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源性干细胞的特性及其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龙坤 杨振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7-281,共5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干细胞是再生医学治疗的重要策略。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和低免疫原性提示干细胞的临床治疗可以提供更快速的治愈和更长久的疗效。人类尿源性干细胞(human urine-derived stem cells,hUSCs)是从尿液中分离、
关键词 尿源性干细胞 泌尿系统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京 肖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后腹腔镜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后腹腔镜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28~67岁,平均45岁。左肾结石27例,右肾结石20例;肾外型肾盂20例,肾内型肾盂27例;肾盂结石合并2个肾盏结石23例,肾盂结石合并3个及以上肾盏结石24例;每例病例患者结石数量均≥3枚;每例病例单枚肾盂结石最大直径1.9~4.3 cm,平均2.9 cm。术中所有患者先行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取出鹿角形结石肾盂内部分,残余结石由输尿管软镜经肾盂切口置入集合系统内取出或粉碎。统计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常规随访3个月了解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23±12)min,其中输尿管软镜操作时间为(34±9)min,手术出血量(76±18)m L。44例(93.62%)患者一期取净结石;2例(4.26%)患者术后残余结石最大直径≤3 mm,保守治疗(大量饮水联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2周后排尽结石;1例(2.13%)术后残余结石最大直径5 mm,保守治疗2周无效,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保守治疗2周后排尽结石。随访3个月结石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高效,结石一期清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肾结石 腹腔镜 肾盂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变口径输尿管软镜鞘管的设计制作和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飏 宋亚军 +2 位作者 王旭 胡文刚 黄赤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127-2131,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能实现小口径置管,大口径操作的可变口径输尿管软镜鞘管,并用动物实验观察其置管效果。方法参照输尿管相关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研制新型鞘管。选择12只雌性中华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采用新型鞘管(实验组... 目的研制一种能实现小口径置管,大口径操作的可变口径输尿管软镜鞘管,并用动物实验观察其置管效果。方法参照输尿管相关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研制新型鞘管。选择12只雌性中华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采用新型鞘管(实验组)和12Fr传统鞘管(对照组)进行鞘管置入与拔除实验,实验结束统计置管拔管时间、操作总时间、置管过程鞘管口径、置管成功率、输尿管损伤病理。结果成功制作完成带水囊可调节口径大小的鞘管并进行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置管时间[(1.58±0.41)min vs(3.53±1.09)min]、操作总时间[(9.59±2.95)min vs(13.74±3.72)min]、置入时鞘管外径[(2.15±0.25)mm vs(4.00±0.08)mm]、置管成功率(100%vs 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尿管损伤较对照组轻(P<0.05);两组拔除时间和置入后鞘管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鞘管能建立与传统鞘管相似的操作通道,且置管时外径小,操作时间短,输尿管损伤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可变口径鞘管 操作时间 输尿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龙金逆转人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祥卫 张远宁 +3 位作者 李杰 方针强 易善红 叶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紫龙金逆转人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机理。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紫龙金的细胞杀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mRNA水平表达。结果:BIU-87/ADM细胞生存率为(98.00... 目的:研究中药紫龙金逆转人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机理。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紫龙金的细胞杀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mRNA水平表达。结果:BIU-87/ADM细胞生存率为(98.00±1.48)%,加入紫龙金后(浓度分别为200、500μg/ml),其细胞生存率分别为(68.14±5.62)%、(52.36±1.87)%,差异显著(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经200、500μg/ml的紫龙金处理后,BIU-87/ADM细胞凋亡率[(17.32±2.35)%、(22.76±3.65)%]明显高于对照组(5.86±1.37)%,差异显著(P<0.01);RT-PCR结果显示,紫龙金可以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可使Bax基因表达增强。结论:紫龙金可通过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增强Bax基因表达诱导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多药耐药性 紫龙金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结合肽的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祥卫 杨唐俊 +1 位作者 张立新 郭应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0-645,共6页
为获得P 糖蛋白胞外段 ,构建了高效表达载体pGEX Pgp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进行表达、鉴定及纯化 ,以获得的融合蛋白为靶蛋白 ,筛选噬菌体随机 12肽库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 .SDS PAGE分析 ,表达出约 30kD大小的蛋白 ;从噬菌体随... 为获得P 糖蛋白胞外段 ,构建了高效表达载体pGEX Pgp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进行表达、鉴定及纯化 ,以获得的融合蛋白为靶蛋白 ,筛选噬菌体随机 12肽库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 .SDS PAGE分析 ,表达出约 30kD大小的蛋白 ;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获得了与P 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阳性克隆 ,测序获得了其特异性结合肽序列 :NDGLLFTWQPSP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 :筛选得到的噬菌体阳性克隆可与耐药细胞BIU 87 ADM结合 ,而与敏感细胞BIU 87不结合 .结果表明 ,筛选获得的结合肽可与耐药的肿瘤细胞结合 ,表现出一定的肿瘤特异性 .P 糖蛋白结合肽的筛选 ,为进行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的靶向治疗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表达 结合肽 噬菌体随机肽库 多药耐药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肾移植前活动性CMV感染及其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庆 王平贤 张银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明确肾移植患者术前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对术后CMV的影响。方法:2006年6月-2008年11月期间,使用荧光素标记的抗CMV-pp65单克隆抗体,检测15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CMV-pp65抗原血症;肾移... 目的:明确肾移植患者术前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对术后CMV的影响。方法:2006年6月-2008年11月期间,使用荧光素标记的抗CMV-pp65单克隆抗体,检测15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CMV-pp65抗原血症;肾移植后每2-4周检测1次CMV-pp65抗原血症,共为期6个月;分析术前CMV-pp65抗原血症状况对术后患者CMV-pp65抗原血症强度和CMV病发生率的影响;另于同期内检测32例健康成人CMV-pp65抗原血症作相关对照。结果:32例健康成人CMV-pp65抗原血症均为(-);肾移植前有12.2%(19/156)的尿毒症患者CMV-pp65抗原血症为(+);这类患者肾移植后发生高活动性CMV感染(即CMV-pp65抗原血症指数〉100)和CMV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移植前CMV-pp65抗原血症为(-)的患者。结论:肾移植前活动性CMV感染高达12.2%;术前活动性CMV感染是导致肾移植后发生高活动性CMV感染和CMV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裸鼠膀胱肿瘤
7
作者 高渝 张唯力 +2 位作者 黄赤兵 王志刚 冉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将24只成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UM+ASODN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与VEGF-A...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将24只成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UM+ASODN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与VEGF-ASODN混合物,并对移植瘤体用超声波进行辐照;脂质体+ASODN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VEGF-ASODN与脂质体混合物;UM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并以同样的条件进行体外超声辐照;单纯对照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处理每隔2d进行一次,共计5次。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SP法测Ki67、CD34、VEGF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细胞增殖指数,TUNEL法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UM+ASODN组裸鼠皮下肿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UM+ASODN组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加(P<0.01),而细胞增殖减少(P<0.05)。结论超声微泡介导的VEGF-ASODN转染能有效抑制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膀胱肿瘤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原表位分析的P-糖蛋白表达研究
8
作者 王祥卫 张远宁 +1 位作者 周锋 叶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对P-糖蛋白抗原表位进行分析和表达研究。方法: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P-糖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运用化学和酶法相结合的技术合成P-糖蛋白基因,再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2T进行表达、鉴定及纯化。结果:位于P-糖蛋白胞外段的... 目的:对P-糖蛋白抗原表位进行分析和表达研究。方法: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P-糖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运用化学和酶法相结合的技术合成P-糖蛋白基因,再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2T进行表达、鉴定及纯化。结果:位于P-糖蛋白胞外段的抗原表位位点仅见于氨基酸残基82aa~115aa(Ⅰ)、741aa~760aa(Ⅳ)及800aa~816aa(Ⅴ)。SDS-PAGE分析,表达出约29 kD大小的蛋白。结论:该基因片段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制备其抗体或筛选其特异性结合肽,进行靶向治疗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抗原表位分析及表达
9
作者 王祥卫 张立新 +1 位作者 杨唐俊 郭应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 :研究P 糖蛋白抗原表位和表达。方法 :联合应用多种方法对P 糖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 ,设计了一对引物 ,PCR扩增产物插入到 pGEM T中 ,经测序正确后 ,再克隆入表达载体 pGEX 2T ,构建高效表达载体 pGEX Pgp ,转化大肠... 目的 :研究P 糖蛋白抗原表位和表达。方法 :联合应用多种方法对P 糖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 ,设计了一对引物 ,PCR扩增产物插入到 pGEM T中 ,经测序正确后 ,再克隆入表达载体 pGEX 2T ,构建高效表达载体 pGEX Pgp ,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 ,进行表达、鉴定及纯化。 结果 :位于P 糖蛋白胞外段的抗原表位位点仅见于氨基酸残基 82~ 1 1 5(I)、741~ 760 (IV)及 80 0~ 81 6(V)。SDS PAGE分析 ,表达出约 30× 1 0 3(30kDa)大小的蛋白。结论 :该基因片段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制备其抗体或筛选其特异性结合肽 ,进行靶向治疗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抗原表位 分析 表达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MRI图像下前列腺癌T分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杉杉 呼延若曦 +6 位作者 吴哲 刘小兵 姚洁 崔慧林 马晋峰 吴毅 曹锡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9-1236,共8页
目的通过与Dense-Net、Res-Net和Vision-Transformer(ViT)网络比较,探讨Swin-Transformer(SwinT)网络在前列腺癌MRI图像T分期诊断中的优势。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期间山西省肿瘤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152例经病理活... 目的通过与Dense-Net、Res-Net和Vision-Transformer(ViT)网络比较,探讨Swin-Transformer(SwinT)网络在前列腺癌MRI图像T分期诊断中的优势。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期间山西省肿瘤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15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MRI图像,包括T2WI和fT2WI两种序列共计3017幅。依据临床T分期报告,将患者图像分为2类:低中危组(T≤T2c)和高危组(T≥T3a),并将所有患者按照7∶1∶2的比例简单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07)、验证集(n=15)和测试集(n=30)用于训练智能T分期诊断模型。采用准确度、精确度、混淆矩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评估各网络的诊断效能。结果在低中危组和高危组的二分类中,Dense-Net、Res-Net、ViT以及SwinT网络模型训练集中精确率分别为0.587、0.410、0.600、0.680,以及AUC分别为0.630、0.477、0.648、0.708。SwinT网络模型热力图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列腺区域,特征提取效果最好。结论相比Dense-Net、Res-Net及ViT网络,SwinT网络在前列腺癌MRI图像分类任务中取得了最优的预测性能,可用于前列腺癌T分期的智能诊断,提高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前列腺癌 T分期诊断 分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逆转前列腺癌紫杉醇耐药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雨琦 王祥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辅助紫杉醇逆转前列腺癌耐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筛选超声辐照紫杉醇耐药前列腺癌细胞株PC-3R的非毒性照射时间;将PC-3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TX组)、低频超声组(LFUS组)、紫杉醇和低频超声组(PT...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辅助紫杉醇逆转前列腺癌耐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筛选超声辐照紫杉醇耐药前列腺癌细胞株PC-3R的非毒性照射时间;将PC-3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TX组)、低频超声组(LFUS组)、紫杉醇和低频超声组(PTX+LFUS组),以及紫杉醇和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组(PTX+LFUS+UCA组),分别进行干预。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和多耐药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GRP78和c-jun蛋白表达。GRP78 siRNA转染PC-3R细胞,微泡和低频超声联合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GRP78蛋白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情况。结果低频超声照射频率1 MHz,强度1.2 W/cm2,非毒性照射时间为10 s。与单纯应用紫杉醇相比低频超声辅助紫杉醇处理前列腺耐药细胞可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0.01),联合微泡剂照射后,凋亡率进一步提高(P<0.01),并下调Bcl-2和多耐药基因的表达。PTX+LFUS+UCA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的表达较PTX组和PTX+LFUS组升高,c-jun的表达下降(P<0.01)。应用siRNA干扰GRP78基因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抑制其下游JNK/c-jun通路下调多耐药基因及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提高化疗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微泡剂 前列腺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激活核苷酸酶1敲低对肾透明细胞癌769-P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鑫 刘小兵 +3 位作者 刘骞 王青青 杨振兴 李龙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3-478,共6页
目的探究钙激活核苷酸酶1(calcium-activated nucleotidase 1,CANT1)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69-P细胞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临床肿瘤及癌旁组织CANT1的表达差异。包装携带干扰CANT1的shRNA及空白... 目的探究钙激活核苷酸酶1(calcium-activated nucleotidase 1,CANT1)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69-P细胞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临床肿瘤及癌旁组织CANT1的表达差异。包装携带干扰CANT1的shRNA及空白对照shRNA慢病毒,并转染769-P细胞系,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mRNA及蛋白水平验证shRNA干扰效率。稳定转染后,采用CCK-8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建立稳定转染的CANT1干扰细胞系。免疫组化显示CANT1在癌周正常肾组织中仅表达于远曲小管,近曲小管无或者仅有少量表达,而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ANT1呈弥漫高表达状态。CANT1干扰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增殖明显减慢(P<0.01),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干扰组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细胞凋亡增多(P<0.05)。结论 CANT1敲低能明显抑制肾透明细胞癌769-P细胞系的增殖和迁移,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钙激活核苷酸酶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TRIM2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迁移和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兴 罗京 +5 位作者 刘鑫 周韬 孙碧韶 方针强 徐杰 李龙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12-1721,共10页
目的探究三结构域蛋白2 (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TRIM2)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迁移和干性的影响。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预测TRIM2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TRIM2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Western ... 目的探究三结构域蛋白2 (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TRIM2)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迁移和干性的影响。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预测TRIM2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TRIM2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选出TRIM2表达相对低的两个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并用TRIM2过表达质粒转染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Western blot以及荧光显微镜观测转染效率。成功转染TRIM2过表达质粒后,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球能力,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IM2对细胞干性相关基因的影响,从COEXPEDIA数据库构建一个在肾癌中与TRIM2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进一步探索TRIM2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 TRIM2高表达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较TRIM2低表达患者好(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TRIM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TRIM2过表达后,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球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且干性基因(C-MYC、NANOG、OCT4)的表达也明显下调(P<0.01)。构建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提示,与TRIM2相关程度较高的基因有NR3C2、ESRRG、COL4A3和CTDSPL。结论 TRIM2过表达后能抑制肾透明细胞癌增殖、迁移和成球能力,且下调干性基因的表达,与TRIM2相关程度较高的基因可能参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TRIM2 增殖 迁移 成球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在结肠炎诱导的膀胱过度活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杨 张恒帅 +6 位作者 陆渠东 刘鑫 高晔 樊毅 朱景振 董兴有 李龙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目的通过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灌肠方式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探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P2X3受体在结肠炎诱导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3组... 目的通过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灌肠方式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探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P2X3受体在结肠炎诱导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TNBS-3d组和TNBS-7d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肠,后2组分别用50%TNBS乙醇溶液(100 mg/kg)诱导大鼠结肠炎,灌肠3 d或7 d后采用HE染色或尼氏染色分别观察大鼠结肠和膀胱的组织病理变化,应用膀胱测压技术检测大鼠膀胱的排尿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鞘内注射P2X3抑制剂A-317491观察P2X3受体在结肠诱导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结果TNBS诱导结肠炎后,大鼠结肠表现出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大鼠膀胱未见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但肥大细胞浸润增多。与对照组相比,TNBS-3d组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膀胱过度活动,其中膀胱排尿间隔缩短(P<0.01)和最大排尿压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TNBS-7d组的大鼠主要表现为膀胱排尿间隔缩短(P<0.01),最大排尿压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TNBS-3d组和TNBS-7d组的大鼠DRG中P2X3阳性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增加(P<0.01),鞘内注射A-317491能显著延长TNBS-3d组和TNBS-7d组大鼠的膀胱排尿间隔(P<0.01),同时显著降低TNBS-3d组大鼠的最大排尿压(P<0.05),但TNBS-7d组大鼠的最大排尿压无明显影响。结论DRG中P2X3受体在结肠炎诱导的膀胱过度活动起着重要作用,鞘内注射P2X3抑制剂能明显改善膀胱的排尿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3 结肠炎 膀胱过度活动 肠膀胱交叉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香猪DCD边缘供体模型的构建及其供肾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祥凤 陈倩 +9 位作者 秦志刚 杨子恒 李翼容 黎洁钰 薛正威 高仁君 陈星同 许月明 肖亚 顾健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43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小香猪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模型,并对DCD供肾进行病理学评价。方法7只4~6月龄的雄性小香猪(13~17 kg)分为标准供体对照组(C组,n=3)和DCD组(n=4),两组肌注苯巴比妥钠麻醉诱导后,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小香猪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模型,并对DCD供肾进行病理学评价。方法7只4~6月龄的雄性小香猪(13~17 kg)分为标准供体对照组(C组,n=3)和DCD组(n=4),两组肌注苯巴比妥钠麻醉诱导后,建立耳缘静脉通道,行血压、心电图和氧饱和度(SaO_(2))监测,同时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强化麻醉诱导效果。C组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行开腹术摘取肾脏;DCD组静脉推注肝素(300 IU/kg)抗凝,后注射丙泊酚600 mg和顺阿曲库铵10 mg使猪心跳呼吸停止,待心停跳30 min时摘取肾脏。2组肾脏均切成小块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行石蜡包埋,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肾脏和DCD边缘供体肾脏的病理结果变化并进行组织损伤评分。结果DCD组共成功建模4只猪在注射过量麻醉药后SaO_(2)下降至80%的平均时间为(3.25±1.89)min,心脏骤停平均时间为(7.75±3.10)min;热缺血30 min后获取的DCD边缘供肾与C组供肾相比,肾小管损伤评分增高(P<0.05),肾小球损伤评分均值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静脉注射过量丙泊酚和顺阿曲库铵的方法可有效建立猪DCD边缘供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边缘供体 器官移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n1通道蛋白表达降低参与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
16
作者 张党领 刘骞 +4 位作者 朱景振 刘佩琳 董兴有 杨振兴 李龙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9-664,共6页
目的观察膀胱过度活动症模型(DO)大鼠中核糖核酸(RNA)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激活和抑制情况,探讨可能参与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发展的信号分子和靶点。方法膀胱颈结扎法制备DO大鼠模型,尿动力学检测评估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常规生物学方法进... 目的观察膀胱过度活动症模型(DO)大鼠中核糖核酸(RNA)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激活和抑制情况,探讨可能参与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发展的信号分子和靶点。方法膀胱颈结扎法制备DO大鼠模型,尿动力学检测评估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常规生物学方法进行RNA提取质控,后期建库测序,数据分析采用R平台完成;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测序结论。结果尿动力学检测显示DO模型构建成功;6例样本的RNA-seq测序结果及后续q-PCR验证DO模型大鼠膀胱组织中6个基因高表达,2个基因低表达(P<0.001);基因组表达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显示炎症反应相关通路在DO模型大鼠膀胱组织中激活,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活性被抑制[富集分数=-0.565,错误发现率(FDR)q=0.04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Hcn1通道蛋白在DO模型大鼠中的表达被抑制(P<0.001)。结论 Hcn1通道蛋白表达降低参与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同种反应性T细胞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王旭 杨加彩 +2 位作者 宋亚军 杨其顺 黄赤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926-1931,共6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对同种反应性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细胞培养24 h后加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培养12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按细胞混合培养时间分组,每组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对同种反应性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细胞培养24 h后加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培养12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按细胞混合培养时间分组,每组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0.01μmol/L硼替佐米培养12 h,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和活化相关表面标志CD25、CD69,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裂解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 3)表达和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ELISA检测IL-4、TNF-α和IFN-γ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T细胞增殖率降低;实验组凋亡T细胞占比增加、Cleaved caspase 3表达量升高,且与硼替佐米干预前细胞共培养时间呈正相关(P<0.05);G1期T细胞比例增加,周期蛋白D1表达量降低;CD25、CD69表达下调(P<0.05);实验组IL-4、TNF-α和IFN-γ浓度降低。结论硼替佐米可抑制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诱导活化T细胞凋亡,并降低T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