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5所三甲教学医院术中深静脉血栓护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勤 王丽华 +2 位作者 王莉 周娅颖 刘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现状及认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5所三甲教学医院手术室的3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所医院手术室均未使用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亦未设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和使用弹力袜;仅18....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现状及认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5所三甲教学医院手术室的3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所医院手术室均未使用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亦未设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和使用弹力袜;仅18.77%的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且均未使用评估表进行评估;92.80%的护士认为术中有必要对患者采取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仅52.19%的护士表示参加过静脉血栓预防相关培训。结论手术室护士已意识到术中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但尚未建立术中静脉血栓预防规范,预防工具缺乏,缺少培训机会。应加强术中静脉血栓风险防范管理,建立预防护理规范,增加预防工具,加强人员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三甲医院 教学医院 深静脉血栓 护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庆梅 黎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临床决策能力的提高提供对策。方法 2009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432名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决策能力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决策能力受5个因素的影响...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临床决策能力的提高提供对策。方法 2009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432名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决策能力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决策能力受5个因素的影响,依次为胜任感、自信、人际关系、护理教育、管理者的支持,各因素的影响力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护士临床决策能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通过增强护士的胜任感和自信心、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高护理教育水平、加大管理者支持力度等措施提高护士的临床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临床决策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护理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仙园 周娟 +2 位作者 罗羽 张庆玲 罗晓凤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3期27-29,共3页
介绍借鉴国外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 ,明确护理硕士生培养目标 ;围绕科研能力培养 ,提出在课程选择、临床实践、课题设计、论文撰写等教育环节 ,以及联合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其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护理硕士 科研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谭琳 郭燕丽 +4 位作者 邹野 王艳 王文婷 尚永宁 胡绍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方案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在我科行TEE检查的患者39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0年3-8月行TEE检查的患者479例作为观...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方案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在我科行TEE检查的患者39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0年3-8月行TEE检查的患者479例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检查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TEE检查成功率相似,均无食道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EE检查时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 规范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确度及临床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庆玲 王开发 +7 位作者 李永勤 高鹏 黎宁 陶莉菊 郝芬 武艳军 罗奇志 王庆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对每小时尿量人工监测与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监测的精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ICU进行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的尿量监测数据进行前瞻性分析。对按医嘱需要进行每小时尿量监测... 目的对每小时尿量人工监测与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监测的精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ICU进行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的尿量监测数据进行前瞻性分析。对按医嘱需要进行每小时尿量监测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随机分组。根据尿量监测的方法分为人工监测组(对照组,34例)和设备监测组(试验组,34例),每名患者监测时间为8 h。对照组由护士目测一次性集尿袋刻度监测患者尿量值,试验组使用尿流量动态监测仪自动监测患者尿量,2组均使用量筒对该小时尿量进行复测。统计2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值,并与量筒所测得的该小时尿量标准值进行对照。记录对照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实际测量时间点。对数据进行Kolmogorov-Smirnov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线性回归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人工测量对照组测量偏差值的中位数为15.00 mL,测量偏差率的中位数为17.75%,高于试验组的偏差值(2.00 mL)和测量偏差率(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可决系数(R2=0.999)高于对照组(R2=0.860),并且试验组回归方程的斜率(0.988)比对照组(0.890)更加接近1。试验组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比(93.75%)与对照组(14.00%)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272个尿量测量时间点,其中对照组的准点测量次数仅为34次(12.50%),最大测量时间误差为20 min,中位数为10 min;而试验组的所有实际测量时间点均与计划测量时间点一致,无测量时间误差。χ2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测量时间准点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度远高于人工监测,具有更好的临床适用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量 监测 精度 烧伤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黎宁 王丽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2014年1-12月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的56例患者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2014年1-12月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的56例患者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开展后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总费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多学科团队协作康复治疗模式的开展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早期 多学科 康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