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本科104例TURP术后尿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狭窄发生部位及疗效,结合...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本科104例TURP术后尿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狭窄发生部位及疗效,结合临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4.44%,104/2 341);TURP术后尿道狭窄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术后4~6个月为本组尿道狭窄发生高发期(41.35%,43/104);TURP术后尿道狭窄最常见狭窄部位为膜部尿道(35.58%,37/104),其次为尿道外口(21.15%,22/104)、膀胱颈(18.27%,19/104)及悬垂部(15.38%,16/104)。结论加强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尿管护理及充分润滑有助于预防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尿道狭窄部位及程度进行选择。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正常SD大鼠膀胱不同部位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逼尿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正常SD大鼠膀胱顶部、体部、底部及三角区取3mm×4mm逼尿肌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c-kit阳性细...目的研究正常SD大鼠膀胱不同部位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逼尿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正常SD大鼠膀胱顶部、体部、底部及三角区取3mm×4mm逼尿肌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c-kit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再于上述部位取2mm×7mm肌条进行张力测定实验,比较各部位肌条频率及幅度的变化,分析其与ICCs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中存在ICCs,三角区及顶部的ICCs密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三角区和顶部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ICCs密度均没有显著区别(P>0.05);各部位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不同,但顶部和三角区的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大,差异显著(P<0.05),顶部和三角区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肌条之间则没有显著区别(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逼尿肌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与局部ICCs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大鼠膀胱中存在ICCs,膀胱各部位ICCs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与膀胱局部肌条收缩有密切关系。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本科104例TURP术后尿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狭窄发生部位及疗效,结合临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4.44%,104/2 341);TURP术后尿道狭窄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术后4~6个月为本组尿道狭窄发生高发期(41.35%,43/104);TURP术后尿道狭窄最常见狭窄部位为膜部尿道(35.58%,37/104),其次为尿道外口(21.15%,22/104)、膀胱颈(18.27%,19/104)及悬垂部(15.38%,16/104)。结论加强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尿管护理及充分润滑有助于预防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尿道狭窄部位及程度进行选择。
文摘目的研究正常SD大鼠膀胱不同部位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逼尿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正常SD大鼠膀胱顶部、体部、底部及三角区取3mm×4mm逼尿肌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c-kit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再于上述部位取2mm×7mm肌条进行张力测定实验,比较各部位肌条频率及幅度的变化,分析其与ICCs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中存在ICCs,三角区及顶部的ICCs密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三角区和顶部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ICCs密度均没有显著区别(P>0.05);各部位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不同,但顶部和三角区的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大,差异显著(P<0.05),顶部和三角区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肌条之间则没有显著区别(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逼尿肌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与局部ICCs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大鼠膀胱中存在ICCs,膀胱各部位ICCs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与膀胱局部肌条收缩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