于病人的右侧髂窝 ,供肾移植于左侧髂窝 ,供体十二指肠与受者的膀胱侧侧吻合。结果  5例病人中 ,3例术后胰腺及肾脏功能满意 ,未使用胰岛素 ,进正常饮食 ,血糖一直在正常范围 ,肾功能良好 ,至今已分别生存 2 0月、1 4月、1 1月。其余 2例中 ,1例因排斥反应 ,于术后第 47天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另 1例因血栓形成 ,于术后第 33天切除移植胰腺 ,但肾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 胰腺 肾脏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免疫抑制方案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平贤 张艮甫 +1 位作者 黄赤兵 范明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 明确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案能否改善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方法 对 2 5例 (A组 )慢性移植物肾病早期肾功不全的患者在 1~ 2周内将其神经钙蛋白阻滞剂 (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 )减少至原剂量的 1 3或完全停用 ,同... 目的 明确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案能否改善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方法 对 2 5例 (A组 )慢性移植物肾病早期肾功不全的患者在 1~ 2周内将其神经钙蛋白阻滞剂 (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 )减少至原剂量的 1 3或完全停用 ,同时适当增加硫唑嘌呤或骁悉的用量 ,与同期内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未作大幅度减量、仅适当增加硫唑嘌呤或骁悉用量的 19例 (B组 )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进行对比 ,随访比较两组的移植肾功能 ,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情况。结果  1年后A组有 16例 (64 0 % )患者移植肾功能得以好转或不再继续恶化 ,而B组除 2例 (10 5 % )移植肾功能维持在原有水平外 ,其他患者肾功能均进行性恶化。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大幅度减少甚至停用神经钙蛋白阻滞剂可使部分肾移植后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得以改善或者防止其进行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病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PARP-1信号通路在茶多酚拮抗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脂毒性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蜜 雷琪 +1 位作者 鄢韵升 李龙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5-981,共7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信号通路在茶多酚拮抗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脂毒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信号通路在茶多酚拮抗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脂毒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MS-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脂肪酸(0.25mmol/L软脂酸+0.5mmol/L油酸)组、茶多酚(25μmol/L)组、脂肪酸+茶多酚组、PARP-1抑制剂(8μmol/L BYK204165)+脂肪酸组、PARP-1抑制剂+脂肪酸+茶多酚组、Shh抑制剂(2.5μmol/L环巴胺)+脂肪酸组、Shh抑制剂+脂肪酸+茶多酚组及Shh抑制剂+PARP-1抑制剂+脂肪酸+茶多酚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一氧化氮(NO)合成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脂肪酸处理后,MS-1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同时,细胞内NO的含量及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的活性均升高(P<0.05);而且,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P<0.05),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下降(P<0.05),并增强了PARP-1和磷酸化Shh的表达水平(P<0.05)。茶多酚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均得以改善(P<0.05);而且,利用BYK204165和环巴胺预处理1h后,茶多酚对脂肪酸的拮抗效应更为显著,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酸可诱发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茶多酚具有拮抗脂肪酸毒性的作用,且抑制Shh-PARP-1信号通路能增强茶多酚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脂肪酸类 胰岛微血管内皮功能 聚ADP核糖聚合酶1 Sonic Hedgehog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转化因子β与慢性移植肾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平贤 龚桂芝 +3 位作者 徐华英 黄赤兵 范明齐 张艮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关系。方法2000年9月~2001年6月期间,对181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检测尿TGF-β1含量,所得相对浓度为150.7~527.1(pg/mg.Cr),分别选出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各25例患者构成A组... 目的探讨移植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关系。方法2000年9月~2001年6月期间,对181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检测尿TGF-β1含量,所得相对浓度为150.7~527.1(pg/mg.Cr),分别选出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各25例患者构成A组、B组。检测两组血TGF-β1浓度;两组中分别有16例和13例患者进行了移植肾穿刺活检,检测活检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量;3年后,比较两组肾功能有无差异;分析TGF-β1mRNA表达量与肾功能有无相关性;对肾功能不全者作移植肾穿刺活检,明明是否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结果两组患者血TGF-β1浓度没有明显差异;A组活检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量为1.37±0.29,明显高于B组(0.87±0.24);2年后,A组肌酐清除率(Ccr)减少了17.4±6.6ml/min和2例);TGF-β1mRNA表达量与3年后的肾功能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肾功不全的患者,移植肾穿刺活检均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结论TGF-β1与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肾移植后检测尿TGF-β1对远期肾功能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阻断剂与雷帕霉素联合应用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5 位作者 范明齐 王平贤 冯嘉渝 肖亚 贾维胜 方针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与雷帕霉素(Rapamycin,RPM)联合应用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CTLA4Ig组、RPM组和CTLA4Ig+RPM组,观察术后血肌酐和移植肾病理改变、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TLA4I... 目的:探讨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与雷帕霉素(Rapamycin,RPM)联合应用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CTLA4Ig组、RPM组和CTLA4Ig+RPM组,观察术后血肌酐和移植肾病理改变、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TLA4Ig组、RPM组、CTLA4Ig+RPM组移植肾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其中,CTLA4Ig+RPM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最长(76.5±17.1d),术后15天、30天该组血肌酐浓度最低;术后30天,仍然存活的CTLA4Ig组移植肾显示较多淋巴细胞浸润,CTLA4Ig+RPM组移植肾显示很少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共刺激阻断剂与雷帕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排斥反应,显著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阻断剂 雷帕霉素 肾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中TopoⅡ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远宁 杨唐俊 +2 位作者 王祥卫 黄云剑 刘素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4-145,148,共3页
目的 :研究DNA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基因在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人膀胱癌耐药细胞系 (BIU 87 ADM)的耐药性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分别对BIU 87 ADM及敏感细胞系 (BIU 87)中TopoⅡ基... 目的 :研究DNA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基因在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人膀胱癌耐药细胞系 (BIU 87 ADM)的耐药性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分别对BIU 87 ADM及敏感细胞系 (BIU 87)中TopoⅡ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BIU 87 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为BIU 87细胞的 5 6 .4倍 ;TopoⅡ基因表达在BIU 87 ADM细胞中呈弱阳性 ,而在BIU 87细胞中呈强阳性。结论 :TopoⅡ基因在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中表达的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Ⅱ基因 膀胱癌 DNA拓扑异构酶Ⅱ 多药耐药性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对大鼠前列腺内伊文思蓝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江川 刘永亮 +2 位作者 刘政 叶钢 易善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1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功率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提高前列腺内的药物浓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成年远交群(SD)雄性大鼠60只,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伊文思蓝(EB)组、微泡组、同时辐照组及先行辐照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EB组给予... 目的探讨低功率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提高前列腺内的药物浓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成年远交群(SD)雄性大鼠60只,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伊文思蓝(EB)组、微泡组、同时辐照组及先行辐照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EB组给予EB 50 mg/kg;微泡组给予微泡造影剂0.1 ml/kg;同时辐照组先给予EB 50 mg/kg,超声辐照5 min后,再给予微泡造影剂0.1 ml/kg;先行辐照组给予微泡造影剂0.1 ml/kg后,超声局部间歇辐照前列腺5 min,30 min再给予EB 50 mg/kg。实验结束后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制备前列腺组织匀浆测量EB浓度。结果 EB组大鼠前列腺内EB浓度高于对照组及微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7、4.357,P<0.01);同时辐照组大鼠前列腺内EB浓度高于E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8,P<0.05);先行辐照组大鼠前列腺内EB浓度明显低于同时辐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1,P<0.05);先行辐照组与EB组E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4,P>0.05)。结论低功率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组织EB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泡 伊文思蓝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肾内动脉痉挛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赤兵 张银甫 +4 位作者 张肇祥 严治林 汪泽厚 王平贤 范明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抗肾内动脉痉挛 (IRAS)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IRAS在 3 1例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应用的效果。结果  2 9例肾缺血完全消失 ,证实缺血由IRAS引起 ,术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其... 目的 探讨抗肾内动脉痉挛 (IRAS)在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IRAS在 3 1例肾移植术中供肾不明原因缺血时应用的效果。结果  2 9例肾缺血完全消失 ,证实缺血由IRAS引起 ,术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其中 2 3例已随访 1年以上 ,移植肾 1、2、3、4年有功能存活率分别为 91.3 %、78.3 %、65 .2 %、65 .2 % ;治疗无效切除肾脏 2例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超急性排斥。结论 在肾移植术中供肾出现不明原因缺血时采用抗IRAS措施 ,对其中的IRAS病例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治疗 抗肾内动脉痉挛 供肾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1在EPO保护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易善红 叶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80只雄性小鼠分为锌原卟啉(ZnPP)组、EPO治疗组、缺血组及对照...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80只雄性小鼠分为锌原卟啉(ZnPP)组、EPO治疗组、缺血组及对照组4组,检测血丙二醛(MDA)、肌酐(Cr)、尿素氮(BUN)和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HO-1的变化。结果:EPO组的HO-1酶活性明显升高、HO-1蛋白表达增加,同时血浆MDA、Cr、BUN水平较缺血组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SOD显著升高、IL-6显著降低(P<0.05);ZnPP组的肾保护作用较EPO组显著降低。结论:EPO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HO-1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头状核酶对不同长度mdrl mRNA的体外切割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斌 杨唐俊 +5 位作者 金欢胜 王祥卫 刘素英 曾毅 金锡御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多药耐药性逆转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对mdrlmRNA二级结构进行模拟,设计针对mdrlmRNA1959位GUC的“锤头状”(Hammerhead)核酶(Ribozyme1,RZ1)基因,定点克隆于质粒pGEMEX-1的BamHⅠ和EcoRⅠ位点上;将mdrlcD... 目的:探讨膀胱癌多药耐药性逆转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对mdrlmRNA二级结构进行模拟,设计针对mdrlmRNA1959位GUC的“锤头状”(Hammerhead)核酶(Ribozyme1,RZ1)基因,定点克隆于质粒pGEMEX-1的BamHⅠ和EcoRⅠ位点上;将mdrlcDNA864bp的片段亚克隆于pGEMEX-1的HindⅢ和EcoRⅠ位点上,mdrlcDNA1383bp片段亚克隆于pGEMEX-1的EcoRⅠ位点上,在T3启动子作用下体外转录成RZ1、864nt和1430nt的mdrlmRNA。结果:RZ1在体外分别将864nt和I430nt的mdrlmRNA切割成两个片段,切割温度在42℃和52℃两个条件下切割效率差异不明显。结论:核酶对底物的体外切割活性取决于核酶切割位点的选择,与底物长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核酶 膀胱肿瘤 mdrl-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